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年期虐待和忽视可能是青少年或成年期罹患心身疾病的危险因素,推测可能与心理创伤所致的免疫功能失调、非稳态负荷、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关。现就童年期虐待和忽视与心身疾病的关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既往研究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与童年期创伤经历有关,童年期经历的虐待与欺凌事件严重影响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文章就童年期创伤对边缘型人格障碍发生机制、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的影响进行阐述,旨在为进一步探索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生、发展以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童年期创伤和神经认知功能对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的交互效应。方法:采用中文版本的童年期创伤问卷-简版(CTQ-SF)及计算机自动化成套剑桥神经认知测试(CANTAB)对146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141名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童年期创伤及神经认知功能评估;采用中介分析,将神经认知功能作为中介变量,探索童年期创伤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结果:患者组在CTQ-SF中的情感虐待(28.8%)、情感忽视(54.1%)、躯体忽视(41.8%)及性虐待(21.2%)的童年期创伤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9%、23.4%、19.1%、9.2%)(P均0.05,经过多重校正);患者组CANTAB中38个神经认知功能测验结果显著差于对照组(P均0.001);进一步分析成功地建立了27个有统计学显著性的中介模型;童年期创伤主要通过影响延迟匹配(DMS)、快速视觉信息处理(RVP)两个认知范式的相关指标影响精神分裂症发病,其平均因果效应为情感虐待(0.0054~0.0078)、情感忽视(0.0035~0.0107)、躯体忽视(0.0060~0.0147)、性虐待(0.0162)(P均0.001,经过多重校正)。结论:童年期创伤可通过影响神经认知功能升高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安徽省某精神病专科医院符合《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五版》中青少年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31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童年创伤问卷、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问卷进行评估。结果 1)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占总人数69.5%,NSSI行为按频率高低依次为:故意掐伤自己、故意割伤自己(如用刀片、玻璃等)、故意用拳头打击硬物;NSSI行为功能依次为:缓解压力或焦虑的心情、应对悲伤或失望的情绪、有伤害自己的欲望且无法停止;2)伴NSSI组和不伴NSSI组在性别、父母婚姻、抑郁得分、童年期创伤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行为与抑郁严重程度、童年期创伤呈显著正相关(r=0.513、r=0.356,P<0.01);4)抑郁严重程度在童年期创伤与青少年抑郁障碍NSSI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童年期创伤会影响青少年抑郁障碍抑郁严重程度进而增加出现NSSI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暴力犯罪人员的三维人格特征和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特点及两者间的关系,为暴力犯罪的心理矫治及其犯罪行为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表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0名对象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根据是否暴力犯罪者分为两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最后将TPQ与CTQ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暴力犯罪组寻求刺激维度及NS4因子高于非暴力犯罪组,奖赏依赖维度及RD1、RD3因子低于非暴力犯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余维度及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力犯罪组童年期创伤史中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等因子分均高于非暴力犯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三维人格量表寻求刺激维度和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躲避伤害维度和躯体忽视、情感忽视因子呈正相关(P〈0.05或0.01),而奖赏依赖维度则和童年期创伤的五个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暴力犯具有冲动、探索、易变、兴奋、脾气急躁、外向和不守陈规等人格特征。童年遭受虐待可增加个体的冲动、攻击性,从而增加暴力犯罪的几率,因而暴力犯心理矫治时要了解其人格特征,结合其童年期的经历才能更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回顾性的研究都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期创伤的发生率很高~[1]。Meta分析显示精神障碍患者童年期性虐待、躯体虐待及情感虐待的发生率分别为26.3%(95%CI:21.2%~32.2%)、38.8%(95%CI:36.2%~42.4%)和34%(95%CI:29.7%~38.5%)~[2]。一项随访2年的前瞻性调查(n=4045)显示,童年期创伤显著增加成年期出现阳性精神症状的风险(OR=11.5,95%CI:2.6~51.6)~[3]。童年期逆境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方法 纳入92例抑郁症患者,48名健康对照者。根据童年期创伤问卷评估结果,将抑郁症患者分为创伤组(n=50)和无创伤组(n=42)。采用多因子蛋白检测(Luminex)平台检测受试者血浆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IL-10和IL-18水平。结果三组比较,IL-1β、IL-6、IL-8和IL-1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创伤组的IL-10水平[1.60(0.29,2.39)pg/mL]与对照组[0.10(0.04,0.4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存在正关联(β=0.423,R2=0.187,P<0.001),与IL-10存在负关联(β=-0.226,R2=0.048,P=0.003),IL-10在童年期创伤和抑郁严重程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44,R2=0.217,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40%。结论 IL-10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暴力犯罪人员的冲动、攻击性人格特点,及其与童年期受虐待关系,为减少或预防暴力犯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冲动性和攻击性量表、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hildhood Tmuma Questionnaire.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表,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0名犯人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暴力犯组的运动冲动性、冲动总水平、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水平、敌意水平、自我攻击水平及攻击性总分等因子得分高于非暴力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力犯中无计划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冲动总水平和童年期创伤各因子均呈正相关;敌意水平、自我攻击水平、攻击总水平与童年期创伤的五个因子均呈正相关,而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水平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呈正相关.结论 暴力犯有明显的冲动及攻击性,更容易失去理智,产生暴力攻击行为;童年遭受虐待可增加个体的冲动、攻击性,从而增加暴力犯罪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惊恐障碍患者童年期创伤经历是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方法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对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住院患者中,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惊恐障碍诊断标准的早年(16岁以前)有过负性经历的90名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PDSS)评估惊恐障碍严重程度,分析童年期创伤经历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根据CTQ结果,90名惊恐障碍患者中,情感虐待的检出率为64.8%,躯体虐待检出率为40.7%,性虐待检出率为31.9%,情感忽视检出率为89.0%,躯体忽视检出率为91.2%。CTQ总评分(40.65±11.34)分,PDSS评分(12.75±5.61)分,CTQ总评分及各种创伤经历与惊恐严重程度无线性相关。结论惊恐障碍患者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惊恐障碍严重程度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学生童年期虐待与失眠之间的关系,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于2021年4月-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从中国西部某市3所中学共抽取3 412名学生,完成了童年期创伤问卷(CTQ)、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和心理韧性量表评定,使用Process 3.4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中学生CTQ评分与PCL和ISI评分均呈正相关(r=0.540、0.320,P均<0.05),CTQ、PCL和ISI评分与心理韧性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r=-0.049、-0.193、-0.132,P均<0.05)。PTSD症状在童年期虐待和失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61,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0.5%。心理韧性在童年期虐待与PTSD症状的前半路径起调节作用(β=-0.008,P<0.01)。结论 在中学生中,PTSD症状在童年期虐待与失眠症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心理韧性在儿童期虐待与PTSD症状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