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奥氮平(悉敏)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MECT合并奥氮平和单用奥氮平治疗。观察期为12周。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量表(WM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2周末,MECT合并奥氮平组PANSS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分较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4周末,奥氮平合并MECT组PANSS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分较单用奥氮平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12周后,两组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2)总有效率两组分为67.74%和62.50%,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3)奥氮平合并MECT组在MECT治疗期间WMS分明显下降(P〈0.01),但在MECT结束治疗后4~8周恢复,与单用奥氮平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MECT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快速控制阳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氯平。  相似文献   

2.
氯氮平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宪茂  廖英 《上海精神医学》2010,22(2):95-96,114
目的评价氯氮平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47例,在应用氯氮平的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疗程8周;单药治疗组47例,仅给予氯氮平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1.1%,单药治疗组的显效率为27.7%。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氯氮平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药物联合MECT)和单用组(单用药物治疗),每组各38例。合用组自药物治疗3周起增加MECT,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MECT对记忆力的影响。结果:合用组总有效率84.2%和显效率55.3%显著高于单用组的60.5%和31.6%(χ^2=4.34,5.33;P均〈0.05);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以合用组显著低于单用组(P〈0.01或P〈0.05);W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作用基础上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ECT组与rTMS组,各36例,分别给予利培酮(起始剂量3 ml/d,最大剂量6 ml/d)联合MECT或rTMS,在治疗1、2、4及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并且在2周末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MECT组与rTMS组的有效率之间(72.22%比6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17,P>0.05).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各阶段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8周末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末时评估,MECT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25例)明显高于rTMS组(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08,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MECT或rTMS对精神分裂症状的疗效相当,而rTMS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断标准的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5),给予对照组单纯氯氮平25mg,每天睡前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MECT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3%vs.71.1%,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NSS总评分为(32.7±3.8)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低于对照组的(56.6±4.5)分和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CT联合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用氯氮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rT MS)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为rT MS组和MECT组,各40例。rT MS组接受rT MS治疗,MECT组接受MECT,观察4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韦氏记忆量表(WMS)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评估症状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rT MS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差值显著高于MECT组(F=11.890,F=14.406,F=17.850,F=37.682;P均0.05);WMS评分再认、图片、联想及背数记忆评分差值rT MS组显著低于MECT组(F=28.500,F=43.530,F=29.125,F=25.232;P均0.05);MECT组TESS评分显著高于rT MS组(F=46.805,P0.05)。结论:rT MS治疗较MECT更能在短期内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和32例复发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于入院时、治疗2、4及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首发组与复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和第8周末,首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量表分、阴性症状分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发组阴性症状分量表分虽也逐渐降低,但至第4周后差异方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末首发组显效率为46.43%,复发组显效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3,P=0.83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阴阳性症状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依从性好,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EM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将10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12次MECT治疗(实验组n=52),另一组给予8次MECT治疗(对照组n=50);观察两组样本的有效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治疗相关症状量表(TESS)总分、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总分变化。结果两组有效率在MECT治疗4次末、8次末、12次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均>0.05),各组组内前后比较也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均>0.05);PANSS总分在各测量时点组间差异不显著(P均>0.05),但第4次、8次、12次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ESS总分各时点测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在第8次时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1);WMS各测量时点组间及各组与入组时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疗程MECT对TRS的短期疗效、副反应的影响无差别;MECT对TRS有效、安全;应当进一步研究MECT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例随机分为A组(MECT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和B组(单纯药物治疗组)各50例,分别于入院前、治疗1,2,4,8,12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计算减分率;评定治疗有效率疗效;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BPRS减分率,两组治疗4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S减分率,两组4,1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8周末差异不大.SANS减分率,两组4,8周末(P<0.05)、12周末(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CT合并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控制同样效果明显.尤其对阴性症状较突出者,病情反复小.两组病例副反应均较小.MECT是各类精神分裂症早期治疗的有效方法 ,疗效较为确切.对阴性症状较重者疗效可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78例TRS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分别于合并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合并MECT后省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WMS评分在治疗结束后1d明显降低,1周及2周时恢复。结论 MECT对TRS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改良电抽搐(modified ECT,MECT)治疗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设计,90例首次急性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奥氮平组,依托咪酯MECT组与丙泊酚MECT组,每组30例。奥氮平初始剂量为5mg/d,最大20mg/d;依托咪酯MECT组和丙泊酚MECT组分别为0.21~0.3mg/kg与1.82-2.44mg/kg诱导麻醉,MECT治疗隔日一次,两周共6次。治疗观察时间两周,治疗第1天及第14天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兴奋因子(EC)评定疗效。结果治疗两周后三组的PANSS-EC因子评分均显著下降,奥氮平组为(10.23±3.17),依托咪酯MECT组为(9.04±2.48),丙泊酚MECT组为(7.66±3.43),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攻击激越症状的疗效,与依托咪酯或丙泊酚诱导的MECT相当。奥氮平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攻击激越症状的有效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无抽搐电休克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药物联合MECT)和单用组(单用药物治疗),每组各38例。合用组自药物治疗3周起增加MECT,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MECT对记忆力的影响。结果:合用组总有效率84.2%和显效率55.3%显著高于单用组的60.5%和31.6%(χ2=4.34,5.33;P均<0.05);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以合用组显著低于单用组(P<0.01或P<0.05);W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无抽搐电休克(MECT)与氟哌啶醇针剂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9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MECT组和氟哌啶醇组,疗程为1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3和7天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MECT组显效率为59.10%,有效率90.90%;氟哌啶醇组显效率为55.80%,有效率88.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在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末MECT组的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因子分均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治疗结束时MECT组WMS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至2周已完全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MECT组低于氟哌啶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CT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有效而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苯丙胺所致幻听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 例以 幻听为主要症状的苯丙胺滥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4 例)与对照组(54 例)。研究组给予利培酮联合拉 莫三嗪治疗,对照组只给利培酮治疗,连续观察8 周。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评定工具是阳性症状量表的幻 觉分量表(SAPS 幻觉)、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18 项)以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时间为 治疗前(基线)和治疗后4、8周。结果 研究组SAPS幻觉总分在治疗4、8周时[(9.35±2.16),(1.80±1.02)分]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82±3.74),(2.96±2.53)分],组间主效应明显(F=996.98,P< 0.01);而两组静坐 不能、泌乳及月经不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培酮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能够显 著地改善苯丙胺滥用患者幻听症状,且未发现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情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频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1周一次MECT治疗(研究组n=40),另一组给予1周2次MECT治疗(对照组n=40);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2、4周末PANSS评分较研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2周末PAN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末,研究组有效率76.67%,对照组有效率73.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CT对TRS有效,一周两次MEC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不优于一周一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利培酮埘难治件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69例符合TRS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前者给予利培酮合并MECT治疗,后者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分别于入组前、治疗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时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治疗前后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67例,研究组脱落2例.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4周、第8周、第12周末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GAF评分分别与自身治疗前相比,除第4周末对照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12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PANSS总分、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因子分的减分率、GAF评分的增加值及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PANSS减分率(45.34±15.23)%,临床总有效率56.25%,埘照组PANSSS减分率(37.14±17.19)%,临床总有效率31.43%,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的利培酮治疗比较,利堵酬合并MECT能提高TRS的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随机双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 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rTMS真刺激组(治疗组,15例)和rTMS伪刺激组(对照组,15例),采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模式刺激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C),每周5次,共干预20次。于基线、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阴性因子分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共有27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有3例脱落。经rTMS干预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PANSS阴性因子分减分值分别为(4.67±2.47)分和(2.33±1.87)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2.41,P=0.016);SANS总分减分值分别为(11.87±8.04)分和(5.92±6.47)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2.08,P=0.038)。根据PANSS阴性因子分评定,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4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16.7%;根据SANS总分评定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46.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阴性症状的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轻微的一过性头痛和入睡困难,未见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TBS模式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8.
文拉法辛合并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合并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文拉法辛+氯丙嗪)和对照组(氯丙嗪+安慰剂)。在治疗前、治疗第4,8,12周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减分率、阴性因子分减分率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减分率为(30.2±7.3)%,阴性因子分减分率为(29.3±2.1)%;对照组分别为(14.7±2.1)%,(2.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阴性因子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6%)低于对照组(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文拉法辛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协同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可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与传统电休克(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兴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精神分裂症兴奋患者71例随机分为MECT组(治疗组)和ECT组(对照组),共治疗5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兴奋因子(PANSS-EC)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评定血、尿、生化常规及心电图、血清CPK.结果 MECT组的PASS-EC总分明显降低,PASS-EC减分率(71±27)%,临床总有效率52.7%;ECT组PANSS-EC减分率(67±24)%,临床总有效率45.7%,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ECT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ECT组为54.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T组的头晕、头痛、肌肉酸痛发生率明显高于ME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L-DLPFC)的间断θ短阵快速脉冲(iTBS)模式重复经 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和传统模式rTMS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 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哈尔滨精神专科白渔泡医院收治的80例精神 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TBS组(n=40)和rTMS组(n=40)。iTBS组接受iTBS刺激联 合药物治疗,rTMS组给予传统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两组均刺激L-DLPFC,5次/周,治疗 4 周,共20 次。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采用威斯康星 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评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 阴性 量表分数[iTBS组:(29.81±4.02)分比(26.22±3.88)分,t=10.540;rTMS组:(30.91±5.53)分比(27.35±4.99)分, t=9.786]、总分[iTBS 组:(78.14±7.59)分比(73.65±5.43)分,t=6.219;rTMS 组:(78.88±10.00)分比 (75.21±9.14)分,t=9.297]、反应缺乏分数[iTBS 组:(15.70±1.71)分比(14.76±1.75)分,t=3.641;rTMS 组: (15.56±2.44)分比(14.12±2.03)分,t=7.792]、思维障碍分数[iTBS 组:(7.68±1.53)分比(7.32±1.18)分, t=2.837;rTMS 组:(7.85±1.84)分比(7.21±1.72)分,t=4.875]、WCST中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iTBS 组:128.00(50.50,128.00)比106.00(42.00,128.00),Z=-4.92;rTMS 组:128.00(98.25,128)比106.50(36.75, 128.00),Z=-4.86]、非持续性错误[iTBS 组:87.00(62.50,95.00)比74.00(42.00,91.00),Z=-4.55;rTMS 组: 89.50(80.75,96.50)比68.00(53.00,82.75),Z=-4.33]均显著降低(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 的WCST中正确应答数[iTBS 组:40.00(33.50,57.50)比59.00(53.50,79.50),Z=-4.92;rTMS 组:39.50(32.75, 46.00)比58.00(46.79,75.50),t=-4.86]、概念化水平百分数[iTBS 组:0.09(0.05,0.23) 比0.18(0.14,0.34), Z=-5.30;rTMS 组:0.08(0.05,0.16)比0.19(0.15,0.24),Z=-5.09]均显著升高(P< 0.05)。两组治疗后的 PANSS、WCST各项目评分及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总刺激数一定 的条件下,iTBS 及传统模式10 Hz rTMS 均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且疗效相当, 但iTBS 模式耗时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