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霞 《中国卫生产业》2013,(15):100-101
目的分析对孕妇采取全产程胎心监护措施后,对孕妇的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从自2010年5月—2011年5月来该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出45例,对这些孕妇采取全产程的胎心监护,作为监护组,然后再从以往的档案中选取45例没有采取过胎心监护的,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以及其自身情况,将所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将其整理成表格,得出结果。结果在经过数据整理后发现,在新生儿窒息率上,对照组要明显高于监护组,而且对照组的孕妇其羊水的浑浊度也要高于监护组,因此对照组的胎儿子宫内窘迫的情况也就要比监护组发生的多了。结论在孕妇临产之前,对孕妇进行胎心监护可以有效的察看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情况,可以对不良情况的发生进行提前的预防,并且可以减少新生儿出现窒息的现象,大大减少了新生儿死亡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3.
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图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图形分为良好图形和不良图形,探讨其对产程处理的指导意义。方法:2004年1~8月间565例胎心监护图形(CTG)中的289例(51.2%)为异常图形,将289例异常图形分为良好图形155例(对照组),不良图形134例(观察组),对比两组图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脐带绕颈(18.7%)明显高于对照组(5.2%),P<0.05;阴道助产(11.2%)、剖宫产率(26.1%)明显高于对照组(3.2%、6.5%),P<0.05、P<0.01;Ⅱ°~Ⅲ°羊水粪染(13.4%)高于对照组(1.9%),P<0.05;第二产程时限(35±2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60±30)min,P<0.01;新生儿窒息两组差异无显著性(4.5%、2.6%),P>0.05。观察组异常图形为持续性心动过缓,频发VD及LD、PD,甚至出现基线变异减弱或消失;对照组为一过性心动过速,偶发ED、VD或LD、PD,无基线变异减弱或消失。结论:良好图形为一过性偶发的异常图形,不良图形为持续性、频发的异常图形;对良好图形密切观察,防止过早干预,对不良图形应积极处理,防止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异常的相关因素,熟练识别胎心监护图,正确指导产程处理,减少围产儿的病残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26例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异常为综合因素所致,胎儿高危因素为91.27%,母体高危因素为65.87%,产程处理因素为42.06%。结论: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异常主要与胎儿因素、母体因素有关,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产程监护、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胎心延长减速(prolonged deceleration,PD)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0月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3 977例足月单胎头位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第二产程中胎心监护出现PD的874例作为观察组;胎心监护无PD的3 10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脐带缠绕和羊水过少的发生率(分别为2.06%、2.75%、27.0%、5.26%)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48%、1.06%、13.99%、1.22%)(P0.05);观察组应用缩宫素比例、第二产程时限、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Ⅱ度或Ⅲ度羊水粪染率[(分别为53.55%、(46.6±25.5)min、16.93%、21.97%、10.53%]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40%、(64.5±38.7)min、11.99%、13.02%、2.42%](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出现PD至分娩时间超过1 h,新生儿轻、重度窒息发生率未见明显上升(P0.05),而新生儿转入NICU率明显上升(P0.05)。结论第二产程中胎心监护出现PD的发生率较高。在发生PD 1 h内结束分娩,可明显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王金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184-1185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进行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结局即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对第二产程进行连续胎心监护的1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与100例行选择性胎心监护的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作比较,观察其新生儿的结局。结果:采用连续胎心监护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选择性胎心监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新生儿Apgar评分的增加,观察组正常新生儿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二产程所用时间比较,采用连续胎心监护组的第二产程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阴道助产率及Ⅱ°或Ⅲ°羊水粪染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进行连续胎心监护是有效的,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有利于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产妇产前胎心监护异常与脐带、羊水异常及新生儿结局的关系和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三门县人民医院产科门诊行产前胎心监护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应用无应激试验(NST)、B超等对胎心、脐带、羊水情况进行评价,根据NST试验结果将孕产妇分为胎心监护异常组(530例)和正常对照组(2085例),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脐带、羊水的异常发生率、新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胎心监护异常组的脐带异常、羊水量异常及羊水粪染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2.838、32.220、93.248,P〈0.05)。胎心监护异常组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平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u=19.533,P=0.000),且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89,P=0.000)。胎心监护异常组的正常产所占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而阴道助产率、有剖宫产指征的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6.393、26.277、564.367,P〈0.05)。结论产前胎心监护异常与脐带、羊水情况及新生儿结局密切相关,同时也影响着分娩方式的选择。对缺氧损伤胎儿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处理,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异常变异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2020年与我院进行分娩的女性436例,依据第一产程是否出现胎心率(FHR)图形异常分为正常组231例和异常组205例.对正常组和异常组对象分娩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异常组FHR图形异常进行统计,探讨不同异常情况下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讨胎心监护仪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孕产妇中抽取80例,按其胎心监护方式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心)和研究组(40例采用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比较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结果:研究组产钳助产率27.50%低于对照组40%(P>0.05),阴道顺产率62.50%高于对照组27.50%,剖宫产率10%低于对照组32.50%(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率5%低于对照组35%(P<0.05)。结论:孕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测其胎心,可及时准确掌握胎儿和产妇状况,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剖宫产分娩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胎心监护仪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2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120例采用常规检测,试验组产妇120例采用胎心监护仪。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产妇顺产率为76.67%(92/120),明显高于试验组产妇的61.67%(74/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羊水污染0例,新生儿肺炎1例、脐带异常1例;对照组产妇羊水污染4例,新生儿肺炎6例,脐带异常7例,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孕产妇采用胎心监护仪有助于对产妇以及胎儿的情况进行准确评估,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方玉 《中国妇幼保健》2002,17(7):427-428
目的 :寻找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 :对 5 4 0例第二产程宫缩图与羊水性状的临床观察、诊断胎儿窘迫。结果 :正确识别第二产程的胎心异常和羊水浑浊度预测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是有临床价值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重度窒息无直接关系。结论 :及时了解羊水性状、胎心情况、把好产程处理关 ,严防产程延长 ,可以预防和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产科医生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水平 ,可改善新生儿窒息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胎儿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足月单胎头位经阴道分娩 ,脐带绕颈胎儿在第二产程中连续进行胎心外监护 ,根据胎心变化与宫缩关系分为 3组 ,早期减速 (ED)组 2 0例 ,变异减速 (VD)组 6 0例 ,晚期减速 (L D)组 4 0例 ,分别统计 3组间脐带长度 ,绕颈周数 ,缠绕松紧度 ,胎儿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阴道助产及母儿损伤情况。结果 :3组间脐带绕颈周数、缠绕紧密度差异显著 ,L D与 VD、ED组比较 ,新生儿窒息 ,阴道助产率及母儿损伤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 :脐带绕颈 2周以上 ,脐带绕颈紧密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阴道分娩对母儿损伤大 ,分娩方式宜选择剖宫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不同类型减速波形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10月分娩的足月单胎5 0 0例孕妇分娩前最后1次胎心外监护及新生儿结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间断变异减速、周期性变异减速伴中度基线变异、周期性晚期减速伴中度基线变异与胎心监护正常组比较,新生儿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周期性变异减速伴基线变异消失、周期性晚期减速伴基线变异消失与胎心监护正常组比较,新生儿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基线变异程度是评价胎儿是否存在酸中毒的重要指标,在出现周期性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同时伴随胎心基线变异减小或消失,则预示胎儿存在酸中毒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妇羊水量过少胎心监护的辅助诊断对分娩结局及防治。方法:将羊水量过少的孕妇173例作为观察组,将羊水量正常2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胎心监护、分娩情况、母体及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胎心监护异常及围产儿异常较对照组多。结论:羊水量过少妊娠结局较差,易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应加强在B超监测下严密监测胎心监护,及时发现异常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5.
16.
何丽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32-3233
目的探讨脐带扭转结合胎心监护及脐血流参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9月间于某院分娩的伴有脐带扭转的孕妇6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该期间于该院正常分娩的无脐带异常的孕妇64例作为对照组。对所得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脐带扭转会对胎儿产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死亡等影响,且会对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生影响,胎心监护和脐血流参数对脐带扭转的诊断有指导意义。结论利用胎心监护及脐血流参数对脐带扭转进行观察诊断能够降低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连冬梅 《中国保健》2008,16(1):36-37
脐带因素一直是导致分娩期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的常见而又难以防范的高危因素之一,正确预测脐带异常并准确评估其对分娩的潜在风险,是目前产科急待解决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第二产程胎心监护的意义及与胎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对胎儿酸血症的预测价值,CTG图形与胎儿酸血症类型的关系,异常CTG图形胎儿娩出时限与低Apgar评分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方法:对216例足月、单胎、头位、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者第二产程连续电子胎心监护,胎儿娩出后留脐动脉血做血气分析,Apgar评分,并追踪新生儿是否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结果:第二产程连续胎心监护CTG图形正常型对胎儿酸血症的阳性预测值1.23%,可疑型阳性预测值4.00%,异常型阳性预测值40.00%,CTG图形正常型和可疑型,胎儿酸血症类型为呼吸性酸血症,异常型胎儿酸血症类型为呼吸性酸血症、混合性酸血症、代谢性酸血症。新生儿窒息发生在混合性酸血症及代谢性酸血症组,呼吸性酸血症组无新生儿窒息。异常CTG图形胎儿娩出时限与低Apgar评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关。结论:第二产程出现异常CTG图形对胎儿酸血症有预测价值,混合性酸血症及代谢性酸血症对新生儿结局影响较大。出现异常CTG图形后胎儿娩出时限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关,但出现异常CTG图形后应在多长时限内结束分娩能避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尚需更多的病例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子胎心监护(EFM)Ⅱ类图形反复性变异减速(VD)产妇的分娩终止时限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并且胎儿心率出现EFMⅡ类图形反复性VD的82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胎儿心率发生轻、中、重度反复性VD的产妇分别为392、246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产程标准管理对分娩方式、产程、新生儿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和美妇儿医院妇产科进行试产的1 000例单胎妊娠、足月、头位孕妇进行研究,其中500例采用新产程标准进行助产管理(新产程组)、500例采用旧产程标准进行助产管理(旧产程组),对比两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新生儿分娩结局等指标.结果 新产程组产妇的产时潜伏期、第一产程时间均显著长于旧产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788、14.569,均P<0.05);新产程组产妇和旧产程组的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81、1.679,均P>0.05);新产程组产妇的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产后出血率、产时发热率均显著低于旧产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71、4.624、11.390、4.948、4.466,均P<0.05);新产程组产妇和旧产程组的切口感染、会阴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16、2.016,均P>0.05);新产程组新生儿的1min Apgar评分低于旧产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8,P<0.05);新产程组和旧产程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t值分别为1.162、1.809、1.657,均P>0.05).结论 采用新产程标准进行助产管理有助于减少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