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小肠平滑肌肉瘤2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肠平滑肌肉瘤发生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较困难。本文收集我院1964年~1995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平滑肌肉瘤26例,重点分析该病的诊断及误诊原冈。对象和方法本组那例中,男9例,女17例,男:女为1:1.9;平均年龄为47.6岁(16~71岁),40~70岁占77.8%。症状出现至手术的病程平均28个月(2小时~27年),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15例(57.7%),消化道出血13例(50%),腹痛8例,中重度贫血8例,消瘦5例,肠穿孔3例,肠梗阻1例,黄疽2例。肿瘤分布:十二指肠9例,空肠7例,回肠3例,有7例只记录为小肠,未具体描述。肿瘤平… 相似文献
3.
小肠恶性肿瘤64例误诊原因分析新汶矿务局中心医院(271233)范廷勇,孔繁宏,高灵芝,李震东1966~1995年,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64例,但入院时诊为小肠肿瘤15例、肠梗阻25例、肠或腹腔结核6例、卵巢肿瘤5例、溃疡病出血4例、... 相似文献
4.
198 2年 2月至 2 0 0 0年 3月 ,我院共收治小肠肿瘤患者 43例 ,并肠套叠者 2 7例 ,术前误诊为阑尾炎 11例。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7例 ;年龄 30~ 72岁 ,平均 42 .5岁。病程 2天至 10年。7例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痛 ,经抗炎等治疗好转后又加重 ;3例为急性腹痛伴腹胀、呕吐 ,无血便 ;1例为慢性腹痛 ,大便隐血试验 ~ 。11例均行手术治疗 ,术中均探及小肠肿瘤并肠套叠。肠套叠类型为回 -盲型 6例、回 -结型 3例、回 -回型 2例 ;病理诊断为小肠恶性淋巴瘤 1例、腺癌 1例、平滑肌瘤 2例、脂肪瘤 7例。术后… 相似文献
5.
男患,34岁。1985年11月下腹部痛伴轻度尿频,以后下腹胀、钝痛逐渐加重,但从无发热盗汗等。检查见有明显腹水,肝功正常。按结核性腹膜炎(简称结膜)治疗,无效。经几家医院会诊、住院治疗,肝功改变逐渐加重,排放腹水并化验,多次进行B 超、核 相似文献
6.
女,44岁,因腹胀腹痛伴消瘦2月,发现腹部包块半月入院.院外腹部CT示肝内多发占位病变,肝癌可能性大.既往否认肝炎,血吸虫等病史.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左上腹可触及10 cm×15 cm包快,质硬,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7.
妊娠急性脂肪肝11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急性脂肪肝11例误诊原因分析梁山县人民医院(272600)牛月平,沈祥兰,刘敏我院1984~1995年将11例妊娠急性脂肪肝误诊为其他疾病,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误诊为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3例举例:女,25岁,妊娠30周,因食欲不振、头痛、恶心、... 相似文献
8.
9.
10.
刘兴贵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7)
小肠平滑肌肉瘤长期误诊为胃出血1例浙江省萧山市第一人民医院(311200)刘兴贵病例摘要:患者男,51岁。反复黑便17年。多在秋末春初发生,每年至少2~3次,均为黑便,有时成形,有时为糊状,量多时每日解3~4次,每次约100~250g不等。大多持续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结合北京安贞医院2001年10月至2009年3月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原发性肺动脉肉瘤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和国外有关文献,对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误诊、误治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临床表现和肺血栓栓塞症相似,主要有活动性呼吸困难/气促、胸闷、胸痛、咳嗽、咯血、晕厥等,无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扩大,三尖瓣返流.肺动脉高压,右室流出道及主肺动脉内团块样异常回声;多普勒血管超声显示下肢静脉正常;CT肺动脉造影显示肺动脉扩张,管腔狭窄,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大块充盈缺损等.4例患者术前全部误诊为肺栓塞,给予溶栓抗凝治疗,疗效不佳.手术后死亡1例,3例存活者病情缓解,无一例辅助放疗和(或)化疗.结论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临床上少见,易误诊为肺栓塞给予溶栓抗凝治疗,确诊需手术,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马黎民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9,(5):538-538
1998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包括会诊、转诊有皮肤表现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94例,其中有11例在诊治过程中出现漏诊或误诊,误诊(或漏诊)率为11.70%。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小肠平滑肌肿瘤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小肠平滑肌肿瘤较少见,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且无可靠的检查手段,因此误诊率较高.为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本文收集我院1969年至199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平滑肌肿瘤20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平滑肌肿瘤,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8~70岁,以30~60岁居多.其中平滑肌瘤9例,平滑肌肉瘤11例.临床表现病程长短不一,从1天到12年,平滑肌瘤平均病程为2年,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14.
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最多见于食管鳞癌 ,其它恶性肿瘤少见 ,尤其是食管平滑肌肉瘤更罕见。现对1994年~1997年我院及其它几家三级医院收治的24例食管平滑肌肉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内镜分析。材料与方法 :取自我院及其它几家三级医院1994 -1997年收治的食管平滑肌肉瘤24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 ,其中男13例 ,女11例 ,男女比例1 :1 ,年龄29~72岁 ,平均57.2岁 ,占同期收住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48 %。讨论食管平滑肌肉瘤发病率低 ,约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5 %。食管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表现为吞咽… 相似文献
15.
16.
17.
韩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30):3448-3450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减少术前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01/2007-12我院36例胃平滑肌肉瘤临床及内镜资料,总结患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临床特征.结果:36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31例(86.1%),4例大出血导致休克.上腹包块22例(61.1%),无规律性上腹痛25例(69.4%),贫血28例(77.7%),幽门梗阻3例(9.6%).上消化道钡餐17例,诊断为胃癌10例,胃溃疡4例,3例未发现病灶.上腹部CT 25例,18例胃实质性包块,其中诊断为胃平滑肌肉瘤5例,3例胰腺假性囊肿,4例胰头占位.31例作胃镜检查并取活检,仅7例确诊为胃平滑肌肉瘤(22.6%).肿瘤转移与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及生长部位无关.结论:胃平滑肌肉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手术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1989年10月至1992年4月收治4例有并发症的小肠憩室病人,开始均误诊。为提高对本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结合此4例讨论其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肠肿瘤容易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小肠肿瘤的诊断率.方法我院7a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31例,其中术前误诊19例,误诊率达61.2%.术前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DU)4例,幽门不全梗阻5例,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4例,低位胆道梗阻2例,肠梗阻2例,卵巢肿物2例.年龄以50岁~70岁发病率高(12/19)占63%.临床表现以腹痛,消瘦,腹胀,呕吐,黑便,贫血为主,病程1wk~20a.结果手术中所见肿瘤部位:十二指肠11例(球部2例,降部8例,水平部1例);空肠2例,回肠6例.肿瘤的性质:良性3例(平滑肌瘤2例,乳头状腺癌1例);恶性16例(腺癌10例,平滑肌肉瘤3例,恶性淋巴瘤1例,恶性血管外皮瘤1例,乳头状腺瘤恶变1例).单发病灶15例,多发灶4例(肺鳞癌伴小肠乳头状腺癌恶变1例,结肠癌伴十二指肠降部腺癌,回肠腺癌各1例,降结肠腺瘤伴回肠癌1例).结论小肠肿瘤虽发病率不高,仅容易误诊,尤其是早期诊断更为困难。为防止误诊,提高诊断率,应对可疑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相似文献
20.
粒细胞肉瘤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粒细胞肉瘤(GS)的诊断、发病机制、治疗以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08年5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例GS患者的误诊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7例患者初诊时被误诊,分别被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乳腺肿瘤2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误诊率为63.6%,其中形态学误诊4例(36.4%),医学影像学误诊3例(27.3%)。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复发者,既往均有AML-M2病史,同时有染色体t(8;21)异常,1例伴有del(11)(q)。8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20.5个月(6~40个月),其中5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6~23个月),3例接受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和(或)HSCT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32~40个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患者。结论GS在临床特征、医学影像学和形态学上容易误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为其诊断的重要依据。联合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帮助诊断。GS复发率高,预后差,高强度的化疗有望延缓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AML-M2伴有染色体t(8;21)可能为其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