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胃管插入时因咽部受刺激易引起恶心、呕吐,有时因反复插入或动作稍粗引起鼻咽部黏膜出血,患者不但承受很大痛苦,甚至引起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反应.本院2003年4月开始将利宁(R)凝胶用于胃管插入过程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针在无痛胃镜检查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4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记录胃镜检查中丙泊酚的用量,胃管插入时所引起的应激反应以及检查前、中、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电针组胃管插入时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发生率低,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平稳,与对照组相比丙泊酚用量无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血压、心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可以有效抑制胃管插入时所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但对丙泊酚的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们采用十二指肠管导丝插胃管,取代传统插胃管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材料:十二指肠管导丝。方法:先测量需要插入胃管的长度,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将导丝沿胃管末端插入胃管前端,然后自鼻腔将胃管缓缓插入胃部,拔出导丝。验证胃管在胃内,给予妥善固定。讨论:常规插胃管的方法,胃管易误入口腔。反复  相似文献   

4.
明荣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151-151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成人胃肠减压时胃管置入长度,以达到更好的胃肠减压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置入胃管的长度为耳垂-鼻尖-剑突的长度为45cm~55cm,观察组胃管插入长度为55cm~65cm。结果:观察组在胃液的引流量,减轻腹胀程度及胃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外科成人患者胃管插入长度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再延长10cm~15cm。  相似文献   

5.
胃管插入时因咽部受刺激易引起恶心、呕吐 ,有时因反复插入或动作稍粗引起鼻咽部黏膜出血 ,患者不但承受很大痛苦 ,甚至引起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反应。本院 2 0 0 3年 4月开始将利宁 凝胶用于胃管插入过程中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3年 4月— 2 0 0 4年 8月在我院肝胆外科需要术前插胃管的患者 4 0 0例 ,年龄 2 0~ 7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0 0例。 2组患者一般情况相似 ,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观察组将用物备齐置于患者床旁 ,检查鼻腔有无狭窄、红肿、畸形等 ,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向…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们协助临床科室,对服毒昏迷病人急需洗胃,而胃管又无法插入。我们采用麻醉喉镜明视下,先将气管插管导管插入食道,而后引导胃管插入,顺利成功。 病例:患者,男,20岁,因服毒,急送入我院,患者已处于昏迷状态,躁动,牙关紧闭。急诊科,经多次经鼻腔插胃管,1小时之久未能成功。我们应邀前去协助插胃管,以开口器开口,在麻醉喉镜明视下,用吸引器。吸净口腔中分泌物,将气管插管导管插入食道,胃管经导管顺利插入胃,然后,用牙垫固定。以后,我们多次采用此方法协助临床科室插入胃管,效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5年9月~2008年10月对39例呈昏迷状态的有机磷中毒患者插入胃管的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喉镜协助插入胃管,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改进型气管导管经口插入胃内在小儿急诊洗胃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改进型大容量套囊的小儿聚乙烯透明气管导管在普通胃管插入困难时替代普通胃管经口插入胃内在小儿中毒洗胃时的应用。方法  5例中毒患儿 ,反复多次常规胃管插管失败后 ,用麻醉咽喉镜明视下经口顺利插入改进型气管导管 ,将牙垫放于两齿之间 ,用胶布将导管于牙垫同时缠绕固定于双侧面部。待胃内洗出物清亮后 ,拔出导管。结果 改进型气管导管均在 5min内插入胃内 ,从中切牙计算的插管深度为 (30 .5 2± 1.4 2 )cm ,洗胃过程顺利。洗胃后大便潜血试验全为阴性。结论 改进型小儿气管导管韧性和弹性合适 ,容易插入胃内 ,为快速排出毒物赢得时间 ,洗胃过程中不易被食物所阻塞 ,只要仔细操作 ,不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在其它方法插入胃管困难时 ,改进型气管导管替代胃管有其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导丝导引插胃管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昏迷患者的鼻饲和外科手术引流胃液几乎完全依赖胃管 ,但昏迷患者没有吞咽动作 ,胃管的插入有一定的困难 ;手术中全麻患者则不仅不可能吞咽 ,而且因已经插入气管导管 ,胃管插入更加困难[1] ,故此时应用导丝导引插胃管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现将方法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2 5例 ,其中昏迷需鼻饲的患者 9例 ,全麻手术中发现漏插胃管 1例 ,全麻手术中胃管脱出 1例。年龄 4个月~ 80岁。全麻患者均无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咽部肿物及出血性疾病。1 2 方法 ①对确需插胃管患者 ,首先排除鼻咽部疾病和出血性疾病 …  相似文献   

10.
清醒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留置胃管常用于胃肠减压、胃肠道的营养支持,但是留置胃管易对鼻、食管和胃黏膜造成损伤,使患者出现疼痛和不适等症状,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谨慎操作和严密观察,以防出现炎性水肿、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采用延长胃管插入长度为55~70cm,用0.45%氯化钠溶液,每4小时重复间歇洗胃3~6次。结果 延长胃管插入长度可缩短洗胃时间,两种洗胃方法 对重度有机磷中毒病死率的影响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延长胃管插入长度重复洗胃法,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3种改良的小儿胃管插管方法效果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胃管是儿科治疗中常用的护理技术,尤其是早产儿及腹部手术,留置胃管是必要的治疗手段。然而,食管毗邻气管,胃管误插入气管的情况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患儿在插胃管时紧张、恐惧、不合作、哭闹不止,难以配合做吞咽动作,加之胃管细软,给插管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掌握不好,极易误人气管,还可造成消化道黏膜损伤及喉痉挛。近几年来,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对插管进行改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留置胃管是脑外科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是将橡胶或硅胶鼻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由于脑外科部分病人脑部的损伤,导致意识障碍和(或)吞咽反射消失或减弱,患者不能经口进食,胃管内鼻饲流质则成为这些病人最经济、方便的肠内营养方式。为了病情的需要常常要将胃管保留数日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管经常意外脱出,需要重新插入,  相似文献   

14.
胃肠减压插管长度探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插管长度对胃肠减压效果影响。方法对182例不同身高患者胃肠减压插管进行观察。结果182例患者胃管插入长度为45~55cm,90例达贲门部(49.4%),在贲门上1cm19例(10.4%),仅73例达贲门下2cm(40.1%)。胃管插入深度55~68cm时胃管末端可达胃窦部,术后引流效果满意。结论个体身高不同,插管的长度也不尽相同,插管时一定要因人而异,以免胃管插入的长度不够而影响胃肠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良鼻饲模式及护理,以期提高急性脑卒中病人插管的成功率,预防鼻饲时并发症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插胃管时通过调整病人卧位、床头高度、协助者托起病人下颌关节向上前抬起、操作者在插入15~16cm时,右手碗部向后上方用力,然后向下快速将胃管送下,在鼻饲时注意确定胃管的位置、调整四度,合理安排护理时段。结果:一次性插胃管成功率提高迭98.7%,没有一例病人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伴昏迷患者胃管置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患者呼吸道不畅时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此类患者的各种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仅靠静脉输液来提供能量是不够的,必须行留置胃管、鼻饲疗法。但这类病人由于昏迷,在插胃管时不能配合吞咽或没有吞咽动作,而且气管切开病人由于气管套管的阻碍等因素,导致胃管插入困难。我科改进了常规的胃管置管术,大大增加了置管的成功率,现将操作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中风患者鼻胃管插入技巧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18.
韦庆雄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45-146
综述了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鼻饲法的护理研究进展,从鼻胃管置入方法;鼻饲管插入深度研究;胃管固定方法的研究;鼻饲方法的改进4方面进行研究,留置胃管鼻饲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留置胃管鼻饲流质饮食的广泛应用,如何保证胃管顺利插入,并在预定时间内安全留置,防止其脱出胃肠道以及提高患者舒适度,成为我们护理上关心的问题,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熟练掌握鼻饲法的护理操作技术,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患者顺利康复,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昏迷病人插胃管方法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昏迷病人置入胃管是临床常有基础护理操作。传统胃管插入法是以单手托头进行操作。但应用中常有失败,原因是操作者单手托起昏迷病人头部并保持一定姿势,同时又要与另一手协调配合,感到力不从心,遇躁动病人更觉困难,故易致插管失败。另外,单手操作常因重力作用导致胃管滑脱,操作时一次成功率较低。为提高单人置管的一次成功率,我们试用“双枕垫头法”为昏迷病人插入胃管,比传统单手托头法成功率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抢救服毒患者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尽快彻底清除胃内容物。担负急诊抢救工作的护士应熟练掌握中毒洗胃的技术,并能及时解决洗胃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有保证抢救中毒患者。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1 抢救器材的准备与保养洗胃所用器材如胃管、压舌板、开口器、喉镜、洗胃机、吸引器等应保持清洁干燥,处于功能良好状态。在胃管前端10cm左右要有多个黄豆大小交错排列的开口以便污物吸出。2 洗胃的操作和配合2.1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2.2 昏迷患者胃管插入方法:由于患者意识丧失,不能在胃管插入时做吞咽动作将胃管送入食道,盲目插入胃管既延误时间,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