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去带回盲升结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5例膀胱癌行膀胱全切的男性患施行该术式,即膀胱全切后,取末段回肠10cm、盲升结肠15cm作代膀胱,将回肠近端与升结肠远端吻合,恢复肠道连续性,于回肠末段近回盲部5cm长回肠纵向折叠形成抗返流肠段,左右输尿管与纵向折叠的回肠段上端行端侧吻合,盲升结肠全去带形成贮尿囊,于盲肠最低点切一小口与尿道吻合。并对术后患的尿液可控性、尿动力学、血清电解质、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mo,肿瘤尿道复发1例。结论 回盲升结肠新膀胱术尿液可控性好、操作简单省时、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改进膀胱癌患膀胱全切后贮尿囊及排尿情况。方法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阑尾输出道盲升结肠带切断或去管简单重建贮尿囊可控膀胱术。结果 术后随访2—19个月,两种术式建立的贮尿囊顺应性均良好。平均容积为302ml,内压为8cmH2O,阑尾输出道最大压力为71cmH2O。平均62cmH2O,尿控良好,自行导尿容易。结论 阑尾输出道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操作相对简单,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改道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去带盲升结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肿瘤晚期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后 ,应用可控性尿流改道的方法繁多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去管重建贮尿囊 ,通过运用多种类型肠道实施可控性膀胱术。近几年 ,去带盲升结肠代膀胱术以其操作步骤简化、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术后新膀胱又可达到高容、低压、可控的效果 ,为临床所认可。但治疗病例相对较少 ,对行此类手术患者的护理 ,特别是术前肠道的准备 ,术后尿囊冲洗的要点、预防术后并发症、患者自我护理等一系列护理问题的研究正在进行着 ,现将此类手术主要护理综述如下。1 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1 1 原理 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是…  相似文献   

4.
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是以去除2条结肠带盲结肠为贮尿囊,阑尾或末段回肠作输出道腹壁造口的可控膀胱术[1],是目前广泛用于膀胱肿瘤根治术的一种尿流改道.由于实施该术式的患者需定期导尿,甚至持续插管引流,失去了尿道初始的排尿方式,影响了患者术后的康复,加强术后饮食及自我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脐造口缩窄末段回肠式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术后,应用缩窄末段回肠做可控输出道,去带盲升结肠做贮尿囊的代膀胱重建术。结果12例均获随访。患者控尿好,无尿失禁或插管困难。术后半年贮尿囊容量达250~350ml,1年后达500~650ml。定期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病人自我感觉良好。结论缩窄末段回肠式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具有容量大、内压低、可控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于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6.
自 2 0 0 0年 8月我们对 2例多发性膀胱癌患者实施全膀胱切除后 ,采用去除结肠带的方法建成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进行尿流改道。随访 5个月均获得良好的可控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例患者均为男性 ,1例68岁 ,1例 73岁 ,因反复血尿入院 ,入院行膀胱镜检查为多发性膀胱癌 ,病理活检为移行上皮癌Ⅱ级 ,经彩色B超、CT确诊。1 2 手术方式 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 ,切除包括膀胱、前列腺在内的部分尿道 ,游离并截取 15cm左右的盲升结肠 ,在距回盲瓣约 8~ 10cm处切断回肠 ,远端的回肠与横结肠端端吻合恢复肠的连…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异位可控去带盲升结肠膀胱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出现原因和治疗效果,探讨异位可控去带盲升结肠并发症出现及其防治的规律。方法回顾2002~2009年34例行异位可控去带盲升结肠膀胱术的病例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002~2009年有34例因膀胱肿瘤行膀胱切除的患者做了异位可控去带盲升结肠膀胱术,其中阑尾输出道27例,回肠输出道7例。随访时间为1~7年。并发症可归纳为尿路感染、吻合口并发症和肠道并发症三类。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1.03%,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53.85%,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为5.13%。相对于其他二类并发症,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0.01)。结论异位可控去带盲升结肠膀胱术的并发症主要是吻合口并发症。获得较好手术效果,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出现的关键是合理选择吻合方式、术中准确精细的操作和在术后的管理过程中保护吻合口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留置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调查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检出及其耐药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多元分析方法,对2009年度本医院住院确诊的269例医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69例医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均属高龄病人,≥76岁的病人占28.62%;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其中以脑出血为基础疾病者占34.20%;接受泌尿道插管的患者中,发生医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者占81.15%。医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标本中,检出的致病菌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和真菌。结论医院内获得尿路感染高发因素主要为高龄、基础疾病严重和泌尿道插管,应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尿路感染的客观性因素拟定相应预防性膀胱功能训练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54例择期宫颈癌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病人,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通过收集两组病人相关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病人中术后有7例病人发生尿路感染;宫颈癌术后尿路感染单因素主要包括尿路感染史、膀胱功能障碍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广泛切除、插管≥2次、置管时间≥2 d;多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手术切除范围、导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结论]对宫颈癌治疗术病人术后给予膀胱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病人自主排尿功能恢复,预防尿潴留导致尿路感染,提高病人预后进程时间和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间歇导尿的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到2005年12月243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泌尿系感染率为0.93/100d.人。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抗生素使用、颈髓损伤,功能独立性评分≤71分和膀胱功能障碍。颈髓损伤、功能独立性评分≤71分和严重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和膀胱功能障碍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2.
Our aim was to evaluate possible risk factors, other than sexual activity,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in women.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designed. 50 cases and 50 controls were included.

A larger fraction of cases than controls reported that episodes of the following preceded the UTI: voluntary deferred voiding (Odds ratio 5.0,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7; 20.1), cold hands (4.7, 1.3; 25.3), cold feet (5.8, 2.0; 22.8), and cold buttocks (5.5, 1.2; 51.0).

Cold body parts should be further evaluated as a possible risk factor for UTI in UTI-prone women.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患者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患者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将留置导尿的脑血管病女性患者65例,按单纯随机法分双号组32例与单号组33例,分别应用单向活瓣集尿袋与一次性塑料无菌集尿袋;按意识障碍程度分神志不清20例,神志清45例;按患者年龄≥60岁49例,≤59岁16例。通过定时尿培养,观察不同留置导尿管时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与置管时间成正比;双号与单号组比较P<0.05或P<0.01;神志不清与神志清组比较、年龄≥60岁组与≤59岁组比较均P<0.05。结论留置时间、腔外途径、腔内途径、意识障碍程度、年龄、侵入性操作均为脑血管病患者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应针对性地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对176例留置尿管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对其中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就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76例留置尿管患者中有39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22.16%。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P<0.05﹚,不同基础疾病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例尿路感染共检出病原菌32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7.50%。结论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与性别、基础疾病、尿管留置时间有关;加强尿路感染高发人群的目标性监测,针对易感因素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李节 《华西医学》2009,(8):1984-1985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发生尿路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统计各种病因。结果:共收集52例临床资料,发生上尿路感染17例,下尿路感染35例。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6例,尿路结石7例,单纯尿路感染10例。结论:老年人由于器官衰老萎缩和免疫功能减退,抗病毒能力下降,尿路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应引起重视,注意根据尿细菌培养结果与尿药物敏感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并注意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碘伏液膀胱冲洗在预防下尿路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应用0.3%碘伏对留置尿管并发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膀胱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留置尿管并发菌尿症的病人分为二组,实验组22例采用0.3%碘伏行膀胱冲洗;对照组30例采用我院传统的膀胱冲洗方法———0.02%呋喃西林行膀胱冲洗,分别于持续冲洗1 w后行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实验组17例冲洗前后细菌数量减少;5例菌种消失;对照组冲洗前后菌种一致,细菌数量亦明显减少,(P<0.01)有明显差异性。结论使用0.3%碘伏可有效预防留置尿管后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中的效果,探讨预防CAUTI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ICU住院留置尿管10d以上的患者102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选取2007年1月~2009年9月在ICU住院留置尿管10d以上的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CAUTI的感染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AUTI感染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能降低患者留置尿管期间CAUTI的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帅桃  李真林  邓莉萍  袁元  阳琴 《华西医学》2010,(12):2199-220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小儿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09年6月经临床手术证实尿路梗阻的患儿52例,按梗阻的原因分为结石组13例与非结石组39例。将非结石组患儿,按照年龄分为0~1岁(8例)、1~5岁(16例)和5~10岁(15例)3个组,均采用个性化的低剂量扫描方式。结果结石组与非结石组阳性诊断率均为100%。低剂量扫描患儿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CT扫描管电流不变,管电压降低1/3,CT检查的辐射剂量可降低约70%,且均可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个性化扫描在小儿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尿路感染病人的细菌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原体构成以及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82例诊断尿路感染患者的4.41份中段尿标本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尿路感染病原体以大肠杆菌感染为主(51.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9%)等;革兰阴性杆菌及阳性球菌分别对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最为敏感。【结论】尿培养及药敏结果对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应尽量选用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及复查结果决定药物种类和治疗时间以及是否联合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