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前瞻性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HR)患者,术后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3年2月住院治疗HHR患者20例,术后24小时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结果:术后12周,患者已经能够完成绝大部分日常生活;GEPI评分:术后6周25.6%±2.6%,术后12周10.2%±3.1%,治疗结束时8.3%±1.6%;术后12周,肩关节被动ROM达到正常范围;术后24周,肩部肌肉肌力达到4级以上,能够完全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需要。结论:HHR患者术后实行围手术期、个性化、系统性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伤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是骨关节损伤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王迪  张晋  张菁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4):1709-1710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和功能活动障碍等不良后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对60例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术后分阶段的指导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6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最终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主动前屈上举为150°,主动体侧外旋为30°,主动内旋达到四水平,总体优秀率为89.3%。患者对手术后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术前术后全面细致的护理,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是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蓝巍  杨伟伟 《中国康复》2006,21(3):200-20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效果。方法:42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在石膏外固定期进行上肢各关节主动活动,去除石膏后采用物理疗法及ADL训练。结果:治疗1-3个月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对围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防止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且早期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45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系统化康复锻炼、心理护理、生活饮食护理和严密观察病情。认为正确、早期、有效的功能训练与康复护理是患儿早日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常见的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但有部分病人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1985年6月~1998年6月我们对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并与常规治疗方法作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根据美国加州洛杉矶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对患肩术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本组26例患者均Ⅰ期拆线,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6~20个月),均无伤口感染、神经损伤及假体周围骨折,无假休松动、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按SSMH综合评分:27分以上(优)4例,24~27分(良)19例,14—23分(中)3例,〈14分(差)0例,优良率88.5%。结论在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把握良好的手术时机,精细缜密的手术操作并结合术后长期、完善的康复治疗,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手术及康复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覃佳强  杨斌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230-230,234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3-2000年手术治疗的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81例,均切开复位、克氏针或加缝合内固定、石托外固定、术后3-6周拆除外固定并行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9个月-5斫,平均2.1年,优54例,良17例,可6例,差4例。结论 儿童肱骨远端骺损伤多为关节内骨折,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大,要求解剖复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于关节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赵文文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1635-1635
患男,51例,因外伤致头部、双上肢损伤,于当地医院行左肱骨头上端骨折内固定,右肱骨髁上骨折外固定术。术后半年肩关节功能始终未恢复来院就诊,诊断为右肱骨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经3个月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9.
杨丹 《妇幼护理》2022,2(3):615-617
目的 分析系统化的疼痛管理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在 本院进行医治的 121 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4 例)和观察 组(6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的疼痛管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肘关节恢复情况以及并 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术后 6h 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 评分)比较无差异,随后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 评分) 为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 24h、72h 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肘关节恢复 优良率为 92.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92%(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2.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6.67%(P<0.05)。 结论 系统化的疼痛管理可促进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庄妹  王雪华 《护理研究》2013,27(13):1153-1155
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着重从功能锻炼方面对近年来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护理应早期、整体、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1.
肱骨近端肿瘤保肢治疗围手术期的系统康复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肿瘤应用保肢手术后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1980—04/2004—08住院治疗的肱骨近端肿瘤患者109例,根据患者知情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41例。采用瘤段切除、人工肱骨头置换或全肩关节置换或异体肱骨头移植等方法重建肩关节功能,并辅以恶性肿瘤的术前及术后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治疗组术后24h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①手术当日,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开始在胸前固定位做指、腕、肘主动等长练习。每个动作重复五六次,以后每天增加2次左右,达到20次。②术后第1天开始帮助患者在床上做等长握拳运动,5min/次,2h/天。③术后第3天开始,在患者能够耐受的范围内作腕、肘关节屈伸等被动等张活动。疗效评定根据治疗后两组患者Enneking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术后功能评价评分:正常30分;优24-30分;良19-23分;可12~18分;差≤11分。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215;100%。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109例,治疗组68例,对照组41例。①两组患者Enneking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术后功能评价评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19.7和12.2分,治疗后2周:23.8和15.6分,P〈0.05)。②术后3周肢体功能优良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85%(58/68),41%(17/41),P〈0.05]。结论:肱骨近端肿瘤应用保肢手术并实行围手术期的个性化和系统性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术后进行早期系统康复护理。结果本组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按Neer评分优16例、良9例、可4例。结论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减少了肩关节僵硬、粘连、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手术及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993~2000年手术治疗的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81例,均切开复位、克氏针或加缝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术后3~6周拆除外固定并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9个月~5年,平均2.1年,优54例,良17例,可6例,差4例。结论儿童肱骨远端骺损伤多为关节内骨折,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大,要求解剖复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于关节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袁亚娟  承琳  曹敏洁 《全科护理》2014,(21):1961-1962
[目的]促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的术后顺利康复。[方法]对33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病人进行围术期康复训练和护理。[结果]随访6个月~12个月,全组顺利康复,无固定失效,无护理并发症。肩关节外展活动情况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良11例,良好13例,一般6例,差3例。[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术后早期正确地进行患肢及全身功能的康复锻炼是病人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蜡热疗法在小儿肱骨外髁骨折术后康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髁骨折术后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肘关节屈伸锻炼配合被动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石蜡热疗法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及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热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54例应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主要措施有术后进行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分阶段地指导患者肩关节功能锻炼。认为术后早期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减少了肩关节僵硬、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肱骨下段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改善其术后远期生存质量。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于2010年3月1日-2012年1月30日入住骨科的肱骨下端骨折患者10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肱骨下段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的康复介入时间、肢体肿胀度、疼痛评分及处理、创伤后是否冰敷与肘关节功能恢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其作用强度,影响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的独立因素依次为:运动康复介入时间、肢体肿胀度、创伤后是否冰敷、疼痛评分及处理。结论运动康复介入时间、肢体肿胀度及创伤后是否冰敷、疼痛评分及处理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的独立因素。肱骨下段骨折术后康复应早期介入,及时消除肢体肿胀,给予冰敷,减轻疼痛有助于更好发挥运动康复疗效,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3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取三角肌和胸大肌之间隙入路,将骨折块复位后,将LPHP置于结节间沟外侧固定。检查关节固定牢靠以及关节面无卡压后缝合关节囊及肩袖。术后注意功能锻炼。结果 43例患者均获3~12个月随访,平均7.5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未发生切口感染、关节内螺钉穿孔、神经血管损伤、肱骨头坏死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按Neer评分标准,优29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0%。结论应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应掌握肱骨近端的解剖特点,运用正确的手术技术,配合合理的术后康复治疗。LPHP是目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行骨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术后行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客观疼痛评分法(OPS)、舒适度评分、锻炼依从率、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OP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锻炼依从率、治疗有效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能有效减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疼痛感,提高患儿术后锻炼舒适度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患儿锻炼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与骨折术后一体化护理措施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一体化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一体化组患者实施运动康复与骨折术后护理一体化护理措施,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预后效果。结果:一体化组术后2周治疗有效率87.76%,术后1个月93.88%,术后3个月治疗有效率100%,常规组术后2周治疗有效率81.63%,术后1个月87.76%,术后3个月治疗有效率91.83%,一体化组并发症发病率14.81%,常规组并发症发病率33.33%,一体化组Brunnstrom评分(78.61±4.18)分,常规组Brunnstrom评分(63.42±4.95)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患者手术后的早期运动与功能锻炼十分关键,科学的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减少患者关节功能障碍,为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带来帮助,运动康复与骨折术后护理一体化是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运动康复护理,效果明显,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