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合带瓣人工血管替换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4例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替换及冠状动脉开口移植术(Bental术22例,底盘法2例)。13例伴有升主动脉夹层分离,对其中8例DeBakeyI型者,以Teflon毡条内外加固主动脉切端后吻合。13例用人工血管周围间隙与右心耳吻合以控制升主动脉吻合之外的出血。3例以人工血管片环包主动脉吻合口控制局部广泛渗血及出血。2例术毕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死亡,手术死亡率83%。随访平均218个月,2例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右股动脉栓塞经手术治愈;其余病人康复良好,心功能(NYHA)I~II级。  相似文献   

2.
1988年6月至1996年12月我们治疗3例局限型主动脉瓣上狭窄(SVAS)病人,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例病儿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5、6岁。主动脉瓣区均有响亮收缩期喷射性杂音伴震颤。超声检查均见主动脉瓣上有狭窄区。心导管检查左室主动脉压差(SP)分别为129.8mmHg(1mmHg=0.133kPa)、84.8mmHg和72.8mmHg。造影见主动脉瓣上狭窄处及主动脉瓣环直径分别为8mm/13mm、9mm/14mm、8mm/14mm,其中1例升主动脉亦显示有轻度狭窄。手术采用正中切口,中…  相似文献   

3.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总结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收治的 34例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应用 Bentall手术 19例 ,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7例 ,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加主动脉瓣成形术 (Trusler's法 )5例 ,分别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Wheat术 ) 2例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 1例。结果 手术死亡 6例 ,死亡率 17.6 %。其中慢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死亡 3例 ,急性夹层动脉瘤死亡 3例。随访 2 0例 ,随访率 71.4 %。随访时间 2~ 4 6个月 ,平均 2 4 .7个月 ,1例术后 3个月猝死 (原因不明 ) ,1例术后 6个月死于心内膜炎。18例存活患者情况良好。 结论 应根据夹层动脉瘤的部位及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保留主动脉瓣的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该病效果较好 ,准确可靠的吻合技术、保留瘤壁的完整性 ,将使手术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评价无支架异种生物瓣膜主动脉瓣替换术后2年左室功能的变化。将80例同期施行主动脉瓣替换病人分为2组,50例(年龄69.3±9.3岁)应用TorontoSPVTM瓣;30例(年龄71.6±7.7岁)作为对照组接受支架人工瓣膜替换。术前、术后1、6、12及24个月间记录M型及Doppler超声心动图,采用计算机图像数字分析,定量测定左室功能的变化。随访期间,Toronto组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为0.8±0.6kPa(6.0±4.5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2.3±0.9kPa(17.3±6.8mmHg);术后1个月,左室心肌质量下降25%,左室+Vcf及-Vcf明显增加(2.0±0.8/1.4±0.3s-1,P<0.01;2.8±1.2/1.8±0.7s-1,P<0.01)。术后6个月,左室功能进一步改善,心室肥厚的消退更趋完全,该变化在其后的随访期间保持稳定。结论:与支架瓣膜相比,无支架异种生物瓣膜具有较大瓣口开放面积及低跨瓣压差,这促进了术后左室功能的恢复及病理性肥厚的逆转  相似文献   

5.
应用同种动脉治疗主动脉根部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5例采用同种动脉(HAV)治疗5例主动脉根部病变(主动脉瓣狭窄1例,关闭不全4例)。男3例,女2例;年龄13~47岁。病因为细菌性心内膜炎2例(包括先天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型1例),Marfan综合征2例,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术中采用同种主动脉全根置换3例(Bentall手术),其中1例用HAV上的二尖瓣前叶加宽主动脉瓣环(Manouguian手术),余2例用自体肺动脉移置主动脉根部,另取同种肺动脉做原位移置(Ross手术)。结果死亡1冽,4例存活,且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根部良好,无主动脉瓣反流。随访2.5~3.5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连续缝合法行主动脉瓣替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续缝合法行主动脉瓣替换来永强韦华张红孙东周其文1995年3月至7月,我们采用连续缝合方法为13例病人进行了主动脉瓣替换,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20~55岁,平均35.5岁。3例行单纯主动脉瓣替换,9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  相似文献   

7.
细小主动脉根部扩大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替换术六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年12月~1996年7月我们为6例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合并细小主动脉根部患者施行了主动脉瓣环扩大、主动脉瓣替换及二尖瓣替换术,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8~53岁,体重32~55kg。超声心动图示升主动脉内径27...  相似文献   

8.
报告13例主动脉瓣上狭窄病例的治疗。其中局限型11例,弥漫型2例。合燕的心血管畸形包括:主动脉瓣狭窄5例,主动脉瓣反2例。主动脉瓣环发育不全2例,冠状动脉畸形6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多发肺动脉狭窄1例,肺动脉瓣上隔膜1例,头臂动脉畸形5例。13例病人中,9例行狭窄解除术,1例用同种升主动脉行心尖至胸主动脉架桥式,1例单纯动脉导管结扎术,2例未手术。  相似文献   

9.
自1993年9月至1995年6月,连续治疗5例马凡综合征病人。其中1例在住院期间瘤体破裂,严重心包填塞、休克,急诊行Cabrol手术获得成功。采用带瓣人工血管作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替换(经典Bental手术),冠脉移植采用一根中介人工血管,两端分别与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作端—端吻合,中介人工血管再与置换的升主动脉人工血管作侧—侧吻合(Cabrol手术)。5例病人均手术成功,心包纵隔引流总量710~1470ml,平均948ml。无二次开胸止血者。术后早期无死亡,随访3~22个月,平均10个月,心功能均为II级,心电图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但心胸比率明显下降,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较术前明显缩小。病理结果均为中层弹力纤维严重断裂,重度粘液变性。结论:Cabrol手术是治疗马凡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病变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特别适于冠状动脉开口移位较小的病人。  相似文献   

10.
40例双瓣替换术体外循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40例双瓣替换术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方法。本组病例包括38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替换术,2例主动脉瓣、二失瓣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28例,Ⅳ级6例。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96分钟,自动复跳10例,住院死亡2例,住院死亡率5%。并讨论了双瓣替换术心肌保护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瘤袋与右房搭桥吻合治疗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出血杨辰垣,蓝鸿钧,孙宗全,张凯伦,刘成硅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切除手术后出血,用常规方法往往难以控制。1993年3月~1994年12月我们采用Cabrol手术方案连续为3例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作了手术。其中...  相似文献   

12.
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25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报告25例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经验。方法11例伴有主动脉夹层分离,其中DeBakeyⅠ型6例、Ⅱ型5例。施行Bental手术19例,分别置换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1例,升主动脉置换加主动脉瓣悬吊5例。结果因止血困难采用Cabrol分流止血2例;术后16小时延迟大出血1例;无早期死亡病例。远期因心内膜炎死亡2例;术后30月发生胸降主动脉瘤1例;无假性动脉瘤发生。结论应根据升主动脉瘤的病变类型及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准确的吻合技术、保留瘤壁的完整性,使升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更为安全。心内膜炎是Bental手术后最主要的远期并发症,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瓣上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3例主动脉瓣上狭窄(supravalvularaorticstenosis,SVAS)病例的治疗。其中局限型11例,弥漫型2例。合并的心血管畸形包括:主动脉瓣狭窄5例,主动脉瓣反流2例,主动脉瓣环发育不全2例,冠状动脉畸形6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多发肺动脉狭窄1例,肺动脉瓣上隔膜1例,头臂动脉畸形5例。13例病人中,9例行狭窄解除术,1例用同种升主动脉行心尖至胸主动脉架桥术,1例单纯动脉导管结扎术,2例未手术。结果手术早期死亡2例,晚期死亡1例。作者认为SVAS手术治疗的要点为:(1)充分解除主动脉瓣上狭窄;(2)避免一切影响冠状动脉灌注的因素;(2)妥善处理并存的主动脉瓣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总结使用升主动脉至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成人型主动脉缩窄10例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升主动脉至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在临床中治疗主动脉缩窄的意义。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外科2006年1月-2015年12月共收治成人主动脉缩窄患者10例,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14~35岁,中位年龄27岁,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及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余均为单纯主动脉缩窄。10例患者静息情况下测量上下肢压差均大于20 mmHg (1 mmHg=0.133 kPa),术前评估无明确手术禁忌。10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至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合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及主动脉根部扩张的患者,同时行Bentall术。结果无围术期死亡及大出血、脊髓缺血性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嘱托患者出院后3~6个月门诊复查,复测上下肢压差均小于20 mmHg,CTA结果提示未见动脉瘤、人工血管血栓形成等表现。结论利用人工血管从升主动脉转流至降主动脉是治疗胸主动脉缩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应用带主动脉瓣(机械瓣或生物瓣)的人工血管替换病变主动脉及主动脉瓣并重新移植冠状动脉开口(BENTA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及主动脉根部动脉瘤的标准术式,但其存在与人工瓣相关的问题。1992年David和Feindel提出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修复术(DAVID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和主动脉根部扩张。我们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在法国冈城大学医疗中心研修期间参加了12例DAVID-Ⅰ式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正中切口行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心包内旁路术治疗成人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脏畸形的技术要点。方法 2010年4月至2015年1月2例成人主动脉缩窄和1例成人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脏畸形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35.6(27~46)岁。患者的疾病包括先天性主动脉弓缩窄、二尖瓣前叶脱垂伴中度关闭不全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伴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弓缩窄1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伴主动脉瓣轻度狭窄、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及主动脉弓中断(A型)1例。患者均在升主动脉及股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正中切口行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心包内旁路术及合并心脏畸形矫治手术。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出院随访2~59个月,除1例患者仍有上肢高血压需服用药物控制外,其他患者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下肢乏力症状消失。主动脉CTA检查示人工血管通畅,无人工血管扭曲压缩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结论经正中切口行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心包内旁路术治疗成人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中断,同时行合并心脏畸形矫治的一期手术,患者手术安全及疗效确切,临床可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17.
460例双瓣替换术远期随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报告1985年4月至1993年12月460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远期疗效,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因素进行分析。手术死亡30例(6.5%)。420例随访6个月~8.4年(平均2.97年),随访率97.7%。术后1.5年实际生存率90.3±1.21%、81.1±6.76%。远期死亡33例(2.64%/病人-年),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衰、人工瓣感染、出血或栓塞。远期生存387例中心功能Ⅰ级172例,Ⅱ级190例,Ⅲ级19例,Ⅳ级6例。远期出现人工瓣相关并发症48例(3.84%/病人-年),其中栓塞19例,出血16例,人工瓣感染10例,瓣周漏2例,生物瓣坏损1例。本组资料显示术前左心室明显扩大、瓣膜明显关闭不全、心功能Ⅳ级是术后心衰的易发生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动脉根部瘤主要表现为升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 ,导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 ,常累及主动脉瓣、主动脉窦及主动脉瓣环 ,造成主动脉瓣严重关闭不全。使用主动脉根部替换的方法治疗主动脉根部瘤 ,可预防瘤体破裂 ,控制主动脉夹层瘤的发生和发展 ,纠正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防止心功能衰竭。 1 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0月 ,我院对 2 73例主动脉根部瘤病人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Bentall术 ) ,其中 2 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 ,其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7例中 ,男 2 2例、女 5例 ,年龄 1 4~ 6 5岁 ,平均 4 0 .6岁。瘤体直径 6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主动脉瓣替换(AVR)术后左心功能的近期及其远期效果。方法:对1978年12月至1996年12月期间连续129例单纯行AVR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术前B超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别为(64.5±9.3)mm、(44.7±9.9)mm,术后14天至3个月分别为(51.9±7.2)mm、(31.5±4.5)mm(P<0.01);术后1~2年分别为(47.6±6.1)mm、(29.5±5.4)mm(P<0.01)。手术死亡率3.9%。术后随访6个月至16年,平均4.4年,累计随访501病人·年。晚期死亡6例(1.2%病人·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3%、77.3%。血栓栓塞及与抗凝有关的出血率分别为0.8%病人·年、1.0%病人·年。结论:AVR术后95%病人的心功能恢复至I或I级,长期效果满意。故主动脉瓣病变、LVEDD扩大并出现症状的病人,应行主动脉瓣替换术。  相似文献   

20.
儿童心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告儿童心瓣膜手术的经验。方法 87儿童心瓣膜病变患者,男58例,女29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10.2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36例,主动脉置换术1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成形术13例,二尖瓣成形术19例,所用心瓣膜均为机械瓣。同期处理三尖瓣关闭不全41全,室间隔缺损23例,房间隔缺损9例,佛氏窦瘤破裂8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