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肾宁心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建立BALB/c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灌服补肾宁心方浓缩液(简称补肾方),并以17β-雌二醇为阳性对照(简称E2组),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简称模型组)。12周后处死,取血测Th1/Th2型细胞因子;取椎骨(L3-4)和左股骨测骨密度(BMD);取右股骨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胫骨提取总RNA,半定量RT-PCR分析护骨素(OPG)的mR-NA表达。计算子宫对体重的比值,并行子宫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补肾方组的IFNγ-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而IL-4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补肾方组与E2组均可改善小鼠的BMD,增加骨小梁面积,使OPG mRNA表达增加。补肾方组的子宫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方能够选择性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对子宫无或仅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其机制与调节Th1/Th2的偏离及提高OPG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补肾宁心方对小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抗凋亡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补肾宁心方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抗凋亡作用。方法建立BALB/c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给予中药补肾宁心方浓缩液(简称中药组)灌服12周,灌服雌激素为阳性对照组(简称E2组),灌服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简称对照组)。12周末处死各组动物取颅骨,以植块法培养成骨细胞,MTT法测其增殖能力;取股骨,以透射电镜观察其细胞器的变化;取药物血清体外观察其抗成骨细胞凋亡作用。结果中药组和B组细胞器丰富,高尔基体发达,胶原纤维致密;中药组比对照组来源的成骨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P<0.05);10%~20%的中药药物血清在体外能有效抑制成骨细胞的凋亡。结论中药补肾宁心方具有促成骨细胞增殖和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方影响瘦素(Leptin)及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的表达水平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化痰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组,采用双侧卵巢摘除建立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假手术组只切除卵巢周围同等质量的脂肪组织。使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检测大鼠右侧股骨的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大鼠血清Leptin、雌二醇(E2),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骨组织中Leptin mRNA、β2-AR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相对于假手术组BMD、血清Leptin、E2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后,补肾化痰组相对于模型组的BMD、血清Leptin、E2、HDL-C含量及骨组织Lept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血清TC、TG、LDL-L含量及骨组织β2-A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利维爱组及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补肾化痰方可以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的BMD,补充雌激素水平,通过调节Leptin水平来介导交感神经的活性,起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和改善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方是否通过EphB4/Ephrin-B2轴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方法:采用临床疗效确切的补肾壮骨方灌服绝经后骨质疏松小鼠模型,取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去势手术组、补肾壮骨方组、雌激素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与去势手术组灌服生理盐水,补肾壮骨方组、雌激素组分别灌服等体积补肾壮骨方、雌激素,灌胃12周后处死小鼠,取血和骨进行检测。ELISA检测E2、FSH、LH性激素水平及骨生化指标;Western blot检测EphB4、Ephrin-B2蛋白表达水平;Micro-CT成像检测骨密度和骨小梁参数。结果:去势手术组小鼠体重高于其他4组(P<0.05);在性激素方面,去势手术组FSH、LH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组,E2水平低于其他4组(P<0.05)。在骨生化指标方面,去势手术组ALP明显高于其他4组,Ca、P含量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在骨密度及骨结构参数方面,去势手术组BMD、BV/TV、Tb.Th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补肾壮骨方组与雌激素组中BMD、BV/TV低于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P&...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补肾安胎方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着床局部前列环素I2(PGI2)及其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因子受体δ(PPARδ)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妊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天灌服补肾安胎液12.4 g/kg),在妊娠第4、5、6、8天取3组小鼠妊娠子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GI2含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PARδ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着床点PGI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中药组PGI2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中PPARδ的表达均滞后于正常组(P<0.05);小鼠子宫内膜中PGI2含量和PPARδ的表达正常组和中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安胎方可能通过促进胚泡着床局部的PGI2及其核受体PPARδ的表达来改善胚泡着床障碍小鼠的胚泡着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抑制卵巢早衰(POF)小鼠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POF模型。取40只清洁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补肾活血方组。补肾活血方组给予补肾活血方药液灌胃,阳性药组给予戊酸雌二醇药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次/d,连续15 d。取卵巢、子宫、胸腺进行称重,计算其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颗粒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的水平;采用RT-PCR分析卵巢颗粒细胞中Fas、Fas-L m 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卵巢、胸腺、子宫质量和E2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FSH、LH水平和Fas、Fas-L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颗粒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卵巢指数、子宫指数、胸腺指数增加(P0.05),E2水平升高(P0.01),FSH、LH水平及Fas、Fas-L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激素水平,通过降低Fas、Fas-L的m RNA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宁心促排卵汤治疗高雄激素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小鼠的作用机制,观察其促排卵的疗效。方法:给同日出生的20日龄SD雌性小鼠注射丙酸睾丸酮造成雄激素致不孕小鼠(ASR),设补肾宁心促排卵汤(大、中、小剂量组)、克罗米酚组(西药组)、模型组、正常组。检测各组小鼠E2水平、分别测定卵巢、子宫湿重百分比及卵巢的组织形态学。结果:各组比较显示补肾宁心促排卵汤能使小鼠E2水平增加,使子宫重量增加,卵巢、子宫湿重百分比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使黄体数目增多,卵巢的间质腺增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方、健脾方对大鼠肾脏、股骨中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健脾不同功效的中药复方,是否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VDRmRNA的表达存在一定选择性.方法:复制切卵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假切组、模型组、补肾方组和健脾方组,术后12周开始灌胃,灌胃12周后取材.测定骨密度、血清雌二醇浓度,同时对大鼠肾脏、股骨中VDRmRNA进行半定量.结果:补肾方能提高切卵大鼠骨密度(P<0.05),健脾方能维持大鼠骨密度(P>0.05);补肾方、健脾方均维持了切卵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水平,上调了肾脏和股骨中VDRmRNA的表达(P<0.01).结论:补肾和健脾中药都能通过上调切卵大鼠肾脏和股骨中VDRmRNA的表达,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补肾安胎方对肾虚流产模型大鼠子宫蜕膜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A组为肾虚流产模型组,用羟基脲加米非司酮灌服;B组为补肾安胎方干预组,用羟基脲加米非司酮加补肾安胎方水提液灌服;C组灌服生理盐水。酶联免疫法检测子宫蜕膜组织的Th1型细胞因子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浓度。结果:3组子宫蜕膜IL-2、IL-10浓度和IL-2/IL-10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的IL-2显著高于C组(P均〈0.01),A组与B组的IL-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IL-10显著低于C组(P〈0.01),A组的IL-10显著高于C组(P〈0.01),A组与C组的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IL-10比值比较A组显著高于B组(P〈0.01),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安胎方能促进大鼠子宫蜕膜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扭转Th1/Th2细胞因子病理性失衡,降低肾虚流产大鼠模型的流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经验方对去卵巢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40只,去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病理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补肾经验方组。空白组与模型组均灌胃生理盐水,2 m L/d;雌激素组灌胃给予戊酸雌二醇0.1 mg/(kg·d);补肾经验方组灌胃给予中药复方15 g/(kg·d),给药时间持续2个月。观测补肾经验方对去卵巢所致大鼠骨强度、长骨骨骼形态学分析和血清雌二醇(E2)、骨钙素(OPG)的影响。结果雌激素和补肾经验方组大鼠骨强度、长骨骨小梁密度和血清雌二醇(E2)、骨钙素(OPG)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经验方能够改善去卵巢所致大鼠骨质疏松,其抗骨质疏松可能与增加骨钙素OP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大鼠骨组织AMPK/mTOR基因与蛋白表达影响,并基于此信号通路对PMOP大鼠骨吸收进行实验研究,探索其防治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KB)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OVX)组、左归丸(ZGW)组、右归丸(YGW)组、补佳乐(BJL)组。经过12周治疗后,应用数字化全身骨密度仪进行腰椎骨密度(BMD)检测,以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Ⅰ型前胶原羟基端前肽(PICP)含量,以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OPG、RANKL、AMPK、mTO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KB组比较,OVX组大鼠BMD、OPG、mTOR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PICP含量、RANKL、AMPK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OVX组比较,各治疗组BMD、OPG、mTOR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血清PICP含量、RANKL、AMPK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左、右归丸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可影响骨组织中OPG、RANKL基因与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调控骨吸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骨疏康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骨疏康、阿法迪三;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法迪三。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1年和2年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正位腰椎(L1~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和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BMD),用全自动生物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ALP)和护骨素(OPG)含量。结果:治疗组血清ALP和OPG含量在治疗6个月、1年和2年后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血清ALP和OPG含量在服药6个月、1年和2年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6个月、1年和2年后血清ALP和OP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1年和2年后L1~4 BMD值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加(P〈0.01),髋部BMD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服药1年、2年后L1~4和全髋部BMD值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改变;在1年和2年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L1-4和全髋部BMD值明显差异(P〈0.01)。结论:骨疏康能有效阻止绝经后骨矿丢失,可显著增加腰椎和髋部BMD和降低血清ALP、OPG含量。  相似文献   

13.
王强  王坤正  王祥培 《中药材》2005,28(10):910-913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aones)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抗绝经后骨质疏松(PMO)骨丢失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和大豆异黄酮组(大豆异黄酮,50mg/kg·d,灌胃).假手术组仅牵动卵巢,其余两组均行卵巢切除术.12周后取第3~6腰椎做骨密度检查;取股骨提总RNA,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法检测上述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豆异黄酮能够增加去卵巢大鼠腰椎骨密度,并可上调去卵巢大鼠骨组织OPG的mRNA表达,下调M-CSF的mRNA表达,使ODF/OPG值下降.结论:大豆异黄酮抗绝经后骨质疏松骨丢失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其调控OPG和M-CSF的表达和ODF/OPG值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至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雌性SD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PMOP)组、雌激素治疗(E2)组、二至丸低剂量治疗(EZW-L)组、二至丸中剂量治疗(EZW-M)组、二至丸高剂量治疗(EZW-H)组,每组18只.E2组接受E2针剂皮下注射,EZW-L组、EZW-M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对细胞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西医治疗措施,对照组口服壮骨止痛胶囊,4粒/次,3次/d;观察组口服金匮肾气丸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1剂/d.两组均连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补肾强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AS)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应用补肾强督方治疗50例AS骨质疏松症患者6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骨保护素(OPG)、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降钙素(H-CT)、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Ⅰ型胶原羧基端延长肽(CICP)、尿脱氧吡啶啉(DPD)、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I)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OPG水平、骨密度、BGP、BAP显著升高(P<0.05或P<0.01),DPD、CTX显著下降(P<0.01);ESR、CRP、BASFI、BASDAI、症状、体征等明显改善.结论 补肾强督方可以提高AS患者的血清OPG、骨密度水平,调节AS患者的骨代谢及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温肾通络止痛汤对去卵巢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探究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选用3个月龄SD雌性大鼠72只,60只行双侧卵巢切除(OVX)后,随机分为模型组(OVX组),戊酸雌二醇组,温肾通络止痛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其余12只为假手术组。通过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评价温肾通络止痛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结果:温肾通络止痛汤可以防止去卵巢SD雌性大鼠胫骨骨密度降低,减少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表达,提高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从而降低血清RANKL/OPG比值,达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结论:温肾通络止痛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下调血清IL-6、降低RANKL/OPG比值,从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密骨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骨保护蛋白(OPG)和骨保护蛋白配体(OPGL)水平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将年龄48~65岁的192名自然绝经的妇女进行骨密度测定,对其中160例骨质疏松妇女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密骨片组54例,仙灵骨葆组53例,乐力钙组53例;其余BMD正常32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均于用药前、后12、2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OPG与OPGL水平、骨碱性磷酸酶(sBAP)、骨钙素(sOC)、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sCTx)和尿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uNTx),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Ward's三角和大粗隆的BMD.结果 治疗24周后,密骨片组和仙灵骨葆组BMD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OPGL、sBAP、sOC均有明显升高,而OPG、sCTx、uNTx/Cr明显下降,乐力钙组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密骨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较显著,与仙灵骨葆相仿.单纯服用钙剂不能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且继续骨流失.  相似文献   

19.
鹿角胶丸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志超  李志毅 《中医正骨》2003,15(11):16-17
为观察鹿角胶丸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采用维甲酸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用鹿角胶丸灌胃给药治疗 6周 ,观察其对反映骨质疏松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 ,模型组血清AKP、BGP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BM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尿HO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各治疗组BMD均显著高于模型组 (P <0 .0 1) ,尿HOP则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5 ) ,其中鹿角胶丸高剂量组疗效优于龙牡对照组 ,但无显著差别 (P >0 .0 5 )。表明维甲酸可导致大鼠骨结构改变 ,骨密度降低 ,应用鹿角胶丸后 ,可增加骨密度 ,调节AKP、BGP、HOP含量 ,为鹿角胶丸治疗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及OPG/RANKL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并检测骨基因调控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取小鼠行切除卵巢手术和假手术后3周,测定子宫重量系数,进行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并采用RT—PCR测定护骨素(OPG)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激活物配基(RANKL)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小鼠去卵巢后3周,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的子宫重量系数、骨小梁分布密度和骨皮质厚度降低,骨组织中的OPG和RANKL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显著性降低和升高,其比例极其显著性降低。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并展开骨基因调控因子的检测,为实验室研究药物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提供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