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继发下肢动脉栓塞一例梁中奎刘爱英徐志华淇县人民医院内科淇县456750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动脉;栓塞1病例报告患者,男,75岁。有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史20a,因右下肢胀痛7h于1997年3月22日入院。7h前睡眠中感右下肢膝...  相似文献   

2.
风心病并发脑出血(附3例报告)周玉海(大同322医院大同037006)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脑出血中图号R541.2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并发脑栓塞临床多见,并发脑出血报告较少,现将我们收治的3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病例例1女,28岁,患风心病史3年,...  相似文献   

3.
风湿性心脏病是儿科一种较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常因风湿病的反复发作而遗留心脏的损害,严重影响小儿健康。现将本院自1955年至1975年收治的小儿风湿性心脏病153例临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并对风湿病的防治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13例左心房粘液瘤,概述了左房粘液瘤和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临床和  相似文献   

5.
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是指人体心脏经风湿热感染后其心脏瓣膜所遗留下来的病变.在生育年龄的妇女,风湿性心脏病占心脏患者的70%.妊娠合并心脏病居产妇死亡的第二、三位.占非直接产科死因的第一位.风心病威胁着育龄妇女的妊娠、分娩与围生儿的生存[1].我科2007年以来收治38例风湿性心脏病产妇,根据产妇的病情及术后情况,适时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风湿性心脏病仍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其中单纯二尖辦狭窄(MS)约占25%。传统治疗风湿性MS的首选方法是开胸闭式分离术。近年研究应用经皮穿刺气囊导管扩张MS并有少量病例成功的报告。我院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心脏病中常见的一种,2004年以来作者用藏药治疗风心病50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文献报道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体循环栓塞占风湿性心脏病发病人数的 2 0 % ,其中脑栓塞占 2 /3〔1〕,而合并冠状动脉栓塞致急性心肌梗塞较少见。近 3年我院收治 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患者 ,男 ,34岁。以“心悸、呼吸困难反复发作 2年 ,加重伴下肢浮肿一周”入院。查体二尖瓣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心脏彩超示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左心房可见直径 6mm的附壁血栓。心电图示 :快速性心房颤动 ,心室率16 0次 /分。诊断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心房颤动 ;心功能Ⅲ级。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表达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 IL-6的水平和意义。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8例,健康者37例(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 CD3+ CD4+ T 淋巴细胞表达水平,ELISA 测定 hs-CRP 和 IL-6的水平。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 CD3+ CD4+ T 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 <0.05)。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 hs-CRP 及 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 <0.05)。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 CD3+CD4+ T 淋巴细胞表达水平与外周血 hs-CRP、IL-6呈正相关关系(P <0.01)。结论CD3+ CD4+ T 淋巴细胞表达增高与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有关;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 CD3+ CD4+ T 淋巴细胞表达增高影响 hs-CRP 及 IL-6,参与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心源性肝硬化又称淤血性肝硬化,往往是某些心脏病后期的一:种表现。据文献报告,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源性肝硬化约为4.4~12%;动脉硬化性  相似文献   

11.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2.
对个别事物的分类,标志着人们对于事物共性认识的深度.皮肤病的分类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皮肤病学的发展水平.中国近代以来,出现了中医、西医、中西医汇通或中西医结合多种知识体系并存的局面.中医外科学一直将皮肤病列为外科疾病的范畴,仅对皮损形态进行了分类,而未与具体疾病相联系.中西医汇通著作使皮肤病学脱离了外科学的襁褓,主要按皮损形态特征对皮肤病进行了粗略的分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著作直接引进了西医病名和皮肤病分类方法,对中医传统病名和分类方法予以扬弃,在西医病名之下的各项论述,体现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皮肤病诊疗模式,开辟了以现代科学方法发扬中医皮肤病学的新途径,成为中国皮肤病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毕赤酵母表达的登革病毒1型(DENV-1)病毒样颗粒(VLPs)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免疫效果,为登革多价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毕赤酵母系统构建两种DENV-1 VLPs(即DENV-1 prME-VLPs和DENV-1CprME-VLPs),鉴定、纯化后比较其表达量,选择表达量高的VLPs以不同剂量免疫BALB/c小鼠(试验组分别注射经弗氏佐剂乳化的VLPs 10、25、50μg;对照组分别注射PBS和弗氏佐剂)。通过间接ELISA及中和试验测定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用VLPs体外刺激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MTT法测定其增殖指数;ELISPOT检测IL-4、IFN-γ及TNF-α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数量。结果以电镜下观察到成功表达的直径约为30nm、形态无明显差异的两种VLPs。两种表达体系中,以DENV-1 prME-VLPs表达量较高。经较高表达量的VLPs免疫小鼠后发现,初次免疫后1周,即可检测到针对DENV-1的抗体,随着时间延长,抗体效价逐渐上升,5周达峰值;其中,VLPs 25μg剂量组与50μg剂量组特异性抗体效价及中和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PBS组、佐剂对照组及VLPs 10μ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LPs 25μg剂量组与50μg剂量组免疫后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及其分泌IL-4、IFN-γ及TNF-α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数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VLPs 10μ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毕赤酵母表达的DENV-1 VLPs免疫剂量为25μg时即可诱导高效价的中和抗体和显著的细胞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隋丽红 《中外医疗》2014,(24):37-38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的12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对照组患者则使用传统开放性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发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以做出科学的比较。结果 18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发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对应数值是(97.36±22.15)mL、1.7%、(4.7±0.81)d。而6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所对应的数据是(115.26±20.41)mL、11.7%、(7.3±1.25)d。结论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的病发率,对于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QOL)。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QOL(WHOQOL)-100量表,对319例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进行生存质量测量,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生存质量差异。结果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在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生活环境、个人信仰各领域及QOL-100总评分方面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人群(P〈0.01);调整了其他疾病的混杂作用后,除个人信仰领域外,高血压患者其他各领域及QOL-100总评分方面仍皆低于对照组(P〈0.01)。Hotelling T2检验及多元方差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人群的生存质量从6个领域综合来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有效降压的同时,积极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临床抗高血压治疗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有关显微解剖资料和尸解观察、设计了带第三腰动脉的后部髂骨瓣转位移植对2例腰椎结核病人进行了骨瓣转位移植、分别随访7~19年、均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QOL)。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QOL(WHOQOL)-100量表,对319例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进行生存质量测量,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生存质量差异。结果 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在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生活环境、个人信仰各领域及QOL-100总评分方面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人群(P<0.01);调整了其他疾病的混杂作用后,除个人信仰领域外,高血压患者其他各领域及QOL-100总评分方面仍皆低于对照组(P<0.01)。HotellingT2检验及多元方差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人群的生存质量从6个领域综合来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有效降压的同时,积极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临床抗高血压治疗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