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抚触护理、新生儿游泳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86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抚触、游泳等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儿胆红素下降幅度及时间。结果 2组治疗后第3天、第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第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抚触护理、新生儿游泳应用于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护理中,可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且不需母婴分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收治的90例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栀黄注射液联合传统光疗治疗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白秀莲  赵琳 《云南医药》2015,(2):142-144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联合金双歧和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4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光疗,给予金双歧和苯巴比妥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输入碳酸氢钠,观察2组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结果 2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碳酸氢钠联合金双歧和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方便、经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新生儿黄疸采取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间歇性蓝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给予抗感染、母乳喂养、酶诱导剂等基础治疗上,均行间歇性光疗;同时观察组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记录黄疸消岁: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首日胆红素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第3天、第5天,均明显高于治疗首日,且观察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黄疸平均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间歇性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降胆红素浓度水平快,黄疸消退时间短,疗效优于单独蓝光治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联合抚触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及碱化血液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口服及抚触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1、3、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3、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黄疸消退时间为(4.0±2.0)d,短于对照组的(5.5±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联合抚触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歇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300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基础疾病和酶诱导剂等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间歇性光疗:4~8h/d,2~4h/次,2次/d。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性光疗,12h/d,1次/d。两组疗程3~5d。两组患儿均在实施光疗前和光疗后,取空腹静脉血2mL,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观察两组患儿总光疗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每小时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光疗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光疗法能够显著改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对ABO溶血患儿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ABO溶血患儿8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结合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光疗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结合组采用丙种球蛋白结合光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黄疸消失时间和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黄疸消失时间、治疗后的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合组的总有效率(81.39%,35/43)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60.46%,26/43)(P<0.05)。结合组的黄疸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组的黄疸消失时间(P<0.05)。结合组的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结合组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结合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对ABO溶血患儿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可靠,能使患儿的黄疸快速消失,维持正常的总胆红素和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次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肠道益生菌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黄疸病例7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多次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予以口服肠道益生菌+多次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67.57%(2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TBIL及DBIL均较低,黄疸消失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肠道益生菌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并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光疗单用组75例,采用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治疗组75例,在光疗单用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光疗单用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光疗单用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患儿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光疗单用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光疗单用,光疗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抚触、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住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蓝光光疗组(简称光疗组),茵栀黄颗粒+蓝光光疗(简称药物组),茵栀黄颗粒+抚触组+蓝光光疗(简称抚触组),各40例.光疗组采用蓝光光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新生儿黄疸使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长时连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后48、72 h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12月-2O13年5月收治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5O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菌栀黄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光疗等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的72h 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较快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素,促进黄疸消退,治疗效果优异,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伴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96例,在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均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结合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动态变化、治疗6d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6d中每天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d后显效与好转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与无效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基础治疗中,应积极辅助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可促进患儿TBiL水平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3年4月于本院接受黄疸治疗的新生儿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间歇性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FBiL、D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胆红素水平.缓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甲基强的松龙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症状复常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实施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率为83.33%,对照组为6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13.2±4.3)天]少于对照组[(20.7±5.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甲基强的松龙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96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使用蓝光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并在治疗前及治疗48、96h后分别抽静脉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96h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15.7±22.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47.3±23.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早期人工促排便预防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旭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62-62,67
目的:探讨早期人工促排便法预防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足月分娩的300例正常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及大便变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经皮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促排便法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可显著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卢林阳  赵友谊  张健 《安徽医药》2016,37(5):601-603
目的 观察双面光疗箱内使用银色反光材料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退黄效果。方法 将2013年6~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62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按入院顺序编号,设奇数为干预组,偶数为对照组。干预组31例,使用改良的双面光疗箱进行蓝光照射;对照组31例,使用普通新生儿双面光疗箱蓝光照射。比较两组患儿在光疗前及光疗8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的经皮胆红素值;同时观察光疗对两组患儿的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儿光疗前经皮胆红素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8小时后干预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光疗期间出现的副作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双面光疗箱较普通光疗箱,能更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退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方法 52例ABO溶血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多次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给予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1、2、3 d后胆红素水平;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红细胞计数;黄疸达高峰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黄疸高峰期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1 d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213.4±76.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98.3±81.6)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d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206.8±67.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78.2±72.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为(191.8±61.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58.3±54.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患儿的红细胞计数为(3.84±0.53)×10^12/L,高于对照组的(3.39±0.51)×10^12/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黄疸达高峰时间、高峰期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BO溶血病患儿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