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比较瓜蒌薤白半夏汤(GXBD)不同提取部位对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初步探寻该经典方剂干预"胸痹"的物质基础。方法 瓜蒌、薤白、法半夏的比例为5:2:2,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依次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及水进行萃取,得GXB1~GXB5部位;药渣水煎后得GXB6部位。Wistar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AMI)模型。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大鼠心电图,并统计ST段抬高阳性率。心肌切片氧化三苯四氮唑(TTC)法染色后,采用图像分析处理系统测算心肌梗死率。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采用AMI动物模型及心肌缺血诊断指标评价GXBD的6个部位干预AMI的药效,首先进行各部位各剂量的纵向比较,确定每个部位的最佳作用剂量;然后进行6个部位之间的横向比较,筛选出有效部位。最后,对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理化鉴定。结果 对于AMI模型大鼠,GXB4~GXB6均能够显著降低AMI大鼠的心电图ST段抬高阳性率、心肌梗死率及血清CK、CK-MB活性,其中GXB4作用最显著;而GXB1~GXB3虽然也显示出一定的缺血保护作用,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GXB4~GXB6部位共有的化学成分为糖类、香豆素、苷类,GXB4特有的成分为甾体及萜类。结论 GXB4~GXB6部位对AMI有显著干预效果,GXB4效果最为显著;发挥AMI保护作用的物质可能是糖类、香豆素、苷类、甾体及萜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萝卜硫素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效应,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于缺氧24 h复氧1 h构建IRI细胞模型,观察细胞损伤情况;并将低、中、高剂量萝卜硫素(10,20,40 μg·ml-1)及JAK2抑制剂(SAR302503)分别加入培养基中,与细胞共同处理24 h后,再置于上述缺氧复氧环境中培养,然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萝卜硫素对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相关试剂盒检测萝卜硫素对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萝卜硫素对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I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LDH及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SOD活力则显著降低(P<0.05),并且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对于IRI组而言,细胞经过不同浓度萝卜硫素及SAR302503处理后,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LDH及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力则显著升高(P<0.05),并且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萝卜硫素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藏药川西獐牙菜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作用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川西獐牙菜石油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和甲醇总提取物部位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丁醇部位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检测正丁醇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 藏药川西獐牙菜各提取部位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均有抑制作用,正丁醇部位的增殖抑制效果最佳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用正丁醇部位处理MGC-803细胞,表现出明显的S期周期阻滞;H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为1,7,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呫吨酮、1,3,6,7-四羟基呫吨酮-2-β-D-葡萄糖、2’-间羟基苯甲酰獐牙菜苷、獐牙菜苷-6’-O-葡萄糖和1-羟基-2,3,5-三甲氧基呫吨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结论 川西獐牙菜各部位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正丁醇部位的抑制作用最强且能够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分布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的生长,其中主要成分为呫吨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黑骨藤镇痛抗炎作用活性部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苗药黑骨藤镇痛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阿司匹林组及黑骨藤水、正丁醇、氯仿、醋酸乙酯、石油醚提取部位的低、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各组ig给药,空白组ig生理盐水。采用扭体法观察记录给药后15 min内小鼠扭体次数。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觉反应时间。采用耳廓肿胀法检测小鼠耳廓肿胀度。采用棉球肉芽肿法:观测小鼠肉芽湿质量和干质量。结果 黑骨藤各提取部位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中黑骨藤正丁醇提取部位高剂量组效果最好,其疼痛抑制率为80.2%。黑骨藤正丁醇提取部位对热板法致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与空白组比较,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0.01)。黑骨藤水、醋酸乙酯、石油醚提取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急性炎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明显减少小鼠耳廓肿胀度。黑骨藤各提取部位对小鼠肉芽湿质量和干质量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正丁醇提取部位效果最好。结论 黑骨藤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中,正丁醇部位镇痛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5.
行亚军  霍晓慧 《安徽医药》2019,40(7):784-786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联合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 (cTnT)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新生儿有无缺氧缺血性脏器损伤将西电集团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45例)和重度窒息组(45例),选择同期45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临床表现及3组新生儿出生4 h及7 d的BNP、CK-MB、cTnT水平。结果 重度窒息组周围循环不良、心律失常以及心衰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出生4 h及7 d的BNP、CK-MB、cTnT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窒息组新生儿出生4 h的BNP、CK-MB、cTn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新生儿出生4 h的BNP、CK-MB、cTnT水平均高于出生第7天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联合血清CK-MB及cTnT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及其程度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预处理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的影响,并分析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缺氧/复氧细胞模型,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比索洛尔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激活剂(LM22B-10)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蛋白、纤维化蛋白和ERK1/2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比索洛尔组H9c2细胞中LDH和CK-MB水平、细胞凋亡率,切割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I型胶原(Col I)、III型胶原(Col II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以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ERK1/2)比值显著降低;细胞活力,B淋巴细胞瘤2(Bcl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比索洛尔组比较,LM22B-10组H9c2细胞中LDH和CK-MB水平、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Bax、Col I、Col III、α-SMA、MMP-9蛋白表达以及(p-ERK1/2)/(ERK1/2)比值均显著升高,细胞活力,Bcl-2、TIMP-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比索洛尔预处理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活化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格列齐特对2型糖尿病大鼠离体心脏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缺血预处理组、糖尿病再灌注损伤组、糖尿病缺血预处理+格列齐特组、糖尿病再灌注损伤+格列齐特组。将对照组大鼠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再灌注损伤组。分别于平衡灌注后、缺血再灌注开始及再灌注60 min末3个时间点分别收集冠脉流出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释放量;在再灌注末,取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ATP敏感性钾离子(KATP)通道组成亚基Kir6.2和SUR2A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于糖尿病非药物治疗大鼠,糖尿病缺血预处理组与糖尿病再灌注损伤组比较,冠脉流出液中LDH、CK、CK-MB无明显差异;Kir6.2和SUR2A mRNA及蛋白表达也均无明显差异。而与糖尿病缺血预处理组、糖尿病再灌注损伤+格列齐特组比较,糖尿病缺血预处理+格列齐特组均降低了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冠脉流出液中LDH、CK、CK-MB释放量(P<0.05);也使Kir6.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但SUR2A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糖尿病再灌注损伤+格列齐特组比较,糖尿病缺血预处理+格列齐特组SUR2A蛋白表达水平也增加明显(P<0.05)。结论 格列齐特对心肌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无不利影响,反而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菥蓂Thlaspi arvense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的抗炎活性以及正丁醇部位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菥蓂水提物经过乙醇、正丁醇萃取后制得菥蓂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采用MTT法确定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15.625、31.25、62.5、125、250、500、1 000 μg/mL)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采用脂多糖(LPS)1 μg/mL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炎性反应,建立体外炎症细胞模型。Griess法检测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7.812 5、15.625、31.25、62.5、125、250、500、1 000 μg/mL)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后NO释放量的影响;ELISA法检测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125、250、500 μg/mL)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量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正丁醇部位(125、250、500 μg/mL)对环氧合酶-2(COX-2)、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NF-κB)p-P65、Toll样受体4(TLR-4)、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菥蓂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质量浓度在1 000 μg/mL以下时对RAW264.7细胞几乎无毒性作用。与模型组比较,菥蓂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62.5、125、250、500、1 000 μg/mL组NO释放量显著下降(P<0.01);菥蓂水提醇沉部位、正丁醇部位125、250、500 μg/mL组IL-6、TNF-α的分泌量显著降低(P<0.01),且正丁醇部位作用优于水提醇沉部位;菥蓂正丁醇部位500 μg/mL组的iNOS和250、500 μg/mL组COX-2、IL-1β、NF-κB p-P65、TLR-4、p-IκB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作用均呈浓度相关性。结论 菥蓂正丁醇部位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释放,IL-1β、IL-6、TNF-α的分泌以及COX-2、iNOS蛋白的表达,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筛选丹参中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 基于受试物抑制酪氨酸酶催化底物L-多巴的反应原理,将丹参经80%乙醇提取后依次经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饱和正丁醇和水5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分别检测各提取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通过UPLC-MS/MS技术鉴定活性最强提取部位化学成分,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各成分潜在活性,并通过酶学检测验证。结果 丹参氯仿萃取层具有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其生物活性与丹参素、原儿茶醛等6种成分有关,酶学检测验证结果与筛选结果一致。结论 丹参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等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苞雪莲有效成分(石油醚活性部位及其主要单体成分二十八烷)的抗缺氧药效学。方法 首先采用常压密闭缺氧耐受力实验和急性减压缺氧耐受力实验联合评价大苞雪莲石油醚部位和二十八烷的抗缺氧活性,然后采用3种化学中毒缺氧模型(氰化钾、亚硝酸钠、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进行其抗化学中毒缺氧活性的药效学评估。结果 大苞雪莲石油醚部位和二十八烷可以有效延长常压密闭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降低急性减压缺氧小鼠的死亡率(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化学中毒缺氧药效学研究表明,石油醚部位和二十八烷在化学中毒缺氧实验中的小鼠存活时间均明显大于乙酰唑胺(P<0.05)。结论 大苞雪莲石油醚部位和二十八烷具有良好的抗缺氧活性。  相似文献   

11.
范群雄  陈昆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354-2357
目的探究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阿替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阿替洛尔片,6.25~12.5 mg/次(依据心率的快慢调整剂量),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30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和血清酶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91.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每搏心输出量(SV)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阿替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心功能,调节血清CK和CK-MB水平,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齐荣  薛小卫  李园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12):2402-2405
目的 研究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对新生儿窒息患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6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将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250 mg/(kg·d)溶于30 mL的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将注射用磷酸肌酸钠0.5 g溶于30 mL的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后,两组CKMB、CTnT、CK和LD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可以提高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疗效,有效改善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丹参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组、丹参素30 mg/kg组和丹参素60 mg/kg组,丹参素组在再灌注开始后5 min内iv相应剂量丹参素,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3 h后,向冠状动脉中注入2 mL的3%伊文思蓝染料;取大鼠动脉血和心脏,通过组织化学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大小,通过ELISA测定血清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 TnI)水平。通过氧糖剥夺/恢复(OGD/R)H9c2心肌细胞模型评估丹参素预处理对细胞的直接作用,使用MTT、ELISA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丹参素对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测定miR-199a-5p及其下游蛋白Akt和ERK1/2的表达。结果丹参素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以及血清中CK-MB和cTnI的水平(P0.05);丹参素预处理显著改善OGD/R心肌细胞活力恢复能力,减少细胞凋亡水平,显著提高Akt和ERK1/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iR-199a-5p的m RNA表达水平(P0.05);上调miR-199a-5p显著降低Akt和ERK1/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下调miR-199a-5p可显著提高Akt和ERK1/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丹参素可以通过抑制miR-199a-5p增加Akt和ERK1/2表达来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于溶栓后12 h肌内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7 500 IU/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学指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 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院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4%、4.2%,院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4%、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清hs-CRP、CK、CK-MB、c Tn T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积雪草苷(AC)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40只SPF级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及积雪草苷低、中、高剂量组, 每组8只。积雪草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2.5、5.0、10.0 mL/kg体质量的剂量连续ig药液14 d, 药液质量浓度1.5 mg/mL。其他各组同时点ig 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除假手术组外, 其他各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使心肌缺血30 min, 再灌注60 min。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基因(Bcl-2)和与Bcl-2相关的x蛋白(Bax)的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积雪草苷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中LDH、CK-MB活性及MDA的量(P<0.05), 升高血清中SOD活性(P<0.05);降低血清中CRP水平(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5);积雪草苷各组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上升(P<0.05), Bax表达水平下降(P<0.05), 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 积雪草苷预处理能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抗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及抗炎症反应等机制,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杜仲多糖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片预处理组、杜仲多糖预处理组。监测各组兔血清心肌酶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水平的变化。结果 杜仲多糖预处理组心肌酶、SOD、MDA含量与缺血再灌注组、丹参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杜仲多糖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够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中后30~45 min给药,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5~10 mg/kg(0.2~0.4 m L/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 m L中,1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给药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肌学指标和心肌钙蛋白(c Tn I)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钙蛋白(c Tn I)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心肌学指标和心肌钙蛋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垂盆草对四环素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以及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分离垂盆草的不同部位,即醇提部位、水提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利用四环素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采用生化法检测小鼠肝功能和血脂指标、HE染色检测病理组织学改变、生化法测定氧化损伤指标等,从而确证垂盆草的有效部位。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四环素24 h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甘油三酯(TG) 和胆固醇(CHO)显著降低,肝组织丙二醛(MDA)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下降,肝脏的中央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周围出现肝细胞肿胀、水样变性等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正丁醇提取部位能显著抑制血清转氨酶的升高,缓解血脂的降低;醇提部位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可明显减轻上述病理改变;正丁醇提取部位对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显著;此外,正丁醇提取部位中黄酮的含量高于醇提部位的黄酮量。结论 垂盆草的不同部位可显著缓解四环素所致小鼠脂肪肝的作用,尤其是正丁醇提取部位作用更强,其作用与其成分中含黄酮量高有关,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增强其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