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孕期妇女和妊高征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不同孕期妇女、妊高征患者及分娩后第5天产如分别进行血浆凝血活性测定。每一标本均测定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活性Ⅱ∶C、Ⅴ∶C、Ⅷ∶C、Ⅸ∶C、Ⅹ∶C、Ⅺ∶C、Ⅻ∶C及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因子ⅩⅢα∶Ag、ⅩⅢβ∶Ag。测定结果:早孕妇女血浆凝血因子Ⅴ∶C水平升高(P<0.05),其余与非孕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孕中期妇女血浆凝血因子Ⅴ∶C、Ⅶ∶C、Ⅷ∶C、ⅧR∶Ag、Ⅹ∶C和Ⅻ∶C都明显升高(P<0.01或P<0.001),其余凝血因子无变化。孕晚期妇女大多数凝血因子都升高,Ⅻ∶C无变化而因子ⅩⅢα∶Ag则有所下降。妊高征患者比同孕期晚孕妇女变化更明显。分娩后几乎所有凝血因子均升高,而因子ⅩⅢα∶Ag则下降。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血管病变时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正常人和糖尿病伴各种血管病变时血浆因子ⅧR∶Ag的变化,结果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肾病组ⅧR∶Ag值最高,与其它各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别;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伴微血管病变组ⅧR∶Ag值也显著高于正常组;提示病变越弥散,ⅧR∶Ag值越高,血浆ⅧR∶Ag值和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二者都是较敏感的高凝指标。  相似文献   

3.
慢性肝病患者因子Ⅷ亚单位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110例慢性肝病患者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和因子Ⅷ相关瑞斯托霉素辅因子(ⅧR∶RCoF)及有关凝血象测定。发现慢性肝病时,Ⅷ∶C、ⅧR∶Ag和ⅧR∶RCoF均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ⅧR∶Ag和ⅧR∶RCoF可反映血管内皮损害的程度。ⅧR∶Ag还可作为肝硬化代偿与失代偿的参考指标,Ⅷ∶C与ⅧR∶RCoF呈正相关,Ⅷ∶C与ⅧR∶RCoF比值在肝癌组与肝炎组可能有一定的诊断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被激活后,血小板第4因子(PF_4)和β血栓球蛋白(βTG)即从血小板的α颗粒中释出。关于运动时血小板α颗粒释放反应研究的结果尚未一致,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运动时血浆PF_4、βTG的变化亦报道不一,有无改变者,有升高者。本文旨在:(1)检测正常人、冠心病患者在最大量平板运动试验时PF_4、βTG是否释放,以明确这种改变分别与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和运动引起儿茶酚胺释放之间的关系;(2)评价以同一部位反复静脉穿刺采血或从保留静脉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86例不同病期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检测。与同年龄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ⅧR:Ag 水平明显增高(p<0.01),AT-Ⅲ活性显著降低(p<0.01),其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分期有一定联系。本文对ⅧR:Ag、AT-Ⅲ活性在 EHF 中的变化机理及临床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变化对贲门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了120例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bg)变化。结果 贲门癌患者术前血浆ⅧR:Ag、Ⅷ:C及Fbg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AT-Ⅲ:Ag和AT-Ⅲ:A明显降低(P<0.01),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恢复(P<0.05)。随着病期的发展,贲门癌患者血浆ⅧR:Ag、Ⅷ:C及Fbg含量逐渐增高,AT-Ⅲ:Ag和AT-Ⅲ:A逐渐降低。结论 卉门癌患者凝血活性增加,而抗凝血功能降低,测定贲门癌患者凝血功能判断病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对特发性膜性肾炎(MGN)肾病综合征(NS)Ⅷ因子抗原(ⅧR:Ag)、纤维蛋白原(Fbg)的作用.方法:选择MGN-NS患者60例,用美国IL公司生产ACT-200自动凝血机检测ⅧR:Ag、Fbg的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大黄(庶/虫)虫丸,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MGN-NS患者血ⅧR:Ag、Fbg的影响.结果:实验组ⅧR:Ag、Fb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ⅧR:Ag、Fbg与BUN呈显著正相关(P<0.001),Fbg与白蛋白(ALB)呈显著负相关(P<0.01).经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后,MGN-NS患者血ⅧR:Ag、Fbg显著降低(P<0.01,P<0.05),明显优于潘生丁(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能显著降低MGN-NS患者ⅧR:Ag、Fbg含量,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19例盆腔肿块及其它妇科癌症患者进行下列四项化验测定:因子Ⅷ相关抗原(因子ⅧR∶A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乳酸脱氢酶(LDH)、血沉(ESR)。因子ⅧR∶Ag测定结果,恶性卵巢肿瘤39例的测定均值为192.98%,与正常妇女31名对照组的均值105.92%相比,P值<0.001,有显著差异;良性卵巢肿瘤23例的均值98.47%,子宫肌瘤32例的均值117.63%,与对照组相比,P值均>0.05,无显著差异.因子ⅧR∶Ag对诊断恶性卵巢肿瘤是有价值的。FDP、LDH、ESR测定结果对诊断恶性卵巢肿瘤也有一定价值。因此凡有盆腔肿块的患者,如有上述两项以上化验结果异常者,则应进一步检查甚至剖腹探查,将有助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40例肝脏疾病及30例 HBsAg 无症状携带者的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测定结果。Ⅷ:Ag 增高程度似与肝脏疾病的严重性及预后有关。63.3%的 HBsAg 无症状携带者ⅧR:Ag 明显增高。本文对ⅧR:Ag 变化的机理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扩散法测定了74例冠心病和46名正常人的血浆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结果前者为159.8±10.8%,后者为113.7±7.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60岁以上的39例冠心病患者为167.3±13%,40名正常人为114.9±7.1%,两者也有显著差异。提示冠心病患者存在着高凝状态。23例冠心病患者口服维生素 C 前后ⅧR:Ag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浆ⅧR:Ag测定,并对部分病例观察速尿激发试验及心得安冶疗前后的ⅧR:Ag变化,结果表明ⅧR:Ag在Ⅰ期高血压组已显著增高,且增高的程度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速尿激发后,正常组及高血压组ⅧR:Ag均显著高于基础状态,但增高的幅度在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心得安治疗二周未能使高血压组ⅧR:Ag显著下降。本文研究提示高血压病早期即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预防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应从早期开始。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假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典型病例的特征性表现为出血时间延长,Ⅷ因子凝血活性(Ⅷ:C)减低,相关抗原(ⅧR:Ag)减少或缺乏,血小板玻璃珠粘附率减低。瑞斯脱霉素辅因子(ⅧR:WF)活性减低;输注正常血浆或Ⅷ因子浓缩物后,Ⅷ:C 活性明显地持续增高。但亦有许多缺少上述某些特征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血液凝固性和血管活性激素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观察了130例冠心病患者血管活性激素和止凝血1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促凝物质Ⅷ:C和ⅧR:Ag增加,AT-Ⅲ:Ag和PC:Ag降低。提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倾向和多种促血栓形成因素。在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Ⅷ:c、ⅧR:Ag、ET和AT-Ⅱ增高更为显著,并伴有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增强和ⅧR:Ag/Ⅷ:c比值增高(>1),与稳定型心绞痛和隐性冠心病患者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说明冠心病患者体内高凝状态的存在,同时伴有血管活性激素异常,而且与临床病情相一致.从而提示:二者均为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 应用火箭免疫电泳法测定了59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简称ⅧR:Ag),其中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39~80岁,平均64岁。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抗凝治疗组。正常对照组68例,男女各34例,年龄23~53岁,平均42岁。68例正常人血浆ⅧR:Ag 为99.4±19.67%。5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浆ⅧR:Ag 为208±69.81%,极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  相似文献   

15.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名正常人和48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四因子(PF4_)的水平,来观察和探讨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状态,以及与糖尿病激血管病变发病机理的关系。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浆β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而血浆PF_4水平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中无显著差异(P>0.05),伴或不伴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组间血浆βTG、PF_4水平也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0.5、>0.05)。糖尿病患者血浆β水平与空腹血糖浓度之间呈正相关(r= 0.48,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升高,可能是由精代谢紊乱所致;是糖尿病做血管病变发生的原因而并非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的研究中,血液凝固状态改变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报道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和血小板粘附性(PAd)的测定结果,并初步观察了维生素C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患者ⅧR:Ag的影响,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ⅧR:Ag与PAd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定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ⅧR:Ag的浓度。发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ⅧR:Ag均明显增高,急性发作期最高,治疗后显著下降。提示肺心病患者存在着高凝状态,且与ⅧR:Ag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作期间组织因子途径(TFP)各指标及比值的变化.方法 血浆中组织因子(TFAg)、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激活的Ⅶ(FⅦa)及凝血因子Ⅶ抗原(FⅦAg)检测采用ELISA法;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测定采用一期凝固法;观察对象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 7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54例和健康体检者165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及AIS组血浆TF、TFPI两因子及其各比值分析除TF/t-TFPI、TF/fl-TFPI外,余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Ⅶ检测显示,在AMI组FⅦ∶C、FⅦa、FⅦ∶C/FⅦAg和FⅦa/FⅦAg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AIS组为FⅦ∶C、FⅦ∶C/FⅦAg和FⅦa/FⅦAg高于对照组,FⅦa/FⅦ∶C低于对照组和AMI组,而FⅦa又低于AMI组.结论 除FⅦa/FⅦ:C外,TFP其余因子的变化趋势在AMI和AIS患者中是一致的.提示运用比值的测定可能更敏感,更可靠的评估凝血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测定了25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β血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Ⅳ因子(PF_4)血浆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PAR)。结果肺心病患者β-TG、PF_4、β-TG/PF_4及PAR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β-TG血浆浓度与动脉血氧分压呈负相关(r=-0.46 P<0.01),β-TG与PF_4呈正相关(r=0.57,P<0.01)。提示肺心病患者存在血小板体内激活,讨论了肺心病患者血小板体内激活的原因和后果。  相似文献   

20.
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_4)存在于血小板α颗粒内,是血小板的特异蛋白,随血小板的聚集或破坏而释入血中,其血浆水平可作为血小板体内活化的一个指标,血小板内βTG 和 PF_4反映此二蛋白质在贮存池的含量。本文就血小板减少症的血浆及血小板内βTG 和 PF_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一、对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Dawes 等报道血浆βTG、PF_4的正常值分别为((?)±SD,ng/ml)30.7±13.7和13.9±6。其浓度取决于它们在血浆中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