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卢运萍  覃兴龙 《吉林医学》2012,33(21):4500-4501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150例同期住院分娩足月妊娠未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其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胎膜早破的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低而阴道助产、剖宫产、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较对照组高。结论:胎膜早破可导致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率增加,并增加母儿产前、产时、产后的感染和围生儿的发病率,预防并积极处理胎膜早破可有效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足月头位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便尽早发现难产信号,早期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母婴的不良结局.方法 选择182例足月头位胎膜早破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182例足月头位无胎膜早破为对照组.结果 2组患者在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产后切口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产后出血均升高,威胁母儿安全,临床应该高度重视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疗,及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孕足月胎膜早破(PROM)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00名无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不良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60.00%,低于对照组的70.00%,剖宫产率为40.00%,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绒毛膜炎、新生儿窒息、产褥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未发生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比较,孕足月胎膜早破的剖宫产率、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均较高,应对孕妇实施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治阴道炎,对于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应及时终止妊娠,加强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魏海梅 《吉林医学》2014,(13):2962-296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以及总结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体会,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收治入院的113例胎膜早破的孕妇以及同期收治入院的无胎膜早破的21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两组孕妇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褥感染率、早产、新生儿肺炎、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可使产后母婴并发症明显升高,对其采取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母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杞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9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按分娩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孕妇通过剖宫产术分娩,观察组孕妇经阴道分娩。比较两组孕妇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创口感染率分别为11.1%(1/45)、0。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6%(7/45)、4.4%(2/45)。观察组创口感染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进行阴道分娩的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短,产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37-1738
目的:对比分析足月胎膜早破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孕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分娩的50例孕妇(孕周≥37w)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足月分娩的41例孕妇(30~37孕周)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新生儿Apgar评分、孕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妊娠终止方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者的母婴结局明显优于未足月胎膜早破者,适时延长孕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妇产科住院部收治的108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分别采取剖宫产与阴道助产,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两组胎儿窘迫各因素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0.842,0.637,0.654,0.664,0.832,P均>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211,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732,1.563,P>0.05)。结论阴道助产与剖宫产分娩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均能获得较好的母婴结局,临床应根据产妇情况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并尽量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在我院分娩的282例胎膜早破产妇为观察组对象,并与同期无胎膜早破的282例产妇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产妇母婴结局。结果:胎膜早破者阴道分娩158例;占56%;剖宫产分娩124例;占43.9%;对照组阴道分娩202例;占71.6%;剖宫产分娩80例;占28.4%。观察组产妇感染、难产和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明显增加母婴风险,增加剖宫产率,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处理,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孕妇186例,按分娩方式分阴道分娩组67例及剖宫产组119例,观察两组的分娩结局.结果 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指标与剖宫产组产妇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新生儿肺炎与剖宫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下可进行阴道分娩,可以降低产后出血量和产褥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因素引起剖宫产母婴的健康状况和正常分娩的差异,从而为待产妇女提供正确的反面意见及方式。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妇产科进行剖宫产的孕妇256例,同期正常产道分娩产妇600例,按照1比2的配对原则从中选取512例与剖宫产组形成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BMI)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和产道分娩组进行产后母婴结局比较,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前及产后血红蛋白水平差值、贫血发生率、新生儿体重异常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贫血发生率、新生儿体重异常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产道分娩组的0.323、0.411、6.246倍。两组产褥病发病率、母乳喂养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min Apgar评分、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的年龄及胎儿体重较大是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因素,两组在母婴近期结局上母婴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14例35~42周的胎膜早破病例,并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41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剖宫产(181例,43.71%)、阴道助产(19例,4.59%)、胎儿窘迫(33例,7.97%)、新生儿窒息(12例,2.90%)、新生儿感染(31例,7.48%)、产后出血(18例,4.35%),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139例,33.57%)、阴道助产(7例,1.69%)、胎儿窘迫(10例,2.42%)、新生儿窒息(4例,0.97%)、新生儿感染(10例,2.42%)、产后出血(8例,1.93%),2组比较P〈0.05;产褥感染研究组(17例,4.10%),对照组(12例,2.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可导致难产及母婴并发症增加,应加强孕期保健,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加强产程监护,改善新生儿预后及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及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7-09—2010-09在该院住院分娩发生胎膜早破的孕产妇300例为早破组,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另随机抽取同期人院未发生胎膜早破的孕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结果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殖道感染,占60.33%,其次是消瘦和多胎妊娠,占26.00%。早破组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分别为40.67%、15.67%、1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及宣传工作,积极预防及治疗胎膜早破,可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减少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晚期孕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产前出血分为对照组(82例,产前未出血)和观察组(28例,产前出血)。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孕产妇发生妊娠晚期产前出血的原因进行统计,比较2组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28例孕晚期出血原因为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颈疾病及其他,发生率分别为50.00%、32.14%、14.29%和3.57%。2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 < 0.01),剖宫产率和子宫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观察组早产和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胎儿窘迫和死胎发生率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将显著增加,医护人员应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及时对其展开针对性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金梅 《医学综述》2012,18(16):2681-2682
目的探讨导致胎膜早破的相关原因和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我院胎膜早破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胎膜未破孕妇共10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孕妇具体情况进行促胎儿成熟、引产、剖宫产等处理。观察两组感染、头盆不称、宫腔手术史、宫颈内口松弛、胎位异常情况;观察两组产妇、胎儿、新生儿情况,对剖宫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头盆不称、宫腔手术史、宫颈内口松弛、胎位异常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较多,要做好孕期检查,一旦出现胎膜早破要及时处理,保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病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283例为胎膜早破组,与同期住院分娩的孕妇2265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3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孕前或孕期合并感染者、宫腔手术史、双胎、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宫颈内口松弛、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和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原因较多,对母婴危害极大,故应加强孕前宣教、孕期定期检查、积极治疗和预防生殖道感染、保证足量营养素摄入等可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维生素A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于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孕妇797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597例,正常对照组20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妊娠期维生素A水平,并进一步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维生素A充足者与不足者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维生素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中,维生素A不足组发生妊娠期并发症(包括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先兆早产、产后出血)和新生儿围生期情况(包括出生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概率均高于维生素A充足组(P?<0.05)。结论 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维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孕妇,妊娠期维生素A水平是影响轻度子痫前期孕妇妊娠结局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前发热对分娩的影响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将80例产前发热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80例不发热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胎膜破裂、分娩方式、羊水污染、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胎膜破裂、剖宫产、羊水污染、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产前发热对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均有不良影响,产前、产程、产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58-60,63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围生期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121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A组)与同期121例正常孕妇(B组)围生期母婴结局。结果 A、B两组患者的羊水情况比较,其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产妇产后出血进行比较后,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胎膜早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A、B两组顺产及剖宫产率比较,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早产儿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肺炎、黄疸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孕妇更易发生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同时低体重儿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孕妇胎膜早破、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低体重儿较正常孕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9.
刘焕英 《海南医学》2014,(10):1515-1517
的:探讨妊娠合并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近期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HPV感染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HPV检测阴性的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均于分娩时取孕妇羊水、胎儿脐静脉血、胎盘组织及新生儿咽部或外阴分泌物进行HPV检测,分析HPV感染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近期影响。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46.15%,低于对照组的48.98%,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新生儿羊水、脐静脉血、咽喉或阴道分泌物及胎盘HPV阳性率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下生殖道HPV感染对妊娠结局影响不大,且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HPV感染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冯元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2):54-56,66
目的探讨抗感染治疗对B族链球菌(GBS)感染胎膜早破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70例GBS感染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抗感染治疗38例(观察组),未接受抗感染治疗3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1min、5minApgar评分,统计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①GBS感染胎膜早破孕妇其GBS菌株对青霉素敏感率为95.71%,对克林霉素敏感率为88.57%、利福平为84.29%;②观察组剖宫产率、宫内感染、产褥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出生1min、出生5min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BS感染胎膜早破孕妇采用抗感染治疗可改善其母婴结局,减少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