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患者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4%,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方,并随证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方结合西医常规治疗酒精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口服西药他莫昔芬、维生素E,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方,疗程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8%、对照组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辨证和安神药同方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方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的总有效率达到92.5%,对照组治愈的总有效率达到70.0%,两组的治疗情况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能够有效的治疗顽固性失眠,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讨组合针灸并自拟中药方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痉挛状态和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五华县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用随机分组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组合针灸并自拟中药方,疗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改善情况,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改善程度85.00%优于对照组改善程度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67.89±5.62)分优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53.74±3.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针灸并自拟中药方对于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痉挛状态和运动功能,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保荣  潘义斌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48-1349
慢性重度肝炎临床比较常见,治疗难度大,易发生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难治性并发症,预后差。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自拟的中药方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2010年3月,作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对6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对照研究,取效较好,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玲 《亚太传统医药》2014,(23):111-112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辅助西医常规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25%、97.50%,试验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中药方辅助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分析自拟中药方加减治疗妊娠期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的时间选择在 2021 年 11 月 4 日至 2023 年 1 月 9 日,在兴国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妊娠期咳嗽患者 60 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用药或相关干预措施,如抗菌药物、止咳祛痰药、雾化吸入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自拟方加减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咳嗽持续时间、炎症细胞因子、肺功能、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为 93.33 %,较对照组的 70.00 % 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中期呼气流量(MMEF)、用力肺活量(FVC)均较对照组高,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γ 干扰素(IFN–γ)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持续时间(3.48 ± 1.45)d,较对照组的(7.31 ± 1.72)d 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妊娠期咳嗽采用自拟中药方加减可以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指标,同时安全性较高,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12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应用自拟中药方联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进行资料分析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65例、观察组64例病人,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8.13%,两组治疗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中药组方联合西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7例,分为3组,针灸观察组39例,针刺观察组38例,灸法观察组40例,针灸观察组采用针刺和灸法相结合治疗,针刺观察组合灸法观察组分别单独采用针刺和艾灸治疗,在不同时间点上分别观察记录3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McGill疼痛量表(McGill pain Questionaire,MPQ)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时和治疗后针灸观察组VAS值均显著低于针刺观察组和灸法观察组(P 0. 05);针灸观察组的MPQ、NPQ评分均低于针刺观察组和灸法观察组;治疗结束时的短期有效率针灸观察组92. 3%,针刺观察组89. 4%,灸法观察组87. 5%,3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个月后的长期有效率针灸观察组87. 2%,针刺观察组76. 2%,灸法观察组75%,前针灸观察组与针刺观察组和灸法观察组比较,有效率显著提高(P 0. 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针刺和灸法单独治疗,且安全性和持续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目的 观察不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并与针刺组40例比较,观察临床疗效及颈椎动脉彩超检查结果。结果和结论 水针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水针组颈椎动脉血流量明显大于针刺组(P〈0.01),并能明显改善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P〈0.05)。  相似文献   

13.
喻凤文  郑进科 《河南中医》2016,(11):2028-2029
目的:观察温灸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温灸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以及健康状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温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针灸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整理近5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部分临床报道和本病疗效机理研究.认为针灸治疗本病值得推广。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动力灸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配合动力灸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动力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疗程满2个月后将两组治疗前后BI指数和FMA积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I指数和FMA积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这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吞咽功能障碍寻找最优的方法。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A)、康复训练组(B)、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C),每组30人。各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处理,针刺组给予项针治疗,康复训练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则给予项针、吞咽功能训练联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及临床疗效评价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C组高于A、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C组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超短波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短波配合针灸治疗组(A组)63例,口服西比林组(B组)62例,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A组的疗效高于B组,A组治愈率(60.3%)也高于B组(37.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经过6个月随访,A组复发率(8.1%)低于B组(22.4%),两组复发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该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颈椎矫正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针刺配合颈椎矫正治疗,对照组60例用针刺治疗,10天为一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X线颈椎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颈椎结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颈椎矫正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独活寄生蠲痹汤口服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联合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评估颈肩疼痛,采用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检测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其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χ~2=6.332,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颈肩痛、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其VAS、PPI、PRI评分(2.15±0.84)、(2.11±0.29)、(12.42±1.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0±1.13)、(2.56±0.42)、(20.36±1.54),JOA评分(15.83±2.78)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1.27±2.60)(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动力改善优于对照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ESR、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药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利于缓解颈肩疼痛,提高神经功能,凸显出中医多途径论治颈椎病的优势与特色,其机制与改善颈椎局部血液流变状态、抗炎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