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60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湿化,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湿化,观察两组患者湿化满意例数,并发气道阻塞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湿化满意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阻塞发生率及肺部感染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人工气道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湿化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湿化,气道阻塞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何文慧  罗小珍 《全科护理》2013,11(19):1780-1781
[目的]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液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湿化液采用生理盐水,观察组湿化液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湿化。比较两组病人气道湿化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25%碳酸氢钠溶液对气道湿化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能预防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机湿化温度对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在室内温度、湿度相同下,2组患者使用同类型呼吸机加热湿化器。2组湿化液均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实验组通过评估患者痰液量及黏稠度随时调整吸入气体温度为34℃-37℃,对照组吸入气体温度设定为32℃~34℃。比较2组患者的湿化效果、分泌物粘稠度、管道痰痂形成及气道黏膜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痰液黏稠度低于对照组(P〈O.05),湿化效果高于对照组(P〈O.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通过评估痰液量及黏稠度,及时调整呼吸机加湿器温度,有利于改善气道湿化效果,降低气道阻塞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湿化液在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09年1-4月心脏外科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给予0.45%氯化钠溶液100 ml加沐舒坦15 mg气道湿化液,B组给予灭菌注射用水100 ml加沐舒坦15 mg作为气道湿化液,观察2组患者吸出痰液的量、颜色、黏稠度、患者的体温、肺部的听诊以及X线胸片情况.结果 机械通气后4、8、16、24 h及1~2、3~5、6~7 d 2组患者痰液的量、颜色、黏稠度、患者的体温以及X线胸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机械通气后4、16、24 h,1~2、3~5、6~7 d患者的肺部听诊情况无显著差异,机械通气后8 h的肺部的听诊情况B组优于A组.结论 没有足够的依据认为0.45%氯化钠溶液100 ml加沐舒坦15 mg和灭菌注射用水100 ml加沐舒坦15 mg作为气道湿化液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作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温度设定对湿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不同湿化温度时的湿化效果。方法根据对36例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温度的不同随机分组,观察每组患者每天吸入灭菌注射用水、吸出痰液量及其性状等指标。结果①温度感应器测量的呼吸机吸气端温度为36℃时患者痰液量增加,痰液黏稠度降低。②气道温度为32℃时,每天吸入灭菌注射用水量约350ml;气道温度为34℃时,每天吸入灭菌注射用水量约为400ml;吸气端气道温度为36℃时,每天吸入蒸馏水量约450ml。结论加热控制型的湿化器(MR730系列)吸气端气道温度为36℃对一般患者是较合适的温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湿化液在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4月心脏外科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给予0.45%氯化钠溶液100ml加沐舒坦15mg气道湿化液,B组给予灭菌注射用水100ml加沐舒坦15mg作为气道湿化液,观察2组患者吸出痰液的量、颜色、黏稠度、患者的体温、肺部的听诊以及x线胸片情况。结果机械通气后4、8、16、24h及l~2、3~5、6.7d2组患者痰液的量、颜色、黏稠度、患者的体温以及x线胸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机械通气后4、16、24h,1-2、3-5、6-7d患者的肺部听诊隋况无显著差异,机械通气后8h的肺部的听诊情况B组优于A组。结论没有足够的依据认为0.45%氯化钠溶液100ml加沐舒坦15mg和灭菌注射用水100ml加沐舒坦15mg作为气道湿化液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作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7.
3种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对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3种不同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对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48 h以上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使用MR410型(吸气与呼气管路均无加热丝)湿化管道系统;B组使用MR730型(吸气管路带加热丝而呼气管路无加热丝)湿化管道系统;C组采用MR850型(密闭式一次性、双加热式自动加水、加湿)湿化管道系统.3组湿化液均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对3组气道分泌物黏稠度、管道痰痂形成及气道痉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在气道分泌物黏稠度、管道痰痂形成、气道痉挛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无管道痰痂形成,亦无气道痉挛发生.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湿化效果与呼吸机管道湿化系统的管道是否有加热丝有关,加热湿化系统管道,有利于改善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作为人工气道湿化液的效果,为人工气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200例人工气道应用机械通气患者,分别应用0.9%生理盐水和2.5%碳酸氢钠气道滴入吸痰,比较吸痰前后血压、心率、血气分析结果及痰液性状的变化.结果 气道滴入两种气道湿化液吸痰前后痰液性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加热导丝回路加热湿化器(MR 850湿化系统)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气道湿化使用热湿交换器(人工鼻)接呼吸机管道,实验组使用MR 850湿化系统,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实验组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出血和气管导管堵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做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 850湿化系统应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好,能减轻气道阻力,减少呼吸做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碳酸氢钠与生理盐水预防肺部霉菌感染及降低痰液黏稠度的有效性。方法6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A(3%碳酸氢钠)组、B(0.9%生理盐水)组,每次用量3~5 ml,无菌技术吸痰,持续7~14 d,隔日留取痰液标本进行痰培养霉菌的监测,评估痰液黏稠度。结果2种气道冲洗液预防肺部霉菌感染和降低痰液黏稠度的效果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碳酸氢钠不能预防霉菌感染的发生,建议应用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同时降低痰液的黏稠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3%碳酸氢钠与生理盐水预防肺部霉菌感染及降低痰液黏稠度的有效性。方法6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A(3%碳酸氢钠)组、B(0.9%生理盐水)组,每次用量3~5 ml,无菌技术吸痰,持续7~14 d,隔日留取痰液标本进行痰培养霉菌的监测,评估痰液黏稠度。结果2种气道冲洗液预防肺部霉菌感染和降低痰液黏稠度的效果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碳酸氢钠不能预防霉菌感染的发生,建议应用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同时降低痰液的黏稠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湿化液在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60例使用NCPAP治疗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主动式加温湿化法,观察组湿化液为盐酸氨溴索溶液(灭菌注射用水500 mL+盐酸氨溴索60 mg),对照组湿化液为灭菌注射用水,观察两组湿化液对气道湿化效果及痰液粘稠度的差异。结果:两种气道湿化液均能起到良好的气道湿化效果,观察组在降低痰液粘稠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灭菌注射用水500 mL+盐酸氨溴索溶液60 mg作为新生儿NCPAP的气道湿化液,能有效降低痰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不同液体气道湿化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玉姣  贡浩凌  纪艳 《护理研究》2005,19(29):2708-2709
正常人体的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1].吸入气体的温化、湿化是保证气道黏膜纤毛活动正常的重要条件.机械通气时,由于增加了通气量,引起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水分丧失过度,造成气道脱水、黏膜干燥、分泌物潴留及干结,纤毛-黏液转运系统受损,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形成痰栓或痰痂,可能导致气道堵塞、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因此,气道充分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的有效方法.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气道湿化液是生理盐水,但据报道[3],用生理盐水作为湿化液不仅不能稀释痰液,而且还会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为寻找一种合适的气道湿化液,护理人员对40例人工气道病人分别采用注射用水、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并对湿化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未使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未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观察组使用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对照组使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法,两组湿化液均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气道痰痂、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术后堵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气道痰痂、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丘里装置与恒温加热湿化法更适用于气管切开未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是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气管切开病人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1.25%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0.45%氯化钠溶液持续气道湿化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湿化7d后比较两组病人痰液黏稠程度及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93,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结论]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注射用水加碳酸氢钠持续泵入气道湿化的疗效.[方法]将32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注射用水加碳酸氢钠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注射用水超声雾化,比较两组术后血氧饱和度、气道出血、痰痂形成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气道出血、痰痂形成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结论]持续泵入注射用水加碳酸氢钠气道湿化方法可减少肺部感染和气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殿芝 《上海护理》2009,9(2):56-58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人和呼吸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气管切开术已由单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急救办法,逐步成为耳鼻喉科、内外科、急诊科和儿科等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但这种有创性人工气道失去了正常气道温暖、湿润气体和阻止细菌入侵的功能,且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极易造成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干涸不易咳出,因此常使用湿化方法对人工气道进行护理干预。气道湿化也存在一定的适应证,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不论是自主呼吸,还是应用机械通气,均是湿化疗法的适应证,只有气道分泌物多且稀薄易于排除者,不主张采用气道湿化治疗。近年来有关气道湿化方式、湿化液的选择和湿化液湿度的控制等方面不断有新理论新方法出现。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注射用水加碳酸氢钠持续泵入气道湿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射用水加碳酸氢钠持续泵入气道湿化的疗效。[方法]将32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注射用水加碳酸氢钠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注射用水超声雾化,比较两组术后血氧饱和度、气道出血、痰痂形成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气道出血、痰痂形成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结论]持续泵入注射用水加碳酸氢钠气道湿化方法可减少肺部感染和气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6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2例。A组使用湿纱布覆盖法,B组使用呼吸过滤器法,C组采用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三组湿化液均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对3组气道在气道湿化效果、管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等方面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在气道湿化效果、管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无管道痰痂形成。结论: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能改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气管切开病人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1.25%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0.45%氯化钠溶液持续气道湿化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湿化7d后比较两组病人痰液黏稠程度及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93,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结论]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