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姚婧婧  沈琰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3):175-178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跌倒效能中的临床效果,以便为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9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观察组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2周后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跌倒效能[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6min步行距离(6MWT)及步行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FMA评分(73.39±5.25)分、BBS评分(47.20±4.17)分、MFES评分(130.21±10.10)分,高于对照组FMA评分(62.08±4.17)分、BBS评分(32.08±3.70)分、MFES评分(105.53±8.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6MWT(305.25±7.89)m及FAC分级均高于对照组6MWT(238.15±7.66)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改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跌倒效能,增加步行距离,提高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予常规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IHSS分别为(6.82±2.34)分和(8.94±2.48)分,均较治疗前的(14.71±4.68)分和(14.85±4.37)分显著下降,FMA、SS-QOL评分分别为(63.52±25.78)分、(143.82±18.01)分和(45.24±18.72)分、(135.22±15.53)分,均较治疗前的(25.48±11.38)分、(120.31±15.56)分和(24.67±12.25)分、(122.83±14.48)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FMA、FAC评分对比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MA、FA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NIHSS、ADL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中可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其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CCM)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许昌龙耀医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CCM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步行能力[功能性步行分级(FAC)量表评分]、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知识调查表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FMA、FAC、GSES、SF-36、健康知识调查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FMA、FAC、GSES、SF-36、健康知识调查表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FMA、FAC、GSES、SF-36、健康知识调查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CCM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能显著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依照入院顺序分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F-36)、运动功能(FMA)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F-36、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00%(47/50)]高于对照组[72.0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患者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能恢复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血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采取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对照组(148.7±8.2)m,观察组(147.6±8.6)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对照组(185±13.4)m,观察组(249.89±19.0)m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要比对照组的长(P<0.05).在护理满意度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83%,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0.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3例,给予甲组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乙组的72.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甲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为(82.34±3.52)分和(67.54±4.13)分,均明显高于乙组的(61.95±3.36)分和(50.81±3.92)分(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颈源性眩晕伴焦虑、抑郁患者眩晕程度、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1月8日至11月30日在我院就诊的62例颈源性眩晕伴发焦虑、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中医特色护理,共10 d,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眩晕程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眩晕调查问卷评估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量表(LSR)评估干预前后的生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由干预前的(23.85±6.64)分增加到干预后的(32.33±4.5)分,对照组由干预前的(23.27±6.64)分增加到干预后的(29.27±5.74)分,两组患者干预后评分均较干预前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LA眩晕调查问卷,观察组由干预前的(14.39±3.96)分减少到干预后的(7.78±2.84)分,对照组由干预前的(14.10±4.06)分减少到干预后的(9.71±3.34)分,两组患者干预后评分均较干预前减少,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减少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R评分,观察组由干预前的(15.58±4.54)分增加到干预后的(19.97±3.82)分,对照组由干预前的(15.87±4.70)分增加到干预后的(17.19±3.99)分,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颈源性眩晕伴焦虑、抑郁患者,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129例手术患者,将其中的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合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为(70.9±4.7)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的生活质量为(57.1±5.3)分,满意度为8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中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舒适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165-168+173
目的 观察基于Brunnstrom 理论指导的中药穴位湿热敷对脑梗死后偏瘫痉挛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 年11 月~2020 年1 月在我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的60 例脑梗死后偏瘫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同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基于Brunnstrom 理论指导的中药穴位湿热敷技术,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 次,每周5 次,连续治疗4 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 痉挛分级(MAS)、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thel 指数(MBI)和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评分(SS-QOL)。结果 治疗4 周后,两组患者偏瘫侧上、下肢MAS 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FMA 评分、MBI 评分和SS-QOL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偏瘫侧上、下肢MAS 分级明显降低,且观察组FMA 评分为(61.67±5.87 分)、MBI 评分为(67.27±7.27 分)和SS-QOL 评分为(178.97±11.89 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结论 基于Brunnstrom 理论指导的中药穴位湿热敷能有效缓解脑梗死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肢体痉挛程度,改善偏瘫肢体运动活动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中医延续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首次诊断急性脑卒中患者共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中医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随访6个月,通过NIHS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测试和评价,并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和自制护理满意调查问卷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20.4±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5.6±8.5)分],NIHSS降低程度[(21.7±7.2)分]大于对照组[(15.4±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S-QOL评分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124.5±2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2.6±25.3)分],升高程度[(50.9±12.3)分]大于对照组[(22.3±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延续护理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骨折的护理方法,为后续护理干预提供方法参考。方法:78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于2016年8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加入综合性护理措施,FMA量表评价运动能力,BI指数评价生活能力,并记录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2组患者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均显著性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为81.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护理干预中的综合性护理可提高康复效果,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香外洗方联合肢体功能锻炼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的疗效。方法 选取脑 梗死后SHS 患者64 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 和肢体功能锻炼,连续治疗14 d。联合组行乳香外洗方患肢熏蒸治疗,25 min/ 次,1 次/d,连续治疗14 d ; 对照组行热水患肢熏蒸治疗,25 min/ 次,1 次/d,连续治疗14 d。比较评价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简式Fugl- Meyer 法运动功能评分(FMA)、Ashworth 痉挛评分、上肢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脑梗死专用生 活质量量表(SS-QOL)。统计比较两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有效率、 患者满意度、治疗1 和2 周FMA 及SS-QOL 均提高,治疗1 和2 周Ashworth 痉挛评分与VAS 降低(P < 0.05);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治疗1 和2 周FMA 与SS-QOL 均提高,治疗1 和2 周Ashworth 痉挛评分与VAS 降低; 对照组治疗2 周FMA 和SS-QOL 均提高,治疗2 周Ashworth 痉挛评分和VAS 降低(P <0.05)。两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乳香外洗方联合肢体功能锻炼治疗脑梗死后SHS 疗效良好, 可有效缓解疼痛并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生存质量及满意度,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实施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后对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50例,将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改变教育策略,比较治疗前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上肢、下肢简式FMA积分、改良Barthel指数、QOF评分. 结果两组治疗2周、4周、8周的改良Barthel指数及上肢、下肢FMA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治疗后同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QO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行为改变教育策略能够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152-155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晚期肺腺癌患者心理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VAS、SDS、SAS及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日常及总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SAS及SD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3.12±1.02)分、(30.45±5.78)分和(32.02±6.12)分]低于对照组[(4.23±1.10)分、(36.12±8.12分)和(39.12±7.45)分],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所提高,观察组[(84.12±5.12)分]高于对照组[(77.12±6.89)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发生率为9.23%,低于对照组27.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78.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对脑动脉瘤介入病人术后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60例脑动脉瘤介入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比较2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FMA评分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简明健康问卷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对脑动脉瘤介入病人术后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陆永权 《海南医学》2012,23(20):40-4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梗死肢体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及生存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本院的92例脑梗死肢体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肌力、FMA、ADL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的肌力、FMA、ADL评估结果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脑梗死肢体瘫痪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存能力,在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后,采用欧洲卒中评分法(ESS)和简化Fug1-Meyer量表(FMA)评定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汉化版SF-36评定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不但能够显著地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还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姜冬辉  宋振华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984-1986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溶栓患者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海南省干部疗养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2组都选择溶栓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治疗观察21 d,记录2组的采血时间、转诊时间与抢救时间,调查与评定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对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定。 结果 观察组的采血时间、转诊时间与抢救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分别为(7.98±2.14)分和(54.32±9.24)分,而对照组分别为(10.15±2.65)分和(48.20±8.19)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于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护患沟通的满意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溶栓患者能提高急诊抢救效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