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 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纳入40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经4 周单一奥氮平治疗,采 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和40 名健康者(对 照组)血清VEGF 的水平。结果 患者组服药前血清VEGF 水平[(331.8±80.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 [(506.1±211.5)pg/ml],服药后血清VEGF 水平[(475.7±128.5)pg/ml]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t=6.489,P< 0.05),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组服药后PANSS 评分低 于服药前(P< 0.05),并且PANSS 总分减分率与血清VEGF变化呈正相关(r=0.439,P=0.005)。结论 血 清VEGF水平适合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有效的抗精神病治疗能提高血清VEGF水平,血清 VEGF 变化可能是评价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脑脊液(CSF)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cICAM-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以及经白细胞介素-12(IL-12)刺激后上述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MS及其他疾病组(OND)患者血清、CSF中TNF-α、IFN-γ及cICAM-1水平并观察IL-12刺激前后TNF-α、IFN-γ及cICAM-1水平变化.结果 MS组CSF及血清中TNF-α水平[(313.8±65.5)pg/mL,(127.9±57.3)pg/mL]较OND组[(21.9±3.3)pg/mL,(30.8±10.1)p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 P<0.05);MS组CSF及血清中IFN-γ水平[(231.4±57.3)pg/mL,(189.4±69.3)pg/mL]均较OND组[(87.4±21.3)pg/mL,(98.4±23.2)p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 P<0.05);MS组血清中cICAM-1水平[(105.9±56.2)U/mL]明显高于OND组[(50.9±20.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IL-12刺激后MS组上清液中TNF-α[(252.8±69.7)pg/mL]、IFN-γ[(459.8±69.3)pg/mL]及cICAM-1[(207.6±75.4)U/mL]水平较OND组[(132.4±46.3)pg/mL,(221.8±55.6)pg/mL,(87.5±44.2)U/m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NF-α、IFN-γ及cICAM-1在MS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IL-12、IFN-γ及cICAM-1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0、IL-12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与病程及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患者组为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58名符合入组标准的正常人.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中IL-4,IL-10,IL-12及IFN-γ浓度水平.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对患者进行精神症状评定.结果患者组IL-4[ (68±29) ng/L]、IL-10为[(61±25) 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50±23) ng/L,(32±18) n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0.00);IL-12 [(35±15)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53±27) ng/L],差异有显著性(P=0.01); IFN-γ [(41±17) ng/L]与对照组 [(51±23) ng/L]的差异无显著性(P=0.09).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4、IL-10、IL-12及IFN-γ浓度水平与病程无相关(r=0.09,0.07,-0.20,-0.21;P=0.63,0.71,0.30 , 0.27), IL-4、IL-10、IL-12及IFN-γ浓度水平均与精神症状评定无显著相关(P>0.05).患者组IL-4 浓度水平与IL-10的浓度水平正相关(r=0.52,P=0.03),IL-12与IFN-γ浓度水平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1.00,P=0.00).对照组4种细胞因子间均无相关(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IL-4、IL-10、IL-12及IFN-γ浓度水平存在紊乱,但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和γ—干扰素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对96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用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8、INF-γ水平,在治疗前后评定PANSS和TESS量表,并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8和INF-γ含量.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血清IL-8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男女之间无差异;血清IL-8与病程、PANSS总分均呈正相关(r=0.627,0.592,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NF-γ明显低于正常组,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发生中IL-8产生增加并反映早期病情严重程度,患者INF-γ产生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脑梗死组及对照组血浆Hcy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lSA法)检测血清TNF-α、IFN-γ浓度。结果脑梗死组Hcy、TNF-α、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浆Hcy浓度与血清TNF-α(r=0.716,P〈0.001)、IFN-γ(r=0.683,P〈0.00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FN-γ水平显著升高,且与Hcy浓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2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以nmol/L计。结果抑郁症组血清IL-2水平为0.46±0.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5±0.19(t=2.517,P<0.05)。抑郁症组的IL-1β、IL-6、TNF-α和IFN-γ水平分别为0.32±0.57,0.14±0.37,0.03±0.05和0.05±0.13,与对照组(分别为0.23±0.25,0.08±0.23,0.05±0.09和0.01±0.0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分别为0.645,0.589,1.099和1.110,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血清IL-2水平升高,提示IL-2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浓度与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方法检测8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5名正常人血清的BDNF浓度,比较2组及各类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间血清BDNF浓度的差异;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病理症状,分析血清BDNF浓度与PANSS评分间的关系。结果①患者组血清BDNF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7.3±2.6)vs(9.9±4.3)ng/mL,P<0.001];②利培酮、氯氮平、典型抗精神病药3组间血清BDN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P<0.01),利培酮组显著低于氯氮平组[(5.1±1.7)vs(7.8±2.7)ng/mL,P<0.05];③患者组中血清BDNF浓度与PANSS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07,P=0.005)。结论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浓度下降,利培酮治疗组显著低于氯氮平治疗组,阴性症状越明显的患者BDNF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雷洛昔芬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并 进一步分析治疗过程中血清雌二醇水平的改变与患者阴性症状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组绝经后女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12 周的奥氮平和雷洛昔芬 (60 mg/d)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和安慰剂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12 周检测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同 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ANSS 总 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性症状及血清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 后,研究组PANSS 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而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 组(P < 0.05);治疗前后研究组血清雌二醇水平差值与PANSS 阴性症状分差值呈显著正相关(r=0.434, P=0.005)。结论 加用雷洛昔芬可以显著改善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以及升高血清雌 二醇含量,并且体内雌二醇含量的变化可能与阴性症状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6周,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6、IL-8、IFN-γ和TNF-α水平,并采用PANSS、TESS量表评估临床症状变化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治疗后血清IL-6水平显著下降,血清IL-8、IFN-γ和TNF-α水平变化不显著。治疗前血清IL-6水平与PANSS阳性因子分显著正相关,血清IL-6减分率与药物最高剂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其余三种细胞因子与PANSS总分及药物剂量无相关;四种细胞因子的减分率与TESS无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可能与细胞因子的功能异常有关,利培酮可能因抑制IL-6的生成而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浓度变化,探讨TNF-α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将同胞中有2名及2名以上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的51个家系的222人纳入研究,其中父母组94人,患病同胞组98人,非患病同胞组30人,同时纳入非血亲正常对照组40人。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TNF-α血浆浓度进行测定,比较各组血浆浓度变化。结果 (1)4组间血浆TNF-α浓度(pg/ml)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F=4.595,P=0.004),患病同胞组血浆TNF-α浓度(62.01±35.01)分别低于非患病同胞组(92.02±43.78)、非血亲正常对照组(82.94±41.62)及父母组(77.23±35.0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P=0.01,P=0.016)。(2)在病人组中,按是否服药(服药组:69.11±37.29;未服药组:67.01±36.36)、性别(男:71.64±40.70;女:65.06±32.99)分别分组比较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年龄与血浆TNF-α浓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37,P=0.717),病程长短与血浆TNF-α浓度之间也无明显相关性(r=0.104,P=0.306)。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NF-α浓度低于正常,年龄、病程、抗精神病药物、性别对精神分裂症血浆TNF-α浓度没有明显影响,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支持免疫功能异常假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IFN-γ和IL-10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ELISA法检测不同性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浆IFN-γ和IL-10的水平。结果 (1)不稳定粥样斑块组血浆IFN-γ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粥样斑块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分别为(48.91±4.67)pg/mL、(38.36±5.34) pg/mL、(35.29±4.81) pg/mL。稳定斑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不稳定粥样斑块组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稳定粥样斑块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分别为(15.83&#177;1.97)pg/mL、(23.74±2.76) pg/mL、(25.91±1.58) pg/mL。稳定斑块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外周血浆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10水平的改变可能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SIL-2R含量,并进行有关量表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SIL-2R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男女患者间无差异;Ⅰ型精神分裂症血清SIL-2R浓度显著高于Ⅱ型和混合型(P<0.05),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SIL-2R浓度与起病年龄呈负相关(r=-0.469,P<0.05),与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呈正相关(r=0446,P<0.05);氯氮平和利培酮能显著升高血清SIL-2R浓度(P<0.01,P<0.05);此外,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升高与病程,治疗前的SIL-2R和PANSS总分显著相关.结论血清SIL-2R升高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亦可能成为其临床亚型分布和早期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的新指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氯氮平)可能通过升高SIL-2R血清浓度达到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促炎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免疫学发病机制的作用,研究二者之间的产生特点、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三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ON患者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PB)中CD3+T细胞内TNF-α及IFN-γ,并对活动期和缓解期ON患者及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疗法治疗前、后的ON患者PB中 ,CD3+T细胞内TNF-α和IFN-γ进行了比较.结果(1)活动期ON,PB中CD3+T细胞内TNF-α及IFN-γ较其他神经疾病组(other neurological disease,OND)明显增加(P<0.01),较正常对照组(NC)亦明显增加(P<0.01,P<0.05);(2)TNF-α与IFN-γ呈正向直线相关的关系(r=0.608,P<0.01);(3)TNF-α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05);(4)缓解期ON,PB中TNF-α及IFN-γ与活动期比较明显减少(P<0.01,P<0.05),与NC组比较TNF-α明显减少(P<0.05),IFN-γ则无明显变化(P>0.05);(5)MP冲击疗法治疗后,TNF-α及IFN-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TNF-α和IFN-γ作为二种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ON的免疫病理过程;二者作用协同,在促进、促发炎症、上调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TNF-α和IFN-γ虽不是ON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但对监测病情动态变化、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临床免疫治疗均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42例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精神症状,脑脊液对照组为10例外科手术患者,血清对照组为试剂盒提供正常的健康者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结果患者组脑脊液和血清IL-2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脑脊液和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与年龄、体重、病程、PANS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等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TNF-α水平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37,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和外周均存在细胞免疫障碍,但未发现其与临床症状相关,血清TNF-α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有无幻听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与幻听症状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2013 年5 月至2019 年 3 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伴有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 者42例(幻听组)、不伴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6例(非幻听组),纳入同期武汉地区招募的健康对照82 例 (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对3 组人群进行数字符号测 试、数字广度测试及言语流畅性测试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幻听组与非幻听组在年龄、性别、教育、病程 及PANSS各项评分等临床症状上相匹配(除P3幻觉评分外)。与对照组[数字符号测试(69.12±9.84)分,数 字广度测试顺背评分(9.00±1.02)分,数字广度测试倒背评分(6.13±1.51)分,言语流畅性测试(21.90±4.32)分] 比较,伴有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1.17±8.00)、(7.26±1.36)、(4.24±0.96)、(13.26±2.36)分]及不伴有幻 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8.65±13.82)、(7.54±1.48)、(4.46±1.61)、(16.11±5.29)分]认知测评得分均明显下 降(F=28.65,13.18,15.05,32.26;P<0.05),且幻听组的数字符号测试评分低于非幻听组(t=-2.83,P<0.05)。 相关分析结果示伴有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数字符号测试评分与Hoffman 幻听评分呈负相关(r=-0.34, P=0.03)。结论 有无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伴有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在注意力及执行能力方面损害更为严重且与幻听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截瘫(HAM/TS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情况、HAM/TSP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sFas和sFasL表达水平及外周血Fas、肿瘤坏死引子α(TNF-α)和Bcl-2蛋白在HAM/TS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单细胞电泳检测HAM/TS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ELISA检测8例HAM/TSP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sFas、sFasL的水平,并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Fas、TNF-α和Bcl-2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OIN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HAM/TS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为13.63%±0.48%,与健康对照组(1.63%±0.57%)比较显著增高(P<0.05).(2)患者血清sFas表达水平为(1.08±0.26)ng/ml,与OIND组[(0.29±0.05)ng/ml]及健康对照组[(0.18±0.07)ng/ml]比较显著增高(P<0.05);血清sFasL表达水平[(0.26±0.11)ng/ml]高于OIND组[(0.22±0.04)ng/ml]及健康对照组[(0.21±0.05)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sFas和sFasL表达水平分别为(0.19±0.07)ng/ml和(0.24±0.08)ng/ml,显著高于OIND组[(0.11±0.06)ng/ml、(0.01±0.01)ng/ml,P<0.05].(3)外周血淋巴细胞中Fas、TNF-α表达水平分别为180.15±105.23和60.28±25.21,与OIND组(分别为41.50±21.72、20.18±3.08)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7.02±17.26、17.60±1.50)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表达(23.50±8.44)较OIND组(34.84±9.63)显著降低(P<0.05),与健康对照组(27.39±8.78)比较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sFas、sFasL、Fas、TNF-α和Bcl-2可能在HAM/TSP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 调节蛋白-1(NRG-1)变化及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来徐州市东 方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将观察组 中认知功能损害57例作为认知功能损害组,认知功能未损害59例作为认知功能未损害组。并选取同期 10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BDNF、NRG-1变化,探究Hcy、BDNF、NRG-1变化与认知 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认知功能损害组Hcy为(29.49±6.36) 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0.47±3.31)μmol/L 及无认知功能损害组的(15.58±4.27)μmol/L,认知功能损害组BDNF 为(6.57±1.58) μg/L,低于对照 组的(18.26±4.73)μg/L 及无认知功能损害组的(13.24±3.45) μg/L,认知功能损害组NRG-1 水平为 (11.25±4.12) pg/ml,低于对照组的(32.50±7.14)pg/ml 及无认知功能损害组的(23.38±5.26) pg/ml,认 知功能损害组MMSE 评分为(21.36±1.05)分,低于对照组的(28.01±0.94)分及无认知功能损害组的 (27.93±0.71)分;且与对照组比较,无认知功能损害组Hcy 升高,BDNF、NRG-1 水平降低(P< 0.05)。观 察组MMSE 评分与血清Hcy 呈负相关,与BDNF、NRG-1 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0、0.778、0.777,P< 0.05)。预测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时,3项指标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84,优于单一的 Hcy、BDNF、NRG-1(P<0.05)。单因素分析,认知功能损害患者Hcy水平及独居人数高于认知功能未损害组, BDNF、NRG-1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未损害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cy(OR=3.688)、BDNF(OR=2.575)、 NRG-1 水平(OR=3.019),独居(OR=1.388)是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 结论 老年抑郁症认知损害患者的血清Hcy 高于健康人群及认知未损害患者,BDNF、NRG-1 水平低于 健康人群及认知未损害患者,临床检测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Hcy、BDNF、NRG-1 水平,能有效预测患者 认知功能受损的可能性,从而进行早期预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者40名(对照组),采用流式多重蛋白分析技术检测血浆炎症因子IL-1β的浓度,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结果:患者组IL-1β水平[(2.10±0.59)pg/ml]较对照组[(1.90±0.28)pg/ml]高(P0.05);不同性别、是否吸烟、是否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患者之间血浆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组血浆IL-1β水平与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首次发病年龄、首次住院年龄、总病程、用药剂量(折合氯丙嗪等效剂量)无相关(P均0.05)。患者组血浆IL-1β水平与PANSS中反应缺乏因子(r=-0.24,P=0.05)、偏执性因子(r=-0.36,P=0.00)、激活因子(r=-0.29,P=0.02)呈负相关。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1β浓度高于健康对照者,其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NO/NOS)水平及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共收集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26例(研究组),健康对照者30例(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检测血清NO/NOS水平。结果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血清NO/NO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2.08,P〈0.05;t=2.72,P〈0.05),血清NO/NOS水平与精神症状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NO水平与血清NOS水平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r=0.41,P〈0.05)。结论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血清NO/NOS水平病理性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的变化和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A)测定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GFAP和MBP的浓度,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患者组血清GFAP的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0.74±0.09)vs.(1.67±0.91)],P<0.01.患者组血清MBP的浓度也低于正常对照组[(5.88±0.91)vs.(17.45±7.77)],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GFAP和MBP的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病程呈负相关(r=-0.19,P<0.05;r=-0.20,P<0.05).而患者组GFAP水平与PANSS总分、阳性、阴性症状分不相关(r=-0.05,P>0.05;r=0.03,P>0.05;r=0.12,P>0.05).患者组MBP的水平与PANSS总分、阳性、阴性症状分不相关(r=0.06,P>0.05;r=0.05,P>0.05;r=0.34,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GFAP和MBP的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可能与病程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推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病程的延长可能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的进一步退化表现,且着眼于血清GHAP和MBP浓度的高低,可能有利于预测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好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