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参苓益胃胶囊的药效学及毒理学进行基础研究。方法采用小鼠胃排空、大鼠慢性胃炎模型观察参苓益胃胶囊对胃的防护作用;观察参苓益胃胶囊对正常大鼠胃液分泌、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观察小鼠对参苓益胃胶囊最大耐受量。结果参苓益胃胶囊对小鼠胃排空无影响,可使大鼠胃酸酸度显著回升,胃蛋白酶活性回升。结论参苓益胃胶囊对小鼠胃排空无影响,可使慢性胃炎模型大鼠相应病理指标朝趋于正常值方向呈显著性改善,提示参苓益胃胶囊有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作用,且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益胃汤治疗老年人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给予中药益胃汤治疗,药用:北沙参、党参、生地、玉竹、冰糖、芍药、甘草,疗程4周,观察胃镜、病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益胃汤治疗老年人萎缩性胃炎总有效率为86%。结论:中药益胃汤治疗老年人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益胃康颗粒剂对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益胃康颗粒剂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幽门螺杆菌(Hp)生长的影响,以及益胃康颗粒剂存在时Hp对几种常用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Hp接种于含不同浓度益胃康颗粒剂的布氏肉汤中培养,测定益胃康对三种菌株的抑制直径的改变.E检测法检测益胃康对甲硝唑等抗生素MIC的影响.结果:(1)益胃康颗粒剂可抑制Hp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与甲硝唑大致相当,明显优于克拉霉素.(2)益胃康颗粒剂存在时,分别使100%,75%及75%的Hp对甲硝唑及克拉霉素的MIC降低,提示益胃康颗粒剂可使Hp对上述抗生素的敏感性增高.结论:益胃康颗粒剂可抑制Hp的生长,提高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及羟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中医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运用益胃汤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结果:采用益胃汤中医辨证用药,益胃养阴,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良好。结论:益胃汤治疗老年人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王杰  盛权  朱虹  孙峰  丁懿 《江苏中医药》2014,46(2):77-79
目的:探讨健脾益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益胃汤低剂量组(JPYW-L)、健脾益胃汤中剂量组(JPYW-M)、健脾益胃汤高剂量组(JPYW-H)和阳性药物(维酶素)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水杨酸钠法制作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灌服蒸馏水或相应药物,连续8周。观察大鼠胃黏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TL)。结果:健脾益胃汤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胃黏膜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健脾益胃汤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GAS含量均明显升高,血浆MTL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健脾益胃汤能改善大鼠胃黏膜的病变,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对血清GAS、血浆MTL水平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升阳益胃汤妇科疾病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升阳益胃汤妇科疾病应用举隅莒县人民医院(276500)朱秀成莒县招贤中心卫生院(276526)史金玲关键词升阳益胃汤,崩漏,泄泻,水肿,带下升阳益胃汤为李东垣所创,本方由六君子汤加黄芪、黄连、柴胡、泽泻、白芍、防风、羌活、独活组成,以其健脾益胃、升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升阳益胃汤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夹尾刺激联合不规则饮食方法制备模型,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升阳益胃汤高、中、低剂量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29.34、14.67、7.34 g/kg;阳性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2.7 m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周。通过测定大鼠血清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观察升阳益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胃肠动力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升阳益胃汤高剂量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明显提高(P<0.01),升阳益胃汤中剂量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略有提高(P<0.05)。升阳益胃汤高剂量组大鼠的MIL、GAS、VIP水平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升阳益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具有提高小肠推进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MTL、GAS、VI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益胃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初老雌性大鼠血浆中CD4、CD8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10~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入选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空白组、模型组、益胃汤高剂量组、益胃汤中剂量组、益胃汤低剂量组、氟西汀组.灌胃加造模30天后,取股静脉血用于检测CD4、CD8值.结果:益胃汤高剂量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比较CD4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益胃汤低剂量组CD4值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及氟西汀组;益胃汤高、中、低剂量组CD8值较模型组有降低趋势,益胃汤高剂量组CD4/CD8值较模型组显著性增高,较低剂量组亦明显增高.结论:益胃汤可能通过提高CD4含量,调节CD4/CD8值来达到缓解"慢性疲劳"大鼠躯体及心理的应激状态,从而促进疲劳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临床经验方益胃饮开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阐明其体内药效物质基础,为益胃饮的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快速鉴定益胃饮水提物化学成分,及其经大鼠灌胃给药后吸收入血的移行成分。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00 × 2.1 mm,1.8 μm)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技术,正负离子模式扫描,对益胃饮水提物、空白血清及大鼠灌胃益胃饮水提物后的含药血清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血中移行成分。结果 通过SCIEX OS软件比较色谱峰保留时间、化合物精确分子量以及二级质谱裂解规律等方式,共归属益胃饮化学成分88个,益胃饮含药血清移行成分27个。结论 建立的基于UHPLC-Q/TOF-MS的益胃饮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揭示益胃饮防治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总结王兴臣教授临床应用升阳益胃汤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通过分析其临证运用升阳益胃汤的诊疗思路,并选取耳鸣、重症肌无力、腰痛等典型医案3例进行论述。从该方药物组成及方证证候分析,升阳益胃汤方证病机为脾胃虚弱,湿热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内化郁热,王兴臣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灵活多变,效果肯定,值得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益胃饮治疗胃癌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益胃饮治疗胃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动物试验:通过建立小鼠肺转移瘤模型,研究益胃饮灌胃给药对615小鼠肺转移瘤形成与生长的影响;②免疫组化试验:通过对小鼠肿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研究益胃饮对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黏附分子变异体6(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通过对小鼠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益胃饮灌胃给药对荷瘤小鼠血清VEGF、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益胃饮可抑制小鼠肺转移瘤的形成与转移,并抑制肿瘤组织表达VEGF、MMP-9和BCL-2,下调荷瘤小鼠血清VEGF、MMP-9表达水平。结论:益胃饮具有抑制胃癌细胞复发及肺转移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是益胃饮抑制了MMP-9、BCL-2及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取益胃汤药物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药物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并检索OMIM、Gene Cards两大疾病靶点数据库,然后获得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 2. 1软件构建PPI网络,选出degree值排名前10的作用靶点。通过Metascape平台对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益胃汤中得到13个药物活性成分,62个与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的作用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益胃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模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发挥着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颗粒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力竭游泳时间、跨格运动次数)及血清睾酮T和皮质酮CORT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诺迪康胶囊组、升阳益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不造模,其余组进行造模及灌胃。造模前后以及末次灌胃后测量大鼠行为学。最后一次灌胃后测定大鼠血清中T和CORT的含量。结果:诺迪康胶囊组和升阳益胃颗粒组CORT含量较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诺迪康组较升阳益胃颗粒中浓度组CORT含量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 0.01);诺迪康胶囊和升阳益胃颗粒组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及睾酮T含量均高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升阳益胃颗粒中浓度组高于诺迪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正常组与诺迪康胶囊组、升阳益胃颗粒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而与升阳益胃颗粒中、高剂量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升阳益胃颗粒中、低、高剂量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升阳益胃颗粒可以明显增加慢性疲劳大鼠跨格数量,显著延长其疲劳游泳时间,血清睾酮T含量显著增加,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胃汤延缓初老大鼠卵巢机能衰老的机制。方法:4~6月龄雌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益胃汤高剂量组,益胃汤中剂量组,益胃汤低剂量组,己烯雌酚组,模型对照组,六味地黄丸组。灌药4周后,断头处死,取右侧卵巢用于RT-PCR测卵巢抑制素α亚基mRNA的表达。结果:益胃汤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使卵巢抑制素α亚基mRNA表达增加。结论:益胃汤具有增加卵巢抑制素的分泌的作用,这可能是其延缓卵巢机能衰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保肝益胃合剂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四氯化碳(CC14)2mL/kg,硫代乙酰胺(TAA)200mg/kg,腹腔注射(ip),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模型;保肝益胃合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甘草酸二胺胶囊(甘立欣)灌胃治疗。测定保肝益胃合剂对肝损伤大鼠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同时观测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评价肝脏损伤程度和药物的保护作用及观察死亡率。结果:CC14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模型实验:正常对照组无死亡,保肝益胃合剂组和保肝益胃合剂+易善复组死亡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保肝益胃合剂组ALT、AST值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别(P<0.01);保肝益胃合剂组大鼠肝细胞坏死评分值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与之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TAA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模型实验:保肝益胃合剂组ALT、AST值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保肝益胃合剂对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袁志兴 《四川中医》2001,19(12):26-27
目的:探讨益胃汤对胃癌术后残胃炎的作用。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残胃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益胃汤,对照组按常规处理。结果:在治疗胃癌术后残胃炎方面益胃汤优于常规治疗。结论:益胃汤对胃癌术后残胃炎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将段富津教授临床中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的多种疾病进行总结,归纳出段老对升阳益胃汤的认识,以及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各种疾病的准则,每种疾病均附有案例一则,通过对各种疾病的病机及方药配伍的分析,以期为临床运用升阳益胃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益胃汤延缓初老雌性大鼠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方法 4~6月龄雌性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SD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益胃汤高剂量组、益胃汤中剂量组、益胃汤低剂量组、己烯雌酚组、模型对照组.灌药4周后,取左侧卵巢用于检测卵巢Bcl-2、Bax、Caspase3、细胞色素C.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胃汤可使卵巢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Bcl-2/Bax比例增加(P<0.05),Caspase表达减少,细胞色素C减少,卵巢细胞凋亡减少,但达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且益胃汤高、中、低剂量组在实验中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益胃汤通过抑制线粒体通路引起的级联反应抑制初老雌性大鼠卵巢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延缓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滋阴清热,益气;滋阴益胃,清幽解毒;滋阴益胃,疏肝柔肝;滋阴益胃,活血化瘀四方面概述近5年中医治疗胃阴虚证胃脘痛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李燕 《四川中医》2009,27(6):10-12
目的:观察“益胃法”对初老雌性大鼠CFS模型动物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影响。方法:4-6月龄雌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采用复合刺激法造模。模型动物随机分为:(1)空白对造组、(2)益胃汤高剂量组、(3)益胃汤中剂量组、(4)益胃汤低剂量组、(5)氟西汀组。灌药4周后,断头处死,取脑组织进行检测。结果:益胃汤通过调节单胺类递质降解的主要酶MAO的含量,使MAO含量减低,使NE、5-HT含量升高;DA含量呈降低趋势。结论:益胃汤可能通过改善中枢神经递质代谢从而促进疲劳状态的恢复,提高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