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产生的背景机械通气能够改善患者氧合、纠正二氧化碳潴留,为治疗原发病提供时间保证。传统通气模式大部分为压力或流量的触发,但这些触发方式会因漏气[1]、触发灵敏度设置不当[2]及需克服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3]等问题,导致延迟触发和(或)误触发,此外,传统模式的呼吸时相转换多由时间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呼吸机触发灵敏度对压力支持通气患者肺通气均一性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使用压力支持模式通气时存在肺不均一性通气的患者,即应用肺电阻抗断层成像监测时重力依赖区通气分布比低于45%。随机使用低和高两种流速触发灵敏度水平通气20 min(采用Servo-i呼吸机流速触发灵敏度的最低和最高限值2 L/min和0.2 L/min)。通过肺电阻抗断层成像评估重力依赖区通气分布和呼气末肺体积,采用食道压监测评估吸气努力和做功。 结果与高触发灵敏度相比,低触发灵敏度增加了患者吸气时重力依赖区通气分布百分比[(33 ± 9)% vs.(36 ± 9)%,t = 3.735,P = 0.001]、食道压变化值[0.8(0.4,1.8)cmH2O vs. 1.6(1.0,2.1)cmH2O,Z = 2.722,P = 0.021]、压力时间乘积[29(15,54)cmH2O·s-1·min-1 vs. 48(23,74)cmH2O·s-1·min-1,Z = 3.298,P = 0.044],但跨肺压变化值没有明显变化[(12.6 ± 4.3)cmH2O vs.(12.8 ± 4.2)cmH2O,t = 0.906,P = 0.376]。此外,低触发灵敏度的整体呼气末肺容积变化值为78(29,170)mL,且其变化值主要分布于重力依赖区[75(-6,131)mL]。 结论压力支持通气时,降低触发灵敏度可通过增加吸气努力使更多的气体进入肺重力依赖区并改善通气均一性,同时吸气努力和跨肺压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芦雨  谢永鹏  张倩  李小民 《新医学》2023,(11):793-798
目的 明确不同镇静深度对于反向触发(RT)人机不同步形式发生率的影响及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纳入需行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其RASS评分分为浅镇静组(RASS评分-2~0分)和中度镇静组(RASS评分-4~-3分),通过对气道压(Paw)、潮气量(VT)、流量及食道压力(Pes)波形的监测识别RT。在记录基线RT发生率及表型后,分别加深镇静程度后再行组内自身前后比较,比较发生RT者与未发生RT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63例患者,其中浅镇静组28例、中度镇静组35例,2组患者的VT、pH、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有16例在镇静加深前即观察到RT,基线RASS评分的升高将增加RT发生的风险(OR=3.03,95%CI 1.05~8.77,P <0.05)。浅镇静组与中度镇静组患者加深镇静后的RT发生率均高于加深镇静前(P均<0.05)。发生RT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未发生RT者(P <0.05)。...  相似文献   

4.
在严重呼吸衰竭情况下,控制性机械通气可能是必不可少的,但会对患者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应尽可能地尽早切换为辅助通气.带有负载可调增益因子比例辅助通气(PAV+)为一种新兴的辅助通气模式,它是一种不需要设置目标潮气量、流量或压力,呼吸机提供的压力与患者的瞬时吸气努力成比例,让患者能舒适地达到自身的通气需求,患者吸气流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5例各种病因所致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 S/T 30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流量触发,压力支持;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气管插管后NEWPORT WAVE E200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监护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监护指标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相似,症状缓解时问NEWPORT组短于BiPAP组。但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更易为患者接受。结论: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对于重症患者而言是最常用的生命支持手段之一,包括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目前临床使用的机械通气模式有多种,而近些年来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 NAVA)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通气模式,依靠独特的吸气触发机制引起了与其相关的众多研究。本文就其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机械通气方式,部分是微机处理技术引入机械通气领域。在一些新型呼吸机中,装配着能监测呼吸过程中流量、压力、容量和呼吸动力的传感器。这些监测参数结合计算机技术,使呼吸机功  相似文献   

8.
闭合环路和适应性支持通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械通气是严重呼吸衰竭病人治疗期间的一种呼吸支持方式,它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治疗争取了时间和创造了条件,但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表明,不恰当的传统机械通气模式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低氧血症、表面活性物质破坏、细胞因子释放、细菌移位、肺不张和气压伤等。导致上述并发症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机械通气为非生理性的正压通气过程,超过了肺组织正常所承受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朱慧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2):3897-3899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的流量波形触发技术对撤机困难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压力支持通气(PSV)时通气参数的影响。方法入选病例为2006午6月至2009年7月本院呼吸监护室(RICU)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为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支持1周以上者,准备进行撤机试验。所有人选患者分别在ETMV标准流量触发(2L/min)和BiPAP流量波形触发机制下通气支持30min和24h,并观察流量波形触发技术对撤机的影响。结果3例患者因生理学参数不稳定而终止PSV支持。其余23例在采用BiPAP流量波形触发PSV支持30min后,呼吸频率(RR)由(7.9±1.4)次/min增至(16.5±1.9)次/min,但潮气量(V,)和气道闭合压(P。)却无明显变化。继续通气支持24h后,RR、MV和RSBI与BiPAP采用流量波形触发PSV支持30min时相比无明显改变,P0.1则从(5.6±0.5)cm H2O降至(4.1±0.3)cm H2O(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也逐渐降低。采用BiPAP流量波形触发PSV支持3~7d后23例患者成功撤机。结论采用BiPAP流量波形触发技术能减少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自主吸气做功,改善人机同步性,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的流量波形触发技术对撤机困难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压力支持通气(PSV)时通气参数的影响.方法 入选病例为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本院呼吸监护室(RICU)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为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支持1周以上者,准备进行撤机试验.所有入选患者分别在ETMV标准流量触发(2 L/min)和BiPAP流量波形触发机制下通气支持30 min和24 h,并观察流量波形触发技术对撤机的影响.结果 3例患者因生理学参数不稳定而终止PSV支持.其余23例在采用BiPAP流量波形触发PSV支持30 min后,呼吸频率(RR)由(7.9±1.4)次/min增至(16.5±1.9)次/min,但潮气量(VT)和气道闭合压(P0.1)却无明显变化.继续通气支持24 h后,RR、MV和RSBI与BiPAP采用流量波形触发PSV支持30 min时相比无明显改变,P0.1则从(5.6±0.5)cm H2O降至(4.1±0.3)cm H2O(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也逐渐降低.采用BiPAP流量波形触发PSV支持3~7 d后23例患者成功撤机.结论 采用BiPAP流量波形触发技术能减少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自主吸气做功,改善人机同步性,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