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5例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系统护理。结果 15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和完善的术前准备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术后严密病情观察、细致的引流管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健,全面、系统的康复指导有利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时间240~360 min,平均260 min;术中输血0~800 ml,平均400 ml.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均排尿通畅,每夜尿2~3次;6个月肠黏液明显减少,所有病例初期均有残余尿;12个月残余尿均能控制在50 ml以下,可完全恢复日间尿控,其中3例患者出现轻度夜间尿失禁.结论:加强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膀胱全切 原位膀胱具有保持正常生活习惯和原位排尿的特点,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工作,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故易被病人接受。我科对9例膀胱全切病人实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病人全部治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4 3~70岁,平均5 7岁,均是复发性或浸润性膀胱癌者。出院随访半年7例能自行排尿,2例尿失禁。术后至少三个月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率16 .3(9.2~2 5 .6 )ml/s ,最大尿流率时代膀胱内压平均32 .1(18.4~4 6 .3)cmH2 O ,代膀胱的顺应性2 1.3(12~4 3.77)ml/cmH2…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医学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而膀胱根治性切除是目前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最有效的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 原位回肠膀胱术,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该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能够更精确、更细致处理盆底部的组织结构,避免尿道括约肌损伤,能控制排尿功能和保留下尿路贮尿功能,同时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快,生活质量高,但是手术非常复杂,伴随较多的并发症,做好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做好术前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加强新膀胱的排尿功能锻炼,对提高手术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在腹腔镜下行膀胱根治性切除 原位回肠膀胱术2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表现为术后出现尿瘘,经引流后自愈.本组均经1~3个月训练,能满意地控制排尿.结论: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后重视导尿管、引流管等护理,注意预防并发症,早期进行代膀胱的功能锻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43例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认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各引流管的护理,做好造瘘口及周围皮肤护理,正确指导集尿袋的护理及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30例膀胱癌实施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检查、健康教育、术前术后护理、康复指导、出院随访等.结果:30例患者,住院26~65 d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4 a.其中4例因肿瘤复发转移,其余26例无并发症出现,生活质量提高.结论:精心的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钱玮 《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2013,(3):169-170
目的总结68例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护理,术后做好引流管护理、新膀胱的冲洗、新膀胱的功能训练及基础护理。结果6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尿瘘、吻合口瘘、肺部感染、深静脉下肢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能自主控尿。结论重视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患者排尿功能更好的恢复,提升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对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是否有效。方法:选择榜胱部分切除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停止膀胱冲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都给予尿道、阴道、肛门括约肌的收缩与舒张训练指导,观察组进行尿管定期开放和饮水量的指导,而对照组不进行尿管定期开放及饮水量的指导。结果:观察组拔除尿管后的第1次排尿时间≥1h的达标率、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出的尿量≥250mL的达标率、拔除尿管后第1个24h有效睡眠时间≥6h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采用膀胱全切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对21例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改良法全膀胱切除,其中17例用改良回肠原位新膀胱,4例用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随访1~4年,对这些患者术后新膀胱功能、控尿和排尿功能、上尿路形态和功能、血电解质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21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6.5 h,平均4.5h.输血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病理报告均为移行上皮细胞癌.白天控制排尿良好15例,夜间控制排尿良好6例,多在术后3~6个月时完全控制排尿.5例术后不同程度肾积水,6~8个月恢复正常.无膀胱输尿管返流.1例残余尿量30 ml,1例残余尿量40ml,出现肠梗阻、代谢性酸中毒各1例.随访1~4年,1例25个月时因车祸死亡,1例肿瘤浸润膀胱壁者,淋巴结阳性,术后拒绝化疗,14个月后远处转移死亡,余19例生存良好.结论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肿瘤控制满意,严重并发症少,新膀胱控制排尿良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RARC)在治疗膀胱癌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北京二炮总医院于2010年3月运用DaVinci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治疗1例膀胱癌资料。通过仔细阅读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1)该病例手术时间为540min,术中失血量为200ml,输血0ml,术后第3天排气,术后第4天下床活动,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低级别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术后第28天出院。(2)国内外RARC已超过400例。RARC组并发症发生率(31%与28%)、淋巴结清扫数(18.2个与13.0个)略高于常规腹腔镜下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LCR)组;RARC组手术时间(285.7min与372.0min)、术中失血量(286.4ml与556.0m1)、平均住院日(8.6d与13d)低于LCR组。结论RARC为有效的治疗膀胱癌的新术式,因国内外样本量较少,手术经验不足。需以后进行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并及时更新系统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37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68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围术期给予针对性专科护理;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餐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输液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加强围术期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17例,采取心理护理、肠道准备、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活动训练、饮食控制、造口指导等围手术期系统护理策略进行护理.结果 17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围手术期系统护理策略对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但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式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尿流改道术主要包括不可控尿流改道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原位新膀胱术三种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原位新膀胱作为膀胱替代的首选方式。而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更接近自然膀胱的功能,是一种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对于肿瘤侵犯尿道或尿道狭窄不能经尿道排尿的患者,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是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式。Bricker回肠膀胱术因手术简单、并发症少,仍被广泛应用。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则特别适用于年龄大、体质差、耐受力低、不能承受复杂手术的患者。组织工程技术为膀胱替代带来了新的希望,组织工程膀胱的一系列基础研究显示了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Koh Takeyama Masanori Matsukawa Yasuharu Kunishima Satoshi Takahashi Hiroshi Hotta Naotaka Nishiyama Taiji Tsukamoto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2005,11(4):177-181
In radical cystectomy (RC), surgical-site infection (SSI)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frustrat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nly a few reports have assessed SSI after RC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 authorized by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guideline). In this study, using the guideline, we assessed the incidence, causative organisms, classification, and risk factors for SSI in patients receiving RC with urinary diversion (UD).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10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C with UD at the Department of Urology, Sapporo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1996 and December 2003. As prophylactic antimicrobial agents, intravenous cephalosporins or penicillins were started before surgery and maintained until postoperative day 3. Patients who had preoperative bacteriuria were treated with antimicrobial agents before operation to eradicate the bacteria or reduce their number. The CDC guideline was used for the diagnosis of SSI.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SSI was 33%. The most frequent type of SSI was superficial incisional infection (71%).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organism, accounting for 38% of the causative organisms. Operation time was shown to be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SSI. Preoperative antibacterial chemotherapy for bacteriuria was not sufficiently efficacious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SSI. In our study, the incidence of SSI after RC was 33%, although 71% of the infections were superficial.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mor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SSI after RC with UD; in particular, that caused by MRSA. 相似文献
19.
报告了11例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肠道护理和心理护理,术后各引流管的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以及指导患者定时排尿和进行盆底肌的训练。患者拔除尿管后,经过对新建膀胱进行排尿功能训练,2周后可自控排尿。仅1例夜间偶有尿失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6例膀胱癌行输尿管皮肤造VI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研究组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评估,确立护理诊断,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出院前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对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Orem自理模式运用于膀胱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患者的护理,可增强患者自护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