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两种rhG-CSF制剂用于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赛欣(国产rhG-CSF)和惠尔血(进口rhG-CSF)在外周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及移植后造血恢复中的效能差异。方法选择2000-01~2003-05在本院进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的47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化疗后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分别接受国产rhG-CSF和进口rhG-CSF进行干细胞动员,比较rhG-CSF使用时间及采集所得CD34+细胞数量,其中接受干细胞回输的41例再随机分组,在预处理和干细胞回输后,外周WBC达到0×109/L时分别接受两种rhG-CSF促进造血恢复,比较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恢复至≥1.5×109/L的天数及rhG-CSF使用时间。结果47例进行干细胞动员的患者中,24例应用进口rhG-CSF,23例应用国产rhG-CS,使用时间分别为6.17±2.64d和5.78±1.83d,所得采集物CD34+细胞总数分别为(5.90±5.06)×106/kg体重和(5.13±6.07)×106/kg体重,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1例接受自体干细胞回输的患者,22例应用进口rhG-CSF,19例应用国产rhG-CSF,使用时间分别为10.86±2.41d和10.83±4.75d,ANC恢复至≥1.5×109/L的时间分别为9.07±1.50d和10.00±4.20d,两者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rhG-CSF制剂在PBSC动员、PBSC回输后造血恢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均可供临床上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224-226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6年12月76例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标准组采用标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强化组实施强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存活率;生存时间、血小板(PLT)重建时间、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重建时间;患者复发率、死亡率。结果强化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存活率高于标准组(P<0.05);强化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标准组(P<0.05);强化组患者PLT重建时间、ANC重建时间和标准组相近(P>0.05);强化组复发率、死亡率低于标准组(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CD49d单克隆抗体穴McAb雪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穴rhG-CSF雪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对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经放、化疗预处理的BALB/c小鼠,分别接受经rhG-CSF(实验1组)、抗CD49dMcAb(实验2组)、抗CD49dMcAb联合rhG-CSF(实验3组)动员的同系小鼠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观察受体小鼠的4周存活率及外周血白细胞(WBC)、骨髓单核细胞(BMN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及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等指标。结果实验3组小鼠的4周存活率、WBC、BMNC,CFU-GM、CFU-S数均明显高于实验1和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抗CD49dMcAb联合rhG-CSF应用能协同动员小鼠外周血干细胞,并能成功重建同系小鼠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是当今一种新技术。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不同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脐血干细胞移植。近年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化疗加细胞因子可使更多的干细胞进入外周血,从而不再用采集骨髓就可以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祖细胞用于移植,并使其移植后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速度明显快于骨髓移植,因此外周血干细胞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三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三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例自体干细胞动员方案均为环磷酰胺(CTX)联合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采用以马法兰和(或)硼替佐米为主的预处理方案。其中1例第3次为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余均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结果 2例患者三次造血干细胞均成功植入,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三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詹其林  许小平 《安徽医药》2004,8(6):420-421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发生、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40例,逐例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情况.结果40例中有27例(67.5%)发生感染,其中死亡2例(5%),发生感染中位时间 7 d,持续10 d,检出菌以G 球菌为多,G-杆菌检出率低,多数在粒细胞缺乏纠正后,同时经抗生素治疗,感染得到控制.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发生感染率无显著差别;治疗建议加强使用抗G 球菌的抗生素,尽早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介素-11(IL-11)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6例复发难治性淋巴瘤,随机分为IL-11治疗组和对症治疗组,对症治疗组仅接受输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IL-11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组基础上于移植后7 d起应用IL-112400万U/d,连用14 d,预处理方案为改良BU/CY方案,移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 PLT)恢复至≥20×109/L和≥50×109/L的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及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造血重建,IL-11治疗组移植后PLT恢复至≥20×109/L和≥50×109/L的时间及辐照血小板输注次数均较对症治疗组少(P<0.05)。 IL-11治疗组有2例发生恶心、呕吐、头痛等一过性不良反应,随访至2015年1月,两组患者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0%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过程中应用IL-11有加速血小板恢复的作用,IL-11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裴云萍  方芸  王羽  计成 《中国药房》2008,19(8):584-586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环孢素A(CsA)理想的血药浓度监测指标。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对2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进行全血中CsA谷浓度(C0)及服药后2h血药浓度(C2)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6月内C0平均值为(228·84±142·48)μg·L-1,C2平均值为(741·50±294·42)μg·L-1,C0+C2平均值为(970·34±391·18)μg·L-1,C2/C0平均值为(3·88±1·94)μg·L-1。结论:C0+C2和C2/C0作为CsA血药浓度监测指标合理,更能全面反映CsA体内药物暴露情况,并能监测CsA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9.
<正>造血干细胞移植史的最初20年里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是骨髓,自1989年Sweenberg成功完成首例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PBSCT)以来,目前大有替代骨髓移植之势。到现在同种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占整个同种异基因移植的50%以上。本文将把allo-PBSCT与骨髓移植(BMT)相比较,重点综述allo-PB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初期疗效。方法共23例,其中NHL18例;HD3例;MM2例。动员方案为化疗(MOEP)+rhG—CSF。经1-2次采集,获得MNC中位数为(4.48&#177;1.73)&#215;10^8/kg,CD34^+细胞为(4.46&#177;0.96)&#215;10^6/kg,预处理方案,NHL,HD患者采用CTX+TBI和CTX+VP-16+Ara-C+CCNU,MM患者采用MeL.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外周血WBC于移植后3.91&#177;0.73d降至0,PLT于7.87&#177;0.97d降至10&#215;10^9/L以下。WBC〉1.0&#215;10^9/L,中性粒细胞〉0.5&#215;10^9/L,PLT〉20&#177;10^9/L,分别为8.04&#177;1.36d,8.40&#177;1.73d,9.57&#177;1.34d,1例患者于移植后2月死于疾病复发;4例患者在移植6月内复发;其余18例患者均无病存活6—12个月,疗效仍在近一步随访中。结论APBSCT对恶性血液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General pharmacology》1994,25(3):533-537
  • 1.1. To clarify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hG-CSF) conjugated to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its effects on the number of circulating neutrophils in mice made neutropenic by cyclophosphamide (CPA) or 5-fluorouracil (5-FU) were compared with rhG-CSF lacking PEG.
  • 2.2. In normal mice, PEG-conjugated rhG-CSF (PEG-rhG-CSF, 10 μg protein/kg) induced an increase in neutrophils which lasted for 72 h after injection whereas the effect of rhG-CSF (10 μg protein/kg) disappeared by 24 h after injection.
  • 3.3. In CPA or 5-FU-induced neutropenic mice, PEG-rhG-CSF inhibited neutropenia or accelerated recovery from neutropenia and its potenc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hG-CSF.
  • 4.4.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EG-rhG-CSF has a longer duration of action than rhG-CSF and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recovery from neutropeni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策略.方法 对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联合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7 d(回输干细胞前为-,回输后为+,回输时为0)始环孢素静脉滴注、麦考酚吗乙酯口服;-5~-4 d环磷酰胺静脉滴注,-5 d~-2 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静脉滴注;-6 d~+10 d白细胞介素11(IL-11)皮下注射;+1 d、+3 d、+6 d及+11 d甲氨蝶呤静脉滴注预防aGVHD.结果 15例患者完全植入,aGVHDⅡ~Ⅳ度的发生率20.0%,Ⅳ度的发生率6.7%,随访中位时间为30.7(4~65)个月,无复发,无恶性血液病存活.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时联合采用含有rhG-CSF、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IL-11及短程甲氨蝶呤的方案预防aGVHD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ABO血型检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中的应用及移植后的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ABO血型不合的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ABO血型的变化,探索移植后的输血方案,为患者输注合适的血液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干细胞移植前检测患者ABO血型,植活后再次检测患者ABO血型抗原及抗体的变化,对输注血液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例ABO血型不合的患者干细胞移植后35~193 d血型成功转变为供者血型,ABO主要不合、ABO次要不合及ABO主次要不合的受者输注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量和ABO相合组的输注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BO血型不合的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型成功转变为供者血型,相容性输血可以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能够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动员外周血干细胞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注射液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PBSC)的效果。方法 :对 6例恶性血液病病人 ,1d内静脉注射长春新碱 1~ 2mg·m- 2 及环磷酰胺 4~ 7g·m- 2 (分 4次 ,间隔 4h) ,外周血白细胞降至 1×10 9·L- 1以下时 ,加rhG CSF 6~ 8μg·kg- 1,皮下注射 ,qd× 5~ 7d ;对 4例健康供者在采集PBSC前 5d予rhG CSF 6~ 8μg·kg- 1,皮下注射 ,qd× 5d。白细胞升至 10× 10 9·L- 1以上时采集PSBC ,并进行CD+ 34 及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 )检测。结果 :一次收集单个核细胞计数 (3.9±s 1.7)×10 8·kg- 1;CD+ 34 (4 .8± 2 .3)× 10 8·kg- 1;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5± 3)× 10 4 ·kg- 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rhG CSF无论对病人自体还是对健康供者均能安全、高效地动员PBSC ,满足移植所需要。  相似文献   

15.
兰顺 《中国药房》2012,(34):3216-3218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环孢素A(CsA)全血谷浓度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性,明确CsA全血谷浓度的有效范围。方法:对2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全血CsA谷浓度与其aGVHD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sA谷浓度在50~100ng·mL-1组的Ⅱ~Ⅳ级aGVHD发生率最高(43.66%),其次是100~150ng·mL-1组的32.50%,再次是150~200ng·mL-1组的7.35%,前2组发生率显著高于第3组(P<0.01);在CsA谷浓度>200ng·mL-1时出现Ⅳ级aGVHD的为同一患者,除外无Ⅱ级以上aGVHD发生。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全血CsA谷浓度与a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关。CsA谷浓度维持在200~250ng·mL-1可减少aGVHD的发生及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短效与长效粒细胞刺激因子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有效性及药物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选择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和预防当前化疗后发生Ⅱ度及以上骨髓抑制、或之前化疗周期出现过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的病例223例,其中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的101例,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的122例,比较用药后的疗效、化疗间歇期出现的骨髓抑制情况、不良反应、抗菌药使用率,计算治疗成本,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3%、7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间歇期Ⅱ、Ⅲ、Ⅳ度骨髓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的发生率分别为34.7%、38.6%、26.7%、6.9%和38.5%、36.9%、24.6%、5.7%;Ⅱ、Ⅲ度骨髓抑制与FN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23±0.55)d、(1.26±0.64)d、(1.86±1.07)d与(1.32±1.00)d、(1.22±0.52)d、(1.71±0.9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度骨髓抑制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00±2.73)d和(1.80±1.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抗菌药使用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成本分别为(284.05±102.54)元、(2621.30±857.82)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及经济性,rhG-CSF方案具有明显的成本-效果优势,具有普遍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肺癌化疗过程中监测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肺癌化疗过程中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探讨MPV是否可以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方法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MPV、PLT、WBC等指标,建立健康人群MPV生物参考区间,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相关指标,并对156例肺癌病人化疗过程中MPV等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确定本实验室MPV生物参考区间为(10.5±2.3)fl;腺癌的MPV稍大于其他类型肺癌,但差异无显著性(F=3.56,P〉0.05);肺癌化疗过程中MPV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时间(11~15d)要早于PLT、WBC(16~20d)。结论MPV可作为肺癌化疗后骨髓功能恢复的比较敏感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