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宝鸡市梅毒疫情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宝鸡市近年梅毒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0年累计报告梅毒病例1 407例,年均发病率为5.31/10万,梅毒年发病率及其在传染病疾病谱中的比重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为1.04∶1,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离退休人员、工人3项职业报告梅毒病例数居前3位,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49.18%、14.07%、10.16%,20~50岁年龄组占63.18%,6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较高。病例发病以隐性梅毒为主,一、二期梅毒次之。结论该市梅毒疫情上升迅速,出现发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趋势,职业高峰明显,呈典型的青壮年高发趋势,其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应加强监测,加大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规范诊治梅毒病例,防止疫情漏报和误报。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和平区2004—2009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宁  张秀月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464-2466
目的掌握沈阳市和平区梅毒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梅毒相关疫情数据。结果 2004—2009年沈阳市和平区梅毒年均发病率为38.53/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季节高峰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1.22∶1,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中家务及待业占33.16%;20~49岁年龄组占66.11%。结论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嘉定区梅毒流行趋势 ,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嘉定区 1992~ 2 0 0 1年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采用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嘉定区 1992年前梅毒发病率一直为 0 ,1993年发病率为 0 .2 1/10万 ,之后持续增长 ,2 0 0 1年发病率为 2 6.73 /10万。梅毒在所有报告性病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χ2 =88.5 9,P<0 .0 0 1)。女性病例构成逐年上升。结论 :1992~ 2 0 0 1年嘉定区的梅毒发病率逐年显著增加 ,必须尽快研究防制对策以控制梅毒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淮北市1995~2001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淮北市梅毒的流行趋势 ,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淮北市 1995~ 2 0 0 1年性病疫情报表中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采用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淮北市梅毒发病率从 1995年的 0 .11/ 10万上升到 2 0 0 1年的 3.79/ 10万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80 .4 % ;梅毒在报告的 8种性病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在性别构成上 ,女性发病增幅上升趋势尤为明显。结论 应尽快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 ,突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 ,控制梅毒疫情的蔓延 ,减少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莹  赵丽 《职业与健康》2011,27(6):657-659
目的掌握沈阳市梅毒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梅毒相关疫情数据。结果 2004—2009年沈阳市梅毒年均发病率为21.23/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季节高峰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1.07∶1,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务及待业、不详、其他3项职业报告梅毒病例数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32.96%、21.66%、15.15%,职业高峰明显;20~49岁年龄组占67.31%,呈典型的青壮年高发趋势。结论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加强监测,及时掌握梅毒的流行趋势;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规范诊治梅毒病例,防止疫情漏报和误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湖北省梅毒疫情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近五年梅毒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间湖北省累计报告梅毒病例42 101例,五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97%,其中以2009年增长最为迅速。(1)人群分布:发病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和不祥为主,占60.88%;发病男女性别比为0.79︰1;病例主要集中在20~65岁,占83.59%,女性20~35岁发病人数较多,男性30~45岁发病人数较多。(2)地区分布:发病地区分布不均衡,高发地区为武汉市、十堰市、荆州市、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宜昌市。(3)病原学流行特征:梅毒发病率以隐性梅毒为首,其次为Ⅰ、Ⅱ期梅毒。各期发病数性别比在0.71~1.48之间,男女各期发病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湖北省梅毒疫情出现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趋势,应针对梅毒高发地区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7.
南山区1993~2002年梅毒流行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南山区 10年来 (1993~ 2 0 0 2 )梅毒流行病学趋势 ,探讨影响梅毒流行的因素 ,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山区 1993~ 2 0 0 2年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年来梅毒发病率增加 6 7.34倍 ,由 1993年发病率为 0 .8/ 10万增加至 5 3.87/ 10万。以 2 0~ 39岁年龄组居多 ,占梅毒发病人数 85 .4 6 % ;以工人发病率最高 ,为32 .5 2 % ,发病率较高行业分别为待业 (无业 )、商服、干职工等 ;婚外传播为梅毒传播的主要因素 ,高达 6 9.38%。近几年女性梅毒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该区的梅毒发病率仍处于增长期 ,应针对目前流行特征 ,调整和研究防治对策以控制梅毒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兰溪市1996~2004年梅毒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小东 《职业与健康》2006,22(5):362-363
梅毒是一种传染性强、危害大的主要性病之一,解放后我国对梅毒进行了防治,到1964年基本消灭。随着对外交流的频繁,梅毒开始死灰复燃,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经济上在省内属中等发达地区,自1996年4月报告首例梅毒以来,疫情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尤其在2004年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为掌握兰溪市梅毒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制定控制梅毒流行提供科学依据,特将近9年该市的梅毒疫情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疫情资料来自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即兰溪市法定传染病订正年报表。2002年后资料来自全市传染病网络直报…  相似文献   

9.
2004-2009年浙江省嘉善县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嘉善县2004-2009年梅毒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梅毒发病进行分析;应用灰色预测模型方法,建立梅毒预测模型方程公式,并对模型进行拟合,预测发病趋势。结果嘉善县2004-2009年梅毒年均发病率为33.96/10万,梅毒发病率从2004年的19.70/10万上升至2009年的54.34/10万;以流动人口较多及经济较发达的镇发病率最高,发病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占总发病的57.42%,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获得灰色预测模型方程^Y(t)=46.79e-0.20(t-1)-41.01。结论嘉善县梅毒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形势严峻,亟需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0.
龙岩市近10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梅毒发病在龙岩市8种监测性病中增长速度居首位.为了解其流行趋势,探讨预防与控制策略,现将1993~2002年龙岩市的梅毒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丁淑军  李忠  寇增强  王显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9):1684-1685,1687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4~2005年报告的狂犬病病例的流行特征与传播因素,为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04~2005年山东省报告的124例狂犬病病例资料进行描述统计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山东省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24例,死亡率100%,疫情明显上升。92.74%的病例通过犬感染。暴露后,61.29%的病例进行了伤口处理,41.94%的病例注射了狂犬病疫苗。[结论]该省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正确宣传狂犬病防治知识,指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进行暴露后免疫,多部门分工合作,以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近几年宜兴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宜兴市麻疹发病为散发,平均发病率为4.40/10万。发病高发季节为3~6月。本地人口发病以15岁以上病例为主;流动人口发病以7岁以下为主,本地人口发病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结论]应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保持高水平的实际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加强本地15岁以上人口麻疹接种率与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消除流动人口的免疫空白,是宜兴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1984~2001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十余年梅毒流行特征的分析,探讨导致该市近六年来梅毒发病率大幅增长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地区系统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十余年来深圳市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早期梅毒为主,二期梅毒报病数高于一期梅毒;职业构成以工人,无业,干职,供销,饮服人员及个体从业者为主。梅毒患者中已婚者占大多数;传统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根据深圳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天峨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全县近6年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共24种3 105例患者,年平均发病率为295.71/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2 522例患者,丙类传染病7种583例患者.传染病死亡人数共12例,人群死亡率为1.13/10万,其中狂犬病患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0%,炭疽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5%,病死率为16.67%,艾滋病和结核病均有死亡病例.[结论]该县发病人数较高的前5种乙类传染病是肺结核、肝炎、痢疾和性病,占总发病率的85.81%,6年中乙丙类传染病病例数均在高位波动,传染病防治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5.
高虹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08-1609,1615
[目的]探讨梅毒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征,为梅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2009年9月~2010年9月某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发现的87例梅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聚试验(TPPA)均为阳性者诊断为潜伏感染。只有TPPA阳性者诊断为既往感染。[结果]年龄分布:患者的年龄段分布在71~80岁最多,有24例,占27.60%,其次是31~40岁,有17例,占到19.50%,再依次为61~70岁,有16例,占到18.4%,21~30岁,有11例,占到12.60%,51~60岁,有10例,占到11.50%,最少的是41~50岁,有9例,占到10.30%;与婚姻的关系:未婚只有1例,占1.15%,已婚者86例,占到98.85%;与职业的关系:工人最多,有47例,占到54.00%,民工24例,占到27.60%,农民有10例,占到11.50%,干部只有6例,占到6.90%。[结论]在各个年龄段都有梅毒发病,在71~80岁最多,在行业分布中,工人最多,应通过强化监测、宣传及注重知识的普及,来综合干预梅毒的传播及病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市2004~2009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2004~2009年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风疹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4~2009年来源于"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系统"的风疹疫情为资料,分析风疹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特征。[结果](1)2004~2009年石家庄市风疹平均发病率为4.30/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及以下组,其中以10岁~组发病率最高,为16.24/10万,其次是0岁~组和5岁~组,分别为13.71/10万、13.81/10万(χ2合计=1192.02,P=0.0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1.33︰1(χ2合计=47.98,P=0.00);职业分布特征以学生最多,平均占60.01%,其次散居儿童,平均占25.15%(χ2合计=2839.97,P=0.00)。(2)石家庄市2004~2009年县区风疹发病明显高于市区(χ2合计=1067.67,P=0.00)。(3)2004~2009年石家庄市风疹全年均有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2、3月份开始发病人数逐渐增多,4、5月份达高峰,6月份以后开始下降,7~11月发病最低;2004~2008年风疹发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9年发病有所下降。[结论]石家庄市农村10岁~及以下儿童是风疹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在每年的4~5月份季节性发病高峰前开展针对性的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荆州市1951~2008年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荆州市1951~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8年来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5种,共12013849例,死亡37119例,年均发病率为2472.25/10万,年均死亡率为7.64/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疟疾、痢疾、麻疹、百日咳、病毒性肝炎,其发病率分别为:1426.62/10万、476.56/10万、268.88/10万、106.84/10万、79.26/10万。[结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2004年后又有所回升,肺结核、乙肝、性传播疾病成为现阶段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