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肠镜下高频电切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麻醉状态,电子肠镜下行高频电切除术,凝切指数30W,每次凝切时间5~6s。结果 1例因电凝不完全,术后1~3天伤口有少量渗血;1例因息肉太大,圈套器无法套入,改为手术治疗;其余患儿全部电切成功。结论 肠镜下高频电切治疗小儿结肠息肉方法简单,安全性好,节省费用,免除手术之痛苦,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内镜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行结肠息肉切除治疗并发出血18例,通过急诊结肠镜检查并进行内镜下止血处理.结果:18例均通过急诊结肠肠镜检查并成功进行内镜下止血并均止血成功.结论:对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急诊结肠镜检查并进行止血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2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4年2月~2007年6月260例大肠息肉患者行电子结肠镜电凝摘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0例患者共432枚息肉均一次切除成功,术中未发生烧伤、肠穿孔、气体爆炸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达100%。随访143例,随访率55.00%。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避免了外科手术之苦,该方法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经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术后大出血及迟发出血者比对照组少,分别为1例和4例;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分别为为13.33%和3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简单、安全,可行。同开腹手术比较,患者术中术后大出血及迟发出血者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结肠息肉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该方法安全,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经济.内镜下高频电切摘除大肠息肉样病变(腺瘤及腺瘤癌变等)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2],但有时发生出血或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1],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直接影响着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的高频电凝切除疗效。方法:对65例结肠息肉患者用高频电凝切除,观察患者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息肉是否复发及有无恶变。结果:大肠息肉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最多,其次是升结肠,65例患者经内镜下电凝切除后临床症状缓解,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临床疗效好,方法简便、安全、创伤小。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高频电切结肠息肉病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能及时为患者切除病变 ,作出病理分析 ,为患者提高了诊断复合率 ,但内镜下切除术最多见的并发症是肠出血和穿孔 ,据文献报道[1]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0 6 %~ 2 0 % ,其中肠穿孔的发生率为 0 6 %~ 0 7% ,故患者在治疗全程中的护理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1 临床资料自 2 0 0 0年来我院共收治结肠息肉 2 2例 ,其中单个有蒂2 0例 ,多发有蒂 1例 ,无蒂 1例 ,男 6例 ,女 16例 ,年龄35~ 70岁 ,有 1例在术后 2小时出现腹痛 ,即用山莨菪碱后腹痛逐渐缓解 ,住院 5~ 10天 ,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2 … 相似文献
10.
11.
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在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例,观察组23例实施急诊内镜检查治疗,对照组23例行择期内镜检查治疗,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检出率及输血治疗率、内镜止血成功率、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23.91%(11/46),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21.74%(10/46),两组急性胃黏膜病变检出率、输血率、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内镜能够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确诊率,减少输血率和再出血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诊内镜介入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OSC )的临床价值与疗效。方法:将普外科收治的72例老年AOSC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内镜组( n=36)和开腹组( n=36)。内镜组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和鼻胆管引流术( ENBD)或胆管下内支撑引流术( ERBD)治疗,开腹组予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血常规、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水平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内镜组总治愈率显著优于开腹组(100%vs 66.7%),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2.8%vs 22.2%)(P<0.05);内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一周,内镜组患者血白细胞、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内镜介入治疗老年AOSC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手术治疗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内镜注射和热凝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镜注射肾上腺素和热凝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46例经内镜确诊消化性溃疡并有活动性出血的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常规止血、制酸、护胃等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2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外另予内镜直视粘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和热凝。结果两组比较有效率、出血再发率、手术率、止血时间和住院天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镜注射和热凝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活动性出血效果比单纯药物治疗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治疗与氩离子凝固联合药物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
方法 将123例内镜下有活动出血的溃疡患者分为2组。46例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止血治疗,77例接受氩离子凝固联合药物注射治疗。
结果 两种方法的即时止血率均为100%,有效止血率在氩离子凝固治疗组为84.8%,在联合治疗组为92.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所有病例无穿孔及其它术后并发症。
结论 两种内镜下治疗均能有效、安全止血,联合治疗并不优于单独氩离子凝固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紧急结肠镜检查对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结肠镜检查和相应止血治疗,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结肠镜检查阳性率为93.85%,成功率为100%,止血成功率为94.29%,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诊结肠镜检查是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注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失败因素。方法:对168例有活动性出血或裸露血管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进行内镜注射治疗,并从临床和内镜方面分析注射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内镜注射治疗的有效止血率为84.5%(142/168)。26例(15.5%)患者注射治疗失败,其中20例患者治疗后继续出血或再出血,6例因出血部位难接近而失败。内镜治疗失败与患者休克表现,低血红蛋白浓度,活动性出血,直径>2cm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等因素明显相关。结论:了解与治疗失败有关的因素有利于临床上识别对内镜注射治疗效果差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研究组(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各输血量占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与对照组8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血量0、1~200、201~400、﹥400 mL占比分别为62.9%、20%、14.3%、2.9%和25.7%、31.4%、28.6%、11.4%,研究组更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效果更佳,可作为临床治疗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急诊患者中因首诊诊断未明确而采用症状查因诊断患者的症状类型及其住院率和病死率,探讨采用症状查因诊断对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7726例首诊诊断未明确而采用症状查因诊断的急诊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726例采用症状查因诊断的患者占同期急诊患者的5·3%,占同期急诊留观和急诊抢救患者的17·5%。居前3位的症状分别是腹痛、发热和头痛。(2)17726例患者经急诊治疗痊愈出院16960例,需进一步住院治疗者693例,住院率为3·9%。需要住院患者中临床症状居前3位的分别是昏迷(26·7%)、抽搐(18·2%)、气促(16·0%)。经急诊抢救无效死亡73例,急诊病死率为0·4%,病死率居前3位的症状分别为昏迷(18·2%)、抽搐(0·92%)、胸痛(0·90%)。结论(1)在采用症状查因诊断的急诊患者中,腹痛查因、发热查因、头痛查因最常见。(2)采用症状查因诊断的患者出院率高于诊断明确者,但住院率和病死率与诊断明确者无差别。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内镜是目前治疗曲张静脉急性出血和预防再出血的最重要的手段,硬化剂注射、经内镜套扎、组织胶栓塞等内镜治疗方法自推广以来已有长足发展。现总结近年EGVB的相关内镜防治进展,就其操作方法的改进、制剂和方式的选择、不同内镜治疗方法联合内镜治疗与介入治疗联合以及超声内镜等现代手段在EGVB内镜治疗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