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4—2007年河北省卢龙县涂阳肺结核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玉军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84-1285
目的分析卢龙县2004—2007年涂阳(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肺结核病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控制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卢龙县2004—2007年涂阳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累计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例855例,年平均发现率为51.06/10万。40~59岁发病322例,占发病数的43.90%;男女性别比为1.90∶1;职业以农民为多,共827例,占96.73%。病例主要分布在卢龙镇、刘田庄镇,分别占发病数的19.65%、11.11%。结论病例主要分布在人口流动性大的城镇及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农村。因此,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以及乡、村结核病防治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率和转诊率,是做好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炎陵县2004-2007年肺结核流行趋势,为控制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炎陵县肺结核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7年报告931例肺结核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9.11/10万,发病呈下降趋势(P<0.01);发病高峰为4-9月,占总发病数的60.36%;男女发病的性别之比为2.30:1.00;年龄分布:20~59岁占总发病数的69.28%;职业分布最高为农民,占总发病数的76.91%;病例主要分布在霞阳镇、鹿原镇、三河镇、水口镇,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7.19%、15.36%、12.78%、8.16%.结论 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对于预防控制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农民仍然是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德保县肺结核发病水平及其流行特点,为基层预防与控制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德保县2004~2008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共报告肺结核2722例,年均发病率为155.51/10万,肺结核发病率以2008年为最高,达到186.00/10万,2006年最低,为125.69/10万。发病主要以青壮年(15~64岁)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7.74%(2116/2722),男女发病比例为2.49:1,职业分布主要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5.07%(2315/2722)。结论本病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应继续加强肺结核防治工作,加大病人发现力度,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和督导管理工作,以有效降低肺结核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2004年河南省肺结核疫情特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2004年河南省肺结核发病率水平及特点。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对河南省肺结核疫情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河南省共报告肺结核66887例,发病率为68.47/10万,其中报告死亡42例,死亡率为0.04/10万,病死率为0.06%,在法定报告的27种传染病当中,肺结核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居第2位。与上年结果相比,发病率上升44.26%,死亡率上升27.27%,病死率下降11.67%。结论当前肺结核仍是严重危害河南省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肺结核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5.
广西2004~2005年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广西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探讨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4~2005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全区共报告肺结核68783例,发病率为141.65/10万,痰检率为45.9%,痰检菌阳率为39.10%;2005年报告肺结核77913例,发病率为157.81/10万,痰检率为60.45%,痰检菌阳率为38.93%。地区分布不均衡,2004年以防城港市肺结核发病率最高,为284.07/10万,2005年以柳州市发病率最高,为235.05/10万。没有明显季节性分布。年龄分布主要在壮年组(35~64岁),占发病总数的43.79%;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2004年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0.04,2005年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0.39。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2004年和2005年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9.60%、69.16%。结论2004~2005年广西结核病发病率在全区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均居首位,病例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应继续加强肺结核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2002年河南省肺结核疫情特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当前河南省人群中肺结核发病率水平和流行特点,给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今后的肺结核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参考资料与依据,现将2002年我省肺结核疫情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佛山市三水区2003—2008年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惠英 《职业与健康》2010,26(7):782-783
目的分析佛山市三水区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为控制结核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佛山市三水区2003—2008年新发现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3—2008年佛山市三水区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64.77/10万、66.64/10万、171.75/10万、146.74/10万、135.21/10万和124.07/10万。地区分布:以西南镇居多;时间分布:季节性很弱;年龄分布:青年组、壮年组和老年组高于儿童组;性别分布: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其次为家务及待业人员和工人。结论佛山市三水区肺结核病例报告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该区特别是劳动力人群的肺结核防治工作,采取现代肺结核病控制策略,控制肺结核病疫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1年河南省肺结核发生水平及其流行特征。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Excel软件对2011年河南省肺结核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河南省共报告肺结核65 741例,发病率为69.91/10万,其中报告死亡127例,报告死亡率为0.13/10万,与上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4.38%,死亡率下降了20.39%。在28种法定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居第2位,死亡率仅次于艾滋病亦居第2位。时间分布:发病数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但季节性高发特点不明显;地区分布:发病率大体呈现豫南豫东高于豫北豫西的特点;年龄与性别分布:患者以青壮年较多,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结论在当前肺结核仍是严重危害河南省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8年河南省肺结核疫情特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2008年河南省肺结核发生水平及其流行特征。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Excel软件对2008年河南省肺结核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河南省共报告肺结核86 903例,发病率为92.84/10万,其中报告死亡159例,报告死亡率为0.17/10万,与上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3.01%,死亡率下降了28.13%。在27种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居第2位,死亡率仅次于艾滋病亦居第2位。时间分布特点发病数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但季节性高发特点并不明显;地区分布特点发病率豫南豫东高于豫北豫西;年龄与性别分布特点患者以青壮年较多,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结论在当前肺结核仍然是严重危害河南省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2009年肺结核疫情特征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9年河南省肺结核发生水平及其流行特征。[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Excel软件对2009年河南省肺结核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河南省共报告肺结核77771例,发病率为82.48/10万,其中报告死亡268例,报告死亡率为0.28/10万,与2008年结果相比,发病率下降11.16%,死亡率上升67.27%。在28种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居第2位,死亡率仅次于艾滋病,同样居第2位。全年肺结核发病数比较,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但季节性高发特点不明显;不同地区分布特点,发病率豫南豫东高于豫北豫西;年龄分布患者以青壮年较多,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结论]当前肺结核仍然是严重危害当地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的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指导下一步的工作。[方法]对2004-2005年习水县结核病控制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年合计接诊疑似结核病人2 958例,确诊结核病人1 832例,涂阳647例,年均涂阳病人登记率为48.20/10万,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为93.00%。[结论]习水县结核病控制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霍山县肺结核病人发现现状,评价霍山县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2005年霍山县结核病季报表、年报表及相关资料。结果4年来全县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26例,涂阳病人477例,其中新发涂阳病人315例。可疑肺结核病人就诊率从2002年0.95‰上升到2005年的2.46‰,涂阳登记率从2002年的17.22/10万上升到2005年的51.95/10万。结论2002~2005年霍山县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逐年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是成功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彭山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总结经验,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彭山县1995—2007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季报表、年报表、初诊患者登记本、结核患者登记本、痰检患者登记本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年间,彭山县共发现痰涂阳肺结核患者1368例,涂阳登记率由1995年33.62/10万上升至2007年52.55/10万,其中新登涂阳1021例,新涂阳登记率24.43/10万。初治和复治涂阳治愈率分别为91.38%和87.90%。结论彭山县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呈上升趋势,治愈率超过卫生部制定的结核病控制项目结核病治愈率达85%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宝安区2001-2005年肺结核疫情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和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控制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1-2005年深圳市宝安区法定传染病的报告系统和肺结核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5年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24.49/10万,发病率居宝安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3位(2004年居第4位)。以青壮年发病数为最高,肺结核的发病情况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高发年龄在20~25岁和65~70岁年龄组,85岁以上也有一个高峰;职业分布以工人最高,占总发病数的63.08%;性别分布发病率男性(32.92/10万)高于女性(16.74/10万),各年龄段发病数男女之比为1.81:1;西乡发病数较多,占总发病数的16.05%;4-11月份发病数较多,占总发病数83.92%;并主要以流动人口病例为多。结论宝安区肺结核发病率较低,应抓好流动人口的结核病发现和管理,控制耐药病例的产生,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准确掌握长葛市肺结核疫情现状,探索结核病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寻找结核病线索人员的方法,对全市居民692334人进行肺结核调查。结果发现线索人员11560人,其中肺部有疑似肺结核阴影的1637人;新发现肺结核293人,其中涂阳12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49.42%(128/259)。当月新发病例及涂阳病例与同年上月及2004年同期相比明显增加,且涂阳检出率较高(43.69%)。结论长葛市肺结核疫情形势比较严峻,传染源发现工作仍需加强。在加大行政干预的同时,应加强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从而实现高发现率、高治愈率,以达到控制和消灭结核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2003—2007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及转归情况,以评价和考核哈尔滨市的结防工作。方法利用追踪观察法对哈尔滨市2003—2007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哈尔滨市2003—2007年新登记肺结核病患者51680例,其中涂阳患者27618例,新发涂阳患者22249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治愈率5年分别为93.74、91.57、87.43、89.21和89.81,平均治愈率为90.47。结论哈尔滨市2003—2007年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治愈率均达到了85.00的目标,据此认为,哈尔滨市肺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战略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沾化县高中在校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肺结核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3月18日至4月2日对沾化县三中33个班2014名学生进行乙肝乙肝五项检查和X线胸透检查、痰菌试验。[结果]检测2014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6人,阳性率为5.26%;肺结核9人,患病率为0.47%。[结论]沾化县高中在校学生乙型肝炎、肺结核的感染状况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长子县2005-2009年综合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追踪情况,为提高病人发现和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对长子县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情况报表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及疑似病人696例,各年份转诊率分别为61.43%、80.19%、85.19%、88.57%、90.95%,转诊到位率分别为44.19%、60.00%、67.83%、73.55%、79.58%,追踪率分别为74.51%、83.64%、87.72%、90.16%、96.55%,追踪到位率分别为63.16%、71.74%、76.00%、80.00%、87.50%,总体到位率分别为61.43%、79.25%、85.93%、90.29%、95.71%。在转诊到位的病人中,35.27%的病人为涂阳病人;追踪到位的病人中,14.36%的病人为涂阳病人。639例登记管理的初治涂阳病人中,27.07%来自转诊和追踪。[结论]长子县2005~2009年医疗机构转诊率、转诊到位率、结防机构追踪率、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的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评价项目实施效果,为结核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昆山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病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登记率、涂阳肺结核病例登记率、新涂阳肺结核病例登记率,项目实施期间分别为64.00/10万、35.80/10万、31.80/10万,项目实施前(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别为44.60/10万、20.60/10万、18.60/10万(P〈0.01);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例治愈率,项目实施前为61.64%,实施期间为83.65%(P〈0.01);涂阴病人完成治疗率,实施前为54.76%,实施期间为79.43%(P〈0.01)。[结论]通过项目实施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发现率和治愈率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