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4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分析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处理。结果:4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前症状消失或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6-24个月,并发症为起搏器囊袋血肿1例,电极移位1例,起搏器综合症2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PMT)1例,无囊袋感染病例发生。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疗效确切,手术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重视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及起搏器知识的宣教,可减少并发症,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2.
3.
我院自2007年1月至今共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22例,经过积极合理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起搏器体表心电图文件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关于起搏器心电的更多资料,我们采集了临床数据并请专家加以注释。针对这个专家数据库,我们设计了起搏器体表心电图文件管理系统,以便医生能够从专家注释中得到一些心电识别的经验。系统包括上面提到的起搏心电数据库以及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具有将数据库中的心电数据和专家注释进行显示和打印的功能,并且可以将波形进行D/A转换输出。考虑到高级用户的需要,管理软件提供添加、修改心拍注释的功能。本系统对医生进行起搏器体表心电识别的培训学习和临床参考都有相当的价值。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人工心脏起搏器长期植入人体,使用寿命至关重要,目前尚没有可充电的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问世。
目的:探讨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体外充电技术,以期降低人工心脏起搏器寿命对电池能量的依赖。
方法:利用某种对人体无创、无害的介质,把体外能量隔离传输给植入体内的接收转换装置,进而对人工心脏起搏器可充电电池的能量给予补充,以延长使用寿命。
结果与结论:试制了可充电人工心脏起搏器实验样机,完成了一期动物实验,同时以超声波为能量传输载体进行了隔离无创充电试验,对相关技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自1958年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心脏起搏器已经历了50余年发展变化,解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起搏器未来会如何变化?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心的话题,本文复习文献,就人工心脏起搏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综述。一、起搏器的历史1819年意大利学者Aldini首先发现用电刺激停跳的心脏可引起心脏的跳动。1929年Conld等用电脉冲刺激心脏,发现可使心脏产 相似文献
8.
郝骥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3,(1):49-51
本文报道1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突发颈背部疼痛半小时”就诊。查心电图提示VVI模式起搏心律,心室率60次/min,查心肌酶学未见异常。考虑到起搏心电图形会掩盖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形,心肌酶因时间窗原因难以早期诊断。遂以阿托品0.5 mg静脉推注后,自主心室率可升至约80次/min,心电图示下壁导联ST段弓背抬高,考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支架植入后症状缓解。对植入起搏器患者怀疑冠心病时,可采用起搏器程控或使用提高心率药物等方法观察患者自主心律心电图图形,有助于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7,11(4):296-296
据Uslan医师(Arch Intern Med,2007,167:669)报道,心脏起搏器和心律转复除颤器会增加患者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起搏器的频率自适应功能可以弥补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问题.其实现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感知与人体代谢水平相关的生理或非生理参数,并根据一定的算法计算出传感器指示频率,以此提供与代谢水平相适应的起搏频率进而调整心输出量.频率自适应功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众多起搏器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生物医学工程的一项重大成果,是临床上抢救严重心律失常危重病人的强大武器,国内外应用已日益广泛。我院从1974年至1983年6月共为42例病人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77次,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心脏生物起搏器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起搏器是窦房结功能障碍、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型心率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案,且临床适应证已扩展到诸如顽固性心力衰竭、心室颤动等非传导系统疾病的治疗。我国人工(电子)起搏器的置入量已达到每百万人近10台,且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而美、法、德、澳等发达国家每百万人逾4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院为二例窦结频率变速不全患者埋植Medtronic 7071型起搏器,结果房室顺序起搏频率随活动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快,且体力活动相应恢复。 相似文献
14.
15.
邓万俊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1999,(4)
目前认为,心脏利钠肽系统如心房利钠肽(ANP)及脑利钠肽(BNP)在调节心血管内环境及液体容量中起重要作用。ANP主要在心房中合成及分泌,BNP则主要在心室中合成及分泌。研究证实,血浆ANP浓度可反映不同起搏方式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即在非生理性起搏时(VVI起搏)ANP明显高于生理性起搏(AAI或DDD)。由于BNP在预测血液动力学异常方面较ANP敏感,因此推测在评价生理性起搏方面BNP可能优于ANP。本文旨在评价起搏方式与心脏利钠肽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安… 相似文献
16.
包玉生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97,(3)
人工心脏(ArtificialHeart,AH)与机体的生理反馈调节没有联系,AH的控制可为被动性或主动性,内在被动性调节使AH对受体的生理需要作出有限的反应。动力性控制需要感知患者的代谢与血液动力学信号并用其调节AH功能。单一的代谢与血液动力学指标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血液流量需求数据。可靠、适应性强的AH,需要将许多输入信号组合起来。选择适当的输入信号并将其融入到AH控制器的设计中仍是达到完全永久性植入人工心脏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7.
SARS患者特异性SARS-CoV抗体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SARS患者特异性SARS CoV抗体IgG、IgM动态变化规律 ,探讨机体感染SARS CoV后免疫应答的可能模式及流行病学意义 ,为科学的防治SAR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ELISA测定北京地区最早感染SARS CoV的 3条传播链的SARS患者 4 7例 ,12 4份血清中SARS CoV特异性抗体IgG、IgM。其中 ,山西链 9人 ,13份血清 ;香港链 31人 ,84份血清 ;北京链 7人 ,2 7份血清。结果 3条传播链SARS患者IgM阳性率 73% ,IgG阳性率 86 %。IgM最早于发病第 6天出现 ,阳性率高峰在病程 2~ 3周 ;持续时间短 ,1月后 6 0 %患者IgM逐渐阴转。IgG最早也可在发病第 6天出现 ,阳性率高峰在病程 3~ 4周 ,3月后IgG抗体阳性率减少。机体感染SARS CoV后 ,抗体出现有 3种模式。结论 机体感染SARS CoV后 ,近 90 %患者可出现特异性IgG ,病程 3~ 4周阳性率最高 ;特异性IgM抗体在病程2~ 3周阳性率最高 ,但多数只持续 2 0~ 30d。特异性IgG抗体表现 3种免疫应答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可调式动物心脏起搏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可调式动物心脏起搏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动物实验,初步验证了起搏效果的有效性.该心脏起搏器可以在体外调节起搏脉冲的宽度和频率,实现心功能损害程度不同的心衰模型的复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临床应用中的管理要点.方法:2001年1月-8月共有4例病人行人工心脏植入术.其中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衰2例(1例术前2次心跳骤停),肥厚性心肌病多次心跳骤停1例,急性大面积心梗并心源性休克1例.2例植入Berlin-Heart人工心脏;2例植入Medos人工心脏(其中1例为双心室辅助,其余3例为左心辅助).术后采用四联抗凝治疗,专人定时密切监测人工心脏血泵和主机工作情况.结果:本组所有病人术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2例于术后第55天、52天心功能基本恢复并成功撤除人工心脏.1例因术前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术后虽然血流动力学有所改善,但终因严重肝肾功能衰竭于第10天死亡.人工心脏工作期间无机械故障发生.结论:人工心脏作为终末期心衰病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或作为长期应用以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显著.在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人工心脏系统的各项管理,使其在长期的运作中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心脏无论作为人体心脏的替代还是作为心脏移植的过渡支持都己取得长足的进步,产品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都得到明显改善.到目前为止,人工心脏技术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在产品化及临床应用中存在许多技术瓶颈.本文分析了心脏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人工心脏泵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以便为促进人工心脏的技术进步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