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甲亢性肝病(A组,肝功能异常组)的临床特点,并与143例甲亢患者(B组,肝功能正常组)相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1)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20.5%,年龄越大,甲亢病程越长,肝损害发生率越高(P〈0.05);(2)肝损害症状多数轻微(63.4%)或无症状(25%),食欲大多数正常或亢进(57.7%);(3)A组患者血清ALT、AST、TT3、TT4水平和平均年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甲亢容易合并肝损害,肝损害的程度与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密切相关,甲亢性肝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对1993年~1997年底五年间收治200例甲亢患者(均为Graves病),其中伴肝脏损害的94例进行正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及肝功能检查,并对前后肝功能及甲状腺激素数值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甲亢合并肝损害在临床上颇为多见(约占47%)。肝功能损害程度与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程度正相关(P<001),经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恢复程度(△M-TSH)与肝功能恢复程度负相关(P<001)。临床上要与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甲亢合并药物性肝损害相鉴别,一旦确认为甲亢本身所致肝损害,应早期、足量的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 分析12例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 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高,与年龄、病程有关.症状多数轻微或无症状,食欲变化不明显.肝损害以ALT及AKP升高多见.治疗以控制甲亢为主,护肝为辅.结论 甲亢合并肝损害发生率高,临床医生应警惕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提高对甲亢性肝损害的认识、分析和判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肝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987年1月至2000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292例甲亢病人。结果 292例甲亢中48例发生肝脏损害,发生率16.44%,随着甲亢病人病程的延长和血清TT3、TT4水平的增加,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增加,在各病程组的不同血清TT3、TT4水平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5和P<0.05),但在不同性别组和不同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但半数以上无临床症状。结论 甲亢并肝脏损害与病人的病程和血清TT3、TT4水平有关,而与病人的年龄和性别无关。对于甲亢病人应常规检查肝功能了解有无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机能亢进肝脏损害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机能亢进肝脏损害30例丁玉珍(深圳市福田医院)1986~1992年我院共收治甲状腺机能亢进(下称甲亢)患者50例,有肝脏损害者3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1例,女39例,年龄16~60岁,病程2个月至8年。1.2肝损...  相似文献   

6.
李云峰 《吉林医学》2008,29(12):1030-1030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肝损害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由于甲亢诊断治疗技术的进展,重症甲亢有所减少,甲亢合并显著肝损害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但仍值得临床医生注意。我院1999年10月-2006年4月收治甲亢合并肝损害的病例26例,总结了一些治疗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笔者医院92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临床资料,并作出总结.结果:所有150例甲亢患者,有肝损害者92例,发病率达61.3%,且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与FT3及FT4升高的程度密切相关(P<0.01),经护肝治疗同时使用抗甲亢治疗,大多愈后良好.结论:对轻度甲亢性肝损害患者在护肝治疗上可采取减量继续使用抗甲亢药物的综合治疗,一般愈后良好,甲亢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34例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26例;肝功能损害的生化指标中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占59.6%;而伴有胆红素升高的患者病程明显长于单纯转氨酶升高的患者;经治疗后32例患者肝功能恢复,其中1例行人工肝治疗,2例合并肝衰竭而...  相似文献   

9.
Graves病合并肝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Graves病患者141例作肝功能临床分析。结果示:肝损害发生率为70.2%;肝损害与甲亢病情的轻重、并发症的有无有明显关系,但与年龄、性别、病程无关;抗甲亢治疗开始后2月内,肝功能好转率95.8%。提示Graves病患者容易合并肝损害,特别是病情重或伴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但这种肝损害,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56例甲亢性肝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其肝损害与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有密切关系。甲亢性肝病以男性多发,30岁以上,多见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经积极治疗甲亢并辅以保肝治疗,肝损害将随甲亢被控制而逐步恢复正常,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甲亢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瘦素水平以及与FT3、FT4、性别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2例甲亢患者 ,2 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甲亢患者血清瘦素为 9.31± 0 .2 4 μg/L ,正常对照组为 8.82± 0 .31 μg/L。甲亢患者血清瘦素 ,男性为 4 .81± 0 .1 7μg/L ,女性为 1 1 .52± 0 .2 8μg/L ;正常对照男性为 3 .87±0 .2 1 μg/L ,女性为 1 0 .37± 0 .32 μg/L。甲亢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血清瘦素无明显差异 (P >0 .5) ;两组中瘦素水平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 (P <0 .0 1 )。结论 :甲亢患者血清瘦素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甲亢的63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分为单纯甲亢组(n=35)和甲亢心组(n=28),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测算出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及E/A;Tei指数。并与正常对照组(n=34)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相比,甲亢心组的LVDD、LVSD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相比,甲亢心组的LVEF及LVF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亢心组的E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心组的A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亢心组的E/A值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甲亢各组的Tei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甲亢心组高于单纯甲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亢患者早期即有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变;Tel指数能敏感、客观、无创、早期评价甲亢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亢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其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房室扩大;左室壁厚度改变;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异常;瓣膜改变;心包积液、右室流出道增宽等异常改变。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有异常改变,彩超有助于早期发现,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甲亢性心脏病35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特点,总结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本院35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甲亢性心脏病中男14例,女2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胸闷、气促症状29例,各种心律失常34例,心力衰竭9例,心绞痛发作12例。结论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是明确诊断,治疗原发病,其诊断的重点是排除其他心血管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甲亢大鼠模型,探讨在高骨状态下正畸牙移动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按1ml/100g体重每天蒸馏水灌胃为正常对照组,余40只用等量优甲乐灌注胃建甲亢大鼠模型,28d建模成功,随后分为甲亢0、7、14、21、28d组,每组10只检测T3、T4、TSH。结果所有甲亢大鼠的T3、T4、TsH在正畸牙齿移动以后均稍有升高,其中以7d组升高最为明显,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甲亢大鼠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有骨质疏松倾向,正畸牙移动治疗应使用轻力。②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甲亢大鼠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幅度小,提示短期正畸牙移动治疗对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梅霞  林哲章 《医学综述》2007,13(7):527-528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是由于甲亢时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直接毒性作用或间接影响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它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是否正规,心脏扩大,心肌受损及低钾、感染有关,其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增大或心力衰竭、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并随甲亢控制而治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检测甲亢甲减实验大鼠血浆、心房心钠素(ANP),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含量,并与正常大鼠进行比较。发现(1)甲亢大鼠血浆 ANP 显著升高,心房 ANP 显著低下,甲减大鼠两者呈相反变化:(2)血浆 ANP 和血清 T_4呈正相关,(3)甲亢和甲减大鼠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分别呈明显升高和降低;醛固酮水平则无明显变化。上述结果提示甲亢时心房释放 ANP 增加,甲减时释放减少;异常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血浆 ANP 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互作用对维持体液平衡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曹晋峰  周建明 《西部医学》2012,24(9):1744-1745
目的观察131I治疗Graves甲亢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对90例Graves甲亢性心脏病患者采用131I口服法治疗,其中78例采用一次性给药,平均剂量166.5~425.5MBq(4.5~11.5mci);12例在服药观察6~12个月后,因治疗效果较差,给予二次服药,剂量为111~222MBq(3~6mci)。结果经131I治疗后治愈76例,完全缓解14例,总有效率为100%;发生亚临床和早发甲减10例,发生率为11.1%,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房颤是Graves甲亢性心脏病的重要临床表现,131I治疗Graves甲亢性心脏病安全、简便、经济,治愈率高,是Graves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建梅 《医学综述》2011,17(6):880-882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并心房颤动非常常见,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其发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诊治上除治疗原发病之外,心房颤动是重点。控制快速的心房颤动心室率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及维拉帕米等,必要时实施电复律。另外,不可忽视抗栓塞防治,使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如何更好地防止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心房颤动的发生以及带来的相关危害,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1例甲亢性心脏病并发甲减及重度子痫前期肾病综合征病例。甲状腺功能减低孕妇更易发生子痫前期、早产、低体重、胎婴儿先天畸形、围产儿死亡及胎婴儿身体及智力发育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以在血压正常时发病,应该引起重视以保证母儿安全,降低母儿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