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在先天性巨结肠(HD)术后小肠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0-01~2011-01期间收治的HD术后出现小肠结肠炎27例患儿,随机分为生长抑素加常规治疗组(治疗组,12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5例),观察两组病例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治愈时间等各项指标,对结果分别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在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和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结论 生长抑素可全面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减压肠管扩张和缺血性改变;可明显改善HD术后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症状,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并小肠结肠炎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并小肠结肠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43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并小肠结肠炎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全组病例均给予补液、抗炎、纠酸、回流洗肠、胃肠减压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等救护措施。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5d。结论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并小肠结肠炎的救护,除综合措施外,回流洗肠是护理方面抢救患儿最具特色的工作,是决定抢救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合并小肠结肠炎(enterocolitis EC)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先天性巨结肠中21例合并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小肠结肠炎21例中术前并发小肠结肠炎18例,术后并发小肠结肠炎3例;8例行结肠造口术,7例痊愈,1例死亡;13例未造口患儿,均保守治疗,11例痊愈,2例死亡.造口与未造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结论结肠灌洗及结肠造口术是治疗小肠结肠炎的有效方法.术前发生小肠结肠炎与手术时间间隔是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对 1990~ 2 0 0 0 - 12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 93例 (均行Duhamel改良手术———环钳斜吻合术 )术后并发小肠结肠炎 8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8例发生小肠结肠炎中 ,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肠造瘘口狭窄、吻合口狭窄及不完全梗阻 ,是发生小肠结肠炎的主要因素。术前小肠、结肠炎及术前肠道准备是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另一因素。结论 充分做好术前肠道准备 ,彻底解除排便不畅原因 (肠造瘘口及肠吻合口狭窄 ) ,对防治减少小肠、结肠炎有一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碧波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65-3366
目的探究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泻婴幼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8.33%)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次数与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显著,能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散剂联合应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接受酪酸梭菌散剂和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口服蒙脱石散治疗.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5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针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联合应用酪酸菌剂和蒙脱石散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远优于仅用蒙脱石散剂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蒙脱石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吴川市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蒙脱石散治疗)与观察组(40例,除基础治疗外,采用蒙脱石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和免疫指标(辅助T细胞、杀伤T细胞)、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呕吐时间、脱水纠正时间、腹泻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0则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辅助T细胞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杀伤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观察组为12.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对这80例患儿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这80例患儿中有76例患儿手术成功,有4例患儿转为进行开腹手术,手术的成功率为95%。他们手术的时间在50~120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82.1±5.6min。他们术中的出血量在40~110ml之间,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2.3±5.8ml。他们住院的时间在5~16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8.5±2.1d。在手术后,这80例患儿中有7例患儿出现了并发症,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为8.75%。这7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患儿经治疗后全部康复出院,其手术效果没有受到并发症的影响。结论:用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具有疗效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儿恢复时间短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低等优点。该手术可作为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后肠狭窄合并先天性巨结肠(HD)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112例NEC患儿临床资料,共计37例肠狭窄患儿,按狭窄部位分为两组:脾曲近端狭窄组(PSCS)18例和脾曲远端狭窄组(DSCS)19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别通过直肠壁吸附活检术、术后病理学查找直肠末端和狭窄段肠管神经节细胞数量诊断是否合并先天性巨结肠。术后随访腹胀,便秘、小肠结肠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NEC合并HD共5例,占总NEC患儿4.5%,HD在NEC后肠狭窄中发病率为13.5%。NEC后最早出现肠狭窄时间为38 d,主要病变部位为小肠,最长时间204 d,病变部位主要为升结肠和横结肠。狭窄段肠管肠壁僵硬,增厚,管腔闭塞,闭塞管腔之间内见大量脓液,系膜血管闭塞,部分系膜缺失。直肠壁吸附术检查以及肠狭窄段病理检查发现PSCS组直肠神经节细胞与DSCS组神经节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CS组诊断HD 1例,DSCS组诊断HD 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术后随访1~3年,两组患儿术后便秘、腹胀、小肠结肠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体重增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C后肠狭窄患儿因警惕合并HD的可能,再次手术之前通过直肠壁吸附活检术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付俊玲 《中原医刊》2006,33(14):F0003-F0003
新生儿巨结肠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为功能性肠梗阻,它是由于结肠远端及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而造成的。易并发肠穿孔及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影响着患儿生命质量。我院近年来,采取新生儿巨结肠经肛根治术,创伤小,效果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1周开始扩肛护理可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1.
周凯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9):1194-1196, 1200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发病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114例行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进行病史回顾及随访,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HAEC的相关影响因素,ELISA检测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患儿扩张段组织中脂多糖(LPS)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情况,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14例患儿中69例未伴发小肠结肠炎,45例HAEC患儿(37.82%),其中仅在术前发作HAEC者23例(20.17%),仅在术后发作HAEC者10例(8.77%),术前和术后均有HAEC者12例(10.53%)。孕周和是否为常见型HSCR分型对HAEC发作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纯母乳喂养则为HAEC及术前HAEC发作的保护因素(P < 0.01和P < 0.05)。术前HAEC组患儿扩张段组织中LPS水平高于无HAEC组(P < 0.01),而ZO-1低表达,且LPS水平与ZO-1呈负相关(r=0.361,P < 0.01)。18例纯母乳喂养组患儿扩张段组织中LPS水平低于20例非纯母乳喂养组患儿(P < 0.01)。结论纯母乳喂养是HAEC发病的保护因素,母乳可能通过降低LPS水平进而影响相关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了HAEC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微生态制剂预防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AEC)的效果,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100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疗程3个月.检测两组干预前后血浆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随访6个月观察HAEC的发病率.结果 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发生HAEC 7例(14.0%),对照组发生HAEC 18例(36.0%),观察组HAEC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血浆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预防性服用微生态制剂能降低IL-6、提高IL-10水平,从而降低HAEC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蒙脱石散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保留游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腹泻患儿随机分成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蒙散石散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68.2%),有效10例(22.7%),无效4例(9.1%),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显效16例(38.1%),有效18例(42.9%),无效8例(19.0%),总有效率为81.0%。两组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31~36周的早产儿202例,其中100例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102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散170mg/次,3次/日,治疗7~10天,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酪酸梭菌活菌散耐受性好,未发生真菌感染,与对照组102例比较,蓝光照射时间(13.23±4.13、16.74±6.74)、两组黄疸最高值、败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对酪酸梭菌活菌散耐受性好,可缩短早产儿光疗时间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秦与单用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疗效.方法:依据2006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制定的UC诊断标准诊断为UC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艾迪沙)1.0g,4次/d,加用酪酸梭菌活检胶囊(阿泰宁)3粒,2次/d;对照组: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艾迪沙)1.0g,4次/d,治疗8周,评价疗效.疗效据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对两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加用酪酸梭菌活检胶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疗效比较:治疗8周后,治疗组26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46%;实验组22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3.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6,P<0.05).结论:联合应用酪酸梭菌活检胶囊+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能更有效地改善轻、中度UC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肠镜下炎症缓解率均可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前瞻性研究微生态制剂防治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的巨结肠病例随机分组,治疗组按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常规治疗,同时预防性地加用微生态制剂口服3个月;对照组按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常规治疗.在术后6个月内,观察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 治疗组20例出现轻度肠炎1例,发病率为5%;对照组20例出...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约占小儿消化道梗阻的20%,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术式多种。1998年DeLaTorre首创经肛改良Soave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2001年高亚等6[1]在国内首次应用此术式取得良好效果,该术式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对患儿创伤小等优点渐成为流行术式。  相似文献   

18.
向全蓉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46-46,62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2011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黄疸患儿126例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蓝光治疗及新生儿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分别观察测量并记录两组新生儿胆红素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绳百龙  吴凤燕  姚爱云 《西部医学》2014,26(10):1340-1342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阿泰宁)和美沙拉嗪(颇得斯安)联合应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病例共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常规使用阿泰宁与美沙拉嗪治疗和实验组28例,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用药,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炎症指标改善时限、内镜缓解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在症状改善时间和炎性指标改善时限等方面均有较明显优势(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以活血化瘀类药物、益生菌制剂和5-ASA三联用药,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反应优于美沙拉嗪和阿泰宁的二联用药,能更快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苏义林  徐兵  王忠荣 《安徽医学》2017,38(3):304-306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结果 1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13例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病例,术后平均住院(8.13±1.32)d,无腹腔镜操作相关的近期并发症,远期随访无污粪和便秘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具有微创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