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海水淹溺型兔肺损伤后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不同剂量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了解地塞米松对海水淹溺型兔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兔经气管注入海水,制备海水淹溺型肺损伤兔模型.将3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海水淹溺组、地塞米松低剂量(0.5 mg/kg)、中剂量(1 mg/kg)、高剂量(5 mg/kg)组.海水淹溺组、地塞米松各剂量组于手术稳定20 min后经气管插管注入配方海水(2 ml/kg),对照组气管切开后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各剂量组同时经颈动脉注入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注射地塞米松后1、3、6 h取血,测血清NO浓度,并于注射地塞米松6 h后处死动物,迅速取出肺脏,测定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光镜下观察肺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 海水淹溺可以使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内蛋白含量、血浆中NO含量、肺组织中NOS活性升高,使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引起肺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地塞米松可减轻海水淹溺引起的肺损伤,但地塞米松各剂量组与海水淹溺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海水淹溺可明显升高兔血清中的NO含量,地塞米松可减轻海水淹溺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海水淹溺致急性肺损伤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向兔气管插管内灌入海水,建立海水淹溺致急性肺损伤模型.方法 观察不等量海水灌入气管插管兔肺内后症状学、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肺损伤指标、组织学等变化,寻找符合急性肺损伤诊断标准的合适的灌入海水量.结果 2~3 ml/kg的海水灌入兔肺内后,氧合指数、影像学等指标显示符合国际公认的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结论 向兔肺内灌入适量海水,成功复制出既符合海水淹溺的实际情况,又符合国内外急性肺损伤诊断标准的海水淹溺致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水淹溺是导致落水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海水淹溺方面的研究,并在基础研究与临床救治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理论和模型制作方面,确立了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SWD-ALI)的概念,成功复制出SWDALI动物模型,明确了肺组织的病理及病理牛理改变;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而也有大量的报道,为阐明肺损伤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通过与淡水淹溺进行对比,发现SWD-ALI具有致伤重、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将很快发展为海水淹溺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WD-ARDS);在救治方面,确立了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上述研究成果为以后更全面地认识SWD-ALI、提高海水淹溺伤员的救治成功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海水淹溺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淹溺是军队海上训练、作战及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海水淹溺后,除少数因喉头、气管反射性痉挛引起急性窒息外,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海水淹溺肺水肿(PE-SWD)。国外资料显示,海水淹溺1831例中,单纯PE-SWD病死率为5.2%,伴有血压下降者病死率为19.4%,伴有呼吸停止或心脏骤停,病死率则高达44.0%~93.0%。海水淹溺后绝大部分患者均有肺损伤,并继发肺水肿,甚至海水型呼吸窘迫综合征(SW-RDS),从而使病情更加危重,救治极为困难[1-2]。现将海水淹溺机制研究进展作一介绍。1淹溺过程一般而言,发生淹溺时淹溺者均试图呼吸,大部分淹溺者会将少量的水或胃内容物吸入肺内,少部分淹溺者会因咽部反射性喉痉挛而不会吸入水。随着时间的延长,淹溺者呼吸不畅,会引起氧消耗增加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在不自觉屏气期,淹溺者吞入的大量水会进入胃肠道。而随着动脉氧分压进一步下降,喉痉挛松弛,也会导致大量水吸入肺内[3]。2淹溺的病理生理学2.1气道、血流动力学尽管有学者对大量的动物淹溺模型进行了研究,但淹溺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尤其对淹溺后气道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缺乏了解。早期文献认为,淹溺很...  相似文献   

5.
海水淹溺致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淹溺是海难和航海作业事故中造成死亡的原因之一。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海水进入肺内后导致的急性肺损伤(seawater 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SW-ALI),并由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seawater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SW-RDS)。有人将海水淹溺分为近淹溺(near-drowning)和淹溺(drowning),认为淹溺是指由于浸没或吸人海水后在24h内死亡者;而近淹溺是指经历上述事件后24h内仍存活者。WHO一度将淹溺事件分为淹溺(drowning)、近淹溺(near-drowning)、近近淹溺(near-near—drowning)。后来的研究发现,上述定义并不能准确反映研究者及临床医生对淹溺概念的准确理解。现在一般认为,海水淹溺是指浸没或吸人海水后海水进入呼吸道导致的窒息,  相似文献   

6.
淡水淹溺致急性肺损伤兔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向新西兰兔气管内灌注不同剂量淡水,研究淡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28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C)组及F8组,F10组、F12组(分别灌注8、10、12ml/kg淡水).观察各组灌沣前,灌注即刻(0min),灌注后5、30min和1、2、3h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于实验终点处死动物,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肺湿/干重比和微血管通透指数的变化.结果 各淡水灌注组在灌注即刻呼吸频率均明显增快,口唇发绀,双肺底闻及少许湿啰音;灌注瞬间心率均有少许加快,但与C组及灌注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8组和F10组在灌注淡水后MAP变化缓慢,于30min后下降,与灌注前和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F12组在灌注即刻MAP即出现下降,与灌注前和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灌注组动物均出现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氧合指数、BE值和渗透压下降.F12组自灌注时即出现氧合指数低于300mmHg并维持1h,与F8、F10组比较更稳定、持久.各灌注组动物的肺组织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损伤,且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但仅F12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增加(P<0.05).结论 不同剂量淡水灌注均可引起不同程度肺损伤,灌注淡水12ml/kg可以成功建立较为稳定的淡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海水淹溺所致肺损伤并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向兔肺内灌入海水造成急性淹溺肺水肿模型。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兔动脉血气、酸碱等6项指标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Na+-K+-ATP酶等9项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定量测量。结果:灌海水后兔动脉血pH、PaO2、血氧饱和度(SO2)、实际碳酸氢盐(AB)和碱剩余(BE)等5项指标明显降低(P<0.01)。PaCO2在灌海水后10~30分钟呈短暂性升高。在海水淹溺肺水肿(PE-SWD)组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Na+-K+-ATP酶活力显著降低,肺泡Ⅰ、Ⅱ型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Ca2+沉淀颗粒明显增加。结论: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可认为是海水淹溺后肺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细胞内钙超载和肺内Na+-K+-ATP酶活力降低与PE-SW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SWD ALI)后血清及组织血管内皮乍长因子(VEGF)及其可溶性受-1(sVEGFR-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8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制作SWD-ALI模型),分别用于3h和6h时间点(每组7只)的观察.分别检测各组动物的肺微血管通透指数、肺湿/干重比和肺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法榆测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的VEGF及sVEGFR-1表达,RT PCR法检测肺组织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在肺组织的分布.结果 海水淹溺后,肺组织湿/干重比、肺微血管通透指数均增高,肺组织病理损伤重,6h时点肺组织湿/干重比略低于3h.而肺组织病理学积分仍高于3h.血清中VEGF和sVEGFR-1水平均明显升高,并与损伤时间(r=0.837,r=0.761,P<0.01)和病理积分呈正相关(r=0.796,r=0.839,P<0.01).VEGF和sVEFR-1在肺组织及BALF中的表达均明显减低,两者mRNA的表达也明显减低,6h时有所回升.免疫组化提示VEGF在对照组大量表达,分布均匀,淹溺后表达明显减少,分布不均.结论 SWD-ALI时,VEGF和sVEGFR-1表达异常,两者变化规律一致,其水平与肺损伤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SWD-ALI)的治疗作用,探讨地塞米松的应用价值并选择理想的治疗剂量.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8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S组(制作SWD-ALI模型后不做任何处理)及DO.5组、D1组、D5组(制作SWD-ALI模型后,分别经耳缘静脉注入地塞米松磷酸钠0.5、1.0、5.0mg/kg).分别观察各组灌注前、灌注即刻(Omin)及灌注后30、60、120、180min时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及部分时间点血清TNF-a水平,于实验终点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测定肺湿/干重比、肺微血管通透指数.结果 海水灌注后各组动物均出现呼吸频数,D5组出现四肢阵挛;与s组比较,各地塞米松治疗组PaO2、PaCO2及BE均轻度改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明显减少(P<0.01),肺组织湿/干重比、肺微血管通透指数、肺组织病理评分及TNF-a表达水平均显著减低(P均<0.01),除TNF-a水平下降以D5组为著外,其余各项指标改变均以D0.5组最为显著.结论 地塞米松治疗可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减轻肺水肿和肺损伤程度,降低肺微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并且以小剂量使用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早期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及相关细胞因子动态变化。方法 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0 h)和海水灌注后1、3、6、12、24 h组。灌注组经气管插管灌注2 ml/kg海水。观察各组动物血气分析的变化。计算肺湿干重比值、肺通透指数。以非放射性凝胶迁移实验分析肺组织NT-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浓度,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肺病理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海水灌注组氧合指数迅速低至300 mmHg以下,持续时间长达6 h(P<0.01);肺大体标本淤血水肿严重,显微镜下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等急性肺损伤病理学征象;肺湿干重比于海水灌注后3 h达高峰,肺通透指数及肺病理评分以海水灌注后6 h组数值最高;肺组织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表达量显著增高,并于6 h达高峰。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早期NF-κB活性与TNF-α、IL-1β、IL-10及肺病理评分正相关(P<0.05),TNF-α、IL-1β、IL-10与肺病理评分、肺通透指数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NF-κB活化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早期与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密切相关,在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