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抵当汤对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抵当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垂体后叶注射液复制大鼠高血压模型,脑内注射自体血复制脑出血模型,给予低、中、高(3.78,7.56,15.12 g.kg-1)3个剂量的抵当汤灌胃,治疗7 d,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免疫印迹法、聚合酶联反应法检测大鼠脑组织HIF-1α的表达。结果:抵当汤各治疗组HIF-1α阳性细胞、HIF-1α蛋白、HIF-1α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其中低剂量组尤为明显。结论:抵当汤药理作用与上调大鼠脑组织HIF-1α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抑制剂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20只新生7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缺氧缺血模型组(HIBD组,n=56)、2ME2干预组(2ME2组,n=56),后两组采用Rice法建立模型后,根据断头取脑的时间不同又分为3h、6h、12h、24h、48h、72h和7d7个亚组。应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IF-1α、Bax、Bcl-2的表达,TUNEL法计数脑细胞凋亡。结果 HE染色显示2ME2干预后脑组织的损伤减轻;免疫组化显示:HIF-1α在HIBD组于模型制备后3h升高,12h达高峰,之后下降,2ME2组表达趋势和HIBD组相同,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HIBD组比较,2ME2组各时间点的Bcl-2表达显著升高,Bax表达显著降低,TUNEL标记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急性期使用2ME2抑制HIF-1α的表达,引起Bax/Bcl-2表达量比值降低,凋亡细胞数目减少,改善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华佗再造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1αrteryocclusion,MCAO)模型。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华佗再造丸(0.5,1.0,2.0 g/kg)三个剂量组。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脑内HIF-1α和VEGF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造成脑缺血损伤3天后HIF-1α,VEGF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华佗再造丸各剂量组可明显提高HIF-1α,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关系。结论华佗再造丸能够增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HIF-1α和VEGF的表达,通过HIF-1α/VEGF通路促进脑缺血后的血管新生和神经再生,可能是其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法对慢性脑缺血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海马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造模后7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聪圣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尼麦角林片组,给药治疗60天后,采用Western-blot及Real Time-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HIF-1α、VEGF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IF-1α和VEGF的蛋白表达量和mRNA的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聪圣颗粒中、高剂量组可升高模型组HIF-1α及VEGF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益肾化浊法对慢性脑缺血血管性痴呆大鼠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区HIF-1α和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通过调节HIF-1a-VEGF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6周龄SPF级SD大鼠,体质量200±30g,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治疗组。使用HE将大鼠脑组织细胞染色,观察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变化;使用TUNEL染色,在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分别观察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使用Westen Bolt和RT-PCR定性、定量检测大鼠HIF-1α、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细胞明显出现凋亡;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显著减少。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人参皂苷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百分比有一定程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HIF-1α、VE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治疗组大鼠HIF-1α、VEGF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且上升相比模型组更为显著。结论:人参皂苷可以通过提高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激活HIF-1α/VEGF通路,使血管新生能力增强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6):118-120
目的:研究胶球藻多糖对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1 mg/kg)组、胶球藻多糖(50 mg/kg)剂量组、胶球藻多糖(100 mg/kg)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Longa's法、TTC染色法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检测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ELISA法检测对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症状、梗死范围明显增高,降低SOD活力,提高MDA,NO,NOS,LDH水平,促进TNF-α和IL-1β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胶球藻多糖(50 mg/kg)剂量组、(100 mg/kg)剂量组及尼莫地平(1 mg/kg)组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减少脑梗死范围,提高SOD活力,降低MDA,NO,NOS,LDH水平,抑制TNF-α和IL-1β的表达。结论:胶球藻多糖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功能、减少自由基损伤和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与去铁胺(deferoxamine,DFO)的作用。方法将120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HIBD组及DFO组,后两组根据处死时间分为3h、6h、12h、24h、48h、3d、7d亚组(每组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Caspase-3的表达,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HIBD组HIF-1α,3h轻微增高,12h达高峰,后逐渐降低,其各时间点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DFO组则6h达高峰,后逐渐降低,与HIBD组比较各时间点HIF-1α表达均增多(P〈0.05)。HIBD组脑组织Caspase-3,3h开始表达,6h明显升高,12h和24h仍在较高水平,7d后降低,且各时间点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DFO组各时间点Caspcse-3表达低于HIBD组(P〈0.05)。结论在新生鼠HIBD后,DFO可通过升高HIF-1α的表达而发挥抗凋亡作用,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20,(8)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IL-1β、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造模,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当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30、45、60 mg/kg),每组12只,预灌胃给药14 d。缺血再灌注24 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ELISA检测血清和脑组织中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抓力降低,血清和脑组织中IL-1β、TNF-α水平及脑组织NF-κ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多糖中、高剂量组(45、60 mg/kg)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抓力增加,血清和脑组织中IL-1β、TNF-α水平及脑组织NF-κB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预给药当归多糖(60 mg/kg)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的炎症反应,有助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渴通痹颗粒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肌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复合链脲佐菌素、股动脉结扎法建立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消渴通痹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及西医药组,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 L/(kg·d)灌胃,消渴通痹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消渴通痹颗粒1.875 g/(kg·d)、1.35 g/(kg·d)、0.625 g/(kg·d)灌胃,西药组给予西洛他唑45 mg/(kg·d)灌胃,连续灌胃6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血糖变化,取缺血侧肌肉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IF-1αmRNA和VEGFmRNA表达情况。结果消渴通痹颗粒大、中、小剂量组灌胃6周后大鼠体质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消渴通痹颗粒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消渴通痹颗粒大、小剂量组(P均0.05);消渴通痹颗粒中剂量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及其他给药组(P均0.05)。模型组HIF-1αmRNA和VEGF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各给药组HIF-1αmRNA和VEGF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消渴通痹颗粒中剂量组HIF-1αmRNA和VEGF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消渴通痹颗粒大剂量组(P均0.05)。结论消渴通痹颗粒可通过增加缺血部位肌肉组织中HIF-1αmRNA和VEGFmRNA表达而促进缺血组织新生血管形成,改善糖尿病肢体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参通冠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内皮细胞VEGF及上游调控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双参通冠方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模型组、空白组、双参通冠方低剂量组(2.5 g/kg)、中剂量组(5 g/kg)、高剂量组(7.5 g/kg),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灌胃给药2周后,取大鼠的心肌组织,制备心肌组织匀浆,Elisa法检测VEG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及上游调控因子HIF-1α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VEGF含量和VEGF、HIF-1α表达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参通冠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VEGF含量和VEGF、HIF-1α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参通冠方低剂量组VEGF含量和VEGF、HIF-1α表达低于双参通冠方中剂量组,双参通冠方高剂量组VEGF含量和VEGF、HIF-1α表达高于双参通冠方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参通冠方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缺血区心肌组织中VEGF含量和上游调控因子HIF-1α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缺血部位血管新生,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单次注射外源性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凋亡的影响,探讨rhEPO神经保护作用分子机制。方法新生7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rhEPO治疗组。采用Rice等方法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HIBD模型),rhEPO治疗组于缺氧缺血完成后即刻腹腔内注射rhEPO5000U/Kg1次。各组分别于术后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组织,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HIBD组神经细胞凋亡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EPO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减少,与HIB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蛋白在假手术组呈低水平表达,HIBD组表达增高,rhEPO治疗组则较假手术组及HIBD组表达更高;Bax蛋白在假手术组中表达弱,HIBD组表达增高,rhEPO治疗组则HIBD组表达低。结论rhEPO通过减少新生大鼠脑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来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5,(6)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损伤新生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醒脑静组,每组24只。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各组脑组织,采用干湿质量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比较各组脑组织HIF-1α在VEGF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水平,以及VEGF启动子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27me3)和组蛋白H3赖氨酸4三甲基化(H3K4me3)的富集水平。结果:在各时间点,醒脑静治疗组HIF-1α结合在VEGF启动子上的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提高(P0.05);醒脑静组VEGF启动子上H3K27me3富集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H3K4me3富集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HIBD的机制可能与促进HIF-1α结合到VEGF启动子上,促进VEGF的表达,同时改变VEGF启动子上H3K27me3和H3K4me3富集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凋亡相关蛋白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0只7d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HIBD组(n=56)、rhEPO治疗组(n=56)。后两者根据处死时间分为:3h组,6h组,12h组,24h组,48h组,3d组,7d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HIF-1α、Survivin的表达,用TUNEL法对细胞凋亡指数(AI)进行检测。结果 HIF-1α的表达在缺氧缺血后3h即增强,12h达高峰,后逐渐降低(P〈0.01);Survivin在缺氧缺血后12h开始增高,7d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除3h、6h组,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AI值在缺氧缺血后6h增加,7d明显增高,除3h组,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IBD组相比,rhEPO治疗组12h、24h、48h、3d的HIF-1α表达明显减少(P〈0.05),12h、24h、48h、3d的Survivin表达明显增高(P〈0.05),细胞AI值24h、48h、3d、7d明显降低(P〈0.05)。结论 EPO可通过降低HIF-1α的表达和提高Sur-vivin的表达,从而减少HIBD后的细胞凋亡,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合用黄芪总皂苷(TSA)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脑组织NF-κB,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MCAO再灌注大鼠模型,分别在缺血2 h、再灌注14 h腹腔注射三七总皂苷(PNS)80 mg·kg~(-1),PNS-TSA 56 mg·kg~(-1)和112 mg·kg~(-1),再灌注22 h,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缺血脑组织中I-κBα,p-I-κBα,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区皮层NF-κB免疫反应阳性颗粒在细胞中大量表达,在细胞核中也表达广泛,阳性表达面积、累积吸光度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PNS-TSA 56,112 mg·kg~(-1)组和PNS组NF-κB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物多在胞浆,阳性表达面积、累积吸光度明显降低(P<0.01).PNS-TSA 56 mg·kg~(-1)组与PNS组比较,阳性表达面积、累积吸光度明显降低(P<0.05或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中p-IκBa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IκBα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PNS-TSA 56,112 mg·kg~(-1)组和PNS组p-IkB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0.01),而IκBa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PNS能抑制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NF-κB的活化,该作用与其抑制IκBα的磷酸化有关;PNS合用TSA后,抑制NF-κB活化的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大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对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进行Walker-256移植性肝癌造模,造模后第8天对各组灌胃给予复方红豆杉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给药剂量依次为0.93g/kg,0.1875g/kg及0.37g/kg,连续21d。末次给药24h后,取各组大鼠血,检测其中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取各组大鼠肝癌病灶,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测,并观察HIF-1α、VEGF及PCNA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及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空白组、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大鼠血清ALB含量明显增高,而AST、TBIL及ALT含量则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大鼠肿瘤组织中肝癌细胞排列紊乱,胞核肿胀增大等现象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大鼠肿瘤组织中HIF-1α、VEGF及PCNA阳性表达情况均明显降低,且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红豆杉胶囊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大鼠HIF-1α、VEGF及PCNA的表达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组,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术前7 d,山药多糖组每日给予山药多糖(20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缺血再灌注6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山药多糖组血清BUN、SCr含量升高(P0.01),肾组织HIF-1αmRNA、蛋白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药多糖组血清BUN、SCr含量降低(P0.01),肾组织HIF-1α蛋白、mRNA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肾组织HIF-1α表达进而诱导VEGF的表达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Zibu Piyin Recipe,ZBPYR)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阳性对照组(喜得镇组,0.6 mg·kg-1)、SCI组和ZBPYR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7,14,21 g·kg-1).各组大鼠分别于伤后72 h处死,并用Western-blot和RT-PCR方法检测HIF-1α和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伤后72 h,HIF-1α和HIF-1αmRNA在SCI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ZBPYR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和HIF-1α mRNA的表达在ZBPYR低、中、高剂量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BPYR可改善受损脊髓局部微环境的缺血缺氧程度来抑制SCI后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其作用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海风藤醇提物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自体血反复多次颅内灌注法建立慢性硬膜下血肿大鼠模型。成功造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海风藤醇提物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次日,阳性对照组灌胃126 mg/kg阿托伐他汀钙溶液,海风藤醇提物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5.44、30.88 mg/kg海风藤醇提物溶液,模型组、假手术组灌胃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1次/d,连续给药14 d。给药结束后,观察脑血肿体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凝固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血肿包膜新生血管数目,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见脑血肿,血清IL-6、IL-8水平升高(P<0.05),血浆PT、FIB含量降低,TT含量升高(P<0.05),血肿包膜微血管密度(MVD)增多(P<0.05),脑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海风藤醇提物低、高剂量组脑血肿体积减小(P<0.05),血清IL-6、IL-8水平降低(P<0.05),血浆PT、FIB含量升高,TT含量降低(P<0.05),血肿包膜MVD数目减少(P<0.05),脑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海风藤醇提物可缩小大鼠慢性硬膜下血肿体积,改善凝血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IF-1α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30只。每组再按术后干预1、3、7 d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1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行肝左叶切除术建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皮肤不切除肝叶。电针组选取"四关"穴("合谷"和"太冲")给予电针干预,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强度1 mA,每天1次,每次20 min。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认知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HIF-1α表达,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水平。取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采用免疫荧光双染色法进行HIF-1α和凋亡细胞的共定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术后1、3、7 d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术后1、3、7 d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均P<0.05)。在术后干预3 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神经细胞凋亡水平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海马组织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神经细胞凋亡水平降低(均P<0.05)。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HIF-1α表达与凋亡染色共定位于同一细胞。结论:电针可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组织HIF-1α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调节血管新生抑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和当归补血汤组。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复制IPF大鼠模型。术后24h灌胃,泼尼松组灌服泼尼松水溶液(0.5mg/100g),当归补血汤组灌服当归补血汤中药配方颗粒水溶液(0.81g·kg-1·d-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量去离子水(1mL/100g)。连续灌胃28d后处死大鼠,取左肺组织进行HE染色、Szapiel评分评估肺泡炎程度,测定肺小动脉管壁厚度、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和血管外径比值(WT%)、管壁面积和血管总面积比值(WA%);Masson染色后,Ashcroft评分评估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内皮抑素(endostatin)和CD34蛋白表达情况,并依据CD34表达评估微血管密度(MVD)。取右肺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endostatin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zapiel评分、Ashcroft评分、肺小动脉管壁厚度、WT%、WA%和MVD显著升高(P<0.05,P<0.01),同时HIF-1α、endostatin和CD34平均光密度及HIF-1α、endostatin mRNA水平亦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补血汤组除endostatin表达水平升高外,其余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可通过下调HIF-1α表达、上调endostatin表达以调节血管新生状态,从而延缓IPF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