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生儿监护病房噪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噪音无处不在,即使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e inten-sive care ward,NICU)也不能避免。环境噪音是能扰乱新生儿正常生理状态,并使患儿病情加重,治疗更加复杂的一个较重要的压力刺激源[1],在国外医学和护理文献上都有大量关于NICU声音水平测量研究的报道,说明高音量的声音水平可能和早产儿的总发病率有关系。NICU的环境应该能促进新生儿的睡眠质量,维持新生儿生理稳定,降低影响早产儿听觉发展的潜在有害因素[2]。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很少数的NICU能够成功地降低和维持较低的环境声音水平。鉴于医务人员日益广泛关注NICU里噪音的存…  相似文献   

2.
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监护、治疗和护理危重新生儿的场所,集中了较多的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病情不稳定需要生命支持和抢救的危重新生儿[1]。这些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接受大量致痛性的操作,由于不会自述疼痛,对其疼痛的评估只能通过观察行为表现和测量生理指标。目前国内NICU对新生儿的疼痛评估通常采用普通评估工具,如早产  相似文献   

3.
马媚媚 《全科护理》2014,(28):2639-2641
[目的]总结新生儿外科术后机械通气下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监护。[方法]对61例新生儿急重症手术患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护理、麻醉苏醒观察、切口造瘘口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等监护。[结果]48例病情平稳后均转入新生儿外科继续治疗,8例家长签字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新生儿术后需机械通气者,做好术后相关监测及护理,是手术患儿护理的关键,可以降低新生儿术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噪音无处不在,即使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e intensive care ward,NICU)也不能避免.环境噪音是能扰乱新生儿正常生理状态,并使患儿病情加重,治疗更加复杂的一个较重要的压力刺激源[1],在国外医学和护理文献上都有大量关于NICU声音水平测量研究的报道,说明高音量的声音水平可能和早产儿的总发病率有关系.NICU的环境应该能促进新生儿的睡眠质量,维持新生儿生理稳定,降低影响早产儿听觉发展的潜在有害因素[2].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很少数的NICU能够成功地降低和维持较低的环境声音水平.鉴于医务人员日益广泛关注NICU里噪音的存在,笔者现就NICU噪音的特点、来源、对新生儿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等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重症监护是一种综合性多学科救治模式,指对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新生儿给予持续护理、复杂的外科处置、连续的呼吸支持和其他较强的干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危重新生儿进行集中监护、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场所。NICU的建立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使许多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抢救成功率与存活率明显提高。本文就国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廖耀玲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7):1560-1562
随着急诊转运医学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新生儿转运应运而生。新生儿急救转运就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转往三级医院作进一步的监护、诊断和治疗,它不是简单的运送过程,在人员技术和仪器设备配置上有很高要求,转运途中新生儿应得到相当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疗和护理,出色的转运工作可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我院通过对新生儿急救转运实施有效管理,重视转运前期准备工作,转运中期监护措施,保证危重新生儿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转运后期与病区紧密衔接,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金凤 《护理研究》2006,20(1):235-236
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是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中心.主要接收来自全省的新生儿危重病例,抢救多为机械通气,呼吸机治疗必不可少。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新生儿常常为了治疗而要经历许多疼痛的操作,而在临床实践中,绝大多数新生儿疼痛仍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疼痛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产儿和危重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指集中监护诊治重症新生儿的抢救病室[1].其目的是使危重新生儿在良好的医疗技术设备与技术高超的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保护危重新生儿得到合理的救治.  相似文献   

10.
2016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天约有1.5万名5岁以下儿童和3000名5~14岁儿童死亡;我国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约有2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1]。研究[2]显示,50%~70%儿童的死亡地点在医院,尤其是医院的儿科重症监护病房[3]。这提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e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医护人员在挽救危重患儿生命的同时也需对其死亡及死亡后其家庭成员的反应做出准备。  相似文献   

11.
噪音对手术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了解手术患者 ,在不同噪音强度的手术环境中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手术病人分为实验组(使用降低噪声手段 ) ,对照组 (未使用降噪手段 ) ,测定其在不同噪音强度下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 :实验组比噪声组对手术患者的血压、心率的影响明显减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手术室内人为噪声和设备使用是噪音的主要来源 ,更新设备设计 ,改进医疗过程 ,加强医务人员自身对噪音的认识 ,可有效减少手术室的噪音污染  相似文献   

12.
MR图像去噪算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I对医学诊断有重要价值,而去噪是MR图像分析与诊断的基础问题之一.因此,探讨能消除MR图像噪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作者从空间域、变换域及多尺度分析等方面对MR图像去噪算法进行综述,分析和比较其性能,并对医学图像去噪领域的前景和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噪声对飞行人员听觉系统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噪声对飞行人员听觉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1724名飞行人员为接触组,进行听力、耳鼻咽喉科常规的检查,另将1658名非噪声作业的人员设为对照组,并对相关检查结果调查分析。结果接触组的听损检出率为19.61%,与对照组3.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损检出率与飞行时间有关;接触组的飞行人员耳鸣、头晕等神经症状的出现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噪声对飞行人员最明显的危害表现为引起听觉系统损害,听损检出率随飞行时间的增加而增高。应把听力、耳鼻咽喉科常规检查作为飞行人员必要的检查项目,对其进行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文旨在调研北京市三环公路周边地区居民家中噪声和在此环境中成长婴儿的听力 检查,阐述生活环境噪音和婴儿听力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我院母婴同室病房随机选取家住北京市三 环公路周边地区、健康新生儿30 例,使用丹麦B&K 2231 精密积分声级计到其家中进行噪声测试,同时监测 出生时和出生后3 个月小儿的听力[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听力测试(TEOAE)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选取家住北京市三环公路周边以外地区的小儿30 例作对照组,居住环境基本符合我国制定的居住环境噪声 标准,检测ABR 和TEOAE.结果 (1)北京三环公路地区居民家中嘈杂时间段,关窗与开窗噪声有统计学 差异[(56.5 ±2.9)dB vs.(62.5 ±1.9)dB,P <0.05];(2)北京三环公路地区居民家中相对安静时间段,关窗 与开窗噪声有统计学差异[(49.4 ±2.8)dB vs.(51.2 ±1.8)dB,P <0.05];(3)北京三环公路地区居民家中 嘈杂时间段比对照组嘈杂时间段,增高11.9 dB 噪音(均开窗),降低10 dB 噪音(均关窗),有统计学差异(P <0.05);北京三环公路地区居民家中嘈杂时间段关窗比对照组嘈杂时间段开窗时,增高噪音5.8 dB,有统计 学差异(P <0.05);(4)TEOAE 听力测试,各项数据尚不支持生活在北京三环公路周边地区居民家中噪音对 小儿内耳造成损伤,但对照组各项指标优于观察组;(5)ABR 听力测试,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小儿均通 过,但听力测试各项指标优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小儿Ⅲ、Ⅴ波潜伏期缩短、在20 dB 听阈时Ⅴ波潜伏期缩短 0.17 ms(P <0.05).结论 低噪音环境更有利于小儿听觉系统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水杨酸对prestin正常表达小鼠耳蜗声损伤作用。方法:以出生18~30d的雄性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水杨酸 噪声;0.9%氯化钠 噪声;单纯水杨酸)。给予中心频率为8kHz强度为110d SPL的1/3倍频程噪声暴露3h。以听诱发脑干反应、扫描和透射电镜方法比较有、无水杨酸干预情况下小鼠耳蜗听力及形态损伤程度。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两组小鼠耳蜗prestin mRNA总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噪声暴露后第1天,水杨酸干预组的ABR阈移较0.9%氯化钠组减少27dBSPL;第10天减少17dBSPL。水杨酸提前干预使耳蜗的噪声损伤后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上外毛细胞及支持细胞损伤减轻。在噪声暴露后第10天,水杨酸组prestin mRNA总量较0.9%氯化钠组及噪声暴露前均升高。结论:水杨酸提前干预可以显著减轻prestin正常表达小鼠耳蜗的噪声损伤;水杨酸干预可能会导致外毛细胞马达蛋白prestin表达上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设计并探讨基于噪声功率谱(NPS)的CT图像噪声评价方法。方法 改变CT图像扫描参数以及重建参数获取图像,采用NPS与传统标准差(SD)两种方法对该图像进行噪声检测,并对比两种检测结果。结果 NPS曲线幅值与层厚和剂量成反比,与重建算法的增强程度成正比。重建算法、层厚和剂量对噪声指数的影响能够在NPS曲线上得到明显的体现。结论 NPS能够从幅值与频率方面反应噪声变化,与SD方法相结合可形成更为完善的噪声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较高的噪音水平被认为可能诱导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而睡眠障碍是增加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危重病人的谵妄发生往往与各种临床不良预后相关呢。本研究假设通过降低夜间整体环境噪音水平,可以改善ICU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谵妄发生率。方法:在成人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序列研究。将干预前53例患者与干预后61例施夜间降音方案的患者进行比较。主要的观察指标是不同噪音环境下ICU患者睡眠质量与谵妄发生率的变化。分别采用谵妄筛查量表(ICDSC)和睡眠质量量表(RSCQ)测量。次要的观察指标是睡眠诱导或镇静药物的使用。结果:干预前后谵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1.3% 和27.9%, p=0.03)。睡眠质量评分改善(分别为64.3±13.0和57.6±11.26,p<0.01)。干预后使用睡眠诱导药物的患者比例减少(分别为15.1%和32.8%, p=0.03)。结论:采用夜间降音方案后,ICU患者的谵妄发生率降低,且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通过对医院病房噪音暴露的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找出噪音较高时段的可控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减少病区噪音污染,营造有利患者休息、医护人员有序的安静病区环境,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方法抽取我院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内、外科各3个病房,采用噪音测量仪连续监测病房48 h的各种噪音源及病房整体环境噪音情况,分析病房噪音的来源及暴露现状、病房整体环境噪音水平及各种噪音源强度的差异。结果病房昼夜间噪音水平均超过规定标准,最高可超出标准的48.10%,最低也超出标准29.08%;病房存在多种噪音来源均超过62 dB( A);内、外科病房总体噪音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病房存在多种噪音源,噪音污染严重,医院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噪音干预措施,以有效地减少病房的噪音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20.
Noise in the ICU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bjective The growing number of technical devices in ICUs makes noise exposure a major stress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noise levels during routine operation in our ICU.Design Our ICU is an open ward with four rooms, constructed in the 1960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4 patients were in the controlled room and were treated by 4 nurses during the day and by 2 at night.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s (SPL) were measured continuously for 2 days and nights. Also measured were the alarms of various appliances. For gross overall evaluation it is customary to state the Leq, i.e. the energy-averaged level during measurement. The annoyance caused by noise depends more on rare events of high intensity. Therefore, the distribution of SPL values (Ln) over time was also analysed.Results SPL was roughly the same during the day and at night, with Leq between 60–65 dB(A) and peaks up to 96 dB(A). Most alarms reach an SPL of 60–70 dB(A), but some exceed 80 dB(A). During teaching rounds Leq exceeds 65 dB(A).Conclusion During the day and at night SPL always surpasses the permissible noise exposure for 24 h of 45 db(A) recommended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Alarms cause the most irritating noise. Hospital manage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ternal noise, and SPL should be measured routin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