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温针灸治疗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联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胃动力恢复时间和胃液引流量。结果:治疗后10d、治疗后15d,治疗组胃液引流量为(525+238)mL、(304±128)mL显著低于对照组(1191f206)mL、(1102±31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恢复时间总体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药物治疗胃瘫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董氏奇穴针灸法》中"倒马针法"配合麦粒灸法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于2010~2014年因"胃癌"收住我院行手术治疗后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26例,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倒马针刺门金、内庭穴配合麦粒灸足三里、上巨虚、中脘和气海穴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与对照组(69.2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马针配合麦粒灸法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与注射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常规西医疗法对照组与常规西医疗法结合穴位按摩与注射药物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45例中,治愈20例,好转18例,未愈7例;治疗组45例中,治愈34例,好转9例,未愈2例。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医疗法结合穴位按摩与注射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较单纯西医疗法疗效要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病人的疗效。方法:将64例胃瘫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32例,采用针刺和艾灸结合治疗;后者32例,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胃液引流量、治疗次数及痊愈率。结果:两组胃液引流量均明显减少。试验组平均治疗(9.67±2.34)次,痊愈率100%。对照组平均治疗(14.12±5.34)次,痊愈率72.6%。两组在治疗次数、痊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胃瘫综合征有明显的效果,治疗次数少,见效快,痊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部大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入选的腹部大手术后胃瘫病例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采用禁饮禁食,胃肠减压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结果:47例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经治疗后均恢复胃动力及进食,通过对胃动力恢复时间、平均胃液引流量及住院天数的观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腹部大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5例糖尿病性胃轻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26例和药物组19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其中针灸组有效率为92.3%,药物组有效率为63.2%,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综合征的疗效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脉冲刺激躯体部和耳部腧穴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和实用性。方法:30例患者按来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电针体穴和耳穴,对照组是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电针体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迭100%,(P〉0.05),疗程上,治疗组疗程平均为(13.2±5.074)d,对照组疗程平均(18±6.437)d,(P〈0.05)。结论:电针对胃瘫综合征的治疗是有效的,且电针刺激体穴和耳穴比单纯电针体穴疗程短,相对来说电针体穴和耳穴较单纯电针体穴要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痛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膏药外敷,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局部使用654—2,胰岛素外敷,治疗45天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采用针灸、手法、枝川注射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梨状肌综合征俄罗斯患者100例,并与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的俄医组(49例)作疗效对照。结果:痊愈率82%,高于俄医组的33%(P〈0.01);平均治疗次数8.2次,少于俄医组的14.6次(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综合征优于一般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6.65%,对照组治愈率67.39%,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中西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清胰承气汤。结果:中西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有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双盲法将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8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胃肠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45%(42/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P<0.05);观察组的血清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尤明辉 《河南中医》2014,(9):1818-18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上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9.6%,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在胃瘫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可缩短胃瘫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I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用强的松及中药,对照组(23例),单纯用强的松治疗。观察临床绝解率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73.9%)和总缓解率(9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5.2%,86.9%),治疗组副反应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73.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术后胃肠瘫40例疗效观察。方法:40例术后胃肠瘫患者采用西医单方面治疗20例(对照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20例(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0%,对照组显效率65%,中西医综合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组。结论:中西医治疗术后胃肠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莉  张世昌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0):30-30,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AE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内服治疗。结果:中药组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2组治疗后I临床症状、肺部体征、x光、肺功能较前治疗均有明显改善,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ECOPD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胆囊术后方结合西医治疗气滞血瘀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72例气滞血瘀型胆囊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36例气滞血瘀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在西医一般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本院自拟胆囊术后方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36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治愈率及平均住院日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院自拟胆囊术后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活胃汤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92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活胃汤治疗,疗程均为四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包括气阴两虚和血瘀脉络表现。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8.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活胃汤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可明显改善DGP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胃动力作用,保护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髋关节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各36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无不良反应出现,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不良反应5例,总有效率80.6%,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逍遥散在胃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作用。方法:将65例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逍遥散+常规西药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三个疗程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逍遥散+西药治疗组患者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认为逍遥散+西药综合治疗效果好于纯西药治疗组。结论:使用逍遥散结合西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胃瘫综合征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