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年龄增生性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林  金先庆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4):3666-3667,T002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年龄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初步探讨TGF-β1的表达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年龄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增生性瘢为对象,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19岁,20-50岁增生性瘢痕与各年龄组正常皮肤的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结果 增生性瘢痕组织的TGF-β1含量显著大于正常皮肤。1-19岁增生性瘢痕组TGF-β1表达较20-50岁增生性瘢痕组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胎儿皮肤TGF-β1表达低于正常皮肤(P<0.01)。结论 TGF-β1表达增高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与增生性瘢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Ⅱ°以上的烧伤创面 ,外伤后延期愈合的创面均可伴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和挛缩。增生性瘢痕 (hy pertrophicscar,HS)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纤维增生性疾病 ,严重影响深度烧伤患者的功能康复。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加压、浅层放射、激素、中草药等 ,但效果均不甚满意[1]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 ,在组织修复过程中 ,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调节。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 ,FB)将Ⅰ型前胶原基因转录上调 ,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增加 ,Ⅲ /Ⅰ胶原比例下降 ,导致细胞外基质 (extracel luarmatr…  相似文献   

3.
转化生长因子-β3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哺乳类动物有3种TGF-β异构体即TGF-β1,β2,β3,这3种异构体各自具有独特而不同的生物学作用,TGF-β1是明显的促瘢痕形成因子,而TGF-β3可减少TGF-β1,β2的产生,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因此,TGF-β3有可能是人体内天然的抗瘢痕形成因子.目的通过外源性TGF-β3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生长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了解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完成,对象为新鲜无菌增生性瘢痕组织,来源于本科收治及门诊手术的增生性瘢痕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年龄5~45岁.干预6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分为4组,实验组又分为5,10,50 mg/L组分别加TGF-β3 5,10,及50 mg/L,对照组加入FBM1.5 mL,采用MTT比色法测定TGF-β3对HSFB增殖活性的影响,3H-脯氨酸掺人法测定其胶原合成,免疫组化检测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蛋白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TGF-β3对HSFB体外增殖,HSFB 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TGF-β3作用后HSFB胶原合成情况.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3可抑制HSFB细胞增殖,作用120 h后实验组细胞密度分别为(6.34±0 51),(6.01±0.38),(5.24±0.65)×105/瓶,明显低于对照组(10.69±0.76)x105/瓶(F=102.432~163 024,P<0.01);转化生长因子β3可抑制胶原蛋白合成,实验组(10,50mg/L组)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64.01±70.27),(151 02±49 85)min-1明显低于对照组9231.56±67.83)min-1(q=32.124,31.021,P<0.01);下调TGF-β1蛋白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而对Ⅲ型胶原影响较小.结论TGF-β3可抑制HSFB细胞增殖,下调TGF-β1蛋白表达,减少胶原合成,显示其具有抗组织纤维化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透明质酸和4-硫酸软骨质(chondroifin-4-sulfate,Ch-4-S)对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e scar,HTS)成纤维细胞胶原酶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l,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它们在HT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成纤维细胞,用原位杂交检测胶原酶和TIMP-1的表达。结果:TGF—β抑制胶原酶表达,其阳性细胞百分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t=4.52,P&;lt;0.05)。TGF—β促进TIMP-1的表达,其阳性细胞百分率为69.25%,明显高于对照组(t=3.62,P&;lt;0.05)。透明质酸上调胶原酶的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为72.75%,显著高于对照(t=5.86,P&;lt;0.01)。结论:TGF-β抑制胶原酶表达,阻止胶原降解可能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重要原因。透明质酸促进胶原酶表达,减轻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与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相关的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递通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少见报道.检测病理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标本均来自2004-06/2008-0 6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手术患者,瘢痕疙瘩48例,年龄16~52岁;增生性瘢痕40例,年龄18~56岁;选取同期因其他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瘢痕疙瘩、40例增生性瘢痕及40例正常皮肤组织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P<0.05),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瘢痕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正相关(r=0.489 2,P=0.000 4;r=0.471 0,P=0.002 2),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P=0.4714).结论: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病理性瘢痕中高表达,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9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1)取手术切除的带有少量正常皮肤的瘢痕组织18例,将组织标本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证实临床诊断后,分为增生性瘢痕组(A组)、瘢痕交界处组(B组)及正常皮肤组(C组),每组各18例。(2)选取组织蜡块,根据HE染色、形态学观察确定典型病变部位,从每例标本中选取1个采样点,构建包括54点组织标本的芯片蜡块,阵列为9×6。(3)从芯片蜡块中切取2张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组织芯片进行染色,对2张组织芯片分别检测CD90、TGF-β1在增生性瘢痕、瘢痕交界处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90、TGF-β1在A组与B组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C组中仅有少量的阳性表达,与A、B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统计学分析发现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CD90和TGF-β1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 (1)在增生性瘢痕中,CD90阳性表达的成纤维细胞可能是瘢痕异常增生的特异表型。(2)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CD90和TGF-β1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其在瘢痕异常增生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与瘢痕形成关系最密切,是关键的活性分子,可影响瘢痕形成的各个阶段。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的生物学作用,在理论上可减少瘢痕的形成。目的:探讨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脱氧寡核苷酸对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伤口愈合中瘢痕生成的抑制作用,观察使用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有效给药途径。设计:自身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整形科。材料:实验于2002-09/2003-07在兰州医学院解剖实验室完成。选择日本大耳白兔20只。方法:在每只兔耳腹侧面沿长轴避开可见血管,作两个1.0cm×2.5cm的长方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间隔1.5cm,深达软骨表面,共80个,建立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模型。待兔耳创面上皮化后(平均20d),在每只白兔左耳每个创面的上皮下用微量注射器局部封闭注射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脱氧寡核苷酸5μL(1g/L),为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右耳每个创面下注射生理盐水5μL,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注药后3,7,11,20,30d5个时相点切取瘢痕组织,每个时相点4只。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Ⅰ、Ⅲ型胶原mRNA的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染色。主要观察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纳入动物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各组中的右耳增生性瘢痕内均可见有炎性细胞浸润并有明显的白细胞浸润带,而左耳的增生性瘢痕经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干预后虽也有炎性细胞浸润,但未见白细胞浸润带。②Masson染色见右侧耳的增生性瘢痕从伤后3周起均可见蓝染较深的胶原纤维,至第7周时仍可见蓝染的胶原纤维,外形粗大(宽度约为8~10μm),排列杂乱无章。而左耳经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干预的兔耳增生性瘢痕在伤后3周时,虽然亦可见蓝染的胶原纤维,但到第6,7周时胶原纤维蓝染变浅并且纤细(宽度为3~5μm),排列整齐有序。③原位杂交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Ⅰ型胶原mRNA、Ⅲ型胶原mRNA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降低。结论: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能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增殖过程,使瘢痕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局部注射裸DNA治疗瘢痕的给药途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Ⅱ型受体同源序列多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根据TGFβ1Ⅱ型受体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一段短肽,以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分别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检测该短肽对TGFβ1所诱导的细胞胶原合成的拮抗作用.结果该短肽可以明显抑制TGFβ1所诱导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量及细胞内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该短肽可能作为TGFβ1 Ⅱ型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抑制或降低了该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9.
瘢痕是皮肤组织创伤修复后的必然产物。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由于全身和局部因素的影响,常可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胶原降解减少而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所有与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等纤维化病变有关的细胞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是目前已知最强烈的纤维化促进因子。TGF-β主要通过膜受体经胞内信号分子将信号从细胞浆转导到细胞核内而发挥作用。Smads蛋白是TGF-β家族信号从受体到核内的细胞内主要转导分子,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军  徐刚  刘爱东 《中国临床康复》2011,(20):3749-3752
背景:与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发生机制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递通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而在组织中的相关研究少见报道。目的:观察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方法:取自2004/2008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手术患者,瘢痕疙瘩54例,增生性瘢痕42例。选取同期45例因非感染手术切除的正常瘢痕组织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45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明显则高于正常皮肤组织,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与之相反。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负相关。由此推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组织中异常表达,二者可能具有协同负向作用,共同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发生机制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递通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而在组织中的相关研究少见报道.目的:观察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方法:取自2004/2008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手术患者,瘢痕疙瘩54例,增生性瘢痕42例.选取同期45例因非感染手术切除的正常瘢痕组织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45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明显则高于正常皮肤组织,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与之相反.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负相关.由此推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组织中异常表达,二者可能具有协同负向作用,共同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侯晓华  陈虹  曹波 《中国临床康复》2011,(41):7681-7684
背景:蛇床子素对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有抑制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目的:体外观察蛇床子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对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以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作用于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MTT法和生长曲线法检测蛇床子素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蛇床子素能明显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MTT法检测的IC50为(15.2±2.0)μmol/L,可以明显下调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P〈0.05)。说明蛇床子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可以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背景:蛇床子素对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有抑制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目的:体外观察蛇床子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对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以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作用于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MTT法和生长曲线法检测蛇床子素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蛇床子素能明显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MTT法检测的IC50为(15.2±2.0)μmol/L,可以明显下调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P<0.05)。说明蛇床子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可以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转化生长因子-β3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世杰  胡素銮  王玉银  申纪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392-3394,i006
背景:哺乳类动物有3种TGF-β异构体即TGF-β1,β2,β3,这3种异构体各自具有独特而不同的生物学作用,TGF-β1是明显的促瘢痕形成因子,而TGF-β3可减少TGF-β1,β2的产生,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因此,TGF-β3有可能是人体内天然的抗瘢痕形成因子。目的:通过外源性TGF-β3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生长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了解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完成,对象为新鲜无菌增生性瘢痕组织,来源于本科收治及门诊手术的增生性瘢痕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年龄5~45岁。干预:6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分为4组,实验组又分为5,10,50mg/L组分别加TGF-β3 5,10及50mg/L,对照组加入FBM 1.5mL,采用MTT比色法测定TGF-β3对HSFB增殖活性的影响,^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其胶原合成,免疫组化检测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蛋白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TGF-β3,对HSFB体外增殖,HSFB I,Ⅲ型胶原及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TGF-β3作用后HSFB胶原合成情况。结果:转化生长因子胁可抑制HSFB细胞增殖,作用120h后实验组细胞密度分别为(6.34&;#177;0.51),(6.01&;#177;0.38),(5.24&;#177;0.65)&;#215;10^5/瓶,明显低于对照组(10.69&;#177;0.76)&;#215;10^5/瓶(F=102.432~163.024.P&;lt;0.01);转化生长因子β3可抑制胶原蛋白合成,实验组(10,50mg/L组)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64.01&;#177;70.27),(151.02&;#177;49.85)min^-1明显低于对照组9231.56&;#177;67.83)min^-1(q=32.124,31.021,P&;lt;0.01);下调TGFβ1蛋白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而对Ⅲ型胶原影响较小。结论:TGF-β1可抑制HSFB细胞增殖,下调TGF-β1蛋白表达,减少胶原合成,显示其具有抗组织纤维化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罗梅  姬永忠  汤晓琴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2):181-184,F0003
背景:目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与瘢痕形成关系最密切,是关键的活性分子,可影响瘢痕形成的各个阶段。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的生物学作用.在理论上可减少瘢痕的形成。 目的:探讨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脱氧寡核苷酸对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伤口愈合中瘢痕生成的抑制作用,观察使用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有效给药途径。 设计:自身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整形科。 材料:实验于2002—09/2003—07在兰州医学院解剖实验室完成。选择日本大耳白兔20只。 方法:在每只兔耳腹侧面沿长轴避开可见血管,作两个1.0cm&;#215;2.5cm的长方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间隔1.5cm,深达软骨表面,共80个,建立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模型。待兔耳创面上皮化后(平均20d),在每只白兔左耳每个创面的上皮下用微量注射器局部封闭注射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脱氧寡核苷酸5μL(1g/L),为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右耳每个创面下注射生理盐水5μL,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注药后3,7,11,20.30d5个时相点切取瘢痕组织,每个时相点4只。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Ⅰ、Ⅲ型胶原mRNA的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染色。 主要观察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结果:纳入动物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各组中的右耳增生性瘢痕内均可见有炎性细胞浸润并有明显的白细胞浸润带,而左耳的增生性瘢痕经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干预后虽也有炎性细胞浸润,但未见白细胞浸润带。②Masson染色见右侧耳的增生性瘢痕从伤后3周起均可见蓝染较深的胶原纤维,至第7周时仍可见蓝染的胶原纤维,外形粗大(宽度约为8~10μm),排列杂乱无章。而左耳经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干预的兔耳增生性瘢痕在伤后3周时,虽然亦可见蓝染的胶原纤维,但到第6,7周时胶原纤维蓝染变浅并且纤细(宽度为3~5μm),排列整齐有序。③原位杂交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Ⅰ型胶原mRNA、Ⅲ型胶原mRNA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降低。 结论: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能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增殖过程,使瘢痕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局部注射裸DNA治疗瘢痕的给药途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陈一鸣  刘淑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56-4757,i00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Ⅱ型受体同源序列多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根据TGFβ1Ⅱ型受体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一段短肽,以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分别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检测该短肽对TGFβ1所诱导的细胞胶原合成的拮抗作用。结果:该短肽可以明显抑制TGFβ1所诱导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量及细胞内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该短肽可能作为TGFβ1Ⅱ型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抑制或降低了该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矽肺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检测该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例呼吸内科住院的普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对照人群,60例确诊的煤矽肺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矽肺程度又分为3组,即1、2、3期矽肺组各20例。利用ELISA检测方法,检测观察对象血清TGF-β1水平。结果肺功能检测显示,随着矽肺分期提高矽肺患者的肺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对照组及1、2、3期矽肺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分别为(23.28±10.21)、(40.12±13.41)、(58.21±10.21)、(59.35±31.08)pg/ml,观察组血清TGF-β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3期矽肺组明显高于1期矽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期组之间血清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在煤矽肺患者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GF-β1表达水平高低可能与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累及肺组织范围有关;血清TGF-β1水平可作为矽肺早期检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瘢痕是皮肤组织创伤修复后的必然产物.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由于全身和局部因素的影响,常可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胶原降解减少而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所有与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等纤维化病变有关的细胞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TGF-β)是目前已知最强烈的纤维化促进因子. TGF β主要通过膜受体经胞内信号分子将信号从细胞浆转导到细胞核内而发挥作用. Smads蛋白是 TGF-β家族信号从受体到核内的细胞内主要转导分子,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对人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进行基因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同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以 pBV220作为原核细胞表达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将 pBSksTGF-β 1中的 TGF-β 1cDNA片段定向重组到 pBV200的多克隆位点上,经酶切分析,筛选构建了原核细胞表达性质粒 pTGF-β 1。将该质粒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中,建立 TGF-β 1原核表达体系 pTGF-β 1-DH5α和 pTGF-β 1-JM109,进行温度诱导表达。结果表达产物经 SDS-PAGE分析, Western- blot、 SDS、 PAGE光密度扫描检测证实,该体系可高效表达 TGF-β 1,其表达产物约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 23%。用 NRK细胞对表达产物进行活性检测证明,本研究生产的 TGF-β 1具有该蛋白的野生活性。结论 TGF-β 1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为 TGF-β 1的生产提供了高效的表达工程菌株,为进一步研究其分离纯化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20.
反义TGF—β1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抑制作用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反义TGF—β1脱氧寡核苷酸(ODN)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模型,采用组织形态学的方法对比研究反义TGF—β1在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影响。结果 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局部注射反义TGF—β1后,按时间段取材,HE和Masson染色显示真皮层变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胶原排列趋于一致。反义TGF—β1组的增生块的相对高度低于对照组。结论 反义TGF—β1能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增殖过程,使瘢痕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