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非砷接触者尿砷的含量水平深圳市卫生防疫站(田贝一路,518020)苏汉惠,陈卫,张锦周本文选定106名非砷接触者进行尿砷测定,以期提供本市工人中非砷接触者尿砷本底值的依据。对象与方法一、受检对象选择本市非砷接触的正常人为测定对象,包括工人、新闻...  相似文献   

2.
鉴于近年来有机砷作为一种除草剂在林业上推广使用,而这类化合物的安全性和从人体排泄的阈值均未很好确定,作者观察了接触二甲砷酸的5名健康青年林业男工为期两个月的尿砷、血砷和临床表现。5名工人在接触二甲砷酸前无皮肤,肠道、神经精神、血液等方面的疾病。每周接触二甲砷酸的时间平均为23.7小时,每周每人接触量(干重)为817克。工作时均穿戴防护衣具。两月期间,每周一次化验血砷和24小时尿砷。在工作结束后,再次进行了体检、化验和询问症状,没有发现异常。另选5名未接触二甲砷酸的工人作对照。  相似文献   

3.
以测定尿中砷类物质的排泄量评价无机砷接触英]/HakalaE…∥ToxicolLet.-1995,77.-249~258选择高砷铜矿冶炼车间中接触副产物三氧化二砷的24名男性工人为接触组,同时选择11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接触组10d的尿样,包括2...  相似文献   

4.
1982年,作者对3916名于1928~1967年间从事冶炼3个月以上的炼铜工人进行了随访调查。据估计,任何一个工作场所,冶炼工都有三个时期的砷接触。将详细的工作记录与毒物的接触情况相联系,即分别反映出各冶炼工人累积接触砷的程度。通过队列分析,初步发现累积接触砷与肺癌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该队列共收集了108名有吸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职业流行病学方法, 建立劳动者内外暴露相关回归分析, 提出工作场所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的职业接触生物限值。方法于2021年11月, 选择云南省某有色金属冶炼厂125名职业性接触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工人作为接触组, 同时选择该厂49名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采集工作日研究对象工作场所空气样本并进行砷浓度测定, 同时采集两组研究对象工作周班末尿样,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测定尿液中三价无机砷(As3+)、五价无机砷(As5+)、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的水平;分析工作场所空气中砷浓度与工人尿中各种形态砷的相关性, 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对接触组工人接触砷浓度和尿砷(∑iAs+MMA+DMA)水平进行回归拟合, 并结合微核试验结果提出工作场所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的职业接触生物限值。结果接触组工作场所空气中砷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的中位数为0.011 6 mg/m3, 超标率为71.2%(89/125)。接触组工人班末尿iAs3+、iAs5+、无机砷(iAs=∑iAs3++iAs5+)、MMA、DMA和尿砷的浓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6.
柳元  韦光毅  胡天桥  陈启玲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52-2753
目的探讨接触砷化氢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柳州市2个冶炼厂作业点空气中砷化氢浓度进行检测,并对130名砷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与非砷接触的对照组179名员工进行比较。结果工作场中砷化氢检测点18.7%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接触组尿砷、肝肾功能、血常规异常,临床症状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女性血常规异常、临床症状检出率高于男性;不同年龄和工龄工人的尿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砷化氢已经对作业工人健康产生一定危害,应该重视生产环境中砷化氢浓度控制,加强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评价铜冶炼车间工人的健康状况,作者对776名铜冶炼工人(在职680名退、离职96名)进行了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血铅、锌原卟啉、血镉、尿镉及尿砷等。另外还对144名未在铜冶炼车间只在铜矿工作过的工人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在职工人的血铅、锌原卟啉、血镉及尿砷水平均较退休工人及铜矿工人明显升高。这表明,工人在铜冶炼车间工作时接触并吸收重金属污染物。血铅与血镉、尿砷与尿镉及尿砷与血铅之间的明显相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职业性砷接触工人尿形态砷水平测定分析, 探究其与健康效应的相关性。方法于2021年11月, 分别选择云南省某有色金属冶炼厂的95名接触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工人和31名行政人员作为接触组和对照组, 进行尿形态砷、血液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检测, 并采用微核试验分析染色体损伤, 分析尿形态砷与健康效应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接触组班末尿三价无机砷(iAs3+)、五价无机砷(iAs5+)、无机砷(iAs=∑iAs3++iAs5+)、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和尿砷(∑iAs+MMA+DMA)浓度均更高(P<0.05);两组间血液肿瘤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 接触组外周血微核率和细胞微核率均明显升高(P<0.05)。接触组尿砷、iAs5+、无机砷、DMA与外周血微核率呈正相关(rs=0.48、0.34、0.37、0.23, P<0.05), 尿砷、iAs5+、DMA与外周血微核细胞率呈正相关(rs=0.48、0.34、0.26, P<0.05)。结论职业性砷接触工人尿中不同价态砷与健康异常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江西省职业接触砷的生物限值。方法对接触砷危害的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和尿砷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400名接触砷的职业工人进行尿砷测定,结果显示,尿总砷平均值为0.20mg/L,标准差为0.12mg/L,95%上限值为0.40mg/L。36名非职业接触人员尿总砷平均值为0.04mg/L,标准差为O.02mg/L,职业人群与非职业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9人出现砷斑等皮肤样病变。通过工作场所空气中砷及其化合物浓度测定,结合几例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国内外文献,经综合分析,提出江西省尿砷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砷的生物指标较多,经综合分析,课题组认为以尿总砷作为判断指标更为科学合理,建议江西省职业接触砷的生物限值为尿总砷0.40mg/L。  相似文献   

10.
职业接触砷工人肝功酶谱及肝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486名职业接触砷工人的尿砷、肝功酶谱及肝功等指标的测定,探讨砷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以及各种指标的敏感性。方法 根据尿砷的测定值将486名砷作业工人分为二组,第一组3 3 8名,尿砷小于0 . 1mg/L ,均值为(0 . 0 6±0 . 0 5 )mg/L ;第二组14 8名,尿砷大于0 . 1mg/L ,均值为(0 . 17±0 . 0 6)mg/L ;选取无肝脏毒物接触史的工人10 0名为对照组,尿砷的测得值为(0 . 0 2±0 .0 3 )mg/L。测定各组工人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结果 砷作业工人无论第一组还是第二组尿砷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一组血清ALT、AST、GGT和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仍属正常参考值范围;第二组血清ALT、AST、GGT和ALP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组,ALT、AST和GGT活性明显高于第一组,ALT、AST活性高于正常参考值,其他肝功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比较不同工龄砷作业工人肝功酶谱的变化,工龄10~15年的工人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工龄≥15年时,血清ALT、AST、GGT、ALP的活性都高于对照组,其中ALT和AST活性高于正常参考值。结论 职业接触砷的工人尿砷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职业砷接触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准剂量(BMD)方法,通过分析尿中砷含量与各种效应指标异常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探讨砷接触的基准剂量,为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的修订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某冶炼厂铜冶炼车间173名工人为砷暴露组,同时选取同厂区机械加工车间62名工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工人的一般健康情况、有害因素的接触史、生活方式及疾病史等,排除有肾脏疾患的工人。在标本采集前,要求所有调查对象在3 d内不得摄入任何海产品。现场收集清晨随意尿标本。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尿中总砷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用速率法测定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结果砷暴露组工人尿中砷含量19.42~451.60μg/L,平均值为140.33μg/L;对照组工人尿中砷含量8.90~89.00μg/L,均值35.60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砷暴露组工人尿中β2-MG含量及NAG和γ-GT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工人,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职业砷接触致皮肤病发生与尿中砷甲基化产物的关系。方法选择偏远山区冶炼厂为研究现场,暴露组为91名工人,对照组58人。监测作业场所工作岗位中砷化合物浓度,进行健康监护体检和尿砷形态分析,计算3种砷化合物百分率及一、二级甲基化指数。结果冶炼厂所有检测岗位砷化合物浓度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91名工人中36人存在明显慢性砷中毒样皮肤损害,尿中3种砷化合物(无机砷、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浓度(Log10)分别为(2.18±0.40)、(2.26±0.35)和(2.77±0.31)μg/g肌酐,明显示高于接砷但无皮肤损害的工人及对照组工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冶炼厂存在皮肤损害的工人尿中甲基砷酸浓度占总砷百分率和二级甲基化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工人。结论尿中甲基化产物在冶炼厂工人皮肤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二级甲基化指数与砷致皮肤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冶炼或焙烧各种夹杂砷化物的矿石时,常会产生三氧化二砷等砷化物〔1〕,而砷对作业工人的危害是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癌变〔2〕。为更进一步了解砷对作业工人的危害,为企业制定劳动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某冶炼厂不同车间及没有砷接触的作业工人(对照组)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冶炼厂综合、熔炼、硫酸车间的384名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其中男性294人,女性90人,平均年龄35.5(19~56)岁,工龄17.5(1~34)年;另选择该厂没有接触砷的生活服务公司,机关幼师及后勤人员141人为对照组,其中男性87人,女性54人,…  相似文献   

14.
砷作业工人神经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50名砷中毒、25名砷接触工人进行了肌电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对42名对照者仅作了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发现慢性中毒组纤颤波的检出率为34%,砷接触组为8%。砷中毒组的正中神经,腓肠神经和尺神经SCV 显著减慢;尺神经MCV 延长;而砷接触组仅见尺神经MCV 减慢。以神经传导速度最低限((?)-2SD)进行分析,其减慢的检出率较高。长期接触砷可致周围神经源性损害,恢复较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似为多见。神经电生理的测定可作为砷中毒的一项诊断指标,可检出早期砷对周围神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砷为一种类金属,其氧化物三氧化二砷(AsO23)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玻璃厂将AsO23粉末作为玻璃的脱色剂与制造玻璃的其它原料白云石、砂石等混合。工人主要是在配料时接触AsO23粉尘,每天工人配料时间为15~20分钟,为了具体了解某厂AsO23作业环境对工人身体的影响,我们作了以下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玻璃厂36名砷作业工人,平均工龄16-4年(12~22年),其中男工26名,女工10名,另选年龄、性别相当的办公室人员28名作为对照组。1-2 方法1-2-1 砷作业工人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6.
应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2家137名砷冶炼工及42名无砷接触史的人员进行尿中总砷(TAs)和尿中不同价态砷含量分析,初步分析了有色金属冶炼工暴露在不同砷浓度的环境中尿TAs、尿中不同价态砷与年龄、性别、工龄等之间的关系,提示职业砷暴露水平与作业工人尿TAs和尿中二甲基砷酸盐(DMA)含量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职业健康检查 ,探讨广西冶炼厂砷作业工人尿砷含量与年龄、性别、接触工龄、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方法对砷作业工人现场实施体检 ,体检项目按照卫生部规定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进行 ,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砷作业工人尿砷含量与年龄、性别、接触工龄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与全身乏力、四肢酸痛、口内金属味、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体征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该冶炼厂作业工人尿砷含量与年龄、性别、接触工龄关系不大 ,与临床表现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测定能反映毒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蓄积以及危害程度。由于受环境影响,正常人体内可含有微量砷。尿砷、发砷值能否正确反映砷接触强度?对此,我们对短期开采高品位含砷矿的工人及矿山附近村民的尿砷、发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砷接触机会,我们全部选择男性作为调查对象,年龄在18~45岁之间。工人工龄均为2~3年,并根据工种不同将工人分成采矿和选矿两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岳阳市7家黄金矿企业工人职业性慢性砷中毒现状,为黄金矿行业砷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原子荧光仪测定工人头发中砷含量,并结合临床检查,对慢性砷中毒患者进行诊断。结果对1 847名在岗工人发砷含量进行检测,其中1 055名工人发砷含量超过国家发砷含量限值(5.0μg/g),超标率为57.12%。对592名即将上岗的工人发砷含量进行检测,其中89名工人发砷含量超过国家限值,超标率为15.03%。对2家企业指定的生产及生活场所空气中砷化物、砷化氢及生活饮用水中总砷含量进行采样检测,均有超标。2017年1月—2018年4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和岳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我市黄金矿企业中共诊断出职业性慢性砷中毒患者403人。结论在岗工人发砷含量超标率明显高于即将上岗工人,所有诊断出职业性慢性砷中毒的患者,均为来自一线的工人,应加强对黄金矿企业一线工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职业性接触砷和铅对作业工人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 ,职业性接触砷或铅均可对作业工人的肝、肾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并可导致中毒性肝炎或肾炎[1 3 ] 。砷和铅配对的联合毒性研究表明 ,砷与铅的毒性相近 ,二者的联合作用呈毒性相加作用[4] 。为了解作业工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接触含砷、铅烟尘后 ,肝、肾功能受危害的情况 ,我们对我公司下属某冶炼厂除进行了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外 ,并对作业工人作了有关项目的检查 ,以探讨职业性长期接触砷、铅后 ,作业工人肝、肾功能受其联合毒作用的影响情况 ,为进一步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共检查了铅、砷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