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铎  王伟 《新中医》2012,(10):125-127
目的:探讨女贞子对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法造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30只。在造模成功后6个时间点(1h、6h、24h、3天、6天、14天)取出脊髓标本,检测脊髓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造模后6h测定脊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治疗组脊髓组织HSP7。的表达在所有时间点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且表达高峰提前至1天;治疗组于损伤后6h,SOD高于模型组,MDA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女贞子在脊髓损伤旱期有效清除自由基,显著增强损伤部位HSP70的表达,保护脊髓神经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脊髓神经元热休克蛋白 70的表达改变及丹参注射液的影响。方法 :通过暂阻断一侧髂总动脉和股动脉 ,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 ,观察大鼠脊髓神经元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和分布特点 ,以及丹参注射液干预后阳性神经元改变情况。结果 :大鼠肢体缺血 4h ,脊髓相应节段神经元HSP70 表达增强 (P <0 0 1 ) ,再灌注 2h后 ,HSP70 表达进一步增强 (P <0 0 5 )。并且HSP70 阳性神经元较集中分布于脊髓相应节段同侧后角及中央管周围。而丹参注射液可进一步增强HSP70 表达(P <0 0 1 )。结论 :提示脊髓相应节段同侧神经元可能参与肢体IRI的发病过程 ,尤其是脊髓后角及中央管周围神经元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丹参注射液可能对肢体IRI后脊髓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HSP70 表达的增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d)Ohw i的干燥根中提纯分离得到的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增加心脑血流量和降低心肌氧耗量、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1]、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性[2]等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和脑缺血缺氧均有保护作用。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和糖尿病[3]等症。晚近有研究报道葛根素对急性全脑缺血及烟熏所致的大鼠脑细胞凋亡均有明…  相似文献   

4.
针刺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鼠HSP70表达的良性调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伟  杨鸿飞  王珑 《中医药信息》2003,20(2):F003-F003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鼠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复制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鼠模型,动态观察针刺对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针刺能够增加热休克蛋白70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是针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生理盐水(SAL)组、川芎嗪(TMP)组;用Allen WD法以10 g×2.5 cm致伤力损伤T8脊髓,TMP组术后即刻给予川芎嗪(200 mg/kg)腹腔注射,SAL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fos蛋白在脊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AL组c-fos基因在不同时间点(伤后30 min、1 h、2 h、4 h、6 h)均有表达,伤后2 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TMP组c-fos蛋白含量各时间点均高于SAL组,但伤后30 min与SAL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6 h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其余各时相点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MP通过抑制损伤后c-fos基因表达,从而保护了神经元并抑制继发性损害的发生,这可能是TMP保护脊髓损伤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脊髓康”对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脊髓组织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6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组、脊髓康高剂量组、脊髓康中剂量组、脊髓康低剂量组,每组27只,分别于干预后3天、7天、14天处死大鼠,以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Nogo-A的表达量。结果:脊髓损伤各组在损伤后3天时Nogo-A蛋白和mRNA表达较低,7天后迅速上升达到高峰,至14天逐渐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脊髓康中剂量组和强的松组在损伤后3天、7天、14天时,Nogo-A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脊髓康”能有效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区Nogo-A表达,有利于脊髓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由基清除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MDAR1表达的影响,探讨自由基清除剂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及促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SD大鼠脊髓中度损伤模型,将模型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只.实验组按3mg/kg的剂量将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每隔12h腹腔注射1次,给药时间为30min,共14d.对照组采用同样方式给予0.9%氯化钠溶液.观察脊髓组织的病理改变及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天、3天、7天和14天不同时间点大鼠脊髓内离子型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NMDAR)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外伤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组MMDAR1免疫阳性细胞数在1d时较低(P<0.05),3d、7d、14d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相关基因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复制VD小鼠模型,电针肾俞、膈俞和百会穴,对照纽灌胃喜得镇,分别于治疗1天和7天后,以FCM法检测小鼠海马细胞凋亡率、HSB70表达。结果:术后1天,模型小鼠海马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术后7天较术后1天还高。说明海马细胞由于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而出现凋亡。术后1天,模型小鼠海马细胞HSP70表达明显下降,7天时则显著升高。电针和喜得镇在两个时点均可上调小鼠海马细胞HSP70的表达,降低凋亡率,但以电针作用为优。结论:电针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可能是电针改善VD小鼠智能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3组,即空白组(A),模型组(B),黄芪预处理组(C).空白组阻断腹主动脉30 min后开放灌注;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静脉注射黄芪12 ml/kg 30 min后阻断腹主动脉,阻断腹主动脉30 min后开放再灌注.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观察脊髓标本的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染色ICAM-1和HSP70的表达.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组织病理学变化各时间点明显好于模型组, ICAM-1免疫阳性血管数较模型组减少,HSP70表达显著增加,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后肢神经功能障碍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黄芪注射液降低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脊髓ICAM-1的表达,显著增加HSP70表达,可能为黄芪注射液保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鼠HSP70mRNA表达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针刺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动态观察针刺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脑组织HSP70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针刺能促进HSP70mRNA在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表达。结论:针刺促进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脑组织HSP70mRNA表达是针刺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从微观角度探讨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应用SPF级Wistar大鼠,采用Allens’打击法制作中度SCI模型,参照改良Tarlov评分标准,分为模型组、BYHWD组、金纳多组,正常组不造模;用药2周结束实验后,取SCI大鼠脊髓组织制片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正常组大鼠胞内与灰质内均未观察到空泡;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严重,大部分的线粒体嵴丢失,形成空泡,内质网重度扩张,与其他组别比较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YHWD组与模型组和金纳多组比较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后肢运动功能Tarlov评分结果:在0 d~3周内,正常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Tarlov评分无明显变化;BYHWD组与金纳多组评分随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及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YHWD能有效保护损伤脊髓组织的组织结构继发性损伤,营养神经元细胞,促进神经纤维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观察了三七、川芎(sqcx)注射液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脊髓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三七、川芎注射液组和单纯脊髓损伤组。用改良的Allen's方法造模成功后,分别在术后1,2,4,8,12,24h用Hochesst荧光染色法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氢清除法测量脊髓血流量(SCBF)变化。结果:两组中均发现细胞凋亡,模型组损伤8h后损伤节段灰质中阳性细胞达到高峰,12h后灰质中阳性细胞减少,但白质中出现凋亡细胞达到高峰。用药组8h后细胞凋亡数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24h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BF在损伤后1h明显下降,4h后略有回升,8h后达到最低。24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三七、川芎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细胞凋亡并提高脊髓血流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复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脊髓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部分机理。方法 :1 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 (各组n =8) ,即对照组、电针预处理组。对照组每天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钠 3 0mg/kg,连续 5d ;电针预处理组每天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钠 3 0mg/kg,同时给予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 ,3 0min/d ,连续 5d。最后 1次预处理结束后 2 4h ,夹闭肾下腹主动脉2 0min ,制作兔脊髓缺血模型 ;并于 48h后处死动物取脊髓 (L5~ 7)制作标本 ,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再灌注 48h脊髓前角的HSP 90表达电针预处理组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重复电针刺激“足三里”行预处理诱导缺血耐受的机理可能与增强HSP 90在脊髓前角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时辰电针对大鼠脊神经节和脊髓内生长抑素(SOM )mRNA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又各分为4个时段。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观察5时、1 1时、1 7时和2 3时2Hz电针大鼠一侧“环跳”穴后,脊神经节和脊髓内SOMmRNA阳性神经元表达。结果:电针大鼠一侧“环跳”穴后,1 1时电针组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第Ⅰ、Ⅱ板层SOMmRNA表达增强(P <0 .0 5 )。结论:1 1时2Hz电针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内SOMmRNA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经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与针刺组,每组31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电刺激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64.5%,电刺激组与针刺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刺激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结论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住院康复对脊髓损伤(SCI)患者回归社区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调查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和康复科收住院的所有符合要求的脊髓损伤病人,了解康复后回归社区和未接受康复直接回归社区的两组患者,其日常生活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早期住院康复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未接受康复直接回归社区的患者明显提高,尤完全性截瘫为甚;另损伤严重程度、受教育水平和环境限制程度是ADL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住院康复能提高SCI患者社区ADL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PARP-1裂解片段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基因PARP-1裂解片段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动物分为电针组、药物组(Caspase-3抑制剂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应用TUNEL法对细胞凋亡进行标记。结果:脊髓损伤后6h即发现神经细胞凋亡,1d达到高峰,3d、7d、14d随后下降。凋亡的细胞主要位于脊髓灰质前角。且电针对PARP-1裂解片段在1d、14d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PARP-1裂解片段可能促进神经元的凋亡而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电针通过抑制PARP-1裂解片段在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元中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而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电针治疗此病的常用腧穴为八髎、会阳等穴。然而其临床疗效仍需设计严谨的高质量随机对照实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客观评价"截瘫三联针"法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48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截瘫三联针"法,对照组采用目前常用体针穴位针刺。两组每日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访时(全部疗程结束后1个月)分别进行ASIA感觉(针刺觉、轻触觉)评分、ASIA运动评分。统计分析中,以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为因变量分别拟合最优多水平模型,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两组间针刺觉、轻触觉、运动评分在几个评定时间点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增长趋势看,在观察的4个月内,所有患者的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评分有呈增长的趋势,但是趋势不为线性,而且增长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即抛物线形式增长;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的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评分没有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变化趋势相同。其中,针刺觉的回归模型方程为y(估计值)=78.467+3.799time-0.640time2,轻触觉的回归模型方程为回归模型:y(估计值)=76.943+2.803time-0.487time2,运动评分的回归模型方程为y(估计值)=58.556+4.415time-0.659time2。即说明两组的治疗效果在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评分方面没有任何差异。结论:"截瘫三联针"法和常用体针法均能改善外伤性胸腰段SCI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但两种方法在改善感觉、运动功能方面没有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持续性压迫后NGF、BDNF含量及NGF、BDNF原位基因表达变化,探讨痉、痿证方对大鼠脊髓持续性慢性损伤NGF、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颈椎前路螺钉压迫颈脊髓,螺钉持续留置压迫30天以产生慢性损伤,蛋白含量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基因表达用原位杂交法.结果:(1)免疫组化:统计结果NGF、BDNF结果相近:轻压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析因设计:①试验压迫与药物2因素间无交互作用; 药物因素有统计意义;②不同药物因素之间(含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原位杂交:假手术组少见阳性染色的细胞,而模型组和用药组可见明显阳性染色的细胞,NGF和BDNF的阳性细胞特征大致相近.结论:药物干预能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脊髓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参与了NGF和BDNF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