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和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胸部CT表现。并与23例经病理证实的中心型肺癌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36例共84处支气管受累,其中,23例显示2支以上的支气管受累。右肺(52处)多于左肺(32处);多数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和管腔变窄。管腔轻度狭窄42处,中度狭窄24处,重度狭窄18处;向心性狭窄50处。累及较长段者(大于3cm)48处,9例继发肺不张。所有患者肺野内均可见肺结核灶,28例病灶为活动性,30例并发胸膜病变。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19例。结论较长段的支气管壁增厚管腔轻、中度向心性狭窄为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主要表现,同时,CT所显示的多支支气管受累及肺实质和胸膜病变并存,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癌性肺不张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0例癌性肺不张的CT表现。结果CT能够清晰显示支气管狭窄及阻塞,并能分清狭窄及阻塞的类型,诸如截断状梗阻、鼠尾状阻塞、局限性环行狭窄、锥形阻塞、偏心性狭窄、不规则狭窄、阻闭消失。强化后能够清晰显示肿块的镶嵌征、波浪征、“S”征、不均质强化、毛刺征。结论肿块影或支气管不规则狭窄及阻塞,是诊断癌性肺不张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CT表现,以提高对EBTB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了45例经纤支镜及病理证实的EBTB的胸部CT表现,探讨支气管本身的异常及肺实质、淋巴结以及胸膜的改变。结果:45例病人CT片上共显示92处支气管受累,包括右侧54处和左侧38处,其中28例显示两支以上的受累支气管,11例主、叶、段多支支气管同时受累。38例表现为支气管狭窄,狭窄程度为轻度20例、中度12例和重度6例。8例继发肺不张,30例并存支气管播散灶。所有患者肺野内均可见陈旧性结核灶,28例并发胸膜病变。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5例。结论:较长段的支气管管壁中心性增厚或主、叶、段多支支气管受累为EBTB的主要表现,多数并存肺实质和胸膜病变,引流区淋巴结可增大。  相似文献   

5.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主要征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CT表现特点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62岁。采用螺旋CT增强17例,平扫13例。CT图像上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分布、内部结构及边缘特征,并评价其征象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结果:单发结节型18例,实变型9例,弥漫小结节型3例。单发结节型主要征象:胸膜牵引征9例(50%),磨玻璃征16例(88.8%),支气管征10例(55.5%),空泡征14例(77.7%)。实变型主要征象:枯树枝征6例(66.6%),蜂房征4例(44.4%),碎路石征3例(33.3%),血管造影征2例(22.2%),弥漫小结节型主要征象:两肺不对称、不均匀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结节融合倾向,伴有母瘤2例(66.6%)。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表现复杂,对各型的征象深入细致地分析,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支气管狭窄61例的CT表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提高对结核性支气管狭窄CT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CT扫描资料。为了比较,同时复习33例经病理证实的中心型肺癌CT片。结果 CT片上,61例共显示狭窄支气管128支,包括右侧72支(56.3%)和左侧56支(43.7%)。其中37例(60.7%)显示2支以上的狭窄支气管,15例(24.6%)主、叶、段多支支气管同时受累。支气管狭窄表现为向心性管状狭窄38例(62.3%)、漏斗状狭窄15例(24.6%)和闭塞8例(13.1%)。支气管狭窄程度表现为轻度34例(55.7%)、中度19例(31.2%)和重度8例(13.1%)。狭窄腔边缘显示不规则30例(49.2%),光滑23例(37.7%)。结论 轻或中度向心性管状或漏斗状狭窄,狭窄段较长或主、叶、段多支支气管受累是结核性支气管狭窄常见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T、纤支镜在支气管狭窄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45例支气管狭窄病变的CT和纤支镜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中央型肺癌25例,支气管结核10例,支气管肺炎9例,放射性肺炎1例,均经病理证实。结论CT和纤支镜作为支气管狭窄性病变的检查手段各有优点,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扩张的CT诊断(附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我院1993年~2001年期间46例支气管扩张的CT资料,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茂胜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0):1615-1616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壁的弹性组织和肌肉组织损坏而导致的局部支气管不可逆性的异常扩大,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定位、定性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本文收集3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HRCT(high resolution CT),扫描影像资料,探讨HRCT在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彭晋  吴贵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8):826-826,833
患者男性,29岁。因体检发现纵隔肿物17天入院。无胸、背痛及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及咯血。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胸透及胸部CT:右后下纵隔类圆形占位,密度较均匀,CT值20~22HU,肿物不随呼吸运动活动。CT诊断:右后下纵隔神经源性良性肿瘤(图1,2)。于全麻下行右后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右后下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讨论:纵隔支气管囊肿属先天性异常,为前肠囊肿的一种,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大部分位于气管、支气管周围,多在隆突下和右气管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胸痛,无症状…  相似文献   

11.
结核性腹膜炎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11例有CT检查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进行分析,其中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由抗痨治疗效果显著而确诊。结果:11例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如下:(1)腹水9例,其中7例表现为高密度腹水(CT值大于20HU),3例表现为腹腔包裹性积液;(2)壁腹膜光滑增厚7例,轻度不规则增厚1例,其中2例增强扫描时壁腹膜有强化;(3)11例肠系膜均有改变,表现为增厚、结节状或“污点”状影;(4)大网膜饼形增厚、结节状或“污点”状改变5例。结论:CT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有较大价值,其主要鉴别诊断为腹膜转移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继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或病理证实的26例肺继发淋巴瘤的CT征象,其中15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1例为霍奇金病(HD)。本研究采用GE Hispeed CT/i,10例平扫,16例直接增强扫描。结果:CT表现多样:肺内毛玻璃样影(NHL 13vs HD6);单发或多发肿块结节及肿块样实变(NHL 10vs HD8),其中仅HD组肿块中有4例病灶密度不均匀,5例见毛玻璃样晕症;黍粒样结节(NHL1);支气管血管束增粗(NHL 1vs HD1);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NHL 9vs HD8);胸膜侵犯(NHL 5vs HD2);心包累及(NHL 2vs HD1);常为多个征象合并出现(NHL 12vs HD5)。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型:肺炎肺泡型(NHL 3vs HD1),肿块(结节)型(NHL 2vs HD2),黍粒型(NHL1),混合型(NHL 12vs HD5)。结论:多样性为肺继发性淋巴瘤的特点,不均匀的肿块或伴有病灶周围的毛玻璃样晕症多见于HD,对诊断可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深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侵袭性纤维瘤病13例,原发8例,复发5例。颅面部肿物2例(15.4%),颈胸部肿瘤6例(46.1%),腹部肿瘤5例(38.5%),包括前腹壁肿瘤4例(30.8%),腹膜后肿瘤1例(7.7%)。结果 颈胸部侵袭性纤维瘤病6例,男3例,女3例,初次发病年龄13-36岁,20-40岁占83%。肿瘤沿肌肉长轴生长,边缘不规则,范围广泛,肿瘤明显侵犯周围肌肉、骨骼、纵隔等结构。5例为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程度略高于肌肉,4例肿瘤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区。腹壁侵袭性纤维瘤病4例,均为女性,初次发病年龄23-52岁,20-30岁者占75%。肿瘤截面为梭形或卵圆形,沿腹直肌和/或腹斜肌长轴生长,边缘规则,密度基本均匀,平扫或增强扫描密度接近于周围肌肉密度。结论 发生于颈胸部及腹壁的侵袭性纤维瘤病CT表现及发病年龄有一定特征,CT扫描能提示本病的诊断并准确评估肿瘤侵犯范围。  相似文献   

14.
肌肉淋巴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肌肉淋巴瘤的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或临床随诊证实的11例肌肉淋巴瘤的CT表现。非霍奇金淋巴瘤(NHL)9例,霍奇金淋巴瘤(HD)2例。9例行CT增强扫描,2例行CT平扫。结果:1例为单块肌肉受累,其余10例均为多处肌肉同时受累,其中8例为多处相连肌肉受累,2例为多处不相连肌肉受累。受累部位:髂腰肌7例,腰大肌5例,髂肌4例,腰方肌、闭孔内肌、腹壁肌肉各3例,肋间肌、背阔肌、梨状肌、臀肌各2例,胸肌、胸锁乳突肌各1例。病变形态:肌肉弥漫增大11例,肿块、多个结节融合各1例。平扫2例,病变密度与正常肌肉相似,1例均匀,另1例不均匀,内部见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9例,病变密度等于正常肌肉7例,轻度高于正常肌肉3例,明显高于正常肌肉1例;密度均匀4例,不均匀6例;病变内部见不规则片状密度区6例,点状钙化1例。结论:肌肉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多为肌肉弥漫增大,常多处肌肉同时受累。平扫密度与正常肌肉相似,增强扫描可等于、轻度高于或明显高于正常肌肉。  相似文献   

15.
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 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18例,包括原发良性多形性腺瘤12例,复发4例(其中1例与原发多形性腺瘤重叠),恶性多形性腺瘤3例。结果 12例良性多形性腺瘤中,8例呈圆形或椭圆形,4例呈多结节分叶形,12例肿物均边缘清楚,但密度不均匀,内部有不同形态的低密度区。4例复发肿瘤均为多发,呈多结节、多环形各2例。3例恶性混合瘤肿物轮廓均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密度不均匀,均可见大片坏死区。结论 边界清楚,肿物内部有不同形态的低密度区为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的CT特点。肿瘤的边界不清楚,有大片坏死区应考虑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可能性,长期腮腺肿物的病史,近期迅速增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6.
椎间型感染性脊椎炎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椎间型感染性脊椎炎(IIS)的CT及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IIS的CT及MRI表现,其中颈椎1例,胸椎3例,腰椎4例。6例行CT检查,4例行MR检查(有2例仅行MR检查)。结果:3例表现为椎间隙单侧椎体局限性病变(局限型),5例病变累及椎间盘及其上下椎体(弥漫型)。局限型CT表现为椎体终端板及终端板下局限性破坏,早期边缘呈晕征(高密度),并可逐渐扩大,治疗后逐渐减小形成硬化边;MRI显示病变为长T1、T2信号,与椎间盘界限清楚,注射Gd-DTPA后边缘明显强化。局限型一般不伴有周围软组织肿胀.弥漫型CT及MRI均表现为且相对较小,可与结核鉴别。结论:CT和MRI有利于IS的诊断和分型,便于疗效的监测,相比较而言,MRI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窦口鼻道复合体骨折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对371例颌面部外伤病人行螺旋CT横断位扫描,扫描后行冠状位重建(MPR)处理,对冠状位重建图像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检出45例病人有窦口鼻道复合体骨折。其中单纯型骨折11例(24.44%),复合型骨折34例(75.56%),错位性骨折14例(31.11%),粉碎性骨折31例(68.89%);10例(22.22%)为双侧窦口鼻道复合体骨折,35例(77.78%)为单侧骨折。45例病人均合并颌面部其他部位骨折。所有病例均可在螺旋CT冠状位重建(MPR)图像中显示。结论:窦口鼻道复合体骨折以单侧复合型骨折最多见,骨折类型多为粉碎性。螺旋CT冠状位重建(MPR)图像能清楚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骨折及窦口鼻道的阻塞情况,对于指导手术治疗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