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水中分娩产妇与实施椎管内阻滞产妇的分娩镇痛效果及活跃期进展情况,评价水中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8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自愿要求水中分娩且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初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水中分娩。同期、无椎管阻滞禁忌证、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孕妇100例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作为对照组分析两者活跃期时间及镇痛效果。结果:水中分娩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显著缩短。镇痛效果水中分娩与对照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水中分娩模式能够起到与椎管内阻滞类似的镇痛效果,同时较之有效地缩短活跃期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产科镇痛方法将产科分娩镇痛的80例产妇分为硬膜外组(硬膜外阻滞)和联合组(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另选取120例同期未实行镇痛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变化、母儿合并症及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和硬膜外组产钳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和硬膜外组,产钳助产率低于硬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硬膜外组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组和硬膜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阻滞后头痛、皮肤瘙痒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硬膜外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可降低剖宫产率和提高阴道顺产率,但是提高了产钳助产率,且与产程中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宋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6):950-951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以自愿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500例为镇痛组,以同期未要求镇痛的50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产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痛效果好,增加了催产素的使用,可缩短第一产程,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妇及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的效果,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将30例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无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分娩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短,助产发生率也降低(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效果明显,积极的护理则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痛苦,确保分娩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易亮 《现代养生》2014,(16):149-150
目的:观察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配合Doula式分娩及连续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进入活跃期的初产妇426例,按照产妇自由意愿,其中212例采用了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配合Doula式分娩及连续胎心监护,设为观察组;剩余214例采用了常规Doula式分娩及连续胎心监护,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分娩过程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分娩方式比例、产后出血发生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配合Doula式分娩及连续胎心监护,可以有效缩短第一产程,减轻分娩过程的疼痛,同时不会影响母儿结局,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孕妇分为两组,进入活跃期行分娩镇痛的68例孕妇为观察组,未行分娩镇痛的270例孕妇为对照组;分组按照患者自愿的原则。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镇痛效果确切,镇痛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无运动阻滞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程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缩宫素使用率、产后2 h出血量、器械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镇痛分娩对产妇皮质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采取60例来该院分娩的初产妇,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镇痛组。镇痛组的30例初产妇者选用0.06%的罗哌卡因,通过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在产妇分娩时行麻醉镇痛处理;而对照组30例初产妇未行分娩镇痛。观察对照组与镇痛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及新生儿的情况,并测定产妇静脉血及脐血中皮质醇的含量。结果镇痛组的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镇痛组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在镇痛后皮质的醇含量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产妇产后皮质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镇痛分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8.
江亚宁 《中国卫生产业》2013,(1):162+164-162,164
目的临床分析分娩镇痛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自然分娩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自然分娩的400例初产妇、经产妇(距离上次分娩时间超过8年),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研究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干涉率、产程进展、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经过麻醉后,研究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程干涉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pgar评分、产程干涉率、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分娩产妇,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有效改善分娩镇痛效果,缩短产程,产程干涉率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硬膜外阻滞麻醉结合导乐陪伴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实行导乐陪伴加活跃期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镇痛导乐组),对照组100例实行传统分娩(传统分娩组),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等。结果:镇痛导乐组镇痛效果优于传统分娩组,在活跃期宫颈扩张速度较传统分娩组明显加快,手术产率明显减少。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结合导乐分娩镇痛的效果好,能缩短产程,降低手术产率,提高产科质量,是比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前瞻性研究分娩潜伏期延长初产妇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分娩镇痛的100例足月初产妇并分娩潜伏期延长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分娩潜伏期延长但未行分娩镇痛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对照组产妇未行分娩镇痛,仅接受产科常规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产妇镇痛效果差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多于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少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5 min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分娩潜伏期延长初产妇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能有效缩短第一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体温、炎性细胞、C反应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90例孕36~40周、无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按是否要求分娩镇痛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为同期阴道分娩、非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产妇。分别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前24 h、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前2 h、分娩后2 h离开产房前和分娩后24 h 4个时间点对两组产妇分别进行疼痛评分,测量体温,同时在上述4个时间点采静脉血测定炎性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分娩后2 h产妇体温比分娩前2 h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分娩后2 h产妇体温比分娩前2 h无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组硬膜外分娩镇痛后2 h和24 h产妇体温均比对照组产妇体温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硬膜外分娩镇产后2 h产妇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硬膜外分娩镇后24 h产妇白细胞计数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硬膜外分娩镇产后2 h产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硬膜外分娩镇后24 h产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硬膜外分娩镇后2 h和24 h C反应蛋白分别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根据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对产妇中使用抗生素与不使用抗生素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下产时发热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非感染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炎性细胞及C反应蛋白的升高并非一定与感染相关,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不能控制硬膜外分娩镇痛下产时发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结合导乐陪伴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拟经阴道分娩的正常初产妇2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实行导乐陪伴加活跃期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对照组110例实行传统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对疼痛的反应、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镇痛对母儿的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产程明显缩短(P<0.01),剖宫产率明显降低(P<0.05),产后出血无明显增加,且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结合导乐分娩镇痛效果好,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是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针刺镇痛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分娩结局及产后出血的影响,为提高机体疼痛阈值达到镇痛分娩提供可靠辅助镇痛方式的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进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产妇接受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观察组产妇接受硬膜外阻滞联合针刺镇痛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长、分娩结局、产后出血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长短于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妇产后2 h平均出血量、产后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针刺镇痛无痛分娩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同时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高龄经产妇阴道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和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经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高龄经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分娩技术。观察组产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进行无痛分娩。比较2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用时及产妇疼痛情况;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1min,5min时Apgar评分;比较2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及产后2h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用时(311.44±34.58)min,短于对照组的(348.59±40.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74.36±13.74)mL,少于对照组的(76.34±15.9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无痛/轻度疼痛所占比例为92.0%,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4.0%,高于对照组的50.0%,而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8.0%,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min,5min时,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经产妇阴道分娩中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安全可靠,其不仅能够缓解产妇疼痛,还可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程时间、血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102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纳入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腰-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和镇痛后不同时间段(5 min、10 min、活跃期、第二产程)收缩压、舒张压和疼痛模拟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率、分娩结局和围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率(17.65%vs.19.61%)、产钳助产率(31.37%vs.25.49%)、自然分娩率(50.98%vs.54.90%)、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98.04%vs.96.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510.00±87.00)min vs.(540.00±89.50)min、第二产程时间(59.00±19.40)min vs.与对照组(61.00±20.1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后5 min收缩压[(147.00±6.00)mm Hg vs.(137.00±5.84)mm Hg、舒张压(96.50±4.33)mm Hg vs.(91.00±3.20)mm Hg,10 min收缩压(145.00±4.50)mm Hg vs.(134.00±6.10)mm Hg、舒张压(87.00±3.78)mm Hg vs.(81.00±2.69)mm Hg]高于对照组镇痛后5 min、10 min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疼痛(98.04%)与对照组(96.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0级构成比(98.04%)高于对照组(80.39%),1级构成比和2级构成比(1.96%、0.00%)低于对照组(17.65%、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缩宫素使用率(37.25%)少于对照组(5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分娩中镇痛效果明确,对产妇血压和产程时间影响较小,利于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6.
陪伴分娩联合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陪伴分娩联合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同期92例拟阴道分娩的初孕妇分为观察A组25例,观察B组21例,对照组46例,观察A组为自愿选择陪伴分娩联合笑气吸入者,观察B组为自愿选择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为仅进行陪伴分娩而未选择分娩镇痛者,观察3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催产素应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结果两观察组分别与对照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B组效果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跃期时间,观察B组短于对照组(P<0.01),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3组使用催产素、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陪伴分娩联合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产妇的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情绪,有效缓解分娩疼痛,缩短了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持续性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和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无产科及内科重大并发症初产妇410例,其中自愿要求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210例作为干预组,另选同期传统方法分娩200例为对照组,未使用药物止痛措施。观察两组产妇产痛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等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分娩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胎儿情况及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母婴影响小,镇痛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产程,增加顺产率,安全可靠,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未采取镇痛分娩的35例产妇当作对照组,将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的35例产妇当作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时间、VAS评分、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中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定期产前检查且自愿要求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7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28例定期产检、传统方式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等。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是目前一种理想的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方法 将285例产妇根据其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138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法行分娩镇痛,对照组147例采取常规分娩法.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进展、产痛程度、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21.7%(30/138)比43.5%(64/147)]、活跃期[(252.7±122.8)min比(309.7±117.6)min]、第二产程[(51.4±12.8)min比(45.6±13.9)min]、Ⅰ级产痛率[91.3%(126/138)比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新生儿窒息、第三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其镇痛效果较好,对母儿影响较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