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对同一艘舰艇连续码头封舱及航行时舱室大气成分进行卫生学评价.方法 采用多种采样和分析技术对舰艇码头封舱及航行时舱室17个部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在码头封舱和航行时,共定性检出舱事大气成分227种,定量检出42种,其中臭氧、氨和丙烯醛最高浓度超过了国家军用标准.结论 通过对现代舰艇舱室大气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为舰艇舱室大气制定卫生学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GC-MS和GC分析技术以及聚合物吸附剂气体浓缩技术对一艘核潜艇大气中的污染组分进行了检测。鉴定出110种污染组分。定量检测了39种组分,臭氧和丙烯醛的浓度显著超过国家军用标准,总烃和苯的浓度接近军标。观察了综合污染物的分布和它们的时—空变化特征。指出了脂肪烃和囟代烃在潜艇空气中的卫生学意义。为改善潜艇空气卫生条件和制订卫生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述讨论鱼雷发射时潜艇舱室空气压力容许限值制定的原则及依据。方法:在加压舱及潜艇舱室内受试者暴露在不同的增压速率下观察中耳鼓膜及听阈的变化。结果:当增压速率范围在2.3~3.0kPa/s及3.8~4.5kPa/s时,受试者正常鼓膜的百分比分别为63%~85%及58%~64%。多数受试者保持正常听力,仅个别有10~20dB的暂时性阈移,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鼓膜破裂。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如下空气压力限值:适宜增压速率3.04kPa/s,最大增压速率4.05kPa/s。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模拟潜艇舱室环境条件,观察参试者生理、生化、工效等指标的变化,探讨潜艇中常见理化因素对人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4种物理因素和4种化学因素作为环境条件指标。6名男性参试者连续暴露7天,前后测定其生理、生化、心理工效等48项参数。结果:在本实验所设条件下,参试者除血液指标中AaDO2和HbCO有明显变化外,其余参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了解常规潜艇艇员长航前后听力变化情况。方法:在长航前后分别对参加长航60天的35名艇员进行听力检查,测量数据用t检验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29名航前听力正常的艇员长航后听阀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高频范围(4~6kHz)听阀上移较多。航前已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6名艇员,在长航后听阀又有上升,听力损失有不同程度的加重。结论:潜艇噪声对艇员听力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应采用适当措施加以防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跟踪监测全封闭续航期间某型潜艇舱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并评价其潜艇舱室微生物污染水平.方法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选择性培养基筛查嗜肺军团菌,VITKE2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检测微生物种类.结果 续航期间各监测点空气微生物平均浓度明显高于码头封舱时采样,最高达10倍;潜艇续航过程中各监测点微生物浓度超过国家适居评价标准的1~2倍;分离鉴定的微生物种类以人源性条件致病菌为主.结论 全部封闭续航期间潜艇舱室空气微生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普通微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对工作人员存在潜在致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潜艇航行时舱室中的4种(安静、舒适、工效、安全)噪声允许水平。方法:分析我们自己的实验材料及有关的文献资料。结果:从医学工程的观点提出了以下的噪声水平:安静水平<60dBA,最好<55dBA;舒适水平<65dBA,最好<60dBA;工效水平<70dBA;安全水平<80dBA。结论:以上所提出的4种噪声水平,可作为长期航行时潜艇舱室或类似的密闭舱室建立舱室噪声限值的基础或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潜艇艇员出海训练的心理卫生变化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MMPI)、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11名潜艇艇员在出海训练前进行测量调查,出海训练后重复测量SCL-90、SDS、SAS,以每个艇员训练前、后SCL-90总分差值的均数为界限,将111名艇员分为心理卫生水平高变化组和低变化组,并比较两组艇员的MMPI和16PF的测量结果。结果:高变化组MMPI量表的Pa、Sc和Ma原始分显著高于低变化组(P<0.05);两组16PF量表各因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具有MMPI量表Pa、Sc、Ma高分的潜艇艇员出海训练后心理卫生水平降低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潜艇舱室噪声对工效的影响,对13名被试者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 ,当舱室噪声由等强度增至较高水平时,信号识别和算题作业均一致出现持续下降,但在更高的噪声水平昌,工效的下降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潜艇员听功能状态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关系。方法:听力正常艇员40名(80耳),用GSI—60耳声发射测试仪行听力测试,刺激声强度L1=L2=70dB(SPL),f2/f1=1.2,选择2f1-f2点DPOAE值共取8个点的频率对其进行幅值测试。结果:DPOAE的检出率,1、2、8点分别为93.75%、97.50%和80.00%,余各点为100.00%;DPOAE幅值在4000Hz以上较低。结论:潜艇作业人员虽然从纯音测听检测中并未表现出听力损害,但在DPOAE检测结果中已看出有高频听力损失。在诊断早期耳蜗功能障碍时,DPOAE可以弥补纯音测听之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一种重症监护型救护车空气净化系统,用于救护车伤病员室空气中悬浮微生物的过滤净化和消毒灭菌。方法综合 TiO2光触媒与高效空气过滤材料,设计一种救护车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光触媒实现对车厢内空气微生物的氧化分解,通过高效过滤器实现对空气尘埃粒子的高效过滤,测试空气洁净度和消毒效果对空气净化系统的作业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空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救护车伤病员室内空气洁净度达到10万级,细菌菌落总数<1 CFU /(皿·15 min),满足重症监护作业对车厢卫生学环境的要求。结论救护车空气净化系统能有效实现对救护车伤病员室空气的消毒灭菌和过滤净化,满足运送途中对伤病员实施紧急救治和重症监护等作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爆炸致密闭舱室内大鼠瞬时高加速度负载后早期空间记忆变化,探讨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制作爆炸致密闭舱室内大鼠(坐姿)瞬时高加速度负载时脑损伤模型;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00mgTNT爆炸当量致伤组(致伤组)、800mgTNT爆炸当量致伤+座位悬空组(减震组),每组8只;利用wavebook516A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舱室内座位加速度大小,作为大鼠加速度负载评价指标;伤前7天为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期,伤后1小时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记录大鼠穿越平台次数(Thenumber of times of crossing the platform)与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占整个游泳时间的百分率(The percentage of thetime spent on the target quadrant to the total swimming time);空间探索实验结束后大鼠被处死,取脑固定,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情况。结果致伤组座位加速度峰值为(13109±1167)g,作用时间为(11.08±1.43)ms,减震组座位加速度峰值仅为(4.0±1.2)g,作用时间仅为(0.34±0.08)ms;穿越平台次数:对照组(4.75±1.75)次,减震组(3.88±1.13)次,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致伤组(1.13±0.64)次存在显著差异(P0.01);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率:对照组(53.93±13.72)%,减震组(49.60±10.75)%,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致伤组(22.20±10.82)%存在显著差异(P0.01);尼氏染色示致伤组海马CA1区存在锥体细胞急性损伤或坏死性改变,而减震组、对照组则无此改变。结论爆炸致密闭舱室内大鼠瞬时高加速度负载后早期可出现空间记忆障碍,这一结果有助于提高对装甲车辆触雷爆炸、底板未击穿时乘员仍可能遭受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mild-TBI)的认识,对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海某岛礁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及卫生服务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南海某岛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以提供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方法 采用“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意向”调查表对南海某岛礁作业人员进行“重复性横断面”团体调查,并以船员及海岸人员作对照。结果 南海海域4种作业人员的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全国患病水平。其中,礁员和船员两周患病率明显高于岛员,但4种作业人员间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周患病率中,感冒患病率位于各种疾病之首;慢性病患病率中,各单位以胃病患病率最高。岛礁人员就诊率和住院率均较低,有43.69%的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能就诊,12.79%的患者需要住院而未能住院;1年内个人外出诊治占患病人次数的39.35%,个人自购药品占患病人次数的45.82%。反映意见最多的是药品供给问题,占总调查人数的23.69%。结论 南海某岛礁作业人员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两周患病率礁员明显高于岛员;基层卫生单位所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尚不能满足其卫生需求。  相似文献   

14.
15.
潜艇内放射性气溶胶浓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估算艇员内照射剂量和评价吸入危害防护提供参数。方法用DK-2A空气采样器在艇内各舱室采样,通过α、β放射性计数测量并计算艇内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使用WM—2型级联撞击器测定了艇内Ⅲ舱和Ⅴ舱的放射性气溶胶粒度分布。结果潜艇水下航行时,艇内的放射性气溶胶逐渐升高;气溶胶粒度的活度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AMAD)的平均值是(0.22±0.02)μm;几何标准偏差的平均值是(2.57±0.25)。结论潜艇水下航行的时间是影响艇员内照射剂量的重要因素;气溶胶粒度的谱型是由小粒子占优势的分布较窄的多分散相;气溶胶的粒度分布与其浓度的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密闭舱室环境下,肢体爆炸伤后肺损伤的特点及全身短暂低温对肺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致伤组和短暂全身低温干预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湿重/干重代表总肺水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密闭环境中,肢体爆炸伤后肺组织发生出血、水肿,肺间隔断裂,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MDA含量和MPO活性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短暂全身低温可减轻肺组织出血、水肿和炎症细胞的浸润,降低肺组织MDA含量和MPO活性,增加SOD活性.结论 密闭环境中,肢体爆炸伤后发生明显的肺冲击伤,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浸润可进一步加重肺组织损伤,短暂全身低温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7.
密闭舱有害气体的分析及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对载人密闭舱的有害气体进行分析和评价,本实验模拟飞行状态,对密闭舱内有害所体进行了5d的跟踪检测和分析,定量出8个有机类别共82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三种目标无机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舱室内大鼠颅脑爆炸伤早期血浆S-100B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自制舱室内大鼠颅脑爆炸伤模型,于伤后1、3、6、12、24、72小时取血,运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S-100B蛋白含量,取脑组织测含水量并观察伤后病理变化.结果 伤后S-100B蛋白随时问延长而逐渐增高,24小时达高峰,72小时仍高于正常;脑含水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6小时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24小时内仍高于正常,72小时接近正常.结论 舱室内颅脑爆炸伤模型稳定可靠,早期检测血S-100B蛋白有助判断舱室内颅脑爆炸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