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路珍  路光贤  刘伟 《预防医学论坛》2014,(8):638-639,641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人死亡的原因,探讨各种危险因素对该人群死亡的影响,为今后加强老年人医疗卫生保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死因资料来自青州市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资料,用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对2012年青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死因分类和根本死因编码。结果 2012年青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率为44.56‰,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0.03%。其中,男性死亡率为50.81‰,女性死亡率为38.94‰(P<0.0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436.40/10万,占94.25%;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造血及免疫性疾病居前10位,占死亡总数的98.40%;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肠、直肠及肛门的恶性肿瘤居癌症死因前5位。结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是威胁青州市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2年循化县居民的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对我县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循化县2012年报告粗死亡率为475.00/10万,报告全死因寿命69.4岁;居民死因前6位的疾病为心脏病、脑血管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意外死亡,占全部死因构成的77.25%。结论心脑血管、消化道、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死亡为影响我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刻不容缓,应积极开展慢性病的监测、防治工作和伤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了解遥观镇居民的疾病谱变化,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根本死因分类,利用死因别死亡率对该镇2012-2014年居民全死因监测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2012-2014年遥观镇居民年平均死亡率379.29/10万,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损伤中毒、精神障碍。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总死亡中的比例最高,是遥观镇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加强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桓台县2008~2012年死因监测工作现状和居民死因模式的变化及趋势,为制定疾病预防政策、确定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桓台县2008~2012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桓台县居民报告死亡13 451例,年均粗死亡率为540.90/10万,其中男性为596.85/10万,女性为485.24/10万(P〈0.01)。5年报告粗死亡率分别为244.21/10万、442.28/10万、610.02/10万、649.11/10万、757.88/10万。三大类疾病死因构成中,慢性病所占比例最高,为90.04%。死因居前5位的依次为心血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原因的94.35%。结论以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病是导致桓台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交通事故是居民伤害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西省监测地区居民死亡谱、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江西省死因监测资料,分析江西省监测地区居民死亡情况及就诊就医信息。结果 2012-2013年,江西省监测地区居民死亡率为519.05/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9.04/10万。标化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居民前四位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部死亡构成的85.04%,伤害占9.12%。与1997-1998年比较,慢性病死亡率升高且上升幅度较大。不同年龄组的主要死因及其死亡水平、死因顺位不同。死亡人群中未就诊比例城市为3.45%,农村为5.6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是监测地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应针对不同人群及其主要疾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无锡市北塘区2012年居民死亡率、主要死亡原因及恶性肿瘤死亡水平,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北塘区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无锡市北塘区居民死亡率为704.11/10万,标化率为286.9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各年龄段主要死亡原因不同;1~14岁组、15~34岁组的意外伤害均发生于男性。前10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内分泌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泌尿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男性肺癌、肝癌、食管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伤害严重威胁本区青壮年男性生命与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本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预,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满洲里市全市人口死亡水平、死亡原因、死因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死因网络直报系统结果,分别就年龄、性别、职业、疾病种类、死因顺位、死亡构成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2011年全市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满洲里市2011年报告粗死亡率为/10万,死因前五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分别占总死亡的52.45%、17.9%、8.714%、8.51%、6.85%,前五位病例数之和占总病例的94.4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总死亡中的比例最高,是危害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因此,加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居巢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及特征,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居巢区2010年居民死亡及人口监测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死因构成,进一步计算各种死亡疾病的减寿率。结果 2010年居巢区居民粗死亡率为620.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95.48/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病、伤害,其死亡率分别是177.60/10万、141.33/10万、95.93/10万、79.42/10万、56.53/10万。减寿分析表明,恶性肿瘤、伤害及脑血管病列影响本区居民寿命主要疾病的前3位。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已经成为本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减少慢性病和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循化县居民的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对循化县2013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循化县2013年报告粗死亡率为537.97/10万;居民死因前5位的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意外死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构成的89.88%。结论心脑血管、消化道、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死亡为影响循化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刻不容缓,应积极开展慢性病的监测、防治工作和伤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大竹县2009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方法按国际疾病(ICD)-10对大竹县居民死因报告资料进行分类,使用《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reg 2005死因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汇总及统计分析。结果监测人口1 085 041人,全年报告死亡6 905例,居民粗死亡率6.36‰,其中男性4 162例,死亡率为7.4‰;女性2 743例,死亡率为5.22‰。报告全人群期望寿命74.42岁;死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传染病;减寿率顺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精神障碍。讨论死因谱发生变化,慢病成为大竹老年人的主要卫生问题,伤害控制成为大竹40岁以下人口的主要卫生问题,新生儿病降至死因第11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郴州市居民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政策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2012-2016年郴州市居民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结果 2012-2016年郴州市共报告居民死亡103 533例,年均粗死亡率为444.2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1.3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8 390.51,P<0.01);粗死亡率最高的是苏仙区,最低的是桂东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567.47,P<0.01);城市与农村居民粗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死因疾病前5位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死亡疾病中主要为慢性病,其合计死亡率为388.98/10万,占全部死亡疾病的87.56%。结论 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是郴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也是影响郴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2年青海省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青海省2012年死因监测系统报告质量,了解本地区居民的死亡原因和死亡水平,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青海省监测点死因网络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青海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亡率为377.05/10万,其中男性为469.31/10万、女性为283.32/10万.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率为3.10%.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205.60/10万)、恶性肿瘤(132.35/10万)、呼吸系统疾病(78.47/10万)、伤害(31.26/10万)及消化系统疾病(24.09/10万),其中城市、农村前5位死因顺位相同,牧区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漏报率为9.17%、卡片填写完整率为97.66%、迟报率为7.03%、错填率为16.16%、错录率为5.62%; 2009-2011年漏报率为37.85%,校正死亡率为699.41/10万.结论 通过对各单位定期开展死亡病例的督导和查漏补报工作,掌握本地区死亡水平,并不断完善和提高监测系统工作质量,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9-2016年玉溪市居民死亡水平、死亡情况和主要死因的潜在减寿情况,为疾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导出玉溪市居民死亡数据,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采用SPSS17.0、Excel 2003和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软件计算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及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6 年玉溪市共报告死亡病例109 575例,男性61 461例,女性48 114例,粗死亡率分别为527.78/10万、592.57/10万、644.22/10万、635.98/10万、679.26/10万、666.56/10万、673.76/10万和679.8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39.06/10 万、721.13/10 万、784.43/10 万、778.87/10 万、842.86/10 万、836.24/10 万、856.31/10 万和866.26/10 万,2009-2016年玉溪市居民死亡率逐渐增高(x2=182.62,P<0.05),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x2=182.62,P<0.05。慢性病是玉溪市居民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占80.00%以上,粗死亡率为530.60/10万;玉溪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中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心肿瘤、心脏病和伤害,造成玉溪市居民潜在减寿年为688 436.1年。伤害造成潜在减寿年最高,为292 601.60年,潜在减寿率为17.03‰,平均减寿年数为22.66年。结论 慢性病和伤害严重影响玉溪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应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填补1965-1974年北京市居民死亡资料的历史空白,为其他地区死亡数据的补充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了解北京市居民死亡资料保存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采集北京市城区该期间死亡居民户个案信息。应用死亡率、死亡构成、死因顺位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收集1965-1974年北京市城区10个派出所保存的死亡居民户个案信息11 668条。该时期北京市城区居民前十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类疾病,占全死因的84.19%。意外伤害占总死亡的13.22%,高于1964年与1975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杀占全部意外伤害死亡的54.47%,位居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男性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意外伤害、肿瘤和心脏病,女性为心脏病、肿瘤和脑血管病。结论 1965-1974年北京市城区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从传染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渡。受历史原因影响,意外伤害成为该时期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死因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主要死因。方法利用射阳县2005—2008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射阳县居民的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8年该县平均粗死亡率为621.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4.06/10万,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85.44%,处于死因前5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222.15/10万)、脑血管疾病(129.31/10万)、呼吸系统疾病(82.23/10万)、心脏病(61.61/10万)、损伤与中毒(60.60/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恶性肿瘤处于首位,应加强其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艳红  郭向娇  薛燕 《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1):1372-1373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居民心脑血管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中原区死因监测报告数据,应用国家死因清洗与分析软件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中原区居民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5 669例,年均死亡率141.87/10万,占总死亡的41.70%。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为5 467例,占总死亡的40.21%,其中,脑血管病死亡率为88.45/10万,标化死亡率63.72/10万,心脏病死亡率为101.25/10万,标化死亡率73.02/10万,心脏病略高于脑血管疾病。年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原区居民的首位死因,应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控制其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慈溪市居民伤害死亡情况及伤害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程度。方法:资料来源于居民病伤死亡报告系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通过统计学方法对2008-2010年慈溪市居民伤害死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结果:2008-2010年慈溪市居民伤害粗死亡率为48.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69/10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40%。伤害死亡在全死因中位居第4位,在PYLL顺位中居第2位。居民伤害前5位死因为交通事故、溺亡、意外跌落、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自杀,占伤害死亡的92.16%。结论:伤害死亡是慈溪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主要死亡原因,全面系统实施人群干预措施,预防控制伤害。  相似文献   

1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7~1999年居民期望寿命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世纪末的居民期望寿命和与寿命有关的指标。方法:采用分层胡机抽样方法,获得期望寿命,死亡率,死因顺位,去死因寿命,潜在减寿年数(YPLL)及人口长寿水平等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简要分析。结果:新疆生产兵团(兵团)1997-1999年期望寿命为75.61岁,男为72.73岁,女性为80.02岁;农牧团场的期望寿命为73.97岁,相对较低;经济水平高的地区期望寿命较高较高;北疆地区期望寿命高于南疆和东疆,年平均粗死亡率为5.17‰(标化死亡率为4.53‰)。主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与中毒,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以及围产期情况。7种死因中,去除呼吸系统疾病和围产期情况寿命增幅较明显。主要死因的潜在减行率和标准化潜在减寿(SYPLL)率顺位的第1位均为意外死亡。经济水平较高地区长寿水平也较高,结论:兵团人均期望寿命水平较高,但不同地区相差较大,为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既要加强自然环境的治理和扶贫力度。也要重视呼吸系统(尤其是婴儿)、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和提高围期产期保健质量,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环境,降低损伤中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对沂源县居民健康的影响,为政府部门制定疾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沂源县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及死亡趋势进行分析,应用ICD-10标准分类,主要统计指标有死亡率、死因顺位,构成比、标化率。结果 2010~2012年沂源县恶性肿瘤共死亡3 148例,占死亡总人数的28.97%,年平均死亡率185.97/10万,标化死亡率120.01/10万;占居民死因顺位的首位。男性肿瘤死亡率是女性的2.1倍(P〈0.01)。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79.98%;肺癌死亡率一直居于首位,平均死亡率为180.35/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32.24%。结论沂源县近3年间恶性肿瘤均位于死因顺位的首位,死亡率呈升高的趋势,肺癌居于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和流动人口伤害死亡的特征差异,为伤害预防和研究提供信息。方法利用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年~2004年的死亡登记系统资料,采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分别比较各种伤害类别的死亡比重。结果2003年~2004年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和流动人口的伤害平均死亡率分别为32.75/10万和41.74/10万。男性流动人口伤害死亡率高于户籍居民和女性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中的15岁以下各年龄组、45~50岁和6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伤害死亡率高于户籍居民相应年龄组人群。户籍居民伤害致死的外部原因以坠落、交通事故、自杀和中毒为主;流动人口以交通事故、坠落、自杀和他杀为主,两者有所不同。结论2003年~2004年上海市杨浦区的户籍居民及流动人口的伤害平均死亡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流动人口的伤害问题相对较大。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