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改良。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苄星青霉素注射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改良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改良组采用改良法注射,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一次成功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改良组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改良组一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采用改良法注射法,提高了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某些疾病的预防用药和性病等的治疗,常需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特别是性病患者,需要大剂量双侧肌肉注射。而苄星青霉素经稀释后呈混悬溶液,在注射过程中易沉淀阻塞针头,有时要更换几次针头才能完成注射;为了防止针头阻塞,  相似文献   

3.
王海焦  胡光云  林雪梅  全小明  曾珍 《新中医》2018,50(11):226-228
目的:观察比较金黄膏、50%硫酸镁外敷对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后局部组织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行苄星青霉素臀大肌肌肉注射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金黄膏组、硫酸镁组各40例。3组均于注射完成后,压迫注射针口20~30 s,未见针口出血。对照组立即将浸泡过生理盐水的纱块贴在注射局部。硫酸镁组则用50%硫酸镁浸泡的纱块湿敷注射局部。金黄膏组用棉签将金黄膏均匀涂在注射局部,再用纱块覆盖。比较3种外敷方法 30 min后患者局部的红肿、疼痛及皮下硬结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平均(5.74±1.05)分;3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硫酸镁组、金黄膏组在注射完成30 min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硫酸镁组在注射完成30 min后VAS评分低于金黄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皮下硬结发生率为12.5%,硫酸镁组皮下硬结发生率为5.0%,金黄膏组未发生皮下硬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金黄膏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50%硫酸镁、金黄膏能有效减轻患者肌注苄星青霉素后疼痛,金黄膏能有效减少注射后皮下硬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4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孟辉 《新中医》2006,38(2):58-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一、二期梅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西药苄星青霉素加中药解毒汤(处方:土茯苓、紫花地丁、金银花、白鲜皮、白花蛇舌草、百部、野菊花、甘草)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用西药苄星青霉素治疗。结果:治疗3月后,快速梅毒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转阴治疗组6例,对照组1例,转阴率分别为12.77%、3.13%;6月后RPR转阴治疗组11例,对照组2例,转阴率分别勾23.40%、6.25%;3月及6月2组RPR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1年半后复查RPR转阴情况:治疗组转阴46例,对照组转阴27例,转阴率分别为97.87%、84.38%,2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比单纯用苄星青霉素疗效好,能缩短RPR的转阴时间,提高转阴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椎椎间孔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2%利多卡因1mL+参麦注射液4mL进行椎间孔注射4次,对照组应用颈椎病推拿及颈椎牵引治疗4周。结果:2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VAS)以及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PRI、VAS、PPI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颈椎间孔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桡动脉采血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神志清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需要动脉采血的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51例。研究组采用90°进针,对照组采用45°~60°进针,比较两组进针疼痛程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研究组疼痛程度轻,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桡动脉采血90°进针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见效快,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闫晓瑞 《中医药研究》2011,(9):1148-1148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并发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脑血管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使用利多卡因穴位注射作为治疗组,普通针刺作为对照组,每天1次,疗程3d~5d。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结论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操作简单,起效快,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利多卡因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优于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治疗。  相似文献   

10.
谢金霞  张海薇 《光明中医》2008,23(6):784-785
目的:探讨腹壁垂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80例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皮下注射(即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使之与皮肤成30°-45°刺入),观察组采用垂直皮下方法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及皮下瘀血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腹壁垂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及皮下瘀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及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3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1 g加入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500 m L内静脉滴注,1次/d,共7天,葛根素注射液0.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内静脉滴注,1次/d,共14天;对照组64例予敏使朗6 mg,3次/d,盐酸氟桂利嗪10 mg,1次/d,每晚口服,盐酸丁咯地尔0.2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内静脉滴注,1次/d,共14天。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5%、76.56%,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应用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忽陛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4周,之后改为口服,80mg/次,3次/d,连续4周。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66.67%,对照组为51.11%,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2.22%,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白介素-6(IL-6)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背肌四联针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氨茶碱,0.1/次,3次/d,口服;地塞米松10mg+50%GS 40mL,1次/d,静注。治疗组80例背肌四联针穴位注射;背针组合(A:喘定0.25g;B:地塞米松5mg;C: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5mg;D:利多卡因40mg);取背部4个穴位(脊柱第2、4胸椎旁开1.5寸),常规消毒,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上述药物,与脊柱成45°进针,将药物分别注入上述4个穴位中,1~2次/d,间隔时间5h。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治疗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1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5%。对照组痊愈59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显效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肌四联针穴位注射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干粉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千粉120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天。观察组同时使用苦黄注射液3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显效率观察组为62.50%,对照组为32.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00%,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干粉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关闭调节器拔针及拔针后曲肘按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5月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病人分别采用输液后不关闭调节器,捏闭头皮针细管拔针,拔针后让患者曲肘按压(观察组)和常规拔针方法(对照纽)。结果:观察组皮下淤血发生率为2例(1.6%),常规拔针为11例(9.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发生疼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关闭调节器拔针及拔针后曲肘按压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TNF-α、IL-1和IL-6水平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7天时,观察组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后1天开始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天及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静注射液可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配合梅花针治疗小儿植物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植物状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及梅花针叩刺,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及功能训练,60 d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11例(45.8%),显效4例(16.7%),好转4例(16.7%),无效5例(20.8%),有效率为79.2%;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20.8%),显效4例(16.7%),好转5例(20.8%),无效10例(41.7%),有效率为58.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梅花针治疗小儿植物状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围刺火针取穴治疗加患处分散型穴位注射与单纯电针和放血拔罐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60例。观察组采用围刺火针取穴治疗加患处分散型穴位注射治疗,每日一次,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和放血拔罐治疗,每日一次。结果观察组显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93.3%,(P0.01);两组患者止痛、止疱、结痂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血中WBC、NEUT、MONO三项检测均有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围刺火针取穴治疗加患处分散型穴位注射治疗方法 ,疗效优于单纯电针和放血拔罐治疗。  相似文献   

19.
红花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联合黄芪注射液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疗效。方法:将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红花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肝功指标ALT、AST、TBIL、ALB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仅ALT、AST有改善(P〈0.05);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O.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红花联合黄芪注射液能明显控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炎症活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周雪艳 《新中医》2014,46(1):112-114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及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以数字表格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BUN、SCr、MA、β2-MG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BUN、SCr、MA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β2-MG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BUN、SCr、MA、β2-MG组间比较,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为低(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明显改善肾功能,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