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201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796例ICU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01例(25.3%).医院感染发生在不同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不同年龄、病情危重程度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01例感染者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占前三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及消化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结论:ICU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病情危重程度相关.尽早控制病情、加强ICU病室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是防止耐药菌产生、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翁卫群 《现代护理》2002,8(12):909-910
目的: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方法:对23例患者(其中存活组13例,死亡组10例)在入科时和入科后24h的胃粘膜内pH(pHi)测定结果与APACHE Ⅱ评分结果以及pHa,PaO2/FiO2分别作一比较。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的pHi在入ICU时即有显著差异(P<0.01),入科24h时差异更具显著性(P<0.001);而两组的APACHE Ⅱ评分在入ICU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科24h时差异显著(P<0.01)。结论:pHi检测比APACHE Ⅱ评分更早期、更灵敏、更准确地反映了患者的危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蛋白定性结果作为危重患者病情、早期肾功能损害及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测定入ICU患者24h内最原始尿蛋白定性结果,与同期肾小球滤过率(以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表示)、血肌酐(Scr)比较;并与APACHEIH评分系统进行预后评估比较。结果:40例ICU危重患者中尿蛋白、Ccr、Scr阳性率分别为72.5%,60.0%,25.0%。尿蛋白定性结果与Scr、APACHEⅢ存在正相关关系,同Ccr存在负相关关系。尿蛋白阳性患者同阴性患者在病死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阳性的危重患者随阳性级别增加,其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也增加。结论:对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史的危重患者,尿蛋白定性结果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阳性结果作为监测早期肾功能的指标是可行的;对于尿蛋白阳性的危重患者,随阳性级别增加,其发生MODS及死亡的可能性有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危重颅脑疾病患者高血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与危重颅脑疾病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等预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分为常规组(n=32)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32)。常规治疗是指当患者血糖≥11.1mmol/L时,控制其血糖水平〈11.1mmol/L;强化治疗组则控制患者血糖接近正常水平(3.9—6.1mmol/L),直至患者转出ICU或死亡。分析两组病例预后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存活病例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在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血培养阳性率、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呼吸机不同消毒方法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65例,呼吸机螺纹管采用超声波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对照组:160例,采用人工清洗,1:200“84”液浸泡30min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晾干备用。结果:两组病例从使用呼吸机的时数,疾病种类,患者的年龄选择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消毒方法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超声波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能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省时间及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途径,符合医院内感染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孟清  卢元惠 《当代护士》2002,(12):20-21
目的:研究重症肝炎(重肝)并发医院内获得性感染(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类型,住院时间,各种培养结果及药敏情况,治疗结果,结果:126例患者共发生院内感染42例(33%),重肝发生院内感染与性别无关(P>0.05),但发生感染的病例在年龄上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住院时间≥30天病例与<30天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以原以性腹膜炎最常见(占总例数21.4%,感染病例的64.3%),其病原菌以G菌为主,该组病例未应用与应用1种或以上抗生素的病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出现感染的患者病死率高于非感染者(P<0.05),结论:患者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越易出现院内感染,而与性别无关,应用抗生素并不能防止反而促进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至少在ICU监护2d且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危重病患者144例,收住ICU时血糖水平(14.21±5.87)mmol/L,随机分为3组,均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A组48例控制血糖在4.4—6.1mmol/L;B组48例控制血糖在6.1—8.3mmool/L;C组48例控制血糖在8.3~11.1mmol/L。观察3组患者使用抗生素天数、升压药和机械通气应用率,院内感染、应激性溃疡、低血糖、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在ICU最后1dAPACHEII评分、住ICU天数及病死率等参数。结果A组使用抗生素天数,升压药和机械通气需用率,院内感染、应激性溃疡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在ICU最后1dAPACHEII评分、住ICU天数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C组,但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使用抗生素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住ICU天数均明显低于B组,但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其余参数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升压药与机械通气需用率,应激性溃疡、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在ICU最后1dAPACHEII评分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其余参数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危重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4.4—6.1mmol/L可改善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T)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将168例需气管切开的ICU危重患者分为两组:经皮气管切开术组和传统的气管切开术(OT)组,并对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PT组的手术时间与手术切口长度都明显短于OT组(P〈0.01),出血量明显少于OT组(P〈0.01),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的手术死亡率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快捷的急救技术,尤其适用于ICU的危重患者,在ICU人工气道建立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反映医院的救治水平。临床上影响ICU护理质量的因素有:ICU护理人员素质、编制及知识结构;ICU护理单元设置及相关感染因素;ICU环境;医护间合作。ICU中有先进的仪器,快速直接的治疗措施,护士具有对病情变化应对和加强护理的能力,在危重患者急救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我院ICU为综合性,收治危重的手术和急诊患者;病房设置为单床隔离,并实行无家属陪护制度。在抢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可不影响其余的患者休息,同时又不被家属打扰,有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防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2月我院ICU病房的86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3%,其中老年人居多;医院感染部位最多的为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疾病中最多的是恶性肿瘤;感染致病菌最多的为真菌类;易感因素中有滥用抗生素等。结论ICU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病情危重程度等因素相关。应采取加强ICU病室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70例蝮蛇咬伤患者血清酶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蝮蛇伤病情严重程度,及与SIRS、MODS发生的关系,分析蝮蛇伤患者血清酶学的变化对疾病的病情及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 根据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按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设轻型、重型、危重型,比较各型之间血清酶水平的差异性;根据ACCP/SCCM提出的SIR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RS组与非SIR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酶水平的差异性;根据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酶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轻型、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酶结果,与轻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ODS组与非MODS组血清酶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IRS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SIRS组与非SIRS组MODS的发生率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X^2=19.73,P〈0.001)。结论 蝮蛇咬伤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其血清酶学升高得越明显;蝮蛇咬伤患者血清酶学水平与SIRS、MODS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40例神经外科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感染的种类,对可能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结果术后共发生医院感染16例,共18例次,感染率为6.7%,例次感染率为7.5%。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9例占56.3%。其次为泌尿道感染4例占25.0%。年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切开、放置引流管/导尿管、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糖尿病是神经外科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60岁,手术时间≥3 h,气管插管/切开、放置引流管/导尿管、ICU住院时间、糖尿病是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神经外科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必须提高警惕,控制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机制。方法:对1457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病死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85%,男女间医院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55岁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最高(P〈0.05);发生感染高峰时间为入院30d内(P〈0.01);以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高(P〈0.01);感染菌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P〈0.01);Ⅲ型、Ⅳ型与Ⅰ型、Ⅱ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医院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侵袭性操作者较未行侵袭性操作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年龄、入院时间、部位、病情严重程度、侵袭性操作等方面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疣性胃炎患者症状及胃动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疣状胃炎患者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及胃动力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HP阳性及32例HP阴性患者的胃黏膜炎症程度、临床症状进行评分,依靠病情0-3分,症状频率0-3,将临床症状分为5种,并进行胃动力检查。结果:两组患者胃黏膜炎症程度及胃动力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而总的临床症状评分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HP阳性组的腹痛症状评分比HP阴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P感染对疣状炎患者临床表现(疼痛)、胃黏膜炎症程度及胃动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对危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42例外科术后入ICU救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即时转入ICU患者20例,为治疗组;术后回普通病房,24h内转入ICU患者22例,为对照组,均采用机械通气、循环支持、镇痛镇静、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制酸、止血、利尿、床旁血液滤过等综合IC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ICU居住时间、ICU总费用3项指标。结果:对照组的病死率、ICU居住时间、ICU总费用3项指标均大于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ICU综合治疗能够降低危重术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ICU居住时间,减少ICU总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渝中区市属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常见病原菌及其易感原因,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3年重庆市渝中区5所医院ICU医院感染相关资料,研究其发病率、常见感染部位、常见病原菌,并分析其感染发生原因。结果2013年平均感染例次率6.58%,平均日感染发生率12.51‰;呼吸(58.91%)、泌尿(28.29%)及血液(8.91%)为常见感染系统;长时间留住ICU,疾病危重程度,高龄,使用“三管”是ICU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施行声门下吸引、床头抬高、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气囊测压、洗必泰口腔护理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P<0.05);铜绿假单胞菌(27.81%)、鲍曼不动杆菌(20.86%)及大场埃希菌(15.56%)为常见感染细菌,且耐药率高。结论渝中区三甲医院ICU院感率符合院感控制标准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合本地区特点,应重点做好VAP的预防工作,采取切断非发酵菌的传播途径、限制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等预防措施以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4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的医院感染率为29.9%,显著高于同期的医院平均感染率(4.35%)。医院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占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基础疾病以糖尿病、恶性肿瘤及消化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结论加强ICU病房管理,合理的布局及必要设施,是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的基础;遵守无菌原则,减少侵入性诊治手段带来的感染机会,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探讨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诊断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8月人住ICU的43例患者设为试验组,通过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尽量减少ICU危重患者诊断性失血量;同时将2010年5~12月56例患者设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后第5~7d的血常规情况。结果:ICU患者病情越危重,诊断性失血量越多,通过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及平均红细胞体积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度重视采样标本的质量控制、规范护理人员的采血行为是减少诊断性失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 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而重症监护室(ICU)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基地,在积极救治患者生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一般在40—80%。ICU中感染的问题也是影响患者病情转归重要一环。医院感染可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有资料显示.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病原体而造成的感染约占医院感染发病率的30%。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疑难危重病例进行病情监测和积极治疗的特殊病房,属医院感染重点监控部位。由于ICU病种繁多、病情危重、各种侵入性诊疗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因而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比较集中,其感染发生概率比其他科室均高,且许多感染的发生与高危因素的感染管理密切相关。为了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