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超过50%的肿瘤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都需要接受放疗。尽管影像引导靶向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使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大大降低,但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正常组织细胞的辐射损伤。为了减少正常组织损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辐射防护的新方法。目前的辐射防护方法多是采用化学合成小分子物质及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辐射防护剂使用,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研究人员迫切想找到一种高效可行的辐射防护新方法。基因治疗以其靶向明确、细胞毒性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增强细胞和组织相关性能上具有很大优势,使其成为极好的辐射防护新方法。笔者对辐射防护的基因治疗研究及其未来的改进方向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多糖抗辐射研究现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但放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 ,对机体的正常组织会造成不容忽视的损伤。一些有效的化学辐射防护剂 ,由于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而降低了临床应用价值[1 ] 。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无毒或低毒的辐射防护剂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多糖作为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 ,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 ,已有 30 0多种多糖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研究表明 ,多种多糖具有抗辐射作用 ,是非常有前景的天然辐射防护剂。一、提高存活率陈志强等[2 ] 从木耳中分离纯化得到木耳多糖 ,于照射前1h以每鼠 5mg剂量腹腔注射 ,能…  相似文献   

3.
低、中能X射线吸收剂量测量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辐射防护剂又称抗辐射药物 ,其研究在 6 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 ,但由于高效、低毒 ,可供临床应用的辐射防护剂较难发现 ,从而对辐射防护剂的期望逐渐淡薄起来 ,70年代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肿瘤放疗的进展及核工业的迅速发展 ,国内外对辐射防护剂的研究热情重新高涨 ,主要表现在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 4个层次对抗辐射药物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有目的寻找毒性低、疗效高的抗辐射新药 ;重视抗放药物的临床应用 (放疗及其他疾病 )及伍用。细胞因子是当今辐射防护剂的研究热点 ,氨巯基化合物仍是研究中的重要化合物类型 ,其他辐…  相似文献   

4.
当今电离辐射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探索有效的防护策略是放射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及时使用辐射防护剂是减少电离辐射对机体正常组织损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大量基于清除自由基、增强DNA损伤修复、诱导辐照组织缺氧及旁效应阻滞等机制的新型辐射防护剂逐渐被开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的多种辐射防护剂及其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探索新型电离辐射医学防护制剂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今电离辐射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探索有效的防护策略是放射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及时使用辐射防护剂是减少电离辐射对机体正常组织损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大量基于清除自由基、增强DNA损伤修复、诱导辐照组织缺氧及旁效应阻滞等机制的新型辐射防护剂逐渐被开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的多种辐射防护剂及其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探索新型电离辐射医学防护制剂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肿瘤患者放疗抑制和消除肿瘤的同时,放射线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的毒副作用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机体进行射线防护中,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重要环节。辐射损伤的自然修复是—个漫长的过程,若能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以预防和促进恢复是很有必要的。目前为止,辐射防护剂多为巯基类化合物,这些药物在有效剂量时普遍毒性较大,从而限制了其使用价值。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和探索具有辐射防护作用的有效成分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多糖作为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表明,多种多糖具有抗辐射作用,是非常有前景的天然辐射防护剂。  相似文献   

7.
自从化学辐射防护作用发现以来,经实验证明一般具有最大防护作用的辐射防护剂对机体往往是有毒害的。最近Sugahara及其同事等报导了一种新合成的有效的辐射防护剂——MPG,这种防护剂对人体和小鼠的有效剂量远远低于它的毒性水平。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MPG对受全身照射的小鼠肝脏的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辐射防护剂研究的进展及现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辐射防护剂研究的进展及现状江幼岷自从Patt在哺乳动物上发现半胱氨酸有辐射防护作用以来,迄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这期间有关国家无论在新辐射防护剂的合成、筛选以及有效辐射防护剂的作用机理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作者以研究最多的含硫的辐射...  相似文献   

9.
微剂量学是研究微观辐射的能量沉积和空间分布的有效手段,实验微剂量学在中子辐射防护和中子放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采用硼子中俘区法的快中子放疗及辐射防护应用中,微剂量学方法能够更精确地提供中子在组织内的能量沉积和空间分布有关信息。介绍了以组织等效正比计数器为基础的实验微剂量学技术以及中子微剂量学在中子放疗及辐射防护应用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0.
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放疗和化疗.放化疗联合使用能够明显提高疗效,但由于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因而,放射增敏剂的研究成为目前如何提高放疗疗效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中子辐射的微剂量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剂量学是研究微观辐射的能量沉积和空间分布的有效手段,实验微剂量学在中子辐射防护和中子放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采用硼子中俘区法的快中子放疗及辐射防护应用中,微剂量学方法能够更精确地提供中子在组织内的能量沉积和空间分布有关信息。介绍了以组织等效正比计数器为基础的实验微剂量学技术以及中子微剂量学在中子放疗及辐射防护应用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2.
迄今,几乎还没有一种低毒的辐射防护剂在人受辐射后给药能恢复严重损伤的造血组织,口服有效的辐射防护剂更是少见。因此,在动物身上研究这样的防护剂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了X线照后注射给药有效的人参提取物和照前连续口服有效的三个中草药方。研究结果如下: ①人参促进辐射损伤的康复。小鼠以720R照射后,腹腔注射人参提取物,增加了其30天的生存率,且随提取物的剂量增加而增加。该提取物热处理后的热稳定部分仍具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当豚鼠的剂量/体重大约是小鼠的四倍时,其生存率提高尤为明显。小鼠经550R X线照后,给以人参提取物,10天  相似文献   

13.
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癌症的手段之一,但其仍存在辐射剂量高、正常组织不良反应大,以及肿瘤细胞的放疗耐受等缺点。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放疗增敏剂以提高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一直是放疗研究的热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是一类表观遗传学修饰剂,除了其固有的抗癌特性外,还能调节肿瘤细胞对电离辐射和紫外线辐射敏感性。本文在查阅文献基础上,重点阐述了HDACIs增强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不同分子机制以及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抗辐射药物又称辐射防护药,可预防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减轻放射病的临床症状,促进早期恢复,降低发病率或死亡率。早期该类药物的研发重点主要为含巯基类药物,如氨磷汀( WR 2721)。作为全身照射的辐射防护剂,氨磷汀因用药量大,毒副作用强而受到限制。因而寻找一种可长期服用、低毒和广泛适用的辐射防护剂,提高放疗患者的存活率备受关注。该文简述了辐射防护药的化学分类、作用机制并就其研发趋势作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辐射防护剂的军事应用是为了预防在核战场或核物质污染地带受辐射照射致死亡的短期效应和致癌的长期效应,所以应用辐射防护剂不能影响军人的战斗能力。因为电离辐射诱导产生自由基,所以有效的抗氧化剂不管是单独还是与其他制剂结合都可用作辐射防护剂。为验证这个设想,KumarKS等研究了维生素E的辐射防护效果:用CD2F1雄性小鼠模型,观察到400IU/kg维生素E对致死剂量的60Co辐射有很好的防护效果,且皮下注射维生素E比口服的防护效果更佳。营养与辐射防护:维生素E@松涛  相似文献   

16.
航天辐射危害及其防护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综述国内外航天辐射危害及防护剂研究的进展,提出加强防护剂研究的建议。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有关航天辐射剂量、生物效应的数据以及航天辐射防护剂研究的文献。资料引用相互和独立地引用文献资料,共引用23篇参考文献。资料综合就载人航天辐射危害、航天辐射损伤的生物学效应以及航天辐射防护剂研究发展方向等3个方面进行综合。结论航天辐射防护剂研究应予加强。  相似文献   

17.
1949年Patt等发现半胱氨酸在哺乳动物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以来,在这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筛选研究了各种类型的药物和化合物。其中以含碱性基的巯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通常称氨巯基化合物研究得最广泛。在氨巯基化合物中半胱胺、胱胺、S-(2-氨乙基)异硫脲盐(AET)、氨乙基硫代磷酸(Gyslaphos)和S-2-(3-氨基丙胺基)乙基硫代磷酸(WR2721)等是高效防护剂的代表,特别是WR2721是目前应用于预防放疗反应最有希望的药物。然而这些化合物在有效剂量时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且在照射后给药,表现不出辐射防护作用,这就限制了它们预防急性放射病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在局部照射条件下,定量研究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及抗放药的辐射防护作用,不仅可以为正确应用抗放药提供依据,而且可以从抗放药对某一种正常组织的辐射防护效价,判断对人整体的辐射防护效价。当前常用的评价药效的血液学指标(如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等)虽然重要,但对放疗病人局部分次照射时有的抗放药对上述  相似文献   

19.
WR-2721的有效辐射防护剂量接近其耐受剂量,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无毒辐射防护剂巯基丙酰甘氨酸(以下简称MPG)与低剂量WR-2721合用则明显降低受15Gyγ射线照射小鼠肠  相似文献   

20.
氧效应决定了乏氧细胞的辐射抗性,人的实体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的乏氧现象,从而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改善肿瘤放疗效果,放射增敏剂成为放射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但半个世纪以来,所研发的有效制剂,多止步于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无一药物应用于临床。在此历程中,放射增敏研究在哲学思考和研究策略上也发生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