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囊排空除受神经,激素的控制和调节外,尚受其它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功能性胆囊排空不良因临床表现不一,每易漏诊。试餐超声检查,核素闪烁照相,药物试验及胆道压力测定可作出诊断。根据病情予以药物或行Oddi括约肌开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胆囊排空功能研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排空功能受神经、体液等诸因素的综合调节。胆囊排空的异常可导致胆石形成及胆道运动功能失调等,而糖尿病、成人乳糜泻、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妊娠、全胃肠外营养和某些药物可造成胆囊排空的异常。随着胆囊排空的生理和病理生理的阐明,胆囊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将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实时超声对胆囊排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实时超声显像技术评价胆囊排空的方法,探讨了阿托品对八肽胆囊收缩素(CCK-OP)引起的正常人胆囊徘空的影响,并且对CCKOP引起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排空与正常人之间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①阿托品能部分抑制CCK-OP引起的胆囊排空;②“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排空功能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莫沙必利在糖尿病胆囊排空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胆囊排空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给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且对其治疗前后各个阶段的胆囊体积、胆囊最大收缩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在空腹状态及脂餐后30 min、60 min、90 min的胆囊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30 min、60 min、90 min的胆囊最大收缩率均明显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胆囊排空功能障碍者予以莫沙必利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胆囊排空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吗丁啉促进胆囊排空的疗效。方法:超声对比观察26例慢性肝病患者及22例正常对照者空腹胆囊大小及脂肪餐后胆囊收缩情况。20例有胆囊排空障碍的患者,给予吗丁啉,每次10mg,3次/d,治疗4周后复查。结果:正常对照组与慢性肝病组餐前胆囊面积及餐后胆囊收缩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慢性肝炎组存在餐后胆囊排空障碍。20例有排空障碍的慢性肝病患者经吗丁啉治疗4周后,胆囊排空有显著改善。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常伴有胆囊排空运动障碍,吗丁啉有改善胆囊排空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胆囊充盈和排空是一动态过程,受肝脏静水压、胆囊收缩和胆总管十二指肠连接处张力性收缩等因素的调节。据推测,胆囊在短暂的几秒钟内交替发生收缩和充盈,其短暂的位相性收缩表明控制胆流的驱动力和阻力之间的平衡可在每数秒钟内发生变化。6条犬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推测。实验犬在麻醉下剖腹,分  相似文献   

7.
B超测定胆囊排空率餐后测定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古赛  唐承薇  钟晓明 《胃肠病学》2002,7(4):218-220
背景:B超检查是测定胆囊排空率的常用方法之一,目前胆囊排空率餐后测定时间选择的差异较大并影响到该方法的应用,探讨较理想的餐后测定时间将有益于临床实践。目的:探讨B超测定胆囊排空率的餐后测定时间。方法:对13例健康志愿者于空腹以及流质脂餐后30、60、90和120 min时用B超测定胆囊容积,计算并比较各时点的胆囊排空率。结果:13例健康志愿者餐后30 min时的胆囊排空率为55.0%±13.2%,与60、90和120 min时的排空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餐后30 min时数据的个体间变异系数最小。结论:B超测定胆囊排空率,餐后30 min时的测定值波动范围相对较小,能较客观地反映胆囊动力状态。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障碍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改变及其发生机制,并观察西沙比利促进胆囊排空的疗效。方法:B超观察50例无胆石症的糖尿病患者及15名健康对照者餐后胆囊的收缩率,收缩速度及充盈速度以判断胆囊排空功能,及服用西沙比利后的变化,同时测定胰多肽(PP)餐前餐后的变化。并用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7例糖尿病伴胆石症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胆囊壁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分布情况。结果:(1)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组(AN组)胆囊排空功能较正常组和无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组(NAN)组明显减低;(2)AN组患者餐后PP的释放较NAN组和正常组明显减低;(3)经西沙比利治疗后,AN组胆囊排空功能较用药前明显好转;(4)糖尿病患者胆囊壁中NOS和AChE分布的数量和活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减低。结论:糖尿病患者伴有胆囊排空延缓,支配胆囊的自主神经受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西沙比利可改善此类患者胆囊的排空功能。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胆囊排空功能及西沙必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胆囊排空功能以及西沙必利在此中的作用。方法对91例FD患者与30名健康对照者于空腹和试餐后B超检查测算胆囊容积、胃面积和胆囊排空率(GBEF)。结果约1/3FD患者存在胆囊排空功能低下,FD组GBEF明显低于正常组,且其速度慢,其中GBEFmax分别为64.8%±18.2%与77.7%±16.1%,P<0.001。FD组30例(33.0%)胆囊排空功能低下者经西沙必利治疗后胆囊排空功能改善,GBEFmax由49.2%±19.4%增为63.3%±12.4%,P<0.01。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结论研究表明约1/3的FD患者胆囊排空功能低下,西沙必利可改善此类患者的症状及胆囊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12例健康者(6男6女)摄入含40%脂肪的标准早餐后胆囊排空和再充盈与胃排空固体食物、胃肠道通过时间及血清胰多肽反应之间的关系。用实时超声测量胆囊的体积、排空和再充盈状态。摄入用硫化~(99m)锝胶体标记的鸡蛋,通过检测放射性从胃内消失时间以测定固体食物从胃内排空的情况。摄入10 g乳果糖(lactulose)后测定从呼吸中最初释放出氢气的时间以判断胃肠道通过时间。空腹及进餐后每30分钟取血一次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多肽。结果显示胆囊排空呈双相反应,进餐后0~30分钟为快相,排空率为0.015±0.003/min,与胃快速排空液体食物有关;30~120分钟为慢相,排空率为0.006±0.001/min,胆囊保持收缩状态,直至进餐后249±67分钟开始再充盈;至335±52分钟时胆囊重新充盈,达  相似文献   

11.
15名正常人及64例胆囊结石者液体脂肪餐后用B超测定胆排空功能。结果显示:结石组胆囊最大排空率明显降低,胆囊收缩至最小的时间延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发结石民多结石之间胆囊排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胆囊排空功能异常可能是胆结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胆囊排空及激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研究胆囊排空及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性核素序列成像和放免技术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FD组)空腹及餐后胆囊排空指数和血浆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水平.结果FD组空腹及餐后胆囊排空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FD组空腹及餐后血浆MTL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MTL值与胆囊排空指数呈正相关(r空腹=0.82,P<0.01,r餐后=0.94,P<0.01);FD组空腹血浆CCK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餐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CCK值与胆囊排空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97,P<0.01);FD组空腹与餐后血浆VIP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VIP值与胆囊排空指数呈负相关(r空腹=-0.81,P<0.01,r餐后=-0.47,P<0.01);FD组空腹及餐后血浆SS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FD患者存在空腹及餐后胆囊排空下降,血浆促胃肠动力激素(MTL、CCK)水平下降和抑制胃肠动力激素(VIP)水平升高,可能是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之一;(2)放射性核素胆囊序列成像无创、安全,可作定量分析及动态观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改变及其发生机制.方法:B超测定24例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患者(AN组)、16例不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患者(NAN组)及2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胆囊体积、胆囊动脉血流及脂餐后胆囊的排空功能.结果:AN组较NAN组及正常组空腹胆囊体积明显增大(22.71 mL±6.67 mL vs 14.39...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2DM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改变与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超声测定胆囊体积、胆囊排空功能及胆囊动脉血流。结果 T2DM组较NC组空腹胆囊体积(FV)及脂餐后胆囊体积(RV)增大,胆囊排空率(EF)减低(P0.01);胆囊动脉阻力指数(RI)升高[(0.61±0.06)vs(0.70±0.08)](P0.01),舒张期最低流速(Vmin)降低[(8.72±1.43)vs(6.05±1.89)cm/s](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胆囊动脉RI与HbA1c、LDL-C呈正相关(r=0.827,0.820,P0.01)。结论T2DM患者胆囊排空功能降低与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患者血浆VIP、CCK水平与胆囊排空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肝硬化时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对胆囊运动的影响。用放免法测定肝硬化患者及对照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 (VIP)和胆囊收缩素 (CCK)含量 ;用B超测定餐前、餐后胆囊容积及排空率。结果 :肝硬化时血浆VIP、CCK均明显增高 (P <0 0 1,P <0 0 5 ) ;胆囊空腹容积、剩余容积均明显增大 (P <0 0 1,P <0 0 0 1) ,最大排空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Child -PughC级降低 (P <0 0 5 )。肝硬化组胆囊最大排空率与VIP呈负相关 ,胆囊空腹容积及剩余容积与VIP均呈正相关 ,胆囊空腹容积、剩余容积及最大排空率与CCK均无相关。提示肝硬化时VIP增高既抑制胆囊运动 ,又明显降低胆囊张力 ,肝硬化时可能存在对CCK的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囊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超声测定38例患 者行EST前1d,术后2周、1月、3月的空腹胆囊体积;并于脂餐后20~120min每隔20min检测餐后胆囊体积,以不同时间的最小值计算出胆囊排空率。结果EST术后空腹胆囊体积及脂餐后胆囊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1月后趋于稳定,在术后3月空腹胆囊体积由术前(31.4±10.6)ml下降为(17.2±8.7)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脂餐后胆囊体积由(18.2±5.6)ml下降为(7.1±2.5)ml,差异有非常 显著性(P<0.01);胆囊排空率由(4l.9±13.4)%上升为(59.9±11.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EST后胆囊排空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7.
有关研究表明 ,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胆囊排空功能不良 ,而炎性介质前列腺素 (PG)和一氧化氮 (NO)对胆囊排空具有抑制作用[1] 。我们同步测定健康人和胆囊结石患者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血液PGE2 、NO含量及胆囊排空功能 ,以探讨阿司匹林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997年 1月我院B超诊断的胆囊结石患者 3 0例 ,随机分成两组 :阿司匹林组 15例 ,男 5例 ,女 10例 ,年龄为 3 3~4 8岁 ;安慰剂组 15例 ,男 6例 ,女 9例 ,年龄为 3 2~ 4 8岁。另选 1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及胆囊排空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及胆囊排空观察刘诗刘永革谢小平易粹琼肠易激综合征(IBS)为一种常见病,其病理生理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许多资料证实IBS患者存在广泛胃肠道运动障碍。我们用B超方法测定IB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胃及胆囊排空功能,旨在探讨IBS与胃和胆囊运...  相似文献   

19.
奥美拉唑对人胃胆囊排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探讨强力抑酸剂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排空和胆囊排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核素胃排空法及胆囊超声法观察了服用奥美拉唑(20mg/日,7天)对8例正常人与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胆囊排空的影响,进而用放免法测定7例正常人用奥美拉唑后血清生长抑素(SST)、血管活性肠肽(VIP)和胰多肽(PP)以及生物法测定血清胆囊收缩素(CCK)的变化。结果:用药后正常组与反流组餐后2小时胃排空率分别从64.1%±7.6%和68.0%±4.5%降至28.9的±6.4%和29.8%±5.5%(P值均<0.001);胆囊最大排空率也分别从89.4%±1.7的和74.7%±1.9%降至65.6的±4.7%和50.5%±5.0%(P值均(0.001),胆囊持续收缩排空的时间明显缩短,用药后基础与餐后SST.VIP.CCK水平无明显改变;但餐后PP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抑酸后血浆PP释放显著减少,与迷走胆碱能神经张力下降有关,可能是胃、胆囊动力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认为强力抑酸不宜长期单独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与促动力药物合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注氨基酸对胆囊排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全肠外营养 (totalparenteralnutrition ,TPN)损害了胆囊的收缩排空功能 ,出现胆汁瘀滞、胆泥和胆石形成 ,如能改善胆囊排空功能 ,则这些并发症可加以预防。本研究在于探索静脉输注氨基酸 (IVAA)对人体胆囊的收缩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和分组选择非肝胆系疾病住院病人 5 0例 ,男 2 3人 ,女 2 7人 ,年龄 2 7~ 79岁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0例 ,分别一次快速输注 0 .9%生理盐水、6 .9%氨基酸混合液 (15 HBC)和 10 .36 %复合氨基酸 (18 F)进行实验研究。A组为对照组 ,E组为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