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784-1786
血管性痴呆(VD)是世界第二大痴呆疾病,也是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与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VD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之势。在VD的治疗中,"通督调神"针法作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特色疗法,经过大量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其有效性与科学性得到了患者与医学界的广泛认同。该针法是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一种补充与创新,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检索近十年的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报道文献,总结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结果: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主要方法有针刺疗法、艾灸疗法、针药结合疗法等.结论:针灸对改善血管性痴呆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 VD )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包括记忆力、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已习得的技能、正确的社交技能和控制情绪反应能力的障碍,最终导致精神功能衰退的一组后天获得的综合征。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VD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针灸治疗VD确有疗效,并且针灸作为一种疗效迅速,安全可靠的方法正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将近5年来血管性痴呆的针灸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Pubmed检索近年关于血管性痴呆针灸研究的相关文献,对近年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结果表明针灸治疗此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显示出针灸的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数临床研究样本量小;多局限于近期疗效;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建议今后要提升研究水平,加大样本量,体现中医辨证施治,优化穴位组合。客观、有效的评价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老年期痴呆常见的类型之一,以认知、记忆、语言、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减退和消失为主要表现。VD的基础疾病是脑血管疾病,在药物疗法的研究和自然病程中显示出可逆的一面,是唯一可能进行有效干预的痴呆。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灸与静脉点滴药物相配合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发现对VD具有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及药物组,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后智力测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值变化。结果两组各临床疗效指标均有改善,尤以针灸组显著。结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VD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灸在改善大脑认知功能方面,多选取具有温阳通脑,生髓益脑功效的经穴,可加速缺血半暗区灌注,减缓神经元进一步损伤,加快代谢,促进大脑的修复,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行为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可采用针灸并用、针药结合、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等疗法治疗。目前,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还存在许多问题:VD的诊断还不够及时,诊断标准不一致,过分依靠主观的临床表现,缺乏客观的病理学、生化、影像学指标。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差异较大,不具有可比性和可重复性。纳入标准不统一,不能客观把握疾病的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在今后应加快血管性痴呆的基础实验研究,用大量分子生物学指标支持临床,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4):835-838
血管性痴呆(VD)是世界第二大痴呆疾病,也是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与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VD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之势。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缺血性脑病方面具有较为肯定的临床疗效。百会和大椎作为各类针灸疗法治疗VD的核心取穴,作用关键,在临床中运用极广,然而现代研究尤其是其作用机理的探讨尚显匮乏,鲜见报道。文章拟从中医理论依据、现代研究及作用机制方面,对百会穴、大椎穴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作用作一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体针疗法、头针疗法、电针疗法、针药结合疗法、其他疗法等针灸方面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近况,分析目前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为临床的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笔者回顾和总结了近10年来针灸治疗VD的临床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症。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奥拉西坦是一种代表性的具有吡咯烷酮结构的促智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健忘症、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近年来有关奥拉西坦单独或联合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联合用药,通过不同药物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对奥拉西坦及其联合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之一,显示了独特的优势.笔者回顾了近年针刺治疗、针灸并用、针药结合等治法治疗VD的研究近况,分析目前针灸治疗VD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临床治疗和研究VD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留针时间及下针顺序与疗效相关性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良宵  朱江 《中国针灸》2005,25(9):667-669
通过对近20年来现代文献中有关单次针灸治疗中的时间因素,即留针时间、下针顺序与针灸效应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在留针时间与针灸效应的关系方面,主要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对不同疾病的留针时间长短进行了探讨.在下针顺序与针灸效应的关系方面,现代研究非常匮乏,同时在一定下针顺序基础上,不同穴位的留针时间长短对针灸效应影响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加强此方面的研究,符合循证医学对针灸治疗模式的要求,有确切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血管要(VD)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VD30例,并与西药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评定表评分及两组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智能及疗效均有明显改善,P〈0.01,针药组治疗后血浆NO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 提示针药结合治疗VD患者血浆NO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近几年来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进展,以便为治疗和研究本病提供完善的方法与资料。查阅相关文献,从毫针针刺、刺络放血、艾灸疗法、电针治疗、火针疗法、耳综疗法、推拿疗法、蜂针疗法等8个方面,对偏头痛的有效治疗措施进行汇总。针灸本着“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原则,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针灸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治疗手段甚多,但也应着重于辨证取穴、针刺手法等。  相似文献   

16.
丁晓蓉  韩景献 《针刺研究》2006,31(2):125-128
本文搜集近10年的文献,对针灸抗脑衰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行综合评述。在临床研究方面,证明针灸疗法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智能和社会功能;基础研究方面,证明针灸可提高认知能力、皮层兴奋性、脑血流量,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抗自由基和炎症,抗细胞凋亡,提高应激水平,调节脂质代谢和血中微量元素水平,以及良性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述研究为在临床中推广针灸治疗老年期痴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体现近10年来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概况,整理2000~2010年相关文献,从临床治疗方面进行归纳阐述,认为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且大多疗效满意,但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方法及内容、治疗选穴的规范化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并与西药(nimodipine)进行对照,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评定表(HDS)评分值、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ANP)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治疗后两组智能的改善及疗效均有显著差异(P<0.01),针药组优于西药组.从血浆心钠素含量看,VD患者治疗前与正常人无显著区别(P>0.05);针药组及西药组治疗后血浆NAP均明显升高(P<0.01),这种升高效应以针药更为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赵凌  张虹  郑重  黄蛟 《四川中医》2007,25(9):105-108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研究电针头穴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为针灸临床提供可靠证据。方法:将纳入试验的9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药物组、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MMSE量表和事件相关电位的检测。结果:三个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均有效,但组间比较没有差异。结论:药物组、电针组和针药组治疗VD患者前后相比对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可以减轻VD患者的心理负荷,增强注意力,缩短他们对认知任务开始期待的时间,且电针头穴配合使用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有优于单用尼莫地平或电针头穴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