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编号数字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显效54例,有效6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几腹泻控制时间、脱水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快速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5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取临床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每天加用生脉注射液40ml稀释后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7.7%,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显效率17.9%,总有效率85.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69.6%,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显效率58.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32.1%(P<0.01)。治疗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参数有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合用临床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用川芎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A组)和对照组32例(B组).B组32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检测两组治疗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pH、PaO2、PaCO2,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A组血液流变学、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A组显效率54.6%,总有效率90.9%;B组显效率34.4%,总有效率71.9%,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联用能降低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粘度,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赵亮  李彤  姜涛  于月明 《吉林中医药》2009,29(7):577-578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具体疗效。方法:将TCD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川芎嗪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维脑路通注射液)40例,进行临床比较观察。结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为95%。两组恶心、呕吐和纳差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是预防和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及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陈丽莉  陈丽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1019-1019
目的:观察分析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以中药生脉注射液与硝酸甘油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为治疗组,以单用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4例为对照组,作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显效19例(占52.8%),对照组心绞痛显效10例(占2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有效控制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与硝酸甘油合用对提高和改善本病的疗效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35例,Ⅳ5例。对照组5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36例,Ⅳ级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同时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0例,有效率84%;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14,P<0.01);治疗后治疗组心输出量(CO)、心搏出量(SV)、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ΔD%)、室壁增厚率(ΔT%)均显著增加,体循环外周阻力(SVR)则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EF、SV较对照组明显增加,SVR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与西药合用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将9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溶解血栓等作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与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相当,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川芎嗪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将 6 3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3例采用静脉滴注川芎嗪和生脉注射液并配合西医常规治疗 ,对照组 30例则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 ,对照组为 90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川芎嗪和生脉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李红旭 《新中医》2014,46(5):43-45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3.33%,对照组为4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和mPA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6MWD大于对照组,mPAP、Borg呼吸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动脉高压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心功能状态,有利于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丹参川芎嗪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60例肾病综合征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试验组给予丹参川芎嗪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单用泼尼松治疗,观察12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后4,8和12周检查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下降,其中试验组在治疗后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白蛋白与肾小球滤过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试验组治疗有效率86%(69/80),对照组为74%(59/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药物副作用小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泼尼松能够有效缓解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及解痉平喘、抗感染、利尿等常规西药,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及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临床疗效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肺动脉平均压(mP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65.1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HR、SBP、mPAP及SPO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能够有效缓解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部高阻力循环状态,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相似文献   

14.
姜蓉  梁超  姜涛 《新中医》2011,(4):84-86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15例、穴位注射组16例、西药组15例。热敏灸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夹脊穴中的热敏化穴,采用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西药组采用阿昔若韦片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热敏灸组为93.3%,穴位注射组为81.3%,西药组为66.7%,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疼痛VAS评分均有所降低,热敏灸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PHN,能显著减轻神经疼痛,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注射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该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生脉注射液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药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两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95%CI=73.45%~98.05%);对照组为70.00%(95%CI=50.55%~85.2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1632,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结论:生脉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单纯用西药常规治疗的证据尚不充分,其收益为OR=0.26(95%CI=0.06~1.08),NNT=5(95%CI=2.49~421.67)。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对重度颅脑外伤昏迷的作用。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52例加用醒脑静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个月的促醒率分别为76.92%、48.00%;GOS预后分级恢复良好率分别为44.23%、20.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92%、58.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GCS和GOS评分均升高,EOPD和EOLD评分均降低,以治疗组变化更为明显;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促进重度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苏醒,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结合参附注射液及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纽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单纯行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西医常规结合参附注射液及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肌酶指标和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抗心律失常效果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西医常规结合参附注射液及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毒,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肌酶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2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治疗,并采取中医情志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1.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以观察组为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均增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非常满意率分别为75.00%、25.00%,总满意率分别为100%、93.75%;组间比较,非常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情志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9.
陈芳华 《新中医》2014,46(3):42-44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予辛伐他汀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连续治疗3月后,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7.1%,治疗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TC、TG、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用于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治疗。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疗效评价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计分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肺益阳化痰中药可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