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匮要略》一书,是祖国医学文献中的古典医籍之一,它是东汉张仲景著作中的一部份,原名《伤寒杂病论》,是由《伤寒》和《杂病》两部份组成。该书是在《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并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为后世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原书早已亡失,  相似文献   

2.
自从《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点以后,祖国医学就强调人体阳气的运行及盛衰与日相应,而阴血的运行和盛衰则与月相应,从而认识到人体的生理节律与宇宙环境节律的相关性。因而产生了中医的时间医学基础。在这基础上历代医家无论在养生、病因、治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如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病因学和治疗学则充分体现了时间医学的内容,现就其《金匮要略》中有关时间医学思想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仲景营养学思想主要是以饮食“禁忌”的形式提出,其中寓有合理的膳食结构、妊娠期间的营养、疾病期间的营养、病愈初期的营养、因人因时而异的营养等营养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养生思想初探赵云芳(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金匮要略》养生/方法《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治疗杂病的专著,它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理法方药悉备,内容精要,为后世医家进一步阐发内伤杂病学说,开辟了先河,曾被誉为“方书之祖”、“医...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简称《金匮》)一书专论内伤杂病的辨证治疗,内容极为丰富,堪称辨证论治的典范。因此,对原著的治疗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于临床实践是颇有指导意义的。现就个人学习所得,谈谈粗浅认识。 一、早期治疗 治病防变 《金匮》论治疾病,根据病邪由表入里,自经络而脏腑,由一脏而及他脏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内经》、《难经》精神的基础上,阐述了“上工治未病”的思想。 所谓“治未病”,其含义有二:一是指无病先防;二是指早期治疗,治病防变。《金匮》作  相似文献   

6.
从七个方面对《金匮要略》的治疗思想进行分析;1.治未病,包括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先安未病之脏腑三层意思.2.虚实异治,指相同疾病而病人体质虚实不同则治法亦异。3.注意顾护正气,一是衰弱性疾病注重调补脾肾,二是对虚实夹杂之证要攻补兼施,三是祛邪时不忘记正握。4.攻邪当随其所得,即攻邪表邪气在体内形成的痰,水,瘀血,宿食等分别不同治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金匮要略》所载262首方剂的分析,探讨张仲景的组方思想。认为法寓证之中,据证以组方是其组方的根本宗旨,方证相对,随法而分配而化裁是其配伍和用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中有很多关于护理学方面的记载,张仲景对疾病的饮食调摄、药后反应的观察处理等护理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并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疒徵瘀血系指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内经》中有关于“恶血”、“脉不通”、“血泣”等记载,也曾论及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然首次提出“瘀血”之名者为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许多篇章中详细论述了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病证特点,并用活血化瘀诸方治疗与瘀血有关的病证,为后世医家对瘀血理论和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1何为瘀血《内经》中虽有关于瘀血的论述,但很不明确,如《素问·调经论》云:“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脉络水溢,则经有留血。”《素问·缪刺论》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张…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合理健康的膳食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选择饮食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结合《金匮要略》从五脏病变的差异、体质的差异和病因的差异3个方面论述,指出应根据个人的五脏虚实情况,个人体质的特点和导致疾病的原因,选择合理的饮食,调节身体健康和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1.
对《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进行了叙述。3种疾病均属于西医学中的结缔组织病,张仲景早在2 000年前就把这些现在才能诊断的疑难疾病归为同类进行讨论。中、西医对这些疾病的认识虽论述方法不同,但其理相通,因此以经方治疗所对应的结缔组织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是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金匮要略>中体现了中医症状鉴别、证的鉴别、病位鉴别、脉象鉴别、病程鉴别的鉴别诊断,一病一证,皆须医者细细的体会其中的诊断要义,掌握好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于医者进行施治及判断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阐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治未病 ,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防患于未然。这是《内经》的主导思想 ,其“不治已病 ,治未病”的说法 ,就是这个意思。《内经》对治未病含义有二 :(1)未病之前 ,防止疾病的发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皆谓之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恬忄詹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就是要求人们加强养身摄生 ,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 (2 )已病之后 ,防止疾病的传变。已患病了就要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杜绝疾病蔓延传变 ,即所谓“上工救其萌芽”。然而 ,张仲景发展了《内经》的“治未病”思想。《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14.
脾胃学说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金匮要略》一书关于脾胃病的内容丰富,张仲景运用脏腑、八纲进行辨证,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中有很多关于护理学方面的记载,张仲景对疾病的饮食调摄、药后反应的观察处理等护理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并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急性危重症的救治,并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张仲景先生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就记载了许多急救法,对后世治疗急症影响很大,现就该书中急救诸法略述浅见于后。卒死急救卒死,卒者,猝也,急、暴、突然之谓,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仆倒、昏死,状如死亡的危重症候。在《金匮》一书中,因感受毒恶之气而发的,名中恶;因突犯邪客之气(如惊恐恫吓)所致的,名客忤;因某些气体中毒引起的窒息,名尸厥等等。后世常归于厥证、脱证或闭证。《金匮》对卒死的急救,主要有开窍、灸炙服药等法。  相似文献   

17.
<正>问诊是中医临床诊查病情的重要活动,是中医四诊的首要环节。通过问诊医生能够获得临诊当时所不能感知到的病情,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患者自觉症状、宿疾、体质及其他与疾病相关的情况,从而为分析病情、判定病位、掌握病性、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内经》云:"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金匮要略》(《金匮》)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诊治杂病的专书,书中对脉象的论述甚为详实,故世人  相似文献   

18.
瘀血系指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内经>中有关于"恶血"、"脉不通"、"血泣"等记载,也曾论及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然首次提出"瘀血"之名者为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许多篇章中详细论述了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病证特点,并用活血化瘀诸方治疗与瘀血有关的病证,为后世医家对瘀血理论和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云  郭源秩  杨宇峰 《医学综述》2007,13(24):2062-2062
<正>《金匮要略》设妇人病三篇,分别论述了妊娠病、产后病和妇人杂病的辨证论治,对后世研究妇科疾病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近代以来,对于《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理、法、方、药的研究颇为广泛,但对于其中丰富的养生思想确鲜有言及,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恒动观思想渗透在中医学的多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成为推动这一学科向前发展的动力,从而指导着临床实践。《金匮要略》恒动观主要体现在疾病传变、诊断疾病、治法和用药中。把握这一原则, 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诊断疾病,进行恰当的辨证施治,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