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收集PPI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9月30日,并同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 5.3和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个RCTs,共6 350例患者(试验组4 266例,对照组2 08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PI与安慰剂组相比,在综合疗效[RR=1.27,95%CI(1.12,1.44),P=0.000 2]和整体症状完全缓解[RR=1.42,95%CI(1.13,1.80),P=0.003]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RR=1.18,95%CI(0.97,1.43),P=0.09]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PI对亚洲国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未显示出优势[RR=1.26,95%CI(0.80,1.97),P=0.32]。结论 PPI能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综合疗效和整体症状完全缓解率,与安慰剂比较安全性相当。受纳入研究样本量和质量的限制,PPI对亚洲国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万古霉素静脉滴注联用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2000年1月-2017年5月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的数据,收集万古霉素静脉滴注联用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RCTs,46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万古霉素静脉滴注,联用鞘内注射能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RR=0.70,95%CI(0.61,0.81),P < 0.001]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RR=0.90,95%CI(0.81,1.00),P=0.04],缩短治愈时间[SMD=3.26,95%CI(2.84,3.68),P < 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0.73,95%CI(0.35,1.49),P=0.38],但中枢神经根刺激症发生率较大[RR=0.05,95%CI(0.00,0.92),P=0.04]。结论 万古霉素静脉滴注联用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向晖  吴文清  廖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12):2349-2355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群分别予以标准剂量(0.9 mg/kg)和低剂量(0.6 mg/kg)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采用标准剂量和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2018年3月,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s,1 7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剂量组在总有效率(RR=0.95,95%CI=0.92~0.99,P=0.01)、降低NIHSS评分(SMD=0.27,95%CI=0.14~0.40,P<0.001)、提高预后良好率(RR=0.85,95%CI=0.78~0.92,P=0.000 2)和降低脑出血率(RR=0.59,95%CI=0.38~0.92,P=0.02)方面均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病死率(RR=1.23,95%CI=0.84~1.80,P=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但可能增加溶栓后脑出血的风险,临床医务人员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纳洛酮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纳洛酮联用NIPPV对比单用NIPP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检索时限均为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8篇RCTs,1 7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用NIPPV,纳洛酮联用NIPPV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2,95%CI (1.16~1.28),P<0.01]、降低住院死亡率[RR=0.37,95%CI(0.16~0.86),P=0.02]和再次插管率[RR=0.24,95%CI(0.12~0.48),P<0.01];显著增加氧分压[MD=9.75,95%CI(8.27~11.27,P<0.01)和血氧饱和度[MD=5.32,95%CI(3.14~7.50),P<0.01],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分压[MD=-6.99,95%CI(-7.68~-6.29),P<0.01];降低住院时间[MD=-3.62,95%CI(-4.07~-3.06,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洛酮联用NIPPV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和再次插管率,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万方、CNKI等数据库收集关于丁苯酞治疗进展性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根据明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26个RCTs(2 5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丁苯酞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更好(RR=1.23,95%CI 1.17~1.29,P<0.000 01);丁苯酞治疗进展性卒中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MD=-3.01,95%CI -3.49~-2.52,P<0.000 01)、卒中评分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评分(MD=-3.39,95%CI -4.70~-2.08,P<0.000 01)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MD=9.84,95%CI 6.06~13.62,P<0.000 01)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7,95%CI 0.50~3.18,P=0.61)。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能有效改善进展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头孢拉定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系统评价拉氧头孢及其对照药物在治疗感染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由2位研究者分别独立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3月有关头孢拉定及其不良反应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试验序贯分析(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TSA)软件进行TSA。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50篇,总计7 477例患者。Meta分析以及TSA结果显示:①头孢拉定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0.62,95%CI(0.54,0.72),P<0.000 01]。②适应证亚组分析中呼吸道感染亚组中,头孢拉定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0.66,95%CI(0.53,0.80),P<0.000 1],其他适应证因样本量过少未予分析。③对照药物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头孢拉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阿奇霉素、头孢克肟、头孢克洛3组,而低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组,仅阿奇霉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0.44,95%CI(0.28,0.70),P=0.000 5],同时,TSA结果表明证据确切。④剂量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超剂量组[RR=0.70,95%CI(0.54,0.91),P=0.008]与常规剂量组[RR=0.61,95%CI(0.52,0.71),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孢拉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药物组,故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规定用量进行用药,警惕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大剂量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超说明书用药政策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收集大剂量甲钴胺(试验组)对比常规剂量甲钴胺(对照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5月。提取相关资料并评价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7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D=1.61,95%CI(0.26,2.96),P=0.02],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2.73,95%CI(2.07,3.39),P<0.001],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RR=1.16,95%CI(1.09,1.23),P<0.001]。亚组分析显示,大剂量甲钴胺1日1次给药或1日2次给药,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剂量甲钴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与常规剂量甲钴胺相比,临床疗效更优,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匹多莫德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匹多莫德联合常规治疗(试验组)对比单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18年3月,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RCTs,1 287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30,95%CI=1.23~1.37,P<0.001),感染复发次数小于对照组(MD=-2.41,95%CI=-2.81~-2.01,P<0.001),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01);IgA增加值(MD=0.40,95%CI=0.32~0.47,P<0.001)、IgM增加值(MD=0.36,95%CI=0.25~0.48,P<0.001)和IgG增加值(MD=1.39,95%CI=0.85~1.92,P<0.001)均显著大于对照组;CD3+增加值(MD=8.91,95%CI=5.16~12.67,P<0.001)、CD4+增加值(MD=5.52,95%CI=2.92~8.11,P<0.001)、CD8+增加值(MD=4.52,95%CI=2.21~6.84,P<0.001)和CD4+/CD8+增加值(MD=0.27,95%CI=0.16~0.39,P<0.001)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匹多莫德能够显著改善儿童RRTI的免疫水平,从而提高总有效率和减少感染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AE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从建库起至2020年2月20日,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项RCTs,包括1 5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喜炎平注射液组在总有效率[WMD=3.68,95%CI=(2.68,5.06),P<0.000 01]、呼吸困难的消失时间[WMD=-2.25,95%CI=(-2.53,-1.97),P<0.000 01]、白细胞计数[WMD=0.95,95%CI=(0.67,1.23),P<0.000 01]、中性粒细胞比值[WMD=3.16,95%CI=(-0.42,6.74),P=0.08]、二氧化碳分压[WMD=3.76,95%CI=(1.75,5.77),P=0.000 3]、氧分压[WMD=5.64,95%CI=(4.75,6.52),P<0.000 0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WMD=3.46,95%CI=(0.47,6.46),P=0.02]、C反应蛋白[WMD=6.93,95%CI=(4.28,9.58),P<0.000 01]等指标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治疗AECOPD时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可取得更好疗效,但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质量偏低,需要更多规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印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性评价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EMBASE、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纳入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对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临床研究13项,涉及患者1 3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RR=1.14,95%CI(1.03,1.25),Z=2.59,P=0.009];银杏内酯B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当[RR=1.13,95%CI(0.95,1.33),Z=1.36,P=0.17];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RR=1.17,95%CI(1.08,1.27),Z=3.69,P=0.0002];银杏内酯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MD=-0.43,95%CI(-4.32,3.46),Z=0.22,P=0.83];银杏内酯B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MD=-0.87,95%CI(-2.64,0.91),Z=0.96,P=0.34];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MD=-1.62,95%CI(-2.63,-0.60),Z=3.13,P=0.002];纳入研究均未报道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但缺乏临床意义证据。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巴氯芬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巴氯芬用于治疗顽固性呃逆的随机对照研究。由 2 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试验的偏倚风险,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共88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巴氯芬能有效治疗顽固性呃逆[RR=1.43,95%CI(1.27,1.59),P<0.00001],起效快[SMD=-3.67,95%CI(-5.98,-1.37),P=0.002],疗程短[WMD=-2.74,95%CI(-4.42,-1.07),P=0.001],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RR=0.6,95%CI(0.39,0.91),P=0.02>0.01]。结论 基于现有证据,巴氯芬治疗顽固性呃逆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医学网、PubMed、EBSCO、OVID等数据库中阿立哌唑与喹硫平药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9月。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2种药品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并应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法评价其经济性。结果 纳入10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便秘[RR=0.39,95%CI(0.16~0.95)]、嗜睡[RR=0.32,95%CI(0.16~0.62)]及头晕[RR=0.47,95%CI(0.27~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7.97%、31.32%。结论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在疗效相当的情况下,喹硫平的用药花费相对较低,但发生便秘、嗜睡及头晕风险相对较高,临床医师在用药选择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与单药应用双倍剂量他汀调血脂治疗中对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检索CENTRAL、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与双倍剂量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4月1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和R3.3.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s,共3 5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药应用双倍剂量他汀组相比,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组可降低心绞痛[RR=0.36,95% CI(0.21,0.63),P=0.000 3]、心肌梗死[RR=0.59,95% CI(0.36,0.95),P=0.03]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心绞痛、心肌梗死、血运重建)[RR=0.58,95% CI(0.38,0.87),P=0.009]的发生风险,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卒中和全因死亡风险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比单药应用双倍剂量他汀能进一步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但上述结果尚需更多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消栓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 Med、Cochrane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0年5月消栓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最后采用GRADE系统对重要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的评价并形成推荐意见。结果 纳入14项RCTs,共1 0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消栓肠溶胶囊+常规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RR=1.23,95% CI=(1.15,1.32),P<0.000 01]和安慰剂+常规治疗组[RR=1.52,95% CI=(1.14,2.02),P=0.004];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消栓肠溶胶囊+常规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MDNIHSS=-2.70,95% CI=(-3.80,-1.59),P<0.000 01;MDNDS=-3.87,95% CI=(-4.64,-3.09),P<0.000 01]和安慰剂+常规治疗组[MDNIHSS=-1.87,95% CI=(-3.27,-0.47),P=0.009];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消栓肠溶胶囊+常规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MD=14.60,95% CI=(6.17,23.02),P=0.000 7]和安慰剂+常规治疗组[MD=36.11,95% CI=(27.04,45.18),P<0.000 01];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消栓肠溶胶囊+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6,95% CI=(0.29,2.58),P=0.79]。GRADE系统评价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示证据等级为低或极低,推荐强度均为弱推荐。结论 消栓肠溶胶囊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但因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不高,证据等级较低,故需要样本量更大、质量更高、设计更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作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医学网,收集康柏西普与对照组比较对黄斑水肿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相关资料并按照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项RCTs,合计1 3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康柏西普显著提高患者随访1个月[MD=0.08,95% CI(0.05,0.12),P<0.001],3个月[MD=0.09,95% CI(0.06,0.13),P<0.001]和6个月[MD=0.07,95% CI(-0.02,0.17),P=0.12]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治疗有效率[RR=2.15,95% CI(1.29,3.57),P=0.003];显著降低患者随访1个月[MD=-79.71,95% CI(-107.52,-51.91),P<0.001]、3个月[MD=-61.12,95% CI(-82.42,-39.81),P<0.001]和6个月[MD=-67.95,95% CI(-201.37,65.46),P=0.32]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除随访6个月的CMT和BCVA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12、0.32),其余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剔除治疗方案差异(单次玻璃体腔注药)的一项研究再做Meta-分析后,两组6个月CMT和BCVA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0.001)。不良反应方面,两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黄斑水肿患者,康柏西普短期内(3个月)比对照组更好的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治疗有效率,疗效可靠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Cochrane Library、Springer Link、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IB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并根据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RCTs,1 338例患者。Met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IBS有更好的临床疗效[RR=1.26,95%CI(1.20,1.33),P<0.000 01],可改善临床症状,腹痛[SMD=-0.94,95%CI(-1.22,-0.66),P<0.000 01]、腹泻[SMD=-1.33,95%CI(-1.68,-0.98),P<0.000 01]、日均排便次数[SMD=-1.41,95%CI(-1.79,-1.03),P<0.000 01]、大便性状异常比例[SMD=-2.82,95%CI(-3.42,-2.22),P<0.000 01)],可降低不良反应[RR=0.40,95%CI(0.27,0.60),P<0.000 1]。结论 与马来酸曲美布汀相比,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IBS临床疗效更优,不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