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2.
笔者自1999年运用针刺、中药治疗产后尿潴留38例,效果满意,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眼科危急症之一,属.于中医眼科“暴盲”的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机理是气滞血瘀,脉道阻塞。治疗原则:通窍活血,通利血脉。代表方剂: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场等。另外可配合针灸治疗,有时确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针灸选穴:主穴为球后、睛明、承泣。配穴为太阳、攒竹、瞳子耀、风地、合谷、百会、内关、太冲等。一般留针20分钟,7天为一疗程。作者仅就单纯运用针灸,中药治疗的两例患者报告如下。1资料1.1陆某,男,54岁。右眼于5小时前,视力突然下降,眼前视物不清。查视力:指数/50cm,眼前节屈光间…  相似文献   

4.
面瘫 ,中医称之为“口眼口呙斜”。春秋两季多发。笔者运用针灸配合药物肌注及中药内服治疗面瘫 2 4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4例中 ,男 15例 ,女 9例 ;年龄最大者 70岁 ,最小者8岁 ;病程最长者半年 ,最短者 1天。所有病例均系单侧周围性面瘫。2 治疗方法针灸 :以阳明经穴为主 ,少阳经穴为辅。患者取仰卧位 ,选择患侧穴位 ,采用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的方法。主穴 :地仓透颊车、四白、牵正、合谷、太冲。配穴 :鼻唇沟平坦者加迎香 ;鼻中沟歪斜者加水沟 ;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 ;乳突痛者加翳风 ;目不能合者加阳白 ;流…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刘公望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针药并施分期治疗本病的疗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古代医家称之为“口眼斜”。近代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它的起病突然 ,多在晨起或晨练时发病。以《灵枢·经筋》篇曰 :“卒口僻 ,急者目不合”。临床表现多为一侧面部肌肉僵硬、麻木 ,眼睑闭合不全 ,流泪 ,口角歪向健侧 ,漱口漏水 ,口腔患侧滞留食物 ,抬头纹、鼻唇沟、人中沟等纹路变浅或消失 ,吹风、鼓腮、皱眉等动作困难 ,部分人初起耳后、耳下疼痛。此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笔者近年结合西医理论 ,采用针药作用的治疗方法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中男…  相似文献   

7.
陆小左教授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病机为"不通、不荣、不平",在临证治疗中形成了"针药并施、多种治疗方法综合应用"的学术思想,常以自创"冠心病方"为基础方进行辨证加减,药物组成为桂枝、瓜蒌皮、薤白、厚朴、丹参、檀香、砂仁、党参、五味子、炙甘草、麦冬、生地黄、干姜、半夏,并结合针刺(针刺主穴为:内关、巨阙、膻中、心俞、厥阴俞,并根据病情辨证加减)以及耳穴调平(基本取穴:心、皮质下、交感、神门、肝、脾、肾、内分泌)、艾灸(主穴为:心俞、厥阴俞、膻中、巨阙、内关)、按摩等方法综合治疗冠心病,在临证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针药并用治疗面瘫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来以针灸药并用治疗面瘫6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 1 995年以来 ,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外敷 ,结合针刺疗法综合治疗面瘫 5 2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 2例中男性 2 8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1 7~ 45岁 ;病程 5天~ 1个月。左侧面瘫者 37例 ,右侧面瘫者 1 5例。本组患者均应用过强的松、地巴唑及维生素 B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药配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针灸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确切,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特殊针刺治疗方法。方法:将93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选取面部瘫痪表情肌穴位,额肌(阳白、阳白旁开1寸)、眼轮匝肌、颧肌(颧髎、巨髎)、提上唇肌(上迎香、迎香)、口轮匝肌(夹水沟、夹承浆、地仓),浅刺针体穿行于肌层,每组穴位加电针断续波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方法选取穴位,加电针以疏密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病程和House-Brackmann ( H-B )分级及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49/50),优于对照组的90.7%(39/43),两组比较P<0.05;痊愈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痊愈率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及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明显。结论:特殊针刺疗法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不仅大大的缩短了疗程,也减少了面瘫后遗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瘫的效果。[方法]采用针刺配合中药,二者并用治疗面瘫58例。[结果]针药并举,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3%。[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瘫疗效显著,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4.
脉络空虚,经脉失养等可引发顽固性面瘫,亦与体质因素、病毒侵害、调护不当、失治误治等密切相关。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结合,联合中药,心理疗法治疗嘴角下垂、眼睑不能闭合、上眼睑下垂、额纹平坦、鼻唇沟平坦等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棍针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配合棍针治疗。记录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3等级40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判定评分法"评分和不良反应等的指标,并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33.3%,对照组为6.7%,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等级40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判定评分法"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吹哨症状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余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治疗比较,棍针配合针刺对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更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对吹哨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针刺加风池穴注射腺苷钴胺、针刺加肌注腺苷钴胺和单纯针刺三种方法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差异,探讨针刺加穴注腺苷钴胺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又分为风寒、风热、风痰三种证型,治疗组32例应用针刺加穴注治疗,对照Ⅰ组30例应用针刺加肌注治疗,对照Ⅱ组31例应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各证型症状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症状评分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或P〈0.01)。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疗效,其中针刺加穴注效果最好,针刺加肌注疗效次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采用针刺方法结合口服自拟面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针灸科门诊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纳入标准的患者56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患者30例,针刺组患者26例,其中针药组采用毫针针刺结合自拟面瘫汤口服进行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毫针针刺治疗。每组患者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经过疗效评价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4.6%,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采用SPSS.V 16.0统计软件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明显优于针刺组,说明治疗后两组病例在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状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采用针刺结合口服自拟面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过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毫针针刺治疗。该方法对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状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筛选出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中心随机,将20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A、B、C、D、E组。A组采用分期针刺,B组采用分期针刺加灸,C组采用分期电针,D组采用分期针刺加经筋排刺,E组采用不分期针刺。结果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病例样本尚需进一步扩大,周围性面瘫的分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面瘫"倒错"疗效。[方法]对27例患者使用针灸(地仓、颊车、颧髎、水沟、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中药内服(药用熟地黄、当归、白芍、沙参为主,配以鸡血藤、伸筋草等)。治疗68d判定疗效。[结果]痊愈6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治愈率22.20%,总有效率74.00%。[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面瘫"倒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5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采用每日1次肌注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500μg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疗程为4周。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组间H-B分级量表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对面神经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