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氩氦刀靶向消融治疗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其基本原理是超低温(<-140℃)作用于病变组织引起细胞内外冰晶形成、细胞破裂,从而引起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导致肿瘤组织细胞坏死.本文介绍了氩氦刀靶向消融治疗的引导方式、冷冻范围与冷冻时间、冷冻免疫、疗效评价与联合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氩氦刀治疗肝肿瘤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氩氦超导手术系统(氩氦刀)治疗肝肿瘤7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螺旋CT引导下射频消融和氩氦刀冷冻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为肝癌的临床治疗优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试验研究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2009年9月~2010年12月接受氩氦刀冷冻和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75例,分为两组(AHC组38人,RF组37人),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年定期随访。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可比性好,AHC组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7.37%;RF组完全消融率为91.89%;AHC组患者发热发生率为2.63%,肝区疼痛发生率为26.32%;明显低于RF组患者(16.22%,59.46%);AHC组患者3年随访期间肿瘤复发率低于RF组患者;AHC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6月,RF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0月,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肝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P0.05)。结论氩氦刀冷冻和射频消融两种治疗方法各具优势,在肿瘤治疗方面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氩氦刀冷冻治疗在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患者生存率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相对更加安全、可靠、创伤小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系统治疗术中无法切除的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4—2006年期间,15例在开胸后发现无法切除的晚期肺癌患者在术中使用氩氦刀治疗。结果15例患者中,平均生存期11.6月,咳嗽、气促及咯血症状明显减轻。结论术中氩氦刀治疗可以延长术中无法切除的晚期肺癌的平均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氩氦刀靶向冷冻综合治疗中晚期肝肿瘤的疗效。方法72例中晚期肝肿瘤,采用B超或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引导经皮穿刺肝肿瘤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术。共计对117个病灶使用203把氩氦刀2次循环冷冻。结果氩氦超导低温靶向定位对肝肿瘤穿刺准确。冷冻术后有90.3%(65/72)的患者精神状态得到改善,腹部疼痛症状减轻,恢复快。应用18F-氟脱氧葡萄糖扫描显示肿瘤局部放射性浓聚影明显降低。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影像上可见肿瘤区域内有空泡样破坏,边界清楚,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值较冷冻前低。结论氩氦刀加综合治疗肝癌疗效明确,对正常肝组织损伤少,安全、有效、微创,为已丧失手术机会的晚期肝肿瘤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但应强调的是氩氦刀仅仅是一种局部物理冷冻技术,应该结合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钟永红  钟在英 《武警医学》2013,24(8):730-731
 肺部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47例晚期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后观察患者的病灶变化、并发症,评价生活质量和体能状况,随访12、24和36个月,观察总生存(OS)率,评价远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体能状况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术后3、6和12个月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66.0%、60.9%和51.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6%、87.0%和75.6%。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1%、42.6%和27.6%。全组中位生存期为19.0个月(95%CI:18.3~24.6个月),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9个月(95%CI:6.5~11.3个月)。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晚期肺癌方法。  相似文献   

8.
氩氦冷冻消融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氩氦冷冻消融肿瘤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超声、CT及磁共振是目前用于冷热消融过程导引和监控的主要设备。因导引方式的不同,冰球的影像学表现亦不同,并是术后疗效评估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肾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初步建立氩氦超导手术系统(简称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肾癌的技术和探讨其原理、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7例肾癌患者采用氩氦刀,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对肿瘤病灶行冷冻治疗。结果7例患者冷冻治疗后未出现出血、皮肤冻伤、感染或穿刺道种植转移等严重并发症。7例在冷冻治疗后1个月,CT显示病灶区内出现低密度坏死区,5例肿瘤大小无改变,2例瘤体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肾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特别是对于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肾癌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氩氦刀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12例较大的颅内肿瘤(胶质母细胞瘤7例,脑膜瘤3例,星形细胞瘤2例,最大径为5.5~12cm。)的治疗中,依肿瘤大小选择合适的冷冻刀进行冷冻,在20s内达到-140℃左右,维持5min后快速复温达37℃。如此冷冻-复温重复进行2~3次。然后按冷冻范围切除肿瘤。术后常规放、化疗,并予跟踪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11例,大部切除1例,术中出血极少。3例胶质母细胞瘤和1例垦形细胞瘤分别于术后第7个月(2例)、9个月、12个月复发,其中2例已死亡。其余8例已随访11~13个月,尚无复发迹象。结论 在颅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氩氦刀进行冷冻处置,可以极大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延缓恶性肿瘤的复发。但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
氩氦冷冻在原发巨块型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应用氩氦冷冻(AHCS)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新方法。方法 48例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10-14cm,均为富血供。肝功能Child A级38例,Child B级10例。甲胎蛋白阳性40例,阴性8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病例均在TACE后4周实施AHCS治疗。各组术后行病理学、肝功能、肿瘤标记物、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CT或MRI、超声检查。计算肿瘤坏死率采用Cavalieri方法;评价疼痛、生活质量分别采用数字分级法(NRS)和EORTCQLQ.C30方法。结果 技术成功率达100%。术后随访6~14个月,随访率100%。肿瘤平均坏死率TACE为8.07%,AHCS为28.65%。与TACE比较,AHCS后肿瘤标记物下降幅度较大,坏死较为明显。肝功能:与TACE术前比较,TACE术后损害程度较重,持续时间(2周)较长,与TACE比较,AHCS损害轻微,持续时间(1周)较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与。TACE前比较,TACE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更为明显。AHCS后,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分布得到纠正。AHCS术后48h,局部疼痛是惟一较TACE重的副反应。结论 对于巨块型肝癌,TACE与AHCS具有治疗协同和优势互补作用,有利于短期内降低肿瘤负荷,近期疗效满意;TACE是抑制肿瘤血管“热池效应”,提高AHCS治疗效果的关键;AHCS术后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改善肝功能状况,相对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罩联合支气管阻塞器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VSS)行纵膈肿物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行DVSS纵膈肿物切除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V组,n=12)和喉罩联合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C组,n=12)。所有患者入室后连续监测有创血压。全麻诱导后,C组纤维支气管镜明视插入I-gel双管喉罩和Coopdech支气管阻塞器,切皮后置入戳卡,进胸前向支气管封堵器套囊内注入2~6 ml空气,行单肺通气(OLV)。V组患者选择双腔支气管导管行OLV。记录插管及定位时间、操作成功率及手术视野显露满意度;记录麻醉诱导后(T_0)、OLV后10 min(T_1)、OLV后30 min(T_2)、恢复双肺通气(TLV)10 min(T_3)共4个时间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_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及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记录手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V组比较,C组患者T_1和T_2时Pplat及Ppeak下降(P<0.05);但两组间各时点SpO_2和P_(ET)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成功率和术中肺萎陷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支气管封堵器插管及定位时间明显长于V组(P<0.05)。C组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较V组显着降低(P<0.05)。结论采用喉罩联合支气管阻塞器配合DVSS纵膈肿瘤切除术,可完全无管化,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14.
BackgroundCryotherapy is a frequently used therapy in the acute treatment of sports injuries, although it has possible negative effects on dynamic postural stabilization.Research questionWhat is the effect of cryotherapy on the postural stabilization assessed by imposed platform perturbations?MethodsTwenty-four healthy participants (15 male, 9 female) performed 2 test sessions (before and after cryotherapy) consisting of 4 trials each. Each trial included 30 s single leg stance (SLS) on both legs and 4 testing blocks (2 for each leg) of 30 s for the dynamic testing. A single testing block comprised 4 perturbations. After the first session, cryotherapy was applied to the right leg by placing it in ice water at a temperature between 10 °C and 12 ° for 20 min.Outcome measuresWe assessed the Center of Pressure speed (CoPs) and the mean force variation for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tests. Additionally, the Time To Stability (TTS) was calculated for the perturbations.ResultsIn the static trials there wa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leg and session present for the mean force variation (p = 0.01) with a large η2 of 0.24, which shows higher variation of vertical force after application of the cryotherapy on the right leg. During the dynamic trials we found an interaction between leg and session for the TTS suggesting increase of the TTS due to the cryotherapy (p = 0.04), with a large η2 of 0.17. No interaction effect was present for the CoPs in the mediolateral and anteroposterior direction (p = 0.62 and p = 0.12, respectively).SignificanceCryotherapy applied to the lower extremity results in a worse postural stabilization when assessed by platform perturbations. This might be the result of an altered balance strategy, due to impaired proprioception from the affected body par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examine the duration of this effect.Level of evidenceLevel 3, associative study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常见肿瘤介入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作以述评.尽管各种不同的介入治疗技术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大有提高,但各种不同方法仍有其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发展.同时对肿瘤介入治疗的发展作了展望,概述了肿瘤分子介入治疗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放疗和基因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两种手段,放疗通过提高基因的转移效率、DNA的重组整合及诱导基因的表达等机制增强基因治疗的效果,基因治疗通过提高辐射敏感性、减少正常组织放疗损伤、修复辐射受损的基因及提高血管的功能等机制提高放疗的效果,两者的联合治疗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磊  王洋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2):1365-1367
目的:MRI导引与监控介入治疗系统主要由开放式实时MRI成像系统、磁共振兼容导引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此系统与磁共振兼容治疗设备结合,可实现精确及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是目前用于导引与监控介入治疗的新兴技术。MRI导引与监控系统能够将介入手术器械的信息(包括它的位置、方向等)以虚拟针影的形式与病变实时显示在同一张MR图像上,术者能够实时了解手术器械与靶区病灶位置关系,及时调整手术器械的进针点与进针方向,有效避开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结构,从而降低穿刺过程的风险;通过实时MRI成像技术,监控治疗过程中靶区病变的信号变化,有效判断、控制治疗范围,使治疗过程中的副损伤更小、预后更好;与X线为基础的影像设备相比,MRI导引介入对患者和术者无放射性危害。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核素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靶向诊断和靶向治疗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大多数生长抑素类似物仅对生长抑素受体2具有较高的亲和力,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新一代生长抑素类似物如: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N,N',N",N'"-四乙酸-1-萘丙氨酸-奥曲肽(DOTA-NOC)等,可与更多亚型的生长抑素受体结合且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可由发射不同射线的多种核素标记,已引起广泛重视。该文在介绍常规生长抑素类似物的基础上,着重讨论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新的螯合剂、新的标记核素及其新的组合,展望生长抑素受体介导肿瘤显像及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肿瘤治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基因治疗与放射治疗方法的结合倍受重视,根据技术特点这种联合治疗方法主要有:免疫基因治疗联合放疗、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基因治疗联合放疗、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联合放疗以及辐射保护性基因治疗.综述了近年来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分析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对肺癌局部控制及生存曲线的影响。方法 219例ⅢB和Ⅳ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单纯接受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组(118例)和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组(101例),评估治疗后近期局部控制情况及生存时间,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对联合化疗组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单纯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组与联合化疗组患者氩氦靶向冷冻冰球覆盖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直径<4 cm患者较直径≥4 cm冷冻冰球覆盖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组术后3个月局部有效控制情况较单纯氩氦靶向冷冻组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氩氦靶向冷冻与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00±1.48)个月和(20.00±2.21)个月,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联合化疗组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诊断分期及术后局部控制情况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局部控制情况及生存时间均优于单纯氩氦冷冻治疗;肺癌分期较早、瘤体较小及近期局部控制较好者相对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