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ELISA法对32例缺血性中风病人的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因子4(PF4)的血浆浓度进行了动态观察,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TIA组病人的PF4血浆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β-TG无明显变化。脑血栓组在其发病后76以内、7~20d及30d以上3个不同时期内,其β-TG及PF4血浆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血小板活性增加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ELISA法测定36例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疾病患者β-TG和PF4含量,并与48例无血管性病变的2型糖尿病组和42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疾病组血浆β-TG和PF4含量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其水平高低与糖化血红蛋白(GHb)呈正相关(r=0.687和0.664,P<0.01),与甘油三酯(TG)水平无相关性(r=0.275和0.197,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β-TG和PF4的释放促进了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应用ELISA法对32例缺血性中风病人的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因子4(PF4)的血浆浓度进行了动态观察,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TIA组病人的PF4血浆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β-TG无明显变化。脑血栓组在其发病后7d以内、7-20d及30d以上3个不同时期内,其β-TG及PF4血浆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提示血小板活性增加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丁发明  徐丹  张新丽 《河北医学》2007,13(10):1148-115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7例行PCI的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47例)。对照组35例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ELISA法测定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浓度。结果: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浓度水平在PCI术后即刻较术前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术后6h达到峰值。不稳定型心绞痛组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浓度在术前及峰值水平均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升高。对照组患者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浓度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后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血小板激活状态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血小板活性在PCI前后有动态改变,与PCI术后心肌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解毒方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rrP患者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的变化。结果:补肾化瘀解毒方药对ITP患者总有效率与西药组相当,但在一些症状改善方面优于泼尼松,并对ITP患者β—TG和PF4有调节作用;还显示患者血小板数量与β—TG和PF4呈负相关。结论:ITP患者病情与β—TG和PF4含量呈正相关;补肾化瘀解毒方药是治疗ITP有效的方药并具有调节β—TG和PF4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名正常人和48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四因子(PF4_)的水平,来观察和探讨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状态,以及与糖尿病激血管病变发病机理的关系。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浆β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而血浆PF_4水平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中无显著差异(P>0.05),伴或不伴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组间血浆βTG、PF_4水平也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0.5、>0.05)。糖尿病患者血浆β水平与空腹血糖浓度之间呈正相关(r= 0.48,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升高,可能是由精代谢紊乱所致;是糖尿病做血管病变发生的原因而并非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9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损伤患者作为A组(患者组),以同期前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B组(对照组).检测2组β2-微球蛋白,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A组的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2-微球蛋白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4因子(PF4)在急性脑梗死(ACI)病人中的动态变化。方法:和酶标免疫测定法测定40例ACI患者6~72h、7d和33例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浆β-TG、PF4的变化。结果:发现ACI组6~72hβ-TG和PF4、7d后PF4及多灶性一经组PF4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ACI组7d后PF4后PF45校6~72h显著下降(P〈0.01),但仍高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面积大小与血浆β-TG、PF4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时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 (β- TG)、血小板第 4因子(PF4 )的变化与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标免疫测定法对 35例急性脑梗死 (ACI组 )患者外周血β- TG、PF4进行检测并将各梗死面积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CI各梗死面积组 6 - 72 hβ- TG、PF4 均高于对照组 (P<0 .0 1) ,7天后 ACI各梗死面积组 PF4 含量仍高于对照组 (P<0 .0 1) ,ACI患者各梗死面积组间β- TG、PF4 含量的比较均无差异 (P>0 .0 5 )。结论 在脑梗死发病初期 ,β- TG、PF4 参与急性血栓形成过程 ,β- TG、PF4 的升高程度与梗死面积、范围大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用~(125)I 标记放射免疫法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水平著高于正常孕妇及正常人。本文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敬活现象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1.
40例老年冠心痛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单纯冠心病组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冠心病易并发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
β2-微球蛋白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对常见恶性肿瘤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清β2-MG检测.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β2-MG明显高于正常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β2-MG虽不是肿瘤特异性标志物,但确系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指标,对提高临床检测水平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芒果甙对血小板释放血小板4因子(PF4)和血浆β球蛋白(β-TG)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PF4、β-TG的含量。结果阿司匹林组β-TG含量增加(P〈0.01),3组不同浓度组芒果甙β-TG也显著增加(P〈0.05),阿司匹林组PF-4含量增加(P〈0.01),3组不同浓度组芒果甙PF-4也含量增加(P〈0.01),低浓度组和中高两浓度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但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芒果甙可以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呈浓度依赖性(随着浓度增高,呈递增趋势),但不能降低血小板释放PF4和β-TG的表达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对常见恶性肿瘤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清β2-MG检测。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β2-MG明显高于正常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β2-MG虽不是肿瘤特异性标志物,但确系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指标,对提高临床检测水平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名正常人和48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四因子(PF4)的水平,来观察和探讨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状态,以及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理的关系。研究发现糖尿病病患者血浆β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而血浆PF4水平在糖尿中层得和正常人中无显著差异(P〉0.05),伴或不伴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组间血浆βTG,PF4水平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β-TG、PF4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永杰 《四川医学》2000,21(4):326-328
目的观察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4因子(PF4)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标免疫测定法测定40例ACI患者6~72h、7天和30例对照组血浆β-TG、PF4的变化.结果发现ACI发病6~72hβ-TG和PF4、7天后PF4均高于对照组(P<0.01);ACI 7天后PF4较6~72h显著下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AC1 7天后β-TG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这些变化与病灶面积的大小无明显正相关(P>0.05),但在发病6~72h血浆β-TG、发病7天后血浆PF4,随梗死面积的增大、有增高的趋势.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性增高,β-TG、PF4均升高可能为发病在6~72h的ACI患者,仅有PF4升高可能为发病7天后的ACI患者.因此,可结合临床将血浆β-TG、PF4的改变,作为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β2-微球蛋白(β2-micnoglotu Lin,β2-M)由人体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问质细胞及部分上皮细胞合成。正常人β2-M的合成速度是恒定的。进入血液循环的β2-M可自由地通过肾小球。99.9%以上的β2-M由肾小管重吸收,并在该细胞的酶体内破裂解为氨基酸。体液中β2-M升高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②肾小管重吸收分解能力降低:③体内合成过多;④参与体内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破裂后释放(特别是参与肿瘤免疫的细胞)。从③、④观点出发,β2-M完全可以做为一种诊断和随诊肿瘤患者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 (RIA) ,观察 4 3例糖尿病患者血、尿 α1-微球蛋白 (α1- MG)、β2 -微球蛋白 (β2 - MG)及血肌酐 (SCr)变化。结果显示 :常规尿蛋白阴性 ,SCr含量异常者占 2 5.5% ,尿中 α1- MG/ Cr、β2 - MG/ Cr、血 α1- MG、β2 - MG异常者分别占 79.0 7%、6 7.4 4 %、37.2 1%、55.81%。各种微球蛋白测定的阳性率与 SCr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5)。结果说明血、尿 α1- MG、β2 -MG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提示血尿α1- MG、β2 - MG测定在反映肾脏损伤中比 SCr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2例拟诊冠心病的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I组(单支病变组)、Ⅱ组(冠脉病变血管支数≥2)、单纯高血压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尿β2微球蛋白浓度;同时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分析不同组别血、尿β2微球蛋白浓度的差异及其所代表的临床意义。结果冠心病Ⅱ组的血、尿β2微球蛋白浓度较冠心病I组、单纯高血压组显著升高(P〈0.05),冠心病I组和单纯高血压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冠心病I组与单纯高血压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尿β2微球蛋白测定有助于判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早期肾损害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患者中β2微球蛋白浓度持续显著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和(或)加重因素。  相似文献   

20.
β_2-微球蛋白(以下简为β_2-MG)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β_2-MG的病理性升高不仅反映了肾脏的损害,亦见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本文就β_2-MG在呼吸系统主要几种疾病中的意义论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