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检测在肝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64例不同肝病及64例正常对照的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粘蛋白(LN)的含量。结果:急性肝炎LN、HA无显差异,慢迁肝HA显增高,慢活肝、肝硬化时LN、HA则显和非常显升高(P<0.05,P<0.01)。结论:LN、HA可作为肝脏纤维化的诊断和病情观察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陈慎实,张磊肝脏是摄取和降解血循环中透明质酸(HAHyaluronate)的主要场所[1]。本文对肝病和非肝病患者共97例进行血清HA测定,旨在探讨肝病患者血清HA测定的临床意义。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1.1.1...  相似文献   

3.
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浓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祖思  张鲁榕 《上海医学》1991,14(2):113-114
透明质酸(HA)由体内各组织的间质细胞合成,广泛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是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在新陈代谢中,它可由基质中释出,经淋巴入血液循环。近年发现,肝脏是人体循环中 HA 的主要摄取和分解脏器,因而肝病时血清浓度显著升高。我们对303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进行血清 HA 检  相似文献   

4.
<正>作者对132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32例中男107例,女25例,多为住院病人。诊断按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分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32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57例,肝硬化(LC)43例。年龄21~65岁。 正常对照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21~49岁。无主要内脏疾病,尤其是无肝脏疾病。 HA检测方法 放射免疫测定法(试剂盒由上海长征医院提供)。测定范围0~640ng/ml,正常值57±27ng/ml。方法同常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清透明质酸在慢性肝病中的变化及对慢性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正常人,慢迁肝,慢活肝及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结果 慢迁肝组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值较正常人组轻度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活肝组及肝硬化组透明质酸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和慢迁肝组,肝硬化组与慢活肝组相比较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血清透明质酸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分析透明质酸和肝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肝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肝病患者70例,非肝病患者30例,以及正常例数30例,抽取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分别进行透明质酸和肝功能检测,进行比较和分析肝功能改变以及透明质酸的变化情况.结果 非肝病患者的透明质酸也均有明显的增加,与正常人相比,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思(P〈0.05),肝功能异常患者其白蛋白的改变透明质酸变化明显,与白蛋白正常相比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功能其他指标的变化并不影响透明质酸的变化,其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质酸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可反映出肝脏损害程度,与血清白蛋白共同检测能够更好的帮助了解肝脏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8.
胃液中透明质酸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表明,透明质酸(HA)体内水平变化与多种恶性肿瘤生长、转移密切相关。我们测定胃液中HA含量的变化,以探讨HA与胃癌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 对象 2001年8月~2002年3月经胃镜检查收集胃液标本77例,经病理确诊:胃癌患者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37~88岁,平均年龄60岁;消化性溃疡25例,其中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男20例,女5例,年龄15~74岁,平均45岁;慢性胃炎30例,其中浅表性胃炎18例,萎缩性胃炎12例,年龄20~79岁,平均46岁。胃癌组按病理组织学癌细胞分化程度和细胞类型分为恶性程度高组(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10例和恶性程度低组(分化较好腺癌、原位癌)12例。  相似文献   

9.
10.
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在慢性肝病的临床意义张栩,孙花芬,杨岩,李玉芳,武菲菲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是一种氨基多糖,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近年国内外研究提示,在肝硬化患者血清HA常明显升高 ̄[7]。现将我院1993年4月至12月收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肾病患者血清及尿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慢性肾病患者60例为病例组,根据肾脏功能情况将病例组分为慢性肾病肾功能正常组(Ⅰ组,n=27),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组(Ⅱ组,n=18),慢性肾病肾衰竭组(Ⅲ组,n=13),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调查对象血清及尿中的HA及LN水平,比较对照组与慢性肾病患者的血清及尿HA、LN含量水平差异,同时比较不同肾脏功能状况的慢性肾病患者间血清及尿HA、LN含量的差异。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及对照组血清HA平均值分别为(80.16±11.49)、(114.55±10.74)、(206.78±26.84)、(40.69±8.16)μg/L,LN平均值分别为(136.43±20.45)、(196.68±39.15)、(234.12±33.96)、(102.36±10.94)μg/L,HA、LN水平在4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尿中Ⅰ组、Ⅱ组、Ⅲ组及对照组的HA平均值分别为(90.70±11.94)、(73.19±24.67)、(40.31±33.84)、(102.54±22.64)μg/L,LN平均值分别为(21.48±13.64)、(29.64±18.67)、(53.16±35.16)、(20.34±6.48)μg/L,HA、LN水平在4组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及尿HA、LN水平能够反映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可以为慢性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贫血患者Hepcidin的表达及其与血清铁蛋白(SF)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铁紊乱相关的贫血寻找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45例MDS贫血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Hepcidin,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中Hepcidin水平...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Ⅳ—C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对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5例正常人群采用RIA法,检测了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含量;应用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 各组慢乙肝患者血清HA、Ⅳ-C含量随着病程的进展依次增高,慢乙肝轻度<中度<重度。血清HA、Ⅳ-C随HBVDNA复制水平的增高呈下降趋势;随病程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血清HA、Ⅳ-C为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也可作为判断慢乙肝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慢乙肝患者HBVDNA复制水平降低,肝脏的炎症病变及纤维化增生仍可继续发展。随着肝脏病变时间延长,肝脏纤维程度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透明质酸(HA)、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5例、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每组HA、PT及PLT指标;根据Child-Pugh标准对肝硬化组分级,其中A级42例,B+C级33例;肝硬化组选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HA、PT及PLT在各组中的差异.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HA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健康组明显提高,PLT明显降低;肝硬化B+C级患者组HA、PT及PLT异常水平高于肝硬化A级患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相比,HA无明显差异,PT和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HA、PLT的联合检测可以反映肝损程度和病情轻重,在指导临床对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Hyalgan与Synvisc对兔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并作出作出评价。方法将18只实验兔以单侧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制作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2周随机分成Hyalgan治疗组(A组)、Synvisc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A组予Hyalgan0.2ml,B组予Synvisc0.2ml,C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0.2ml,均行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4周。术后10周处死3组动物,取关节软骨行大体观察和显微镜下组织学观察,Mankin法评分。结果兔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A组和B组均明显轻于C组(P〈0.05),而B组又明显轻于A组(P〈0.05)。结论分子量较大的透明质酸制剂Synvisc对兔膝骨关节炎近期治疗效果优于Hyalga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 (HA)及其受体分化抗原簇 4 4 (CD4 4 )在增生性瘢痕、正常成人和胎儿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在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已建立的无瘢痕愈合动物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免疫组化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方法 ,对增生性瘢痕、正常成人和胎儿皮肤及其创面愈合过程中HA及其受体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胎儿皮肤组织HA的含量 14 3μg/g±10 μg/g明显高于增殖性瘢痕 72 μg/g± 5 μg/g和成人皮肤组织HA的含量 5 1μg/g± 4 μg/g(P <0 0 1) ;胎儿皮肤创伤后 12h ,HA的含量即明显上升 2 83μg/g± 12 μg/g(P <0 0 1) ,在创伤后 3d 32 1μg/g± 12μg/g达到高峰 ,持续至创伤后 1周。成人皮肤创伤后HA的含量较之正常成人皮肤亦显著升高 (P <0 0 1) ;增生性瘢痕中HA的含量介于二者之间 ,与二者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均P <0 0 1)。胎儿皮肤组织CD4 4的含量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和成人皮肤组织 (P <0 0 1) ;胎儿皮肤创伤后 2 4h ,CD4 4的含量即明显下降持续至创伤后 1周。成人皮肤创伤后CD4 4的含量较之正常成人皮肤亦有所升高(P <0 0 1) ;增生性瘢痕中CD4 4的含量介于正常成人皮肤和成人皮肤创面CD4 4含量之间 ,与二者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均P <0 0 1)。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7.
宋莉 《海南医学》2013,24(23):3509-3511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肝(CHB)患者53例、慢性重型乙肝(SHB)患者47例]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进行检测,比较各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CHB组与SHB组患者IgG、IgA和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SHB组免疫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H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改善组IgG、IgA和IgM水平均明显低于恶化组,且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反映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口服双氯酚酸钠或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双氯酚酸钠组)和B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每组60例。两组均治疗5周。停药后观察2周。收集两组治疗期间膝关节炎病人疼痛指数(Lequesne)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来评估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变化程度。结果:治疗5周后,两组Lequesne总指数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为3.5±1.2、3.3±1.4。VAS评分治疗5周后两组分别下降到1.9±1.0、2.2±1.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人血清透明质酸(HA)化学发光酶免疫定量检测分析方法。方法以偶联了牛血清白蛋白的透明质酸包被,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透明质酸结合蛋白(HABP),以过氧化氢(H2O2)-鲁米诺(luminol)化学发光体系作为检测体系,采用竞争法的反应模式,优化筛选温育条件、抗体包被条件、酶标记物稀释度和发光反应时间等条件。同时进行回收实验、热稳定性等实验,并随机选取60例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与进口试剂进行比对实验。结果所建立方法的检出限为6.12μg/L,批内和批间变异均小于10%。检测HA的临床高、中、低值血清回收率为分别为93.5%、95.6%和101.2%;在4℃和37℃条件下分别进行了3、5、7 d的稳定性考察,线性相关系数均〉0.98,标准偏差〈9%。比对实验分析证明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05)。结论成功建立定量HA微孔板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度及良好的重复性,并与进口试剂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临床阶段外周血血栓弹力图(TEG)、常规凝血指标检测的水平,探讨TEG与传统凝血指标检测在评估慢性肝病患者凝血功能方面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5例,依照慢性肝病患者不同临床阶段的诊断标准分为四组:慢性乙型肝炎组42例(慢乙肝组),乙肝肝硬化组38例(肝硬化组),HBV相关肝衰竭组35例(肝衰竭组),筛选同期30例献血员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研究对象外周血检测血常规、常规凝血全套、TEG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1)四组中慢乙肝组较对照组常规凝血指标及TEG参数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硬化、肝衰竭组患者外周血浆PT、APTT较对照组及慢乙肝组明显延长,INR值明显升高( P<0.001),而PTA、FIB、全血中PLT较对照组及慢乙肝组明显降低( P<0.001)。肝衰竭组与肝硬化患者组相比较外周血浆中的PT、APTT较肝硬化患者延长(P<0.001)、INR高于肝硬化患者(P<0.001);肝衰竭患者外周血浆中PTA、FIB、全血中PLT明显低于肝硬化患者(P<0.001)。(3)肝硬化、肝衰竭组患者外周全血R值、K值较对照组及慢乙肝组明显延长,CI值明显升高(P均<0.001),而α-角、MA较对照组及慢乙肝组明显减低( P<0.001)。肝衰竭组与肝硬化组相比较外周全血中的R值、K值较肝硬化患者延长(P<0.001)、CI值高于肝硬化患者(P<0.001);肝衰竭患者外周全血中α-角、MA明显低于肝硬化患者(P<0.001)。(4)R、K、PT、APTT、INR值评估肝衰竭组凝血功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8、0.864、0.805、0.851、0.767(P<0.05)。R值及K值曲线下面积最大,且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凝血指标(P<0.05)。结论: TEG是评估慢性肝病患者凝血状态的一种综合、可靠指标,TEG联合检测常规凝血指标,对全面评估慢性肝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